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药源性强迫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发病机制、预后及引起药源性强迫症状的常用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38例进行对照分析,使用维思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起痛年龄早,起病隐袭,病程迁延,以阴性症状为主,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Y—BOCS、HAMD、HAMA等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强迫症、精神分裂症伴有的强迫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经氯氮平治疗导致的强迫症状等3组不同患者在症状学和全血5-羟色胺(5-HT)浓度方面的差异,探讨强迫症状与5-HT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对强迫症、伴强迫症状的及氯氮平治疗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15例,不伴强迫症状的(19例)以及氯氮平治疗未导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组(15例)使用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上述5组和正常组(15例)的全血5-HT浓度。结果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伴有的强迫症状中强迫思维和行为均多见,而氯氮平导致的强迫症状则以强迫行为为主。有无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后者的PANSS阳性量表分低,HAMA评分高(P<0.05)。有强迫症状的3组患者的全血5-HT浓度均低于无强迫症状的3组(正常组,精神分裂症不伴强迫症状组和氯氮平治疗未导致强迫症状组)(P<0.05),并且全血5-HT浓度和这3组的YBOCS分,强迫思维评分及强迫行为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强迫症状在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中存在着症状学差异;5-HT功能低下可能是这三种强迫症状产生的共同生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方法:对75例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75例进行对照,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以下情况者较多:男性,起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内向,起病隐袭,病程迁延,情感不协调,紧张焦虑,意志减退及残留有阴性症状等较多;而幻听,被害妄想较少,疗效较差。联用氟西汀可明显提高疗效。结论:伴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抗精神病药物与强迫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659例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做问卷调查并对病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者122例,占18.5%(122/659),其中63例强迫症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占9.6%(63/659);(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诱发强迫症状的比率依次为氯氮平14.2%,利培酮5.1%,奥氮平1.9%,经典抗精神病药诱发强迫症状的比率共计2.8%;(3)氯氮平高剂量者强迫症状的发生率高于低剂量者,约1/3的病人强迫症状出现在服用氯氮平1年以内,半数以上出现在服氯氮平3年以内。结论抗精神病药诱发的强迫症状并不少见,氯氮平是其中的常见药物,强迫症状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表 ,对 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年龄≤ 15岁 )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有无强迫症状 ,分为两组 ,即研究组 (有强迫症状 )和对照组 (无强迫症状 )。结果  (1)强迫症状的发生率为 2 2 .73% (2 5 / 110 ) ;(2 )强迫观念主要见于 13~ 15岁儿童 ,强迫动作主要见于 8~ 12岁儿童 ;(3)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天数、住院次数以及疗效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强迫症状可能出现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各个时期 ,表明它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且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治疗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治疗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分别用利酮培合并氯丙咪嗪、氯氮平合并氯丙咪嗪治疗 8周。用PANSS、Y -BOCS评定疗效 ,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PANSS、Y -BOCS总分和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 (P <0 .0 1) ,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分裂症、强迫症状的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总有效率、总显效率相近 (P >0 .0 5 ) ;研究组治疗后TE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利培酮合并氯丙咪嗪治疗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疗效肯定 ,副反应较轻 ,可作为治疗伴强迫症状的分裂症的一个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具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61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1例具有强迫症状与70例无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治疗及随访的对照研究,发现两者疗效及随访结果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证实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强迫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病程的关系,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就其治疗和预后问题,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与强迫症的区别,文献报道较少。且各学者意见不一。本文就5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具有强迫症状患者材料,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的强迫症状及强迫与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Neiman(1980)提出强迫与抑郁为常见的共存症状以来,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强迫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焦虑、抑郁,而抑郁症中也常伴有强迫症状[1~3]。目前临床公认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4]中,强迫症状被列入评定抑郁症状的一项常规内容,可见两者的密切联系。本研究调查了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并与不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及强迫症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111 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组(以下简称抑郁伴强迫组):收集我院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入院15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中强迫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伴有的强迫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996年1月~1997年1月住我院的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1例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34例,用强迫症状调查表及Yale-Brown强迫量表进行调查评定。结果:两组在强迫行为的发生率、强迫行为分及强迫症状总分上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伴有的强迫症状临床特征上有差异,可能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编辑先生: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可伴有强迫症状,并有报告认为,氯氮平可引起强迫症状,若以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原无强迫症状,而在疾病缓解时出现,则应如何诊断和处理?请赐复。安徽阜阳市精神病院 宁南义答读者来信(一)宁南义医师:一般说来,一个原无强迫症状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氯氮平治疗病情缓解时出现强迫症状,可以考虑强迫症状系氯氮平所致。如果想肯定诊断,可采用换药—再用药的方法予以证实。这一方法是:将氯氮平换成其它抗精神病药治疗一段时间,如强迫症状消失,则可能性极大;当再次换成氯氮平治疗时,强迫症状又出…  相似文献   

13.
氯氮平致药源性强迫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出现的强迫症状,是否为药物所致。方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某一病区所有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以Y-BOCS及MSCPOR量表评定,凡发现有强迫症状,予以减药直至停药,观察强迫症状的变化,以期证其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结果:共调查430名,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物所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所致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1.41%。结论氯凿可产生强迫症状,在临床应用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4.
对77例强迫性神经症患者进行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测查,结果显示Hs、D、Hy、Pt量表相对高分,提示强迫症患者在其强迫症状的同时伴有一定的焦虑、抑郁及暗示等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单用组)及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立哌唑联合用药组(合用组)治疗强迫症患者各30例进行开放、随机、对照研究,通过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显著改善强迫症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也能显著改善强迫症状,后者改善效果更好;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抗强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执行功能障碍是强迫症的重要特征。神经影像学和基因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皮质 - 纹 状体 - 丘脑 - 皮质回路、顶叶、小脑等脑区的功能异常,以及 5- 羟色胺、谷氨酸系统中的基因变异,可能 是导致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原因。但由于强迫症的异质性和执行功能的复杂性,目前关于强迫症执行 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整合强迫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和基因模式,有助于 加深对强迫症发病机制的理解;结合神经影像和遗传学研究结果确定标志物,有助于为强迫症执行功 能障碍的识别和干预提供新方向。现对强迫症执行功能障碍的脑结构、脑功能的神经机制以及基因研 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强迫症是一种难治性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愈加广泛, 并在探究强迫症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发现强迫症 患者的前额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存在异常功能连接。由于强迫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因此不同的神经环 路可能介导不同的强迫症状的产生。现从脑部发病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近些年来强迫症功能磁共振 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目前强迫症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突发公共事件下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心理状态,为预防临床一线医护工作者心理障碍提供资料。方法应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突发事件下医护工作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评估,对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103例一线医护工作者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分值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数值;女性总分值、强迫症状、焦虑因子测评结果分数均高于男性;35-44岁年龄组与45~52岁年龄组强迫症状因子测评结果分数明显增高,35~44岁年龄组焦虑因子测评结果分数明显增高;护士组在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分值高于医生组;高级职称躯体化单因子结果高于中级职称组,而强迫症状、焦虑因子中级职称组高于高级职称组;饮食、睡眠评估,88例出现异常。结论应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一线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评估,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迫症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强迫症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强迫症量表(Y-BOCS)测查;采用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强迫症患者CD4^ 、CD4^ /CD8^ 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CD4^ 、CD4^ /CD8^ 比例与强迫思维、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并且与强迫思维、焦虑等症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家系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家族成员中患抽动秽语综合征者较多,而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家族成员中患强迫症者较多。单卵双生子中两疾病也有很高的一致性。此外许多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具有强迫症状,而强迫症患者也常有抽动发作,因此有人认为二者可能属同一基因。作者对两障碍的强迫症状作比较。方法:强迫症患者10例,强迫症合并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15例。入组前检查排除肝、肾、心脏疾病、妊娠、抽搐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以及有抑郁或重性精神病者,均符合D-SM-Ⅲ-R强迫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诊断标准。量表评定采用72项Yale-Brown强迫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