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小儿静脉输液能使药物达到快速、高效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小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但输液反应时有发生,轻微的输液反应一般对病人不产生影响,严重的输液反应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而且可能造成急性肺水肿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或终生残疾。静脉输液反应是儿科临床抢救的重要急症之一。  相似文献   

2.
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液是临床广泛采用的治疗用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有90%的住院患者、40%的门诊患者、70%的社区医院患者,都采用了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治疗可以治愈疾病,但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等风险。就此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62例小儿输液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给药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抢救病人中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而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输液发热反应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先寒战,随即发热,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现象,甚至惊厥,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现就本院儿科2000-01~2004-10之间62例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做以下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6例,女36例;年龄1~14岁;原发病:呼吸道感染44例,腹泻12例,颈部淋巴结炎3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泌尿系感染1例,既往曾患有过湿疹、寻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者21例;发生反应输液量最少30ml,最多200mL;…  相似文献   

4.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门诊输液工作极其繁重,短时间内大批输液工作极易出现护理缺陷,尤其是小儿静脉输液。因小儿缺乏表达能力,给输液操作带来更大难度,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加强对患儿静脉输液的管理,可避免多次穿刺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而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临床并不少见。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输液过多或过快反应、空气栓塞、静脉输液药物反应、静脉炎等。其中以发热反应最为常见。输液反应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危险程度,而且易引起医疗纠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防治工作。本文收集了我科发生的24例输液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操作,是最常用、起效最快的给药途径。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及静脉输液的各项事宜,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将静脉输液的相关要点作以总结,提醒基层医务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儿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故常选择静脉给药,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护士及患儿家属非常重视的工作尤其是新生儿自我约束能力差,静脉穿刺引起疼痛不适,限制了患儿的自由,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致使穿刺失败。但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输血及扩充血容量的重要途径。能否及时、准确、熟练地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抢救危重患儿的生命尤为重要。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新生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技巧及固定技巧。  相似文献   

9.
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儿科病房中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静脉输液有一定的规律,因小儿不易合作,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我们经多年总结数千例小儿静脉输液成功操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临床输液中常会遇到病人因为害怕静脉穿刺的疼痛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不愿输液,以致延误治疗,因此减轻经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是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的关键,也是治疗疾病的需要。故现将输液实际操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输液小组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通过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观察成立输液小组前后接受营养、抢救药物血管情况及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简写PICC)情况,观察输液小组的作用。结果成立儿科静脉输液小组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输液风险管理意识,抢救药物,高浓度药物外渗发生机率明显减少,经外周静脉、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更加规范,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结论成立静脉输液小组能减少护理风险,有更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儿科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莫盲目输液     
郑杨  小月 《健康》2008,(12)
天气变冷,医院急诊室和儿科接诊的患者增加,输液室里打点滴的病人也多了起来。有资料显示,我国门诊病人的输液率已超过30%,也就是说,每10个门诊病人中至少有3个人要进行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已经成为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之  相似文献   

13.
浅谈输液微粒的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液疗法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大量药液直接输入静脉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心肺功能损害、静脉炎、局部渗漏及组织坏死等,而输液微粒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也应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签字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抢救措施,而执行静脉输液的依据,则是医生开具的输液医嘱单。在以往的工作中,输液执行单上仅需由执行输液操作的护士签字来表示当日输液治疗已执行,并无其他要求。为确保输液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有效杜绝输液各环节的漏洞和安全隐患,我设计了“静脉输液签字卡”,由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者在输液卡上履行签字手续,  相似文献   

15.
输液反应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现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越来越多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以求达到更快、更好地治疗、检查、诊断疾病的目的,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输液反应也因此而出现。输液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及空气栓塞等。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反应,其临床症状为发冷、发热、寒战,轻者体温一般在38℃左右,重者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搏快等症状。笔者对十余例患者因输液引起的发热反应进行了分析,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蕾  董晶 《泰山卫生》2005,29(4):44-44
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我院输液室自90年成立以来,接诊静脉输液者达5万余人次,在十余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从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7.
精密输液器阻止输液反应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潇飒 《医疗装备》2009,22(2):65-6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除了被医务工作者熟知的热源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外,大量肉眼看不到的不能代谢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科肾病病人较多,静脉输注药物时,中成药类注射液应用很广泛,如:灯盏花、刺五加、双黄连等。  相似文献   

18.
董桂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17-1418
目的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是每个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法宝。方法通过在临床输液过程中遇到的18例静脉输液反应的案例,做出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18例输液反应均好转。结论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医学用药原则、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丰富临床知识是输液反应能够转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浅静脉留置针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合理安全使用浅静脉留置针,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我院某科室在3天之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发生输液反应10例,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讨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用于临床是为了解决患者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上吐下泻重度失水的病人经静脉输液抢救可挽回生命。随着临床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把静脉输液推广到了滥用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