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鼻内镜术后数字纱布和藻酸钙鼻腔填塞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组,鼻内镜术后分别行数字纱布或藻酸钙填塞,并行鼻内镜手术前后自查量表调查。该自查量表包括术前鼻腔通气评分,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拔除填塞物当天)鼻腔通气评分、鼻腔胀痛评分、头痛评分、牙齿酸痛评分、鼻腔出血停止时间、出血量情况及发热情况等。通过该量表的调查,分析比较数字纱布和藻酸钙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鼻腔通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当天鼻腔通气评分有统计学差异,而鼻腔胀痛评分、头痛评分、牙齿酸痛评分、鼻腔出血停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鼻腔出血均为阴性、无发热。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鼻腔通气评分、鼻腔胀痛评分、头痛评分、牙齿酸痛评分、鼻腔出血停止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鼻腔出血均为阴性、无发热。结论 数字纱布作为一种新型的鼻腔填塞物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相比藻酸钙而言,具有鼻腔通气佳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疗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声反射鼻腔测量系统、前鼻测压计、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和术区黏膜评分法,对46例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鼻气道阻力、嗅觉、鼻腔术区黏膜形态进行测试.结果 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的鼻气道通气、嗅觉有明显好转;术后鼻腔、黏膜状况与功能恢复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鼻气道阻力、嗅觉功能测试、鼻声反射检查、术区黏膜评分检测作为手术前后鼻功能的检测手段,可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在鼻腔黏膜的表达水平,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5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实验组为MEBT/MEBO组,对照组为空白组,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检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2周术腔黏膜组织中的MMP-9和EOS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术腔黏膜组织中EOS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MMP-9免疫阳性细胞数及着色强度均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创面处理,能够明显加速术腔上皮化,可能与通过抑制MMP-9降低EOS在鼻黏膜局部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往往涉及多个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及蝶窦。近10余年来,鼻内镜外科技术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鼻内镜下纠正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恢复和重建鼻腔、鼻窦良好通气和引流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目的。我们发现开放后组筛窦、蝶窦与否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有着相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目前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变应性为主要病因的鼻窦炎鼻息肉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很大一部分。功能性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目的在于清除病灶,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关键部分,而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术后的后续治疗,与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的疗效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短期布地奈德盐水盥洗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术(FESS)术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慢性鼻窦炎入院行FESS术病例55例分为实验组31例与对照组24例,55例患者先于红外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进行全麻FESS手术,FESS术后3 d,清除鼻腔填塞物,内镜清理鼻腔后开始鼻腔盥洗。实验组以布地奈德盐水盥洗(0.5 mg布地奈德/200 mL生理盐水/侧),2次/d;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盥洗,并以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2次/d。共计14 d。分别于术前进行鼻部症状VAS评分(鼻塞、鼻涕、嗅觉、头面痛)和Kennedy评分、盥洗前后LKES评分和SNOT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17.80±3.22)、(18.66±3.43)分,Kennedy评分分别为(3.45±1.09)、(3.37±1.05)分,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盥洗后LKES评分和SNOT评分比较,P均为0.00。治疗过程均未发现不良事件。 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短期内进行布地奈德盐水盥洗可有效改善鼻腔症状、促进鼻腔黏膜恢复。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后定期复查和综合治疗有助于巩固手术效果.本研究以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术后患者为对象,观察高渗盐水鼻腔冲洗对黏膜功能恢复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Huang X  Xu Y  Mei Y  Wu X  Yu W  Pi B  Zhou L  Li W  Li C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2):1034-1037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曲马多在中青年鼻内镜手术后及换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对鼻中隔偏曲、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或真菌性鼻窦炎4种疾病的中青年患者94例(实验组)采取鼻内镜术后前3d和换药期间多时段口服盐酸曲马多的方法,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鼻内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评分;观察其他不良反应,如失眠、烦燥不安、痰多呛咳、进食多少和进食种类等;观察换药时患者状况,如精神是否紧张或恐惧、出血量、头昏或晕厥、有无休克等。同时随机选择相同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曲马多口服,其余治疗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当晚疼痛明显减轻,夜间入睡较快,第2天精神好,进食多,术后2d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换药时无恐惧感,疼痛轻,换药进程缩短,出血明显减少,无晕厥和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盐酸曲马多对中青年鼻内镜术后及换药过程有明显镇痛效果,并大大减低患者术后各种反应,加快康复。视觉模拟评分法是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的一种简便、易学、便于开展的主观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鼻腔微生物群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鼻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择期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鼻腔内分泌物中微生物群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微生物阴性组24例、细菌阳性组42例和真菌阳性组22例。比较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Lund-Mackay CT评分评估患者鼻功能并采用鼻内镜评估鼻黏膜损伤程度,并检测鼻黏膜组织基底膜厚度。结果 8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64例,细菌占比47.73%,真菌占比25.00%。术后三组患者鼻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和真菌阳性组鼻黏膜上皮损伤程度和基底膜厚度高于微生物阴性组(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鼻腔分泌物中细菌和真菌能影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鼻功能恢复,影响鼻内镜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予生理盐水冲洗干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到2022年4月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9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n=45)与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干预观察组(n=4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康复进程(术创上皮化时间与鼻塞、鼻痛、头痛改善时间),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7.78%vs82.22%,P<0.05)。观察组术创上皮化时间与鼻塞、鼻痛、头痛改善时间分别为(24.03±3.76)d、(3.07±0.89)d、(3.79±1.02)d、(3.72±0.92)d,均短于对照组(29.85±4.17)d、(4.52±1.05)d、(5.25±1.12)d、(5.17±1.0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44%vs20.00%,P<0.05)。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在鼻内镜手术后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提高疗效,可促进患者康复,且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采用XPS 3000手术综合动力系统配备专用下鼻甲切削刀头对2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A组),同时将选择行常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22例患者(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结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比传统下鼻甲切除术要少和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及86%,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疗效更好。结论: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比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创伤更小,术后疗效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术后再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90例,研究时段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45:45,予对照组鼻内镜术方案,予观察组鼻内镜术结合糖皮质激素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鼻腔通气功能、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较优(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结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法后,鼻腔通气以及鼻黏液纤毛功能均得以改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为阿奇霉素混合液组(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混悬液+氨溴索)、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前两组分别进行相应的鼻腔灌洗,疗程1月,并随访6月。观察比较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修复过程及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时,混合液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75%、70%;术后6个月时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时间为混合液组48.4±6.5d,生理盐水组58.3±7.5d,对照组61.3±7.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混合液鼻腔灌洗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术腔黏膜恢复过程中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使用鼻内镜手术方法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7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内镜检查计分(Lund-Kennedy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为:(6.3±0.9)、(4.9±0.9)、(3.8±1.0);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的鼻内镜检查计分(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8.4±1.9)、(4.5±1.7)、(3.6±1.0)。术后一年、两年的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方面,疗效明显,在术前、术中、术后需要注意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开展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3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 治愈12例(40%),好转14例(46.7%),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窦口狭窄和闭锁。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术者应十分熟悉儿童鼻窦的解剖特点,手术以纠正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恢复其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为目的,术后加强随访复查和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溶液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Ⅱ型3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均同法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实验组应用中药溶液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同法冲洗,1次/d,连续1周.分别于术后2、4周观察术腔黏膜恢复情况,并测试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2周时,2组动物均见术腔黏膜肿胀,有少量结痂和少量分泌物,鼻腔纤毛传输速率无明显组间差异;术后4周时,实验组术腔病变明显减轻,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加快.随访结束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溶液鼻腔冲洗能够有效促进鼻内镜手术后的术腔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辅助下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CAFESS)患者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探讨CAFE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CAFESS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局部变化过程进行6~9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患者鼻塞、头面部胀痛、流脓涕、鼻涕倒流、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并有其他症状的缓解。SNOT-20评分由术前的(22.53±6.26)分减少为术后6个月的(7.80±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41,P<0.05)。Lund-Kennedy评分由术前的(4.30±1.15)分降低为术后6个月的(1.17±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7,P<0.05)。鼻内镜检查:术后第6周,部分患者鼻腔黏膜开始上皮化,直至第12周所有患者鼻腔黏膜完成上皮化。结论:CAFESS是继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项新技术,术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手术前后嗅觉功能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嗅觉障碍是鼻科临床常见的症状,鼻内镜手术使鼻腔鼻窦内机械性阻塞因素被清除,鼻腔通气引流状况及嗅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为了观察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变化情况,我们对79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前后的嗅觉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总结嗅觉恢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难治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效果,并与传统的填塞止血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鼻内镜下止血组与鼻腔内填塞止血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再出血(治疗后至随访2个月结束)、出血量(治疗开始至随访2个月结束)、术后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等。结果 鼻内镜组治愈率高于鼻腔内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2%,69/71 vs 84.0%,42/50;P=0.0095);术后2个月内鼻内镜组再出血率低于鼻腔内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4/71 vs 46.0%,23/50;P<0.001);治疗中及治疗后鼻内镜组疼痛评分平均值均低于鼻腔内填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8±0.72 vs 4.72±0.49; P<0.001; 2.59±0.48 vs 4.21±0.58; P<0.001);鼻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鼻腔内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15/71 vs 42.0%,21/50; P=0.0134);鼻内镜组总出血量低于鼻腔内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5±9.83) mL vs (64.89±14.32)mL, P<0.001];鼻内镜组术后恢复通气时间短于鼻腔内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4±0.87)d vs (7.14±2.31)d, P<0.001];鼻内镜组患者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早于鼻腔内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8±3.21)d vs (9.31±3.76)d;P<0.001)。结论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可作为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内镜鼻窦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最基本的要点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通过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总结我科1998~2002年完成随访的302例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内镜鼻窦手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