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II)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外膜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CAT-1、CAT-2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250~30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II组(10-9和10-8mol.L-1)和脂多糖(LPS)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分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外膜,分别加入单纯孵育液、不同浓度UII和LPS孵育6h。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RT-PCR方法测定CAT-1、CAT-2B和iNOS mRNA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II(10-9~10-8.L-1)刺激血管外膜NO2-生成增加(27%,P〈0.05,和49%,P〈0.01);UII组血管外膜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CAT-1和CAT-2B)mRNA水平增加(均P〈0.01),iNOS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 UII可激活血管外膜CAT-1和CAT-2B基因表达,其变化可能参与了NO释放从而引起血管的扩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pelin对大鼠离体主动脉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CA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血管薄片孵育,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RT-PCR方法测定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CAT-1、CAT-2B和i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大鼠主动脉孵育3h,Apelin(10^-9-10^-7mol/L)呈浓度依赖地刺激血管NO2-生成增加(33%、46%和69%,均P<0.01).Apelin刺激血管L-Arg转运体CAT-1和CAT-2BmRNA基因的表达上调,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11倍和1.28倍(均P<0.01),而iNOS mRNA的表达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Apelin激活血管组织阳离子氨基酸转运体CAT-1和CAT-2B基因表达,其变化可能参与了NO的释放从而引起血管的扩张.  相似文献   

3.
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最早从鱼脊髓尾部下垂体中分离出 ,1998年首次在人体克隆出 ,是新发现的强血管活性肽 ,其缩血管作用对主动脉、肺动脉比内皮素 1(ET 1)分别强 10倍与 4倍。UⅡ的特异性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GPR14 ,该受体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组织 ,专家推测UⅡ是调节循环系统稳定的重要因子 ,但其生理和病理意义还远不清楚 ,UⅡ正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 ,我们在不同时间 (1周、2周及 4周 )的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大鼠模型上 ,观察了血浆UⅡ含量、右心室肌浆膜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URA)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干预,检测其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浓度的变化,从而探究URA对早期ALI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42只SPF级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为两组,每组21只.所有大鼠均用油酸复制ALI动物模型.随机选取其中一组为ALI模型组(G1组),另一组在ALI模型的基础上加注射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URA)为干预组(G2组).每组分别于3、12、24h后各取7只抽血2ml.全血离心后留取血浆置于-80℃冰箱待作UⅡ测定.结果 G1组3、12、24h血浆UⅡ值分别是:105.57±9.52pg/ml、119.30±8.30pg/ml、133.33±9.65pg/ml;G2组分别是:133.65±8.89pg/ml、131.99±9.80pg/ml、114.03±9.12pg/ml,随着时间的延续,ALI大鼠血浆UⅡ进行性升高(P<0.05),而URA对ALI血浆UⅡ水平有明显影响,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 URA可能通过抑制UⅡ的作用而对早期ALI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外膜生成的一氧化氮(NO)对尾加压素Ⅱ(UrotensionⅡ,UⅡ)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大鼠胸主动脉,去除内皮,分以下几组进行组织孵育10h①完整外膜血管组;②单纯中膜组;③中膜与剥离的外膜共育组;④中膜与用L-N-硝基精氨酸(L-NNA)预处理的外膜共育组。每例胸主动脉剪为二段,分两个亚组UⅡ(10-7mol/L)组和对照组。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VSMC的细胞增殖。另取大鼠腹主动脉外膜,用10-8和10-7mol/LUⅡ刺激4h。Griess法测血管外膜生成的亚硝酸盐(NO2-)含量,3H-L-精氨酸(3H-L-Arg)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外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①各UⅡ亚组3H-TdR掺入比相应对照组分别增加62.9%~98.3%(均P<0.01)。②在10-7mol/LUⅡ刺激下,完整外膜组及中膜+外膜组的3H-TdR掺入分别比单纯中膜组低20.5%和20.3%(P<0.01);中膜+L-NNA预处理的外膜组3H-TdR掺入分别比中膜+外膜组及完整外膜组高27.1%和27.3%(P<0.01),而与单纯中膜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10-8和10-7mol/L的UⅡ使外膜NOS活性分别增加92.1%和177%(P<0.01);使外膜生成的NO2-含量分别增加88.7%和178%(P<0.01)。结论血管外膜生成的NO可抑制UⅡ刺激的VSMC的增殖,其抑制作用为UⅡ激活的血管外膜NOS/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 U Ⅱ)对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系统的影响。方法:体外血管薄片孵育,以生化及放射活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NO-2)含量, 血管 NOS活性及cGMP含量。结果:孵育1.5 h到3 h,U Ⅱ(10-9~10-7 mol*L-1)呈浓度依赖地刺激血管NO-2生成增加(14.8%~80.9%)。 U Ⅱ刺激血管组织总NOS和固有型NOS活性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不影响iNOS 活性(P>0.05)。10-9~10-7 mol*L-1的U Ⅱ呈浓度依赖的增加血管组织cGMP含量(P<0.01)。实验还观察到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GN-L-nitro-arginine, L-NNA)显著抑制了U Ⅱ刺激的血管组织NOS激活、NO生成和cGMP含量增加。结论:U Ⅱ激活血管组织NOS/NO途径,增加血管NO生成与cGMP含量。  相似文献   

7.
尾加压素Ⅱ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对心肌细胞(MC)肥大的影响及其与钙离子的关系,为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通过测定MC表面积、蛋白含量和蛋白合成速率,以及免疫荧光观察MC内肌原纤维的变化趋势来探讨UⅡ对MC肥大的影响.结果:①随着UⅡ浓度的增加,MC表面积明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其中10-8和10-7mol/LUⅡ组MC表面积分别为(2046.3±268.4)和(3662.2±259.2)μm2,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936.2±99.8)μm2,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②随着UⅡ浓度的增加,MC的蛋白含量和蛋白合成速率呈递增趋势,其中10-8和10-7mol/LUⅡ组MC蛋白含量分别为(1.60±0.37)和(1.89±0.25)ng/cell,明显高于对照组(0.83±0.16)ng/cel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蛋白合成速率分别为(2508.33±299.81)和(2898.83±625.41)cpm/well,与对照组(1026.83±91.67)cpm/wel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10-7mol/LUⅡ作用心肌细胞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边界增大,肌原纤维发生增粗与重排.结论:UⅡ能够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为研究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引起心脏肥厚的原因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艳秋 《吉林医学》2013,34(18):3539-3540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子痫前期关系。方法:选择子痫前期的孕妇30例,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同时另选择30例体检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于清晨抽取孕妇的空腹全血2 ml,经抗凝、分离后取上层血浆采用ELISA法,检测尾加压素Ⅱ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尾加压素Ⅱ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观察组的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尾加压素Ⅱ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彭林平  黄贵心 《医学综述》2013,(20):3679-3682
作为体内具有最强收缩血管能力的物质,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UT)组成的尾加压素系统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UⅡ/UT系统在人体内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胰腺和肾脏等处.因此,UT拮抗剂被认为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该文就肽类和非肽类UⅡ受体拮抗剂的特点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病等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 Ⅱ)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以及与肝功能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学法(ELISA}分别测定肝硬化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浆中U Ⅱ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血浆中NO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U Ⅱ水平(41.37±22.6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1 3.75±95.80)pg/ml(P<0.01),随着肝功受损程度增加,U Ⅱ水平则呈现逐步升高(r=0.393.P<0.01);肝硬化患者血浆NO水平(142.04±28.9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7.76±18.52)μmol/L(P<0.01),并随着肝功受损程度增加而进一步增高(r=0.407.P<0.01).结论 U Ⅱ及NO可能是参与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尾加压素Ⅱ(UⅡ)是迄今发现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复杂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UⅡ可能在血管和心肌重塑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UⅡ在血管功能调节及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陈新胜  张勇刚 《医学综述》2008,14(6):824-826
尾加压素Ⅱ(UⅡ)是一种在哺乳动物体内新发现的缩血管活性肽,通过激活G蛋白耦联受体(GPR14)而发挥作用。UⅡ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刺激心肌细胞肥大、促进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血浆或组织UⅡ水平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明显升高,提示UⅡ在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和重塑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宇  关立克 《吉林医学》2006,27(1):103-105
尽管近年来,人们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冠心病仍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冠心病患者口益增多,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和诊治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及近几年新发现的尾加压素,糜酶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冠心病的关系也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本文将对人尾加压素Ⅱ与冠心病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尾加压素II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Ⅱ (UⅡ )对心肌细胞 (MC)肥大的影响及其与钙离子的关系 ,为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 ,通过测定MC表面积、蛋白含量和蛋白合成速率 ,以及免疫荧光观察MC内肌原纤维的变化趋势来探讨UⅡ对MC肥大的影响 .结果 :①随着UⅡ浓度的增加 ,MC表面积明显增加 ,呈剂量依赖性 ,其中 1 0 -8和 1 0 -7mol/LUⅡ组MC表面积分别为 (2 0 4 6 .3± 2 6 8.4 )和 (36 6 2 .2± 2 5 9.2 ) μm2 ,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 (936 .2± 99.8) μm2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②随着UⅡ浓度的增加 ,MC的蛋白含量和蛋白合成速率呈递增趋势 ,其中 1 0 -8和 1 0 -7mol/LUⅡ组MC蛋白含量分别为 (1 .6 0± 0 .37)和 (1 .89± 0 .2 5 )ng/cell,明显高于对照组(0 .83± 0 .1 6 )ng/cel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蛋白合成速率分别为 (2 5 0 8.33± 2 99.81 )和 (2 898.83± 6 2 5 .4 1 )cpm/well,与对照组 (1 0 2 6 .83± 91 .6 7)cpm/well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 .③ 1 0 -7mol/LUⅡ作用心肌细胞 2 4h后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边界增大 ,肌原纤维发生增粗与重排 .结论 :UⅡ能够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 ,为研究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人尾加压素Ⅱ(humanurotensin-Ⅱ,hu-Ⅱ)水平,了解其对肝硬化低钠血症的诊断意义,并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检测57例肝硬化患者和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血钠、尿钠、血尿渗透压、血浆VP和hu-Ⅱ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血尿渗透压及VP、hu-Ⅱ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1.8%。低钠血症越明显,肝功能状态越差,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的发生例数越多,血浆VP、hu-Ⅱ水平在肝硬化患者明显增加,血钠、尿钠、血渗透压、尿渗透压均与VP和hu-Ⅱ水平呈负相关(P〈0.05)。尿一血渗透压比值与VP、hu-Ⅱ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越差,血钠水平越低。血浆VP、hu-Ⅱ水平增加是形成肝硬化低钠血症的机制之一,同时又能够作为判断稀释性或低钠性低钠血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针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针刺预处理组(C)、针刺+尾加压素低浓度组(20pmol/kg)(D)、针刺+尾加压素高浓度组(60pmol/kg)(E)和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Losartan,氯沙坦)(F),每组20只。针刺预处理组连续3d电针预处理,第3天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D组、E组造模前尾静脉给药,给药后即刻造模。F组于造模前进行灌胃给药,给药后即刻造模。造模成功后常规饲养24h,处死取材,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的VEGF。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的VEGF含量显著升高,针刺预处理、针刺结合不同剂量UⅡ以及使用UⅡ拮抗剂均可使缺血区心肌组织中的VEGF含量降低(P〈0.05),以针刺预处理结合低剂量UⅡ效果最优(P〈0.01)。结论:UⅡ可能是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糖尿病肾病组(DN,n=10)、黄芪治疗组(HZ,n=10)(予黄芪注射液5 ml/kg灌胃)。于14周末处死动物,进行以下实验:测定血糖(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蛋白定量(24 h UT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UⅡ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UⅡmRNA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各模型组肾脏肥大指数(KI)、BG、TC、TG、Scr、BUN和24 h UTP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Z组的上述指标与DN组比较,则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DN组肾组织UⅡ表达增加,UⅡmRNA表达增加(P〈0.01);与DN组比较,HZ组肾组织UⅡ表达明显降低,UⅡ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黄芪可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UⅡ蛋白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虽然近年来它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发病率和病死率仍较高。体液因子与肺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已逐渐深入,最近发现尾加压素Ⅱ与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密切相关。尾加压素Ⅱ拮抗剂的研究也许可揭示肺心病患者的发病机制,为肺心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现就尾加压素Ⅱ与肺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右心室尾加压素Ⅱ受体的变化(UⅡ)受体的变化,方法: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大鼠模型上,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测定不同低氧时间(1w,2w,4w)右心室肌浆膜上UⅡ受体的结合率。结果: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碳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和右心室(RV)与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比(RV/LV+S)明显增高(P<0.01),1w组较正常对照组分别高26.2%和21.6%(P<0.01),2w组又比1w组分别高22.5%和14.1%(P<0.01),2w组与4w组差异有显性,右心室肌浆膜UⅡ受体数目(Bmax),1w组比正常对照组高24.4%(P<0.01),4w组又比2w高19.85(P<0.01),UⅡ受体亲和力(Kd值)各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慢性氧高二氧化碳使大鼠右心室肌浆膜上UⅡ受体增加,且有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其变化可能是右室肥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相互作用及ox-LDL对UⅡ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ox-LDL(0.01、0.1、1、10、50μg/ml)和UⅡ(10、50nmol/L)对大鼠VSMC增殖的作用;应用竞争RT-PCR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试验分别从mRNA和受体功能水平分析不同浓度ox-LDL孵育下VSMC表达GPR14的变化。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ox-LDL0.01μg/ml与UⅡ10nmol/L可协同促进VSMC增殖,使MTT值增至对照的162%±29%(0.528±0.036vs0.308±0.026,P<0.01);而在0.1μg/ml时MTT值减弱为对照的153%±22%(0.461±0.017vs0.308±0.026,P<0.05);至1μg/ml时二者协同作用消失,MTT值降为对照的123%±13%(0.400±0.015vs0.308±0.026,P>0.05)。在浓度为50μg/ml时ox-LDL则表现为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增殖,MTT值下降至对照的59%(0.195±0.017vs0.308±0.026,P<0.01),而UⅡ则可部分拮抗其细胞毒性,使MTT值增至对照的68%。竞争PCR显示ox-LDL0.1μg/ml可使VSMC GPR14mRNA表达上调25%(P<0.01)。而1~50μg/ml可浓度依赖性下调GPR14mRNA表达,最大效应于50μg/ml时可使GPR14mRNA下调73%(P<0.01),此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于12h达最大效应,并持续至24h。ox-LDL0.1μg/ml孵育12h可使大鼠125I-UⅡ与VSMC最大结合力(Bmax)升高18%(P<0.01),而ox-LDL50μg/ml可使Bmax下降低69%(P<0.01)。结论UⅡ和ox-LDL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同促进VSMC增殖;低浓度ox-LDL可使VSMC表达GPR14水平上调,而高浓度则可使该受体下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