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尖牙与颌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关系密切,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发生率约为1.5%~2%,保存尖牙并引导其到正常的位置至关重要。本文对成人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行开窗术联合正畸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尖牙异位阻生较常见,但大多数尖牙异位阻生于原牙位周围。尖牙异位至对侧同名牙处临床上比较罕见,作者于2008年6月28日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1例右下颌尖牙异位到对侧同名牙根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在临床上很常见,它会影响上颌牙列的功能和美观。为消除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对牙颌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应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上颌腭侧埋伏阻生尖牙的发病率、病因、诊断、临床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前牙骨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前牙骨埋伏阻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分析导致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39个骨埋伏阻生前牙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外科开窗凿骨导萌术进行治疗。结果 含牙囊肿是前牙骨埋伏阻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仅次于乳牙滞留、早失和间隙不足。结论 正确地选用手术方式和埋伏牙牵引装置,避免使用过大的牵引力,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尤其不能伤及釉牙骨质界是取得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腭侧埋伏阻尖牙生和尖牙正常萌出患者的蝶鞍大小,检测鞍桥和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选择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实验组,共103例,尖牙正常萌出者作为对照组,共103例。测量蝶鞍的长度、深度、直径,依据蝶鞍的钙化程度将其分为Ⅰ、Ⅱ、Ⅲ型。结果:除蝶鞍深度外,蝶鞍长度、直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男性的蝶鞍深度大于女性,蝶鞍长度及蝶鞍直径男女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男性与女性间蝶鞍的大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鞍桥部分和完全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1.75%和15.53%,但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鞍桥部分和完全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8.73%和4.85% 。实验组鞍桥发生率是对照组的8.52倍。结论: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蝶鞍长度、直径均较对照组大,其鞍桥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但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患病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诊治的1050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经CT检查选出上颌尖牙埋伏阻生患者215例(汉族),共有埋伏阻生尖牙248颗。统计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患者中所占比例,χ~2检验分别比较患者性别、唇腭侧阻生以及相应治疗情况的差异。结果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正畸门诊患者中约占2.05%,女性:男性为1.8∶1,唇侧:腭侧为2.1∶1。“外科手术暴露+正畸牵引”的方式在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外科手术拔除”的治疗方式在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中的应用多于唇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组患者上颌尖牙埋伏阻生以女性、唇侧多见,临床对唇腭侧尖牙埋伏阻生的治疗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除第三磨牙外,上颌尖牙最常见发生异位埋伏阻生,发病率约1%~2.5%,且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约2~3倍。尖牙埋伏阻生的病因较多,如牙列拥挤、缺乏间隙、软硬组织疾病、萌出通道最长、侧切牙牙根异常或缺失、根骨黏连等[1,2]。尖牙埋伏阻生治疗主要包括:自体牙移植、拔除阻生尖牙联合正畸关闭间隙、拔除阻生尖牙联合修复治疗、外科手术开窗联合正畸牵引和姑息治疗等[3-5]。本文将报道1例尖牙高位埋伏阻生患者多学科联合治疗病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 2岁,|3缺失,否认有拔牙史,X线片示|3阻生,其冠方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牙形密度增高影,周围有被膜,|3冠部有牙囊(见图1左)。门诊于局麻下切开牙龈,翻瓣,去骨取出数枚钙化物,呈畸形牙形状。镜下可见有不规则牙釉质,牙本质(见图1右)。|3牙尖位于|2腭侧远中,遂一并拔除。诊断  相似文献   

9.
牙齿的跨区漂移(transmingration)是指在无明显病理因素和外伤的情况下,牙齿在萌出过程中从牙弓的一侧跨过中线漂移到牙弓的另一侧,临床上牙齿的跨匹漂移极少见,作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14岁 ,学生。因下颌多长两个尖牙 ,影响美观 ,要求拔除 ,于 1999- 0 1- 2 8来我科就诊。检查 :左侧下颌牙弓内 32与 33之间多生尖牙 1个 ,右侧下颌 4 2与4 3之间唇侧多生尖牙 1个 ,2个多生牙的大小、形态同正常尖牙相似 ,4 4与 34颊侧移位 ,无咬合功能 ,余牙排列尚好。处理 :①于下颌传导麻醉下分 2次拔除多生牙。②4 4与 34正畸治疗 ,1年后 4 4与 34恢复正常咬合功能双侧下颌多生尖牙1例@胡会昌$海军安庆医院口腔科!安徽安庆246003 @张子孟$海军安庆医院口腔科!安徽安庆246003…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尖牙埋伏阻生并不少见,但尖牙异位埋伏阻生合并牙瘤却极少见.现就近期临床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16岁,因右上颌尖牙未萌求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矫治力方向设计及支抗设计的作用.方法 7例单侧上颌腭侧埋伏尖牙均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手术暴露埋伏尖牙牙冠,粘接舌侧扣;戴入改良Nance弓,利用改良Nance弓位于腭侧不锈钢丝上的附钩,先将尖牙冠向后牵引绕过侧切牙的牙根,直到位于正常尖牙间隙的腭侧,如尖牙间隙不足,则粘结上颌托槽,预备尖牙间隙;再采用直丝弓技术将埋伏尖牙向唇侧移动,排齐牙列,调整咬合关系.对治疗后牙齿的松动度、牙髓活力等进行观察.结果 7位埋伏尖牙均被牵引至牙弓的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牙周附着良好.结论 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在矫治力方向设计和支抗控制方面有独特优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探讨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矫治力方向设计以及改良Nance弓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Nance弓辅以直丝矫治器,对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了直接牵引和改良Nance弓辅助牵引二种方式的矫治力方向,埋伏牙的移动方式及其力学原理。结果: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尖牙及邻近侧切牙牙髓、牙周健康。力学原理分析显示采用改良Nance弓矫治方法,埋伏牙的移动方式更合理,所需矫治力更轻,支抗负荷更小。结论:矫治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时,要合理设计矫治力方向,改良Nance弓是一种符合生理力学需要的辅助装置。  相似文献   

14.
病人女,31岁。左侧上颌前牙松动2年,加重半年病人于2年前自觉序侧上凳前牙松动,牙冠逐渐变黄,否认外伤史,不伴有其它自觉症状,故未到医院治疗。近半年来,感松动叫显加重,偶有牙龈肿胀、疼痛,故来就诊。询问病史发现,病人于13岁拔除片侧上颌滞留乳尖牙,但一直未见恒尖牙萌出,大约在25岁时,在医院进行了隐形活动义齿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下颌尖牙双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刚 《口腔医学》2006,26(1):72-72
患者男,58岁。左下颌尖牙为孤立牙,明显松动,要求拔除。检查:上颌无牙牙合,下颌3存在,其余缺失。3松动Ⅱ度,叩痛(±),牙龈红肿( ),无溢脓,牙根外露,牙颈部楔状缺损。诊断为慢性松动性牙周病。局麻下拔除3,颊、舌两根明显,颊侧根长于舌侧根,根分叉明显,分叉部位位于根1/2处。牙槽窝内牙槽间隔明显。下颌尖牙双根1例@孙立刚$黑龙江省鸡西市发电厂医院口腔科!鸡西(158100)双根;;下颌尖牙  相似文献   

16.
上颌尖牙埋伏阻生临床较多见 ,笔者自 1992年以来将这种牙拔除后移植到正常位置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8例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17~ 2 4岁 ,牙根均已形成。其中 13埋伏阻生 6例 ,2 3埋伏阻生 12例。有乳尖牙滞留者 14例 ,无乳尖牙滞留者 4例。2 治疗方法局麻下在龈唇沟或腭粘膜作切口 ,剥离粘膜瓣 ,去骨 ,拔除埋伏牙。将埋伏牙用盐水纱布包裹待用。测量第一前磨牙与侧切牙的距离 ,如距离较窄 ,片切少许移植牙的近远中面。制备牙槽窝 :如有乳尖牙存在 ,拔除后用圆凿 ,扩大牙槽窝并向上加深 ;如无乳尖牙 ,…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良Nance弓矫治唇侧水平埋伏阻生上颌尖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颌骨埋伏阻生尖牙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错(he)畸形,其发病率为0.92%-2.2%,唇侧阻生者约占30%,其中唇侧水平埋伏阻生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其埋伏尖牙冠位于侧切牙根的近中,矫治难度大,而且其后牙区常前移,牙弓间隙不足,以往常采用拔阻生牙矫治。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65岁。因下颌多牙缺失来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检查48、43、32、33Ⅱ度松动,牙周病建议拔除。观察拔除之尖牙(33),为双根。呈颊舌向,颊根粗、长,舌根较细、短。根分叉位于牙根1/2处。颊舌根呈40度夹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使牙齿产生伸出移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3例上颌牙列缺损,整体支抗严重不足,同时合并上颌双侧尖牙埋伏阻生的患者,应用下颌植入的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垂直向牵引、伸长并排齐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观察埋伏阻生尖牙的萌出情况。结果6颗埋伏阻生尖牙均正常萌出,临床冠长度正常,牙周附着良好,牙无松动,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没有明显的牙根吸收,种植体保持稳定,周围软组织健康。结论微型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可以使牙齿产生有效的伸出移动,实现了理想的垂直方向的支抗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片、曲面平展片、锥形束CT检测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选取103例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作为实验组,103例尖牙正常萌出的安氏I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头影测量片记录前4个颈椎融合和环椎后弓缺陷的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的关系进行r检验.结果:实验组的颈椎融合发生率为71.84%(74例),而对照组为15.53%(16例),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环椎后弓缺陷发生率为10.68%(11例),而对照组为4.85%(5例),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颈椎骨骼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颈椎骨骼异常可以配合其他诊断参数,确认尖牙埋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