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云:“血不利而为水”,笔者参阅文献并印证临床,认为瘀血是水肿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活血化瘀是治疗水肿发生的重要方法,现不揣己陋,浅议如下。 1 血病及水,血瘀水停 《血证论》云:“血与水本相离”、“瘀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兼水也”、“肿之生也,皆于风寒热毒客于经络,使血涩不通,壅结成肿也”,《素问·调经论》云:“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清初医家喻昌认为:“瘀浊占据,水不下趋而泛溢,无不至矣,”均言水肿与瘀血有关。水肿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谢长生教授辨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经验。谢长生教授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从津血同源出发,认为“血不利”乃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中间环节,皆因脾虚气少,血停生瘀,瘀血化水,泛溢肌表而发为肿胀。故以益气活血、利水消肿为治疗大法,诸法有:益气补虚,以脾为要;活血化瘀,去菀陈莝;调畅三焦,利水消肿;清解余毒,邪去正安。总之,重视补益脾气,达到气行血行,血行水行,肿胀自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理论认为,水肿的发生及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和三焦膀胱(胃肠)等脏腑有关,这主要受中医经典《内经》理论的影响.实际上与心也有关系.“血不利则为水”,指血液运行不利,则瘀而为水肿,当为心性水肿的主要病机,即由于心病日久,心的阳气不足、虚弱无力,血液运行不利、迟缓,则可瘀阻于皮下、脏腑组织间而成为水肿;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水肿的发生及水液代谢与心有关,与西医理论相合,应予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4.
化淤利水法是活血化淤法的一个分支.在当今活血化淤的研究中,对凉血化淤.解毒化淤、开窍化淤、温阳化淤、益阴化淤、行气活血、益气活血、活血通络、活血祛风等都在广泛研究和应用.笔者在《金匮要略》化淤利水理论与治法的指导下,师仲景之法,治疗一些与淤血有关的病证,提出讨论,希同志们给予指正.《金匮》水气篇第二十节认为行血不利,引起的水肿病症名为血分,仲景说:”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少阳脉卑,为三焦之气不振;少阴脉细,乃肾阳之气衰沉;三焦气  相似文献   

5.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篇,原意指妇人因经水不通而致水气病."血不利"是指瘀血,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体内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血脉、经络及脏腑等;"水"是水气病,即水肿.本文试图通过对血与水关系的分析,弄清瘀血导致水肿的病理机制,揭示"血不利则为水"的临床指导意义,说明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水肿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6.
“血不利则为水”,出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原意是阐述三焦与肾的阳虚血少,功能不足,导致妇人经水不通,先经闭而后发生水肿的病理机制。笔者认为,正由于经为血,经血不通只是血不利的其中一个表现。故如果不局限于妇人,不局限于先经水不通一症,则可直接理解为由于三焦与肾的阳虚血少,可导致血行不利而发生水肿。实际上是阐述了因虚致淤,因虚致肿的病机,从而揭示了除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之外,祖国医学对水肿发生的另一较为重要,较为微观的认识,在理论上与临床上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雪华 《北京中医》2003,22(4):39-39
《金匮要略》 :“经为血 ,血不利则为水”。此乃仲景从血水关系阐述妇女血瘀经闭而致水肿的病机。笔者运用这一观点 ,本着“血利则水消”的治疗原则 ,辨证治疗因瘀血而致的水肿、积水等疾患 ,常获效验。现介绍于下。1 渗出性胸膜炎本病属中医学“悬饮”范畴。其发病多由肺卫不利 ,复感邪毒 ,以致肺失宣降 ,三焦气涩 ,脉道闭塞 ,血瘀不行 ,水邪内停所致。余常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加减 ,以解毒泻肺 ,化瘀逐饮。病例 1. 宋某某 ,男 ,2 4岁。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于 1989年 10月初突发高烧 ,体温达 39℃ ,继则呼吸困难 ,右胸疼痛 ,…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医证治。认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机在于"血不利则为水",因"血"而病"水"。若细思忖,深究其根源,"血不利"乃引起水肿病的中间环节,"为水"是"血不利"的病理产物,"血不利"与"为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气病,在于阳的化气功能低下。主张以益气温阳治其本,温阳抑阴,促阳化气,兼以行气活血、利水消肿治其标,"气""血""水"同治,希冀达到"气化则血行,血利则水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痰瘀学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崔领 《河南中医》2005,25(6):72-73
痰在中医学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痰是指各个脏腑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废物,狭义之痰指我们平常所咳吐的痰。中医认为,痰是由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多与肺、脾、肾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有关痰形成之后,随气血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肉,其停留与所过之处,必影响气血运行而不畅,因而导致瘀血。如《素问调经论》说:“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痰饮可促成瘀血,而瘀血一旦形成,又可影响水液的代谢而进一步导致痰饮。另外,气也是造成痰饮的原因之一,如《济生方》云:“人之气道贵于顺,顺则津液流通,绝无痰饮之患。”临床上痰饮…  相似文献   

10.
郭维琴教授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系因先天缺陷,六淫、病毒之邪直接侵袭心藏或久病体虚累及于心,心气心阳受损,影响肺脾肾,三焦气化不利,气血水失调,水饮、瘀血等壅滞三焦,心失所养,渐致心体胀大的全身性疾病。心气、心阳虚是发病之本,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基本病机,水饮是主要病理产物也是引起临床症状的关键病理因素。三焦气化不利贯穿整个气、血、水失调。故在治疗时应疏利三焦,上焦补益心肺、通调水道,中焦健脾益气、培土制水,下焦温补肾阳、通阳利水,同时重视活血化瘀及调理中焦、顾护胃气在该病中的扶正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