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传统垂直斜视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探讨一种防止垂直斜视手术后睑裂异常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6例垂直斜视患者,行下直肌徙后术.术中暴露下直肌后,在直肌两侧剪开肌间膜8mm.肌肉套环缝扎后,将肌间膜剪除3mm~7mm,直到肌间膜轻轻的绷紧,然后用0/6可吸收缝线再将肌间膜重新缝合于肌肉原附着点的两侧.关闭球结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16例患者,垂直斜视均得到很好的矫正,且目测双睑裂对称,无明显的变大或变小及下睑后退.结论传统垂直斜视手术后眼睑后退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直肌后退手术中切开的肌间膜松弛,使节制韧带后退而引起下睑后退.改进的手术将肌间膜轻轻绷紧缝合于原肌附着点两侧,使肌间膜及节制韧带向前拉,不随肌肉后退,从而避免了下睑后退.此种手术方法突破了传统下直肌徙后5mm的手术禁区.手术操作简单实用,可防止垂直斜视手术后睑裂异常这一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传统垂直斜视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探讨一种防止垂直斜视手术后睑裂异常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6例垂直斜视患者,行下直肌徒后术。术中暴露下直肌后,在直肌两侧剪开肌间膜8mm。肌肉套环缝扎后,将肌间膜剪除3mm-7mm,直到肌间膜轻轻的绷紧,然后用0/6可吸收缝线再将肌间膜重新缝合于肌肉原附着点的两侧。关闭球结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16例患者,垂直斜视均得到很好的矫正,且目测双睑裂对称,无明显的变大或变小及下睑后退。结论:传统垂直斜视手术后眼睑后退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直肌后退手术中切开的肌间膜松弛,使节制韧带后退而引起下睑后退。改进的手术将肌间膜轻轻绷紧缝合于原肌附着点两侧,使肌间膜及节制韧带向前拉,不随肌肉后退,从而避免了下睑后退。此种手术方法突破了传统下直肌徒后5mm的手术禁区。手术操作简单实用,可防止垂直斜视手术后睑裂异常这一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损伤眼内直肌所致大角度外斜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第1例患者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手术且术后3个月行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2例患者仅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手术。第3例行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半侧水平转位手术且术后3个月行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4例患者手术治疗分为2次,第1次为眼外直肌后移手术,第2次为3个月内的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半侧水平转位手术。结果:4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外斜视均改善为正位,外斜度在-5°之内。复视情况均显著改善,前3例患者复视情况消失。患者中未发现眼节前缺血,术后视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后固定联合垂直肌全肌腹水平转位与外直肌后移手术治疗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损伤眼内直肌所致大角度外斜视效果明显,3个月内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9例12眼。将下斜肌从距离止端4mm处离断,然后转位固定于下直肌止端顳侧1mm处。术后随访2周~6个月。结果:术前DVD平均19.7PD,术后平均3.6PD。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3+和2+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16.7%,2/12)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1+。没有任何病人主诉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术后1只眼(8.3%,1/12)有轻度上转受限。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有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是婴儿出生时眼部神经错误支配的特例,目前还没有对因治疗的方法。第一凝视位显斜和存在代偿头位以获得双眼单视的病例需行眼肌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需要不同的手术方法,多数是在受累眼进行手术,也可以在对侧眼进行手术,这在文献中都有报道。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9—2004年间因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表现。并对手术操作方法的选择、眼球后退综合征的类型、第一凝视位复位的角度以及代偿头位的恢复进行评估。结果:37例患者为初次手术,其中25例患者所接受的手术为患眼单纯内直肌(16例)或外直肌(9例)后退术。单一肌肉后退时手术量与效果的关系为:第一凝视位平均后退1mm斜视角减小2pdpt(cm/m)。后退1mm头位平均减少1.5。10例患者接受了患眼联合手术,斜视角与后退距离的对应关系为每后退1mm斜视角度数减少3pdpt(cm/m)。结论: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眼球后退综合征的类型、第一凝视位斜视角的角度、代偿头位和眼球退缩情况,其目的是解除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应用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强化小梁切除术治疗儿童青光眼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系列分析,对1990~2002年期间17例患儿(29只眼),包括原发性青光眼(19只眼)和继发性青光眼(10只眼),行强化小梁切除术作为主要治疗措施。资料收集包括年龄、家族史、术前和术后随访末眼压、杯/盘比(画图评估)、视力、并发症和术后治疗措施。结果:患儿手术年龄为1个月~8岁,多数患儿(n=14,82.3%)年龄<1岁(1~8月龄,珔x=3.95个月s=2.56)。另外3例患儿(17.7%)年龄分别为3岁、5岁和8岁。随访持续时间3~120个月(x珔=46个月),眼压从术前的21~60m…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A-V型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22例(28只眼)行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的无明显斜肌功能异常的A-V型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正前方和上下转25°的水平斜视度,评价该术式对A-V型斜视的矫正效果,术前术后眼底照相观察对客观眼球旋转的影响。结果 22例患者术前、术后上转与下转25°水平斜视的差别分别为(20.5±9.2)PD、(4.2±5.1)PD(P=0.00),平均垂直非共同性矫正量为(16.3±8.8)PD;28只眼术前、术后客观旋转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水平直肌移位术可矫正不伴明显斜肌功能异常的A-V型斜视,无继发旋转斜视,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下斜肌减弱术对儿童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接受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60例)以及实验组(60例),参照组接受单纯外斜视矫正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儿术后近期疗效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临床效果,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组间对比正位0~±8PD、过矫+8PD、欠矫-8PD情况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儿童,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进行治疗不会对水平斜视度产生影响,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效果相同,因此,在考虑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时,不需要考虑下斜肌减弱术是否会对水平斜视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周期性斜视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表现为斜视与正视大约48h一个周期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可以是自发性的、斜视术后或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大多数的斜视为内斜视。方法:临床病例报道。结果:一34岁女性,双侧眼外肌炎症2年,临床缓解后出现周期性垂直斜视6个月。下直肌后退术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的眼内压(IO P)和眼部血流动力学。方法:对25例患者(x珔=72.6±7.9岁)的25只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患者的全身和眼部血液动力学及IO P;将测量结果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n=25,珔x=72.3±5.0岁)进行比较。通过眼血流分析仪检测每只眼的IO P、眼部脉冲血流(POBF)、脉冲量(PV)、眼脉冲幅度(PA)和脉率(PR)。每次随访都检测全身血压。白内障组术前术后的值利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同时利用方差分析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前白内障组IO P显著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结膜Müller肌退缩术联合分级提肌腱断裂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眶病(TR O)患者眼睑退缩的疗效。设计:回顾性连续病例研究。方法:对78例TR O患者(107个眼睑)的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在5年内接受上睑退缩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解剖学和功能上的成功、微弱反射距离(M R D)、兔眼、眼睑不对称和患者不适感。结果:78例TR O患者(女性63例,珔x=49岁)的107个眼睑接受上睑退缩矫正手术,对其平均随访16.7个月。术后患者上睑位置、兔眼、暴露性角膜炎及患者的不适感均明显改善(P<0.001)。边缘反射距离(M R D1)平均减少2.6m m,…  相似文献   

12.
Jeoung  J.  W.  Lee  M.  J.  Hwang  J.  -  M.  王大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12-12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退术和在非主视眼行单眼后退-缩短术(RR)对主视眼外斜视患者的矫治效果。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4例具有恒定注视眼的外斜视患者。全部患者随机分配至两组:1组接受双眼外直肌(BLR)后退术(BLR组),另1组于非主视眼接受单眼RR手  相似文献   

13.
背景和目的:报道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可调节缝线进行白内障联合斜视手术的效果。患者及方法:1999年3月至2004年1月,20例患者行联合手术。所有肌肉缝线在术后24h内调整完毕以防止复视的出现,除1例患者外,均使用局部麻醉。5例行双侧外直肌后退术;11例行内直肌缩短和外直肌后退术;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ASIK矫正近视后全厚黄斑裂孔手术的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双侧LASIK矫正近视手术后发生黄斑裂孔的13例患者14只眼。结果:LASIK手术后1~83个月形成黄斑裂孔(珔x=13个月)。13例中有11例(84.6%)患者是女性。平均年龄45.5岁(25~65)。所有眼都是近视眼(-0.50~-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下斜肌亢进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眼科斜颈,下斜肌作用不同程度亢进。使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视近时第一眼位及两侧歪头时的垂直斜视度。行下斜肌转位术观察术后第1周和术后2个月的眼球运动状况和垂直斜视度变化。[结果]术后第1周有4例存在下斜肌功能Ⅰ度亢进,术后2个月未再出现变化,术前与术后第1周及术后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6^△,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个月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8^△,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7.1^△,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3例仍为阳性,阳性率76.7%。术后2个月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8.2^△,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4例仍为阳性,阳性率80.0%。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显著性减小或消失,下斜肌功能基本正常,代偿头位消失或明显改善。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也有明显改善,但歪头试验的阳性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6.
董明蓉  林伟   《四川医学》2017,38(11):1282-1284
目的探讨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近五年收治的13例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的病例,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均为自幼患病,单眼受累,麻痹眼均存在上睑下垂,其中假性上睑下垂10例、混合性上睑下垂2例、真性上睑下垂1例,3例合并有外斜视。根据斜视度大小和眼球运动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2例接受患眼上斜肌断腱联合下直肌后徙术,6例接受患眼上斜肌断腱、下直肌后徙联合健眼下斜肌断腱术,5例接受患眼上斜肌断腱、下直肌后退联合健眼上直肌后徙术;2例同期行外斜矫正术,1例Ⅱ期行外斜矫正术;1例Ⅱ期行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后随访2~6个月,10例眼位正或基本正位,所有患者术后随着眼位偏斜的改善,假性上睑下垂和代偿头位均有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应根据每位患者垂直和水平眼位偏斜度、注视眼别、麻痹肌的拮抗肌及协同肌的代偿性改变等,合理设计相应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同时在临床上对单眼上睑下垂伴斜视的患者应谨慎检查,观察交替注视时上睑变化,以避免将假性上睑下垂误诊为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致限制性斜视患者行直肌后徙联合后 部巩膜缝线悬吊固定术后的斜视度、复视图及双眼视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于中南大学 湘雅医院眼科诊治的因TAO导致限制性斜视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8例(19只眼),8例(8只眼)为限制性下斜视,行下直肌 徙后术;5例(5只眼)为限制性上斜视,行上直肌徙后术;2例(2只眼)为限制性内上斜视,分次行上直肌徙后及内直 肌徙后术;3例(4只眼)为限制性内斜视,行内直肌徙后术。其中2例(下斜视1例,内斜视1例)为眼眶减压术后患者, 二期行眼外肌徙后术。所有患者均行直肌后徙联合后部巩膜缝线悬吊固定术。手术前和手术后均进行斜视度、复视 图及立体视觉检查,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8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手术前斜视度为20Δ~80Δ,术后斜视度为 2Δ~10Δ;术前16例患者第一眼位有复视,术后14例患者第一眼位及下转15°方位复视消失,2例患者第一眼位复视消 失,下方视野残留复视症状;术前具立体视觉患者2例,术后具立体视觉患者增至14例,各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AO导致限制性斜视患者行直肌后徙联合后部巩膜缝线悬吊固定术可有效 改善斜视度,消除复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眼先天性垂直肌肉病变中,下斜肌功能过强占71%,有的认为高达90%;有作者报道在水平斜视中也有65%的患眼同时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1]。因此,下斜肌减弱术在斜视矫正术中甚为常用,其术式包括下斜肌后退、切断、切除等。近年来又开展了后退前移术,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3例,女7例;年龄4~35岁,平均13岁。均为先天性斜视。上斜肌不全麻痹双眼2例、单眼2例,双下转肌不全麻痹2例,原发性下斜功能过强4例。10例均有中、重度下斜肌功能过强,其中重度6例,中度4例。此10例垂直…  相似文献   

19.
封利霞  陶黎明 《安徽医学》2009,30(8):873-874
目的探讨双上转肌麻痹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6例双上转肌麻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8~20岁,均为自幼患病,单眼受累,麻痹眼存在假性上睑下垂,垂直斜度25~50△,2例合并有15~20△外斜视,2例存在代偿头位,下颏上举。3例行下直肌退后联合上直肌缩短,3例行内外直肌移位术,其中2例3个月后二期行下直肌退后术,合并存在的水平斜视同时矫正。术后眼位正,代偿头位及假性上睑下垂改善。结论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一种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可能是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所致。根据麻痹特征选择手术方式,通常可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术后短期全氟化碳液体填充治疗巨大视网膜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因巨大视网膜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患者而行玻璃体切割,并用全氟化碳液体作为术后短期填充治疗的连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14d(珔x=7.5d)后取出全氟化碳,并以气体或硅油填充。对部分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病例行巩膜扣带术。切除影响手术中视野或半脱位的晶状体。评价视网膜复位的成功率、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61例患者的62只眼随访8~69个月(珔x=24.5个月)。术后所有视网膜均复位,14只眼(22.6%)视网膜再次脱离,其中13只眼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