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道高反应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是支气管哮喘(哮喘)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几乎所有哮喘患者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而且哮喘病情越重,其气道反应性越高。但AHR者并非全是哮喘,也可见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GRE),支气管扩张,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囊性纤维化,移植肺,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哮喘儿须防支原体感染文/魏开敏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道疾患的常见病因,主要以上感、支气管肺炎为表现形式。其中约15的感染患儿也可表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由于哮喘与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难以分开,故一般将两者都归于儿童哮喘。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与变态反...  相似文献   

3.
刘志刚 《中国保健》2009,(18):702-70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喘憋为特征,多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5~6个月的婴儿,其病原以病毒为主,其中RSV最常见,而婴幼儿期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作为哮喘发病的启动因子,Sigurs等对年龄<1岁因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需住院治疗的婴儿7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哮喘的发生率为30%。呼吸道RSV感染促发了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遗传特应性体质与哮喘相似,RSV感染后有哪些致病机制与哮喘的发生有关也尚未完全阐明。现就近年来RSV的发病机制以及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肺部感染是支气管哮喘的常见并发症。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易于引起肺部感染,反之,肺部感染的发生又可加重支气管哮喘的病情,影响其治疗效果与预后。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目前临床上对门诊哮喘病人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1 支气管哮喘易于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1-1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破坏气道粘膜屏障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引起或诱发急性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除了可直接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还可作为一种变应原,诱发特异性IgE的合成。婴幼儿哮喘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为…  相似文献   

5.
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3例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IgM水平。结果:83例患儿中发现肺炎衣原体阳性21例,总感染率25.3%。其中,49例肺炎患儿中肺炎衣原体阳性13例(26.5%),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肺炎衣原体阳性2例(20.0%),6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中肺炎衣原体阳性1例(16.7%),1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衣原体阳性5例(41.7%),6例支气管炎患儿中未检测到肺炎衣原体。结论:肺炎衣原体是我国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在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白三烯拮抗剂辅助治疗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率高,除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尚可作为变应原,引起气道的高反应,导致长程咳嗽,甚至诱发哮喘的发生发展[1]。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可阻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作为变应原刺激呼吸道的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2月在我院呼吸专科就诊收治入院的7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支原体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孟鲁司特治疗4d和7d后观察咳嗽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常规应用阿奇霉素抗支原体及对症治疗,辅以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后,咳嗽缓解与明显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阻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作为变应原刺激呼吸道的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减少粘液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可以缩短咳嗽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衣原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以降低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儿科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180例,统计分析患儿哮喘病程长短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其药敏检测结果。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2.2%、肺炎衣原体感染22.8%;其中哮喘病程≤3个月的患儿中肺炎衣原体的感染率为41.0%,比哮喘病程3~6个月和>6个月的患儿感染率高,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支原体在哮喘病程>6个月的患儿中感染率最高,为38.3%;患儿年龄≤3岁的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9.6%和33.3%,均高于年龄3~6、>6岁患儿;肺炎衣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最低,为17.1%,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78.0%;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最低,为22.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为77.5%。结论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原体,其中患儿≤3岁,哮喘病程≤3个月和>6个月的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的1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因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哮喘例数,对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哮喘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3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因呼吸道感染导致哮喘131例,占总人数94.24%。病毒性感染113例,占86.25%,其中有1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6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柯萨奇病毒感染;21例流感病毒感染;62例鼻病毒感染,分别占总数的9.92%、12.21%、0.76%、16.03%、47.33%。肺衣原体感染14例,占10.69%,细菌感染4例,占3.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在合理应用抗微生物制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儿机体抵御能力和免疫系统功能,才是阻止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肺炎衣原体Ig M抗体和抗肺炎衣原体Ig G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Ig M、Ig G抗体。结果 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Ig M阳性的9例,阳性率为23.81%;肺炎衣原体Ig G阳性的6例,阳性率为7.14%。结论 肺炎衣原体抗体Ig M阳性可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反复发作性喘息、气短及胸闷等症状。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56例,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后治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梁子儒 《现代保健》2012,(31):118-119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3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72例呼吸道感染并伴有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哮喘组。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运用ELISA测定MP-IgM,检测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根据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哮喘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半年内回访,调查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哮喘组患者MP-IgM阳性率分别为21.3%和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哮喘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预后更好。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关系密切,肺炎支原体可能是引发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的以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最近通过大量病理学研究表明,哮喘反应的发生不仅存在着气道炎症,由于炎症反复刺激致损伤与修复,可演变为气道结构性改变(气道重构),其中气道上皮在哮喘发病的多个环节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衣原体(CP)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CP感染的认识。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M,并分析阳性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127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CP感染247例(21.92%),其中单纯CP感染99例,CP与MP混合感染148例。在单纯CP感染的下呼吸道患儿中急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肺炎61例,毛细支气管炎9例;99例均有咳嗽,74例伴有发热,39例合并喘息发作,心肌酶增高5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脑膜炎2例,皮疹1例,血尿1例。结论:CP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上以咳嗽为突出表现,可伴有发热、喘息等表现,在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同时还可伴有多种肺外表现。  相似文献   

14.
孙伟红 《现代保健》2009,(31):42-42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以及冶疗策略。方法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哮喘发作期患儿120例(哮喘组)及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对照组),采用甘MP被动冷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62例,阳性率51.67%;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关系密切,MP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高反应性是最根本的机制。对喘发作期的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MP—AD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2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与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在入院后7d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比较,哮喘组阳性率为37.65%,对照组阳性率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6岁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46.67%,3~6岁患儿阳性率为27.12%,<3岁患儿阳性率为23.08%,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86.29±242.18)×109,免疫球蛋白E为(650.96±257.84)U/ml,阴性患儿分别(368.52±129.76)×109、(417.42±274.46) 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哮喘发作时常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病毒感染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重塑、气道反应和分泌液中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及吴江区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类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流感病毒组(IFV)10例、副流感病毒组(PIV)1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组(RSV)20例和腺病毒组(AV)20例,病毒检测阴性18例。比较各组患儿气道重塑指标:气道腔面积(AI)、气道横截面积(AO)、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厚度(WT);比较各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高峰呼气流速(PEF)水平;比较各组气道分泌液中免疫相关的因子(FE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辅助T淋巴细胞1(Th1)和辅助T淋巴细胞2(Th2)的细胞百分比。结果病毒检测阳性组AI、AO、WA、WT均高于病毒检测阴性组(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组和腺病毒组FVC、FEV_1和PEF水平均低于流感病毒组、副流感病毒组和病毒检测阴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感染主要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不同类型病毒感染对哮喘患儿分泌液中免疫微环境影响无差异;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会显著升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支气管哮喘预防治疗提供支持依据.方法 选择53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观察组)及68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进行深部痰培养和病原学检查,并对各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12例患儿合并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占22.64%,对照组合并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3例,占4.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47例,感染率为88.68%,检出革兰阴性菌占59.57%,革兰阳性菌占40.43%,对照组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为19.11%,检出革兰阴性菌占53.85%,革兰阳性菌占4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1.27%,流感嗜血菌17.02%,对照组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5.39%、流感嗜血菌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占19.15%、金黄色葡萄球菌17.02%,对照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23.07%、金黄色葡萄球菌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呼吸道细菌感染可能是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接受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的婴幼儿患儿120例和对照组100例无相关呼吸道疾病婴幼儿的血清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抗肺炎衣原体(CP)抗体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观察组血清抗MP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5.83%,抗CP抗体阳性率最低,为2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P<0.05;χ2=7.22,P<0.05)。②婴幼儿患儿各年龄段中MP IgM、CP IgM和RSV IgM分布情况,血清MP IgM和CP IgM阳性率在1~3岁组最高,RSVIgM阳性率30天~1岁组中最高。③抗RSV抗体在支气管哮喘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5.56%,抗MP抗体阳性率在非典型肺炎中最高,为46.27%。④观察组患儿MP抗体、抗CP抗体和抗RSV抗体检测,单项指标的临床诊断实验评价抗MP抗体的敏感性和真实性最高,分别为37.66%和54.00%。结论:抗MP抗体、抗CP抗体和抗RSV抗体的检测是诊断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中重要的参考指标,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245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45例小儿咳嗽的原因有呼吸道感染后咳嗽(26.67%),支气管异物(20.8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00%),咳嗽变异性哮喘(12.92%)。小于1岁婴儿慢性咳嗽以呼吸道炎症后咳嗽和误吸母乳为主(62.71%),1~3岁小儿以气管、支气管异物和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为主(占70.09%),大于3岁儿童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主(68.92%)。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根据年龄段不同而异,主要病因有呼吸道炎症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异物等,其病因较复杂,须根据咳嗽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反应来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20.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梗阻性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哮喘的预防重于治疗,治疗哮喘的目标是控制哮喘而不是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因此,哮喘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就我科几年来关于哮喘儿童及家长健康教育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