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髓核摘除椎间隙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术前进行症状收集、影像学检查及进行VAS及腰腿痛治疗评分,确定病椎,行后路减压髓核摘除,椎间隙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并进行VAS评分及腰腿痛评分,对本次随访的VAS评分及腰腿痛评分与术前相应评分进行比较,通过配对比较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VAS及腰腿痛功能评分。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腰腿痛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下肢功能明显改善(P〈0.05)。优良率为90.9%。结论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椎间隙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是切实可行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在2005-01-2009-02期间对18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了经椎弓根固定,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单枚或双枚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内固定组).并随机抽取18例同期单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及髓核摘除的此类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内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4-05诊治的178例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采用TLIF治疗89例(观察组),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89例(对照组)。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观察复发率、腰椎不稳发生率,以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7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26(24.60±3.52)个月。观察组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ODI指数和JO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JOA评分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腰椎不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治疗老年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确切,不但可以解除患者腰腿部疼痛、跛行等症状,恢复腰部及下肢功能,而且可以防止椎间盘突出复发和腰椎不稳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同期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椎间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4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及髓核摘除治疗,研究组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椎间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效果显著,术后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半椎体侧凸畸形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例成人半椎体侧凸畸形伴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纯后路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术2例,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内固定+神经根减压7例。结果本组获随访18~24个月,单纯行后路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术2例术后神经症状改善较佳,但远期疗效差;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内固定+神经根减压7例,术后Cobb角变小,其术后及术后2年神经症状改善优。结论成人半椎体侧凸畸形伴腰椎间盘突出症,宜行截骨矫正半椎体畸形结合椎间盘摘除神经减压术,才能取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加单侧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09-2009-09,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同时结合单侧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本组随访观察1~3年,平均2年,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5例,良1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3.5%。结论采用扩大开窗两节段神经根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加单侧钉棒系统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或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0-01—2012-09诊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患者随机分为髓核摘除单侧Cosmic固定组18例(非融合组)和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组18例(融合组)。结果 2组获得平均随访21个月(12-26个月)。2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术后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手术节段及腰椎ROM较术前明显减小,邻近节段RO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Cosmic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能保留固定节段及腰椎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手术后短期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238例,手术方式包括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术后7例因腰腿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在短期内进行再次手术,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47~67岁。再手术原因包括神经根管减压不充分伴髓核组织残留2例,椎弓根螺钉误置2例,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2例,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后椎间不稳1例。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有效随访6~12个月,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有改善,腰腿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有所缓解,疗效满意。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发生髓核组织残留致神经根管减压不充分、椎弓根螺钉误置;要重视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和延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新福  刘勇 《脊柱外科杂志》2014,12(4):198-201,211
目的:观察后路腰椎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2例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行影像学检查,测量椎间隙高度,用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48个月,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腰椎融合评价标准,Ⅰ级和Ⅱ级为80例(97.5%)。末次随访时,X线片、MRI检查发现4例螺钉松动断裂但已骨性融合(4%),2例植骨未融合,椎间隙高度降低(2%)。疗效评定优24例,良46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5.4%。结论减压融合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远期疗效肯定,但应把恢复该节段的稳定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高龄病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6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均行手术治疗,行多节段开窗、全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摘除、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6个月,优良率83%。[结论]高龄腰椎管狭窄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应因人而异,正确选择手术方法,彻底减压兼顾脊柱稳定性、注重术后的腰背部力量锻炼是影响手术疗效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51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无明显侧隐窝狭窄且离断骨块较小者17例,采用开窗、半椎板切除摘除骨块与髓核;伴有明显侧隐窝狭窄者10例,在扩大开窗、摘除骨块与髓核的同时切除关节突内缘、扩大神经根管;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或部分合并有椎管狭窄者)21例,采用双侧开窗切除突出椎间盘和离断骨块;离断骨块较大、累及椎管前方大部分或黄韧带增厚伴明显椎管狭窄者3例,采用全椎板切除骨块与髓核、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应用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9年6个月,平均3年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4.48分,末次随访时平均14.5分,改善率为95.2%;优良率为94.1%。3例伴有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末次随访时症状大部分消失;其中1例有排尿排便障碍患者,大小便功能明显改善。行PLF的3例患者X线检查显示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摘除突出椎间盘及后缘骨块,彻底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压迫,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7-11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角。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5(13~24)个月。所有患者椎体滑脱复位良好,末次随访时35例椎间植骨融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无断钉、断棒。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末次随访时以上指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症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椎弓根钉抗拔出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A组(16例)和B组(20例),A组行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术,B组行单纯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术,随访分析患者疗效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患者ODI、VAS和椎体间高度、角度和MRI T1值。结果所有患者获12个月以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疗效优良率为93.8%,B组疗效优良率为90.0%。两组术后1年腰痛VAS、下肢放射痛VA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上下节段的椎间高度、运动范围、髓核MRI T1值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手术节段较术前:A组运动范围明显减少(P<0.05)、椎间高度增加(P<0.05)和髓核MRI T1值增加(P<0.05),B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较B组术后1年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减少(P<0.05)、椎间高度增加(P<0.05)和髓核MRI T1值增加(P<0.05)。结论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满意疗效,近期不会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可能有利于手术节段髓核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使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与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102例≥60岁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开窗髓核摘除减压,经椎弓根植入椎弓根螺钉,并行后外侧融合.结果 102例均获随访,时间6~41个月,根据Macnab评价标准:优78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为95.1%.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近期疗效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短节段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减压髓核摘除、双侧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所有病例均同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双侧固定21 例,单侧固定32 例.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根据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53 例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23个月.复查X线片,两组达到骨性融合.出血量、手术时间及ODI评分两组相比较,单侧内固定组优于双侧内固定组.JOA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短节段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可有效的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39例完全或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考虑为周围软组织疼痛,经局部封闭后疼痛缓解。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1):1045-1047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2016年6月,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节段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保持了一定的活动度,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效果较明显,在稳定脊柱的前提下可保留一定的腰椎活动度,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单枚cage融合单侧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单枚cage融合单侧钉棒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近期随访时间1~3年,中期随访时间5~10年。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近期随访优39例,良25例,可4例,优良率94. 1%;中期随访优32例,良29例,可7例,优良率89. 7%;两时段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单枚cage融合单侧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传统髓核摘除术(A组)及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B组)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0一01—2012—02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单纯传统髓核摘除术52例,行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34例。结果B组末次随访VAS、ODI及JOA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髓核摘除术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髓核摘除联合应用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腰腿痛患者,均有相应节段神经受压引起的腿痛、麻木、无力,均行保守治疗3~6个月治疗无效。责任节段分别为L3/4节段2例,L4/5节段16例,L5/S1节段14例。均在全麻下行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手术。采用VAS和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行X线正侧位片、动力位片检查及CT扫描观察内固定情况和固定节段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年临床随访,平均手术时间70±16min,平均出血量150±42ml。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3±2.2分;术后3个月时为2.2±1.0分,末次随访时为1.8±0.9分,均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ODI术前为(59.7±13.2)%;术后3个月时为(32.6±11.4)%,末次随访时为(30.8±10.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责任节段术前活动度14°±2.5°,术后3个月时为2.8°±1.5°,末次随访时为2.6°±1.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无钉棒断裂,固定节段无再发椎间盘突出。结论:髓核摘除联合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保留了责任节段部分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