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常常合并多重慢性疾病(comorbidity)[1-4].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也指出慢阻肺患者经常合并的慢性疾病包括肺癌、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抑郁/焦虑和胃食管反流.就慢阻肺共病患者的治疗管理,指南认为共病的存在并不能改变慢阻肺的治疗;无论是否存在慢阻...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2005年WHO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出COPD患者需要的是全面管理,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是主要的治疗目标[1].  相似文献   

3.
COPD全球倡议(2006)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6年11月19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use)执行委员会在日本京都颁布了2006版(以下简称06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  相似文献   

4.
郭丽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68-226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经济负担的第5位,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所致的慢性气道阻塞,通气受限的一组疾病。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频繁发作的急性加重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目前肺功能检查仍是COPD诊断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由于病情不适于完善肺功能检查,疾病临床特点及风险预估等病情综合评估仍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故文章拟对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量化疾病严重程度、预后评估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探索建立临床上简便有效的对AECOPD患者健康状况的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病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分析其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测定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对照组59例的肺功能、血气、腰椎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以及血钙、磷等生化指标。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较对照组的L1、L3、Ward's三角、股骨颈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骨密度与氧分压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较易发生骨质疏松,低氧血症可能是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球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防治、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对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及减轻家庭与医疗负担至关重要。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尚未明确,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气道clara细胞合成,分泌到肺泡腔中,对肺组织的防御功能起重要作用,能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结合从而促进清除,因此SP-D在呼吸道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治疗、预后评价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B型利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OPD40例、慢性心衰40例,并选择同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B型利钠肽进行测定,并对血清B型利钠肽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B型利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组患者(P0.05);另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B型利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B型利钠肽当成辅助诊断的敏感指标,另外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进行临床诊断时,B型利钠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在全球致死疾病中排名第6位[1]。WHO公布,10年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对于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相关的危重患者而言,机械通气是常用的方式之一,但使用机械通气常常合并营养不良[3]。在使用机械通  相似文献   

10.
黎莉  梅芬娥 《广西医学》2006,28(8):1264-1265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尤其受到重视,200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支气管扩张剂是AE-COPD治疗基本措施,可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1].我们2000年采用联合射流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支气管扩张剂博利康尼治疗AECOPD患者25例,疗效显著且安全易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田立芝  魏浩成 《医学综述》2012,(19):3220-32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以引起全身(或肺外)的不良反应。2009年版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强调每例患者临床病情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全身效应和各种合并症,而并非仅仅与气流受限程度相关。对COPD的阐述更注重肺外效应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在COPD的临床管理中也更关注对其肺外效应和合并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呼吸阻抗及肺通气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中的相关性及互补性.方法 对20例肺功能正常人和10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指标及常规肺功能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周边气道阻力(R5-R20)、共振频率(RF)、周边阻力(RP)均显著增高且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电抗(X5)明显降低,与肺通气功能呈正相关;其中,共振频率(RF)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共振频率(RF)、周边阻力(RP)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互补性;共振频率和周边阻力可以作为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娟 《重庆医学》2002,31(5):421-432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24h动态心电图上以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为明显,尤以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明显高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0.01),而收缩压,舒张压,甘油酯,胆固醇也均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P<0.05,或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明显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进行诊断的特点。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50例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空腹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中瘦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球蛋白M(IgM)进行检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有效预诊手段,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准确性高等优点,值得在诊治此类疾病方面推广应用。瘦素水平可准确反映患者的营养健康状况,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设计饮食方案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解军 《当代医学》2011,17(32):12-13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诊断的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PF-COPD)患者及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T、血气检查结果、肺功能改变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PF-COPD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方面与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与脂蛋白(a)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一氧化氮脂蛋白(a)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检测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一氧化氮和Lp(a)水平.并设对照组。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一氧化氮明显低于缓解期(P<0.01),缓解期一氧化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蛋白(a)水平(中位数)为301.46mg/L较对照组155.61mg/L显著升高(P<0.01)。结论 低水平的一氧化氮和高水平的脂蛋白(a)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二者存在密切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评分)、护理满意度率、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3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70例以及对照组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比分组依据为不同治疗方法;对照组: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基础治疗+无创呼吸机;通过对比心率水平、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呼吸频率,以突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心率水平、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呼吸频率几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无创呼吸机,可以将患者的呼吸肌耗氧有效减少,将患者的呼吸肌疲劳症状显著缓解,将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最终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采用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而引发的一种气流阻塞,且呈进行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该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健康问题。相关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位居全球人类疾病死亡第4位。但是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小患者的肺功能降低速度,且可显著提高其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及对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社区干预难点及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