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百日咳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0年百日咳发病、免疫和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最近10年百日咳年平均发病率0.30/10万,比实施计划免疫初期的1978 ~1987下降96%,发病有季节性高峰和流行周期,5岁以下病例约占3/4。百白破接种率90%以上,人群百日咳抗体阳性率95%,抗体保护率21%。结论 通过接种百白破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应进一步提高百白破常规免疫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坚持监测,及时发现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宁夏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波动在35.45/10万-89.91/10万,2009年为最高年份,2006年石嘴山市报告发病率高达149.35/10万。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9.66%,2009年该年龄组报告发病率高达352.43/10万。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学校,累计报告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0.86%。结论宁夏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暴发疫情;3-14岁的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是主要发病群体,仍然为2-5年一个流行高峰的自然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宁夏1958~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历年的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8-2005年宁夏累计报告流脑发病19711例,死亡1663例,发病率在0.23/10万-120.82/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0.57/10万,病死率为8.44%。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呈冬春季高发的特点,3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4月份的病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8.23%,病例主要集中在0-14岁儿童,随着年龄组的增大发病数逐渐减少,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48.44%。结论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实施预防接种,对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青海省2004-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2004-2010年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2004-2010年累计报告乙肝103 356例,死亡9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69.71/10万,2009年发病率最高为413.29/10万,2004年最低为182.02/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以25~45岁中青年发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7.07%,15岁以下儿童乙肝年平均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4.11%,男女性别比例为1.54∶1;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年平均发病的29.53%。结论青海省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乙肝报告发病存在虚高现象,需提高乙肝发病的报告质量,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真实反映乙肝流行情况,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真实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5~2012年合肥市蜀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合肥市蜀山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合肥市蜀山区2005-2012年网络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合肥市蜀山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 44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8.16/10万.2012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8.02/10万,2006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7.60/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7月份,呈单峰分布,4月份发病率最高;男女性别比1.80:1;4岁组发病率最高达303.21/10万,2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发病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4.71%;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6.30%;地区分布不均,五里墩街道、笔架山街道和南七街道报告发病率较高.结论 合肥市蜀山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总体较高,学龄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城市人口高发,需加强相应人群或领域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入学入托时的查验补种,加强暴发疫情的早期处置和应急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了解宁夏1958—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历年的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58—2006年宁夏累计报告乙脑1118例,死亡262例,发病率在0~10.43/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0.67/10万,病死率为23.43%。1971—1981年发病率在0.5/10万以上,1997—2006年发病率持续在0.1/10万以下。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0~9岁儿童占46.04%,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占71.82%。开展预防接种为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加大监测力度,是控制乙脑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青龙满族自治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规律,探索正确的应对措施,有效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青龙满族自治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三间分布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5年青龙满族自治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7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77/10万;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107例,重症病例56例,重症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7/10万;死亡2例。发病地区覆盖全县25个乡镇,青龙镇发病率最高;人群主要为0~5岁组散居儿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6~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原以EV71为主。结论为有效遏制手足口疫情,要以青龙镇为重点地区,以托幼机构为重点单位,以5岁以下儿童家长为重点人群,以6~8月为重点时期,开展各项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调整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10-2014年细菌性痢疾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1 180例,年发病率介于0.86/10万~3.29/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7~10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最高地区2010-2012年为花都区、2013年和2014年为白云区。男女性别比为1.23∶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65.01/10万),其次为5~9岁组儿童;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22.12%。结论广州市细菌性痢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流行特征,应针对流行季节高发地区、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湖南省平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9~2011年平江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平江县共报告手足口病5 62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9.61/10万;死亡4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14/10万。年发病率从2009年的65.3/10万上升到2011年的246.79/10万,上升了2.78倍;4~7月为发病的高峰季节,流行毒株以EV71,CoxA16为主;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为1.69;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4.92%,其中1~3岁组为最高;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86.14%。结论平江县手足口病呈上升趋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辛集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辛集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辛集市2011-2013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160例,重症1例(2011年),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62.05/10万;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4~11月,占全年病例的93.62%;男性发病较多,发病率为75.80/10万,女性为48.27/10万(P<0.01),男女发病比为1.59∶1;发病年龄集中在0~4岁组,占92.84%;病例以散发儿童为主,占78.71%。结论 2011-2013年辛集市手足口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以4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11.
宁夏麻疹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宁夏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宁夏5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5年6月麻疹发病率在8.12/10万-35.69/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9.91/10万。全区各市县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银川市最高(30.06/10万),石嘴山市最低(10.45/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高峰4-6月(57.36%),9月最低(1.05%)。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79.2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47.09%,不详和无免疫史占52.91%。结论宁夏需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百日咳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系统中重庆市渝北区百日咳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三间分布及免疫史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5年重庆市渝北区累计报告百日咳病例76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65/10万,自2010年起逐年升高(0.10/10万~3.2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岁以下儿童,共65例(85.53%),不足3月龄病例22例(28.95%);6~8月为发病高峰;城市年均报告发病率(12.75/10万)明显高于农村(2.25/10万);2015年DPa T第1~4剂次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8.18%、58.82%、46.15%和33.33%。结论重庆市渝北区百日咳报告发病率近年来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病例监测和处置,提高DTa P疫苗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2004—2009年宁夏风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宁夏风疹疫情特征,为风疹疫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宁夏风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07年,宁夏风疹报告发病率波动在4.82-8.46/10万,2009年高达53.25/10万,个别县区报告发病率高达388.66/10万。该病多发于春末夏初季节,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8.74%。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报告病例,占6年报告病例总数的16.95%。结论近年来,宁夏风疹报告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出现暴发疫情,3-15岁的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是主要发病群体。  相似文献   

14.
杨连建  龚涛  王宏 《重庆医学》2018,(20):2721-2723,2728
目的 分析沙坪坝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沙坪坝区HFMD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沙坪坝区报告HFMD病例15 8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9.91/10万,2013年发病率(215.70/10万)最低,2014年发病率(398.87/10万)最高,呈夏秋季双峰分布.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P<0.05),高发年龄段为5岁及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96.00%).各街镇均有发病,主要以东部区域发病为主,西部大学城区域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他肠道病毒为HFMD流行优势毒株.结论 HFMD是沙坪坝区的高发传染病,应在夏秋季加强对5岁及以下儿童HFMD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应用疫苗免疫对控制百日咳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海南省50年百日咳疫情分析和2002年人群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评价应用疫苗免疫儿童对控制百日咳的效果。方法 按计划免疫规定的免疫程序应用单价或三价百白破疫苗,对3~24月龄儿童进行3针基础免疫和1针加强免疫;收集1951年以来的疫情资料按疫苗免疫不同发展阶段分析历年发病率与百白破接种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发病情况结合人群抗体水平调查评价免疫效果。结果 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自然感染阶段、冷链运转阶段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8.51,10万、0.43,10万,流行季节发生改变;接种率与发病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性意义;全程接种与未接种者百日咳抗体阳性率、GMT有显著差异。结论 使用百白破混合制剂能有效控制百日咳疫情,使儿童达到高的免疫水平,人群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宁波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86-2006年宁波市疫情资料和乙脑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6年共报告875例乙脑病例,死亡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5/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4/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5.14%,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有所回升。发病主要集中在慈溪市、象山县和宁海县;发病主要以10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占80.11%(701/87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5:1;2005-2006年流动儿童发病63例,占同期总病例数的92.65%(63/68);乙脑发病时间在5-10月份,高峰期在7-8月份。结论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乙脑预防控制策略仍应采取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及媒介控制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内江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做好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2008-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7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9/10万;1~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6.71%;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1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37.00%;发病年龄为28天~37岁;181例麻疹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18.78%,存在免疫空白。结论 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发病率逐年降低,目前已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常规免疫和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丹东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丹东市2008-2011年乙型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丹东市报告乙型肝炎病例73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5.32/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累计发病率106.63/10万,女性累计发病率43.34/l0万,男女性别发病率之比为2.51:1。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发年龄为40-49岁和30-39岁,发病率分别为22.24/10万和16.75/10万,0岁组发病率最低为0.20/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29.63%。结论乙型肝炎纳入免疫规划,有效控制了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今后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策略应是加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免疫接种率。重视和加强青壮年以及农民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大血液制品和安全注射的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北省保定市2005-2014年15岁以下儿童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得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保定市2005-2014年15岁以下儿童甲肝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保定市共报告15岁以下甲肝病例173例,平均发病率0.93/10万(0.10/10万~3.78/10万),发病高峰在12月。山区平均发病率(1.23/10万)高于平原(0.84/10万)和城区(0.41/10万),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2,P<0.01)。男女性别比为1∶0.68。10~14岁组平均发病率(1.31/10万)高于5~岁组(0.80/10万)和0~岁组(0.77/10万),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1,P<0.01)。结论保定市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主要集中在10~14岁组儿童,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降低甲肝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宁夏固原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固原市6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固原市2000-2005年麻疹发病率在8.13/10万-44.5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3.90/10万。全市5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泾源县最高(50.24/10万),西吉县最低(8.08/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高峰3-6月(67.74%),9月最低(1.63%)。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14岁以下发病数占85.35%。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占55.23%,不详和无免疫史占44.77%。结论宁夏固原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