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对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IU·kg-1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同乌司他丁组。两组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时(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T4)及停机后24h(T5)5个时间点,T1-T3时间点即刻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分离血清检测T1~T3时点丙二醛(MDA)浓度和T1~T5时点TNF—α浓度。结果两组CPB开始后血清TNF—α、MDA、PMN浓度逐渐升高,CPB停机前5min三者血清浓度达到高峰,CPB后24h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乌司他丁组T3~T5时点的血清TNF—α浓度及T2-T3时点的血清MDA浓度、PMN值低于对照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血液PMN及血清TNF-α、MD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对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 IU·kg-1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同乌司他丁组.两组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时(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T4)及停机后2Ah(T5)5个时间点,T1~T3时间点即刻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分离血清检测T1~T3时点丙二醛(MDA)浓度和T1~T5时点TNF-α浓度.结果 两组CPB开始后血清TNF-α、MDA、PMN浓度逐渐升高,CPB停机前5min三者血清浓度达到高峰,CPB后24 h F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乌司他丁组T3~T5时点的血清TNF-α浓度及T2~T3时点的血清MDA浓度、PMN值低于对照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血液PMN及血清TNF-α、MD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急性胆囊炎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变化,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能机制。方法急性胆囊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痰热清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三嗪和甲硝唑静脉点滴等综合治疗。痰热清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30ml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7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TNF-α、CRP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痰热清组TNF-α、C-RP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CRP水平,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间细胞因子TNF-α,IL-6的变化及痰热清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15).实验组患者于术前晚、CPB开始前分别予以痰热清注射液20mL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250mL静滴.于CPB前、CPB40min,CPB停机、停机后2,6,24h取左桡动脉4mL,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中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CPB后各个时间点的TNF-α,IL-6血清浓度较CPB前的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CPB结束后2h,TNF-α的血清水平达到高峰,CPB结束后24h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IL-6的血清水平在CPB结束后6h达到高峰,然后下降,CPB结束后2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TNF-α,IL-6血清水平(高峰值)与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正相关(P<0.05或P<0.01).两组TNF-α,IL-6血清水平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其余时间点TNF-α,IL-6血清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人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5周岁以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腺苷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1例。腺苷组在体外转流前经颈内静脉插管直接向上腔静脉滴注腺苷进行预处理,对照组亦在体外转流前经相同路径滴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然后在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即刻(T2)、主动脉开放1h(T3)、主动脉开放3h(T4)、主动脉开放24h(T5)分别取血检测丙二醛(mafondialdehyde,MDA)、TNF—α、IL-10的含量及红细胞压积(HCT),并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15min取右心房相同部位少量心肌组织(约2mm^3),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MDA、TNF—α、IL-10浓度均于体外循环开始后显著升高(P〈0.01),MDA及IL-10浓度在T3时点达最高,TNF—α浓度在T4时点达最高,此后开始下降。腺苷组T3、T4时点MDA浓度较T1时点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T3、T4、T5时点MDA浓度较T1时点显著增高(P〈0.01),而且腺苷组MDA浓度在T2、T3、T4、T5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T2、T3、T4、T5各时点的TNF—α及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T1时点(P〈0.01),而且腺苷组T2、T3、T4、T5各时点的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3、T4、T5时点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电镜下观察可见,腺苷组心肌线粒体轻度肿胀,少许空泡变性,肌浆网水肿,肌膜下轻微水肿,肌丝间隙稍增大;对照组心肌线粒体肿胀及空泡样变性明显,肌丝排列紊乱,部分肌丝溶解断裂。结论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腺苷预处理对人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托宁对常温闭胸式体外循环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和长托宁组(C组),每组10只,建立常温闭胸式体外循环模型,于CPB转机前即刻(T1)、转机5分钟(T2)、转机60分钟(T3)、CPB停机后60分钟(T4)四个时点取右颈静脉血,测定血清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转机后各组血清TNF-α、TXB2、ET-1的浓度明显升高,其中TNF-α、ET-1于T2时刻达峰,此后逐渐降低,至T4时刻TNF-α水平仍高于T1时刻,而ET水平降至T1时(p<0.05);TXB2在转机后升高,T3时刻达峰,随后下降,T4时刻仍高于T1时刻水平(p<0.05)。C组在T2、T3、T4时点血清TNF-α、TXB2、ET-1的浓度均低于S组(p<0.05)。结论长托宁能够降低常温闭胸式体外循环时家兔血清TNF-α、ET-1、TXB2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热清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59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热清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及循环呼吸支持、抗感染、手术等综合治疗,痰热清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d,疗程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IR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痰热清组较常规治疗组的动脉血气、SIRS评分明显改善(P〈0.05),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常规治疗组;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能降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炎性因子的水平,缓解炎性反应综合征的进展,能改善通气,缓解呼吸窘迫。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U/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CPB停止后1h(T3),CPB停止后24h(T4)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U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参麦注射液(SM)肺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将参麦注射液0.6ml/k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予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其余麻醉维持方法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停机后0.5小时(T1)、2小时(T2)、6小时(耶)、24小时(T4),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02、PC02、Fi0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02]以及呼吸指数(RI),并留取血清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浓度,同时记录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P(A—a)DO2、RI、ICAM-1在体外循环停机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此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ICAM-1的高低与体外循环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分泌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痰热清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血清CRP、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痰热清组在使用痰热清3d后,患儿体温下降,咳嗽减轻,肺部痰鸣音减轻,各组症状评分值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在使用7d后,临床有效率为85.71%,优于对照组72.00%(P<0.05)。同时,痰热清能更有效的降低血清CRP和TNF-α浓度(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明显的退热、止咳、祛痰作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脏复跳方式和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40例,年龄32~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A组)和磷酸肌酸钠组(B组),B组在入室后和心脏停搏液中给予磷酸肌酸钠,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1)、转机前即刻(T2)、停机后即刻(T3)、手术结束(T4)各时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给予磷酸肌酸钠前即刻(T0),T3、T4和术后24h(T5)抽静脉血测CTnI含量。同时记录心脏复跳方式及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结果两组间MAP和HR在T1~T4各时点无明显差别,组内CTnI在T3~5各时点较T0明显升高(P〈0.01)。与A组相比,B组CTnI在T3~T5各时点明显降低(P〈0.01),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5),术毕多巴胺用量大于6μg/(kg.min)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七氟醚旁路洗入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2467岁,体质指数16.767岁,体质指数16.727.3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组(S组)。S组于CPB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机旁路洗入1.0%27.3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组(S组)。S组于CPB期间通过体外循环机旁路洗入1.0%3.0%七氟醚,C组不做任何处理。于CPB前(T0)、降温至28℃(T1)、复温至37℃(T2)、停CPB(T3)和术毕(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并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T13.0%七氟醚,C组不做任何处理。于CPB前(T0)、降温至28℃(T1)、复温至37℃(T2)、停CPB(T3)和术毕(T4)时采集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并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T1T4时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iso-PGF2α浓度降低(P<0.05),T1T4时点颈内静脉球部血浆S-100β蛋白和8-iso-PGF2α浓度降低(P<0.05),T1T3时点SjvO2升高,DajvO2和CEO2下降(P<0.05)。结论七氟醚旁路洗入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脑氧代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七氟醚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1%七氟醚,至CPB开始时结束;对照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剐于麻醉前、主动脉开放后30min、1h、术后8h和24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DA、SOD、cTnI、CK与CK.MB均在正常范围,MDA、cTnI、CK与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各观察时点明显升高(P〈0.05),SOD则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血清中MDA和cTnI在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OD、CK和CK-MB比较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影响。方法体外循环下单瓣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2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1,依托咪酯0.2mg·kg-1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1,芬太尼10μg·kg-1或R组瑞芬太尼2μg·kg-1。术中2组均持续泵入丙泊酚4~6mg·kg-1·h-1维持镇静,间断静脉推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F组在切皮前、转机前、转机中、停机后,根据血压、心率分别追加芬太尼10~15μg·kg-1;R组持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2—0.5μg(kg·min)-1,根据血压、心率变化调整输注速度。于麻醉诱导前(哟)、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1)、主动脉开放1h(T2)、主动脉开放3h(13)、主动脉开放6h(T4)、主动脉开放12h(T5)、主动脉开放24h(T6)采动脉血5mL,测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浓度。结果2组患者H—FABP蛋白血清浓度在眨、T3、T4及T5时间点均升高,与,IU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3时间点升高最明显:2组间H—FABP蛋白血清浓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可引起患者H—FABP血清浓度增高,临床常用剂量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H—FABP影响是相似的,故两者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的影响有相似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flurbiprofen axetil,FA)对心肺转流(CPB)心内手术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儿,随机均分为FA组(F组)和对照组(C组)。F组在麻醉后切皮前15 min给予FA1 mg/kg,C组用等容量脂肪乳剂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10 min (基础值,T1)、主动脉开放10 min (T2)、CPB结束后30 min (T3)、4 h (T4)、24 h (T5)、48 h (T6)测定血浆TNF-α、IL-6水平。记录呼吸机辅助时间、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等。结果:与T1相比,2组患者T3和T5时点TNF-α血浆水平均增高(P < 0.05~P < 0.01),F组在T3时点血浆浓度低于C组(P < 0.01)。与T1比较,C组在T2~6时点IL-6水平增高(P < 0.05~P < 0.01),F组在T2、T3和T6时点均较C组降低(P < 0.01)。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围术期多巴胺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毕ICU留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A可抑制CPB期间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生成和释放,有助于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NO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细胞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NO组(Ⅱ组)及对照组(Ⅰ组),分别在CPB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51、0 min抽右肺静脉血计PMN数,测IL-8,MDA,SOD,记录患者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及二次插管的人数。结果:两组CPB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Ⅱ组IL-8、MDA、肺静脉PMN记数较I组显著性降低(P〈0.05),而SOD、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在ICU滞留时间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应用乌司他丁、NO可减轻肺动脉高压患者围体外循环期肺的炎性反应,缩短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在ICU的滞留时间,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8.
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4),对照组(n=16)。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另外0.5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则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min(T1)、主动脉开放后5min(T2)、1h(T3)、2h(T4)、6h(T5)和24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两组S-100蛋白、NSE、MDA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蛋白、NSE和MDA浓度在T2-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SOD活性和TAOC浓度在T2-5时间段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SOD活性,减少MDA产生,增强TAOC,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