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伟 《疑难病杂志》2010,9(7):534-536
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测定肝脏灌注指标,研究肝硬化程度与肝脏灌注参数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正常组15例,肝硬化患者50例,并根据Child-Pugh分级方法分为A、B、C级。对15例正常组和50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利用肝脏灌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获得肝脏灌注参数。结果肝动脉灌注量:除正常组与A级组、B级组与C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正常组与B、C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门脉灌注量:正常组、A、B及C各级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总血流量:A级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和C级组患者与正常组及A级组比较、C级组与B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灌注指数:A、B、C各级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能很好的反映肝硬化的血流灌注特点,提供有价值的血液动力学信息,为临床进一步准确评估病情、判断预后以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脏血流灌注情况对肝硬化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0例肝硬化患者[属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定为肝硬化(1)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9例和C级4例定为(2)组]和15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CT灌注扫描成像获取肝脏早期动态增强斜率值(Steep Slope,SS)函数曲线,分析曲线类型,并以脾增强高峰出现为界,把肝脏增强分为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计算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最大斜率比值,记为SSr,作为评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1)肝硬化1组、肝硬化2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斜率曲线类型分布存在差异(P〈0.01);(2)肝硬化患者SSr值较正常对照组加大,肝硬化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2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硬化2组和肝硬化1组比较,肝硬化2组SSr值出现倒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动态CT增强动门脉斜率函数曲线类型及Steep Slope比值SSr能够反应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情况及血管变化程度,可作为肝硬化程度的定量指标,对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结节及癌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0例肝硬化单个或多个可数结节患者的共计500个结节灶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CT灌注参数,对其中动脉血供增加者,共61例行穿刺活检,其结果不典型增生结节24例,肝细胞癌25例,随后均行手术治疗.[结果]癌结节组,不典型增生结节组及肝硬化结节组间肝动脉灌流量,组织血流量及血容量呈递增趋势,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肝动脉灌流量(HAP)在三组中均有显著差异,而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只在肝细胞癌小结节与肝硬化结节中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结节癌变时,局部血流供应增加,CT灌注成像BF,BV,HAP的测量有助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癌变结节,其中以HAP的鉴别诊断效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周围组织脑血流经历了一个多时相的动态变化过程.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能定量分析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变化,从而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和评估预后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陆建成  韩向君 《中国热带医学》2007,7(3):452-453,475
所谓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的概念是由Miles等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并实际进行了肝、脾、肾等腹部器官的灌注成像操作。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作为主要功能成像的CT灌注成像具有越来越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CT灌注成像在脑部的应用已基本成熟,但在肝脏等实质脏器中的应用尚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国内学者有过相关研究和报道。现对其在肝脏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MRI)与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评估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或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MR angiography, TOF-MRA)证实、并行脑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一周内PWI-MRI及CTP的灌注参数图像〔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mit time,MTT)〕,分别得到拟手术侧灌注缺损区与同侧小脑对照区的相对灌注参数(rCBF、rCBV、rMTT、rTTP)。另选取无灌注缺损并排除脑血管疾病的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烟雾病组和对照组的灌注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各组的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烟雾病组患者的PWI-MRI、CTP各参数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灌注缺损区,烟雾病组rCBF、rCBV下降,rMTT、rTTP延长(P<0.01)。在烟雾病组患者中,PWI-MRI与CTP所得同种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相关分析显示同种灌注参数之间均具有较强相关性(r值:rCBF为0.791,rCBV为0.832,rMTT为0.748,rTTP为0.812)。 结论 PWI-MRI与CTP均能得到定量的灌注参数,对烟雾病患者灌注缺损的部位与程度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7.
钟群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6,13(4):245-247,215
近年来强势推出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CT,MDCT或multi—sliceCT,MSCT)的特点是扫描为密集取数,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等特点;快速扫描方式及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应用。使得CT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学表达,而是进入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的新时代。CT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是以核医学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eiple)为理论基础,通过固定层面感兴趣区(range of interest,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计算一些评价指标.反映组织生理功能改变。适用于肝硬化的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Child A、B及C级分别为11、8及6例)和12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注入欧乃派克-300造影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电影扫描。扫描条件:层厚5 mm/4i,层间隔0 mm,电压120 kV,电流80 mA,得到肝脏血流参数值。结果:肝硬化组Child A、B及C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脏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肝动脉分数(HA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逐渐增高(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未见规律性变化。结论: CT灌注成像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并可用于鉴别肝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赵艳萍  刘文亚 《新疆医学》2004,34(2):117-120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以及各种病理性活动均与人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人类活体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一直是医学影像学的热点。传统的测定活体组织的灌注的方法: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Xe-CT、超声,及近来发展的MR灌注成像等,由于空间分辨率低、操作复杂、检查时间长、设备要求高、费用昂贵等原因,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钟维佳  赵建农 《西部医学》2005,17(5):514-516
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性成像,它能反映组织的的血管化程度及血流灌注情况。而普通CT和MRI虽然对显示病变形态结构有很大的优势,但不能获得组织器官功能的血液动力学方面的信息。近年来以反映功能的灌注成像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肝硬化(HC)合并原发性肝癌(PLC)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7月我院125例HC患者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及CT动态增强扫描,统计所有患者病灶大小及分布情况,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情况,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对HC患者PLC的诊断价值、HC患者与HC并PLC患者血流灌注参数大小及不同肝功能CTP分级下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 125例HC患者共检出161个病灶,其中直径<1 cm 8个,1~3 cm 53个,4~5 cm 63个,>5 cm 37个,肝右前叶、肝右后叶者居多,分别为45及69个;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检出病灶149个,检出率92.55%;门脉期检出病灶134个,检出率83.23%;延迟期检出病灶142个,检出率88.20%;125例HC患者中病理学检查显示75例PLC阳性,50例PLC阴性,CT动态增强扫检测HC并PLC的敏感度为94.67%,特异度为94.00%,准确率为94.40%,阳性预测值为95.95%,阴性预测值为92.16%,Kappa值为0.88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HC组HAP、HPI值均显著低于HC并PLC组,PVP、TLP值均显著高于HC并PLC组(P<0.05);125例HC并PLC患者中CTP A级41例,CTP B级46例,CTP C级38例,CTP A级HAP、HPI值显著低于CTP B、C级(P<0.05),PVP、TLP值均显著高于CTP B、C级(P<0.05),CTP B级HPI值与CTP C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HC病灶情况,且对PL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PLC诊断和肝功能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盛丹  曹秀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87-88,16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检测所得血流灌注参数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科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资料,对肝硬化过程中的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行研究,以探讨肾脏灌注的功能变化规律。患者分为代偿组、失代偿组及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肾血管灌注参数。结果各组肾皮、髓质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的肾皮质血流量较对照组和代偿组明显降低;三组肾血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比代偿组延长。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所得到的各项参数对评价患者的肝硬化程度、病情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肝硬化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140例患用彩色多普勒和放免法分组比较治疗前后肝流动力学和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疾病组肝血流动力学和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各组患的症状、体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肝硬化治疗后显效率25%、有效率50%、总有效率75%、无效率25%。结论:肝硬化程度与肝流动力学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有关。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吴炯  郑超波  李雅国 《浙江医学》2016,38(24):1980-1982,200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缺血侧脑血流CT灌注、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测量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时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CT灌注成像指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VEGF、VIP)。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后3、6个月NIHSS评分[(18.56±4.88)、(13.59±4.27)分]和MRS评分[(3.82±0.96)、(2.87±0.81)分]较治疗前[(20.89±5.18)、(4.16±0.79)分]降低,ADL评分[(28.96±5.98)、(39.28±6.81)分]较治疗前[(25.41±6.17)分]升高,CBF、CBV及VEGF水平[(21.34±4.02)ml·100g-1·min-1、(2.24±0.48)ml/100g、(406.28±58.22)ng/ml,(24.89±5.33)ml·100g-1·min-1、(2.49±0.37)ml/100g、(420.44±71.54)ng/ml]升高,MTT、VIP水平[(5.92±1.20)s、(194.25±18.04)pg/ml,(4.99±1.19)s、(182.06±19.08)pg/ml]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检测缺血侧脑血流CT灌注情况以及外周血VEGF和VIP水平,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判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序忠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8-79,81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术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肝炎肝硬化行脾切断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及丙泊酚+七氟醚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后2h、术后1d的肝肾功能指标及自由基水平。结果麻醉诱导后2h,两组ALB、SOD、MDA、BUN、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ALT、ALB、SOD、MDA、BUN、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行脾切断流术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显著不利影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首次通过法放射性核素肝动态显象肝动脉血流量(%Qa)和门静脉血流量(%Qp)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对22例正常人和64例肝硬化病人初步测定结果说明:肝硬化组的%Q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Qp明显降低,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Qa和%Qp的测定可用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是一种无创伤性定量测定肝硬化患者肝血流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诊断伴肝硬化小肝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伴肝硬化的小肝癌的价值。方法37例伴肝硬化的小肝癌患者手术及病理发现小肝癌病灶51个(直径≤3cm),回顾性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的结果,比较小肝癌在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强化类型、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结果动脉期检出率为86.3%(44/51),门脉期为68.6%(35/51)。72.5%的小肝癌在动脉期为均一高密度灶。联合动脉期和静脉期后,其检出率分别增加至90.2%。结论动脉期扫描明显增加小肝癌的检出,两期结合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肝固有动脉及腹腔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组(对照组30例、肝硬化组47例及肝硬化合并肝癌组45例)共122例研究对象进行灰阶、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肝固有动脉及腹腔动脉的内径、最高血流速、最低血流速、平均血流速及阻力指数;计算肝固有动脉及腹腔动脉的血流量及二者的血流量之比。【结果】肝硬化患者肝动脉、腹腔动脉的血流量较正常人明显增加,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肝动脉、腹腔动脉的血流量较肝硬化患者高。肝硬化合并肝癌组的肝固有动脉与腹腔动脉血流量之比与正常组及肝硬化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固有动脉及腹腔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别是二者的血流量之比的改变可为诊断肝癌、肝硬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许丰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172-1174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临床诊断的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组(A组,n=24例)和纳洛酮组(B组,n=24例),A组给予纳洛酮0.4mg静脉推注,间隔4h1次和门冬氨酸鸟氨酸10g静脉滴注,每日2次;B组给予纳洛酮0.4mg静脉推注,间隔4h1次,疗程皆为7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d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氨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d后,A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血氨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及治疗前、后血氨浓度降低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比单用纳洛酮具有更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以肝硬化的症状为主,很少出现糖尿病症状,血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著。治疗上经控制饮食、保肝治疗后血糖好转,必要时胰岛素治疗。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但应及早使用胰岛素,大部分患者的血糖随肝功能的改善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