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医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满足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在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临床研究生导师由于工作繁忙容易忽视对硕士研究生的全面培养,而硕士研究生也不知道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现状;就外科研究生导师如何全面培养研究生的外科基本功、科研创新能力、医学英语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别主要包括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依托、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和以培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学位硕士两大类。这两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目前较为单一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可能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不高。基于此,提出以联合导师组共同指导为基础、以“专硕+学硕”联合课题小组为特色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型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可共享不同类型导师的专业优势和学术经验,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享科研成果,以期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较为完整的医学科研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并推进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并轨培养新模式旨在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临床功底,又能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并轨培养新模式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然而也出现了"只重临床,忽略科研"的培养偏差。本文就当前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策略,以期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新医改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硕士的培养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全科医学硕士培养体系。我校在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构、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某中医药大学2018届至2020届中医学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采用线上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中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研,以了解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现状及需求,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45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量化分析研究生基本情况、导师情况以及科研现状。结果显示自评量表均分为(178.43±57.70)分,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为性别、对专业最新进展的了解情况、是否开题、是否参与书写课题申报书等。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及导师要针对性地培养科研思维和提高其统计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有关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医学硕士研究生正逐步成为我国医学生教育的主群体之一,我国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还不够健全。在此浅析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几个要素,建议以素质、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重心,培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方位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有效控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质量、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是目前医学研究生管理部门努力探索的问题。我们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结果的分析,试图找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及临床技能考核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如何加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考核,客观、全面地评价临床能力作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医学影像学发展迅猛,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为提升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现专业特色,本文对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把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临床能力、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临床型人才,并尝试新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一直是备受关注而又存在诸多矛盾的问题,其中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医学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教学中从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方面着手,加强临床综合思维培养,注重医学知识掌握和临床技能的训练,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使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完成从学生到医师、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时期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越须打好临床基础知识,改革课程教学方式,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创新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营造浓厚的学生科技学术氛围,倡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素质的教学氛围,形成创新型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培养现代医学高级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以医学爱心教育为基础,激发创新能力,锻炼临床能力,通过构建"爱心-创新-临床能力"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合格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初步探讨以能力为本创新型神经外科医师的培养方法,强调以问题为基础的主动性学习,建议施行以能力而非年限为基础的临床和科研训练,以达到改革现有培养模式、对神经外科学医师进行创新能力与科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注重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解决学生在临床技能训练方面的薄弱,成为当前医学院校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建立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接受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该校建设技能培训中心的经验,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开展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医学硕士生“5 3”培养模式的改革,既往儿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参考成人影像学专业的培养模式,缺乏儿科专业性,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创新及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我院通过几届儿科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总结了相关经验,主要通过轮转科室开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等措施,强化临床技能培养和影像学基本功培养;将影像诊断技能和操作及临床实践工作量的评分纳入考核评价制体系;加强影像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高层次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临床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都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使二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合适的训练,提出将两项能力的训练融合为一体,在临床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再通过创新训练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水平的医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模式.其实施步骤包括专题讲座,早期临床实践,创新思维训练研讨会,再次临床实践和建立创新思维能力考核的五项程序的训练模式.通过上述训练提升了学生诊断和认识疾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论临床医师运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临床医师知识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循证医学与医学知识创新的关系,提出了临床医师要扩大知识范围,注重学识积累,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树立创新意识,注重临床实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运用循证医学知识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面对大量先进的医疗器械的应用以及临床医学工程师的传统培养模式不适应于医学发展的情况,为适应医学发展,提出KAQ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方法根据分析医工人员的现状及在医院中的作用地位,提出KAQ人才创新模式培养的必要性,并分别从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培训体系的构建和绩效考核评审等多方面考虑,具体对临床医学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提出创新性建议。结果临床医学工程师在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方面齐头并进,有利于发挥自身作用和能力,解决医疗器械设备的实际问题,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打造服务于医院医学装备的优秀医工人员。结论新形势下,将KAQ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的应用于临床工程师的培养,并加以创新运用,从而使临床工程师能全面提高自身价值,支持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0.
重庆医科大学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加强基础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借助“大创项目”“大创平台”及卓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科研项目深化培养了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医学生在科研论文发表、各类科学竞赛及专利申请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低年级学生医学背景知识薄弱、导师专业单一、平台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改革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基于此,课题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后从学生、导师和管理机制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期为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深化改革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