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益气化瘀法治疗中风偏瘫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观察治疗组86例,对照组85例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静息心电图、血压、心率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化瘀通脉汤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化瘀通脉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梅花针治疗中风偏瘫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达甫 《江苏中医》1996,17(3):25-26
  相似文献   

4.
偏瘫灵颗粒剂治疗中风偏瘫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长远  刘向前  田夏元 《中草药》1999,30(4):285-287
偏瘫灵颗粒剂是由丹参、川 、天麻、生地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滋阴熄风、化瘀通络之功效。主治中风所引起的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适用于出血性、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治疗。现将治疗160例中风病人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38~78岁,平均(62.34±10.28)岁;临床症状:意识障碍23例,失语55例,完全性瘫痪44例,不完全性瘫痪56例,脑出血52例(内囊出血5例,丘脑出血12例,基底节出血21例,其它部位出血14例),脑血…  相似文献   

5.
芪蛭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拟芪蛭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100例,与以静脉点滴血栓通为主治疗的80例作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分别为48.96%、80.1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比较,P<0.01。  相似文献   

6.
缪峰 《陕西中医》2007,28(10):1311-1312
目的:观察化瘀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114例作为治疗组,予化瘀通脉汤(丹参、黄芪、红花、川芎、桃仁、当归、地龙、水蛭)治疗;另取同期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予脑络通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高于对照组77.50%,P<0.05。提示:化瘀通脉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可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善主要症状,并对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等多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自拟活血通脉散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1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凤林 《北京中医》1999,18(5):20-23
  相似文献   

8.
林逢春 《光明中医》2020,(21):3420-3422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联合化瘀汤对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康复病房的8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阳陵泉联合自拟化瘀汤治疗,采取Fugl-Meyer评分(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针刺阳陵泉联合自拟化瘀汤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以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清代王清任发明补阳还五汤以来,益气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治疗中风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近年来,中风的治法方药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然而众多的作者仍致力于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现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呈日益增多趋势,尤其我国北方哈尔滨为全国之最。在治疗上方法很多,但不是所有病例都能收效,甚至某些病例最后形成脑软化或脑萎缩。我们过去单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改用针药结合方法后,效果更加明显,甚受病人欢迎。1 临床资料 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50例,男性108例,女性42例。年龄为31—76岁,平均61.2岁。病程短者2天,  相似文献   

11.
12.
柳河中 《新中医》1992,24(10):53-53,40
中风是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话闳衔婀窖е蟹?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珠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面神经麻痹等。临床根据受邪深浅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等不同,但尽管中风病症状轻重不同,但大多数在后期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或右或左肢体麻木不仁、偏瘫、肢体软瘫无力、语言蹇涩,甚至失语和伴有神志等方面的后遗症状。若治疗得当大多在短期内可得到康复,若耽误时机亦可致终生残疾。  相似文献   

13.
李东 《天津中医》2001,18(4):9-10
目的:观察通脉复脑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通脉复脑胶囊,对照组口复方丹参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0.00%(P<0.005),通脉复脑胶囊组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通脉复脑胶囊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眼针与中药辨证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眼针疗法结合中药辨证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中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每日行眼针疗法日1次,早晚服中药2次。对照组:单纯服中药早晚各1次。经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5。[结论]眼针结合中药疗法对于中风偏瘫的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中风偏瘫患者中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医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乙组(41例)、甲组(41例)。乙组给予推拿治疗,甲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对比2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6. 12±10. 33)分大于乙组(45. 25±8. 48)分,差异显著(t=9. 999,P=0. 000)。甲组的运动功能评分(64. 25±10. 85)分大于乙组(47. 20±11. 25)分,差异显著(t=6. 985,P=0. 000)。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 12%)高于乙组(73. 17%),差异显著(χ~2=7. 405,P=0. 007)。结论在中风偏瘫患者中,针刺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6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均经头颅CT确诊患有脑梗死病灶。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62.5岁;病程最短者8小时,最长者35天,平均12天;首次发病27例,发病2次以上者 33例。梗死灶最大者 5.2cm×3.3cm,最小者  相似文献   

17.
中风发病率较高,其后遗偏瘫者颇为常见。临床以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语言蹇涩为其主要表现。由于其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以及年龄,病程各有不同,故治法和预后亦有差异。我院中医科自近数年以来,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共治疗观察中风后遗偏瘫症10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10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通脉化瘀汤治疗系统坏死性血管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通脉化瘀汤治疗坏死性血管炎60例,治愈16例(27%),显效14例(23%),好转20例(33%),无效10例(17%)。总有效率为83%,提示中药治疗该类疾病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