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29例创伤性休克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创伤性休克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129例严重多发伤并休克病例资料。结果 129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74.4%,创伤死亡率为25.6%。结论严重创伤、重度休克、长时间低血压等是影响休克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早期合理的容量复苏,补充凝血因子,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方法等均为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救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其中轻度休克202例,中度休克240例,重度休克80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及时的抗休克处理。结果 5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抢救成功率为77.20%(403/522),病死率22.80%(119/522)。结论制定针对性健全的急诊抢救方案,重视抢救时间的重要性,给予合理的抢救措施,可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北方药学》2011,8(8):86-86
目的:研究分析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1例创伤性休克病人,分为抢救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抢救;抢救组41例患者在常规急诊抢救基础上加用早期液体复苏方法.结果:抢救组41例共死亡9例,死亡率为12.1%;对照组40例共死亡16例,死亡率为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经验。结果在86例患者中,治愈81例,治愈率为94.19%,死亡5例,其中2例因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经ICU积极抢救无效,2例因受伤时间过长,未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来我院时呼吸心跳停止,经心肺复苏无效死亡,1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救治无效死亡。结论早期发现,及时抢救,配合以优质的护理方法是成功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关键,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63例,抢救成功率为91.3%;死亡6例,死亡率为8.7%。结论 早期快速合理的抗休克治疗是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5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积极早期液体复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实验组予以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实验组26例,对照组24例.结果:实验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抢救中的作用重大,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黄强  陈自力 《江西医药》2002,37(5):341-342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危急的综合症,如不及时诊治易造成患者不可逆的脏器损害及难治的并发症.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117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现将急诊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院前救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高,且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院前救治的创伤性休克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缩短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在监护室抢救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在监护室救治过程中实施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优质的监护室护理服务,有31例患者抢救成功,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12%。结论优质的监护室护理工作配合是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手术室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3.2%显著低于研究组97.6%,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1.6%显著高于研究组11.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翔 《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83-184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临床救治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法,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结果本组75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存活61例,抢救成功率为81.33%;死亡14例,死亡率为18.67%,死亡原因为严重创伤、出血量较大迅速死亡,均为未来得及手术或没有手术条件患者。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救治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中交通事故等不断增加,创伤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急救措施正确和时间及时与否,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依兰县人民医院于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38例,急救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抢救的具体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6例骨盆骨质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抢救成功53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抢救成功率为94.64%。结论: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邓华 《家庭医药》2016,(9):173-174
目的:研究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6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选择传统补液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亚休克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时段的各项临床指标,24h、48h、72h三个时段的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3.33%,72小时总死亡率42.0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7.39%和18.84,(P0.05).且在收缩压差异不明显的情况下,对照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观察组,但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低于观察组。结论:亚休克疗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由于传统补液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满意度比对照组的要高,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5%,抢救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增强治疗的效果,减少临床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感染、营养支持、对症及应用预防脑血管痉挛的药物等基础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的同时加上脑脊液置换术,观察组在实施基础治疗的同时采取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比两组治疗的结果.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的观察项目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中,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6例,占20%,中度残疾者10例,占33.3%,重度残疾者7例,占23.3%,死亡者7例,占23.3%;出现并发症的15例,占50%;观察组中,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18例,占60%,中度残疾者8例,占26.7%,重度残疾者3例,占10%,死亡者1例,占3.33%;出现并发症的5例,占16.7%.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采用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可明显降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操作简单,易于操作者掌握,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措施的要点,为临床提供救治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湘潭县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1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患者存活126例,存活率为67.74%,死亡60例,病死率为32.26%;轻度休克和1h内入院的患者存活率最高(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病情危重,而影响其救治效果因素众多,在最佳的时间实施最有效的救治措施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正>创伤性休克患者一般病情危重,情况紧急,常危及生命,往往形成急救、麻醉和手术同时进行的局面,才有可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为探讨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围术期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救治的63例创伤性休克手术病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特点.其中开放性损伤14例,多为刀刺伤;闭合性损伤18例,以交通伤多见.结果32例中,术前确诊膈肌破裂19例(59.4%),13例术中探查确诊.治愈28例,死亡4例.结论创伤性膈肌破裂受伤机制及伤情复杂严重,休克及死亡率高.明确诊断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原则上宜先处理胸部外伤,后处理腹部外伤.  相似文献   

20.
7.5%高渗盐水用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7.5%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对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输注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高渗盐水组43例,生理盐水组37例,比较2组病例的输入液体量、复苏前后的血清乳酸值、碱剩余值、治愈率、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结果:2组液体输入量、复苏后12 h及24 h血乳酸、碱剩余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愈率、死亡率、发生MODS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7.5%高渗盐水早期复苏方法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可明显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生理盐水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