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 3 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TCRM的手术经过、手术效果。结果 共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 5 0个 ,包括直径达 5cm肌瘤、宫角部肌瘤、多发性肌瘤及宽蒂肌瘤 ,平均手术时间 ( 2 3 2 1± 15 0 4)min( 5~ 60min) ,无手术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 97% ,满意率 94%。结论 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经宫颈切除子宫肌瘤术9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方法为开腹挖除瘤体或切除子宫。随着官腔镜手术的问世,经宫颈切除子宫肌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不开腹、安全、简便、恢复快等优点,手术的预后可以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媲美”。现对本中心采用TCRM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98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剥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前瞻性研究最大直径>5 cm的子宫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已经占据全部宫腔,无法行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者〕、子宫阔韧带内肌瘤及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瘤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术前B超检查,仔细确认肌瘤位置、数目、大小,测量肿瘤最大直径。采用容积法测定出血量。手术方法:切开肌瘤包膜,剔除瘤核,缝合创面。对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可供分析病例102例,肌瘤类型:多发性肌瘤33例,单发肌瘤69例。肌壁间肌瘤29例,其中单发肌瘤13例,最大直径5~12 cm,平均(7.6±2.0)cm;多发肌瘤16例,肌瘤数目2~14个,平均4.9个,最大直径3~8.5 cm,平均(5.2±1.5)cm。浆膜下肌瘤61例,其中单发肌瘤44例,最大直径6~15 cm,平均(8.2±2.5)cm;多发肌瘤17例,肌瘤数量2~14个,平均4.0个,最大直径2~10 cm,平均(4.9±2.1)cm。阔韧带内肌瘤8例,均为单发;最大直径7~12 cm,平均(8.1±0.9)cm。黏膜下肌瘤4例,均为单发;最大直径8~10 cm,平均(8.7±0.5)cm。手术结局:腹腔镜肌瘤剥除101例,腹腔镜辅助下腹小切口肌瘤剥除1例,无中转开腹及改行子宫全切除术者。手术时间30~240 min,平均(87.2±43.1)min。术中出血量5~400 mL,平均(53.6±56.6)mL。近期疗效:完全切净100例,基本切净2例。术中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3例,皮下血肿1例(双侧腹壁/腰骶部淤血),穿刺孔感染1例。结论大子宫肌瘤及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剥除是可行的,该术式对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有较高要求,应该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期间 ,对 42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 ,其中肌壁间肌瘤 1 9例 ,浆膜下肌瘤 2 3例 ,数目 1~ 6个 ,肌瘤直径大小 2~ 1 2cm ,3 6例 (6 4 3 % )子宫切口进行了缝合。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估计失血量分别为 (1 2 4 2± 3 3 1 )min和 (1 1 7 8± 48 6 )ml,病人平均住院日为 (4 8± 1 2 )d。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 2~ 1 2月 ,所有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 ,无一例复发和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和肌瘤挖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妇科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在宫腔电切镜手术均顺利完成,0和I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除干净;Ⅱ型黏膜下肌瘤21例一次全部切除干净,3例大部分切除.无一例发生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肌瘤复发,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满意率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宫腔镜治疗各种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确诊黏膜下子宫肌瘤100例,其中0型60例、I型30例、Ⅱ型10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在宫腔镜下一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15m l~150m 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mon~30mon,其中0~I型肌瘤术后满意率为100%,Ⅱ型肌瘤为90%。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安全、可靠,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沈春燕  陈德新 《四川医学》2005,26(3):316-3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鞘内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子宫鞘内切除 3 0例 (观察组 )和同期行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 40例 (对照组 )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 ,排除有剖腹手术史。结果 观察组中单发肌瘤 5例 ,多发肌瘤 2 5例 ,肌瘤直径 3~ 8cm ,月经过多 15例 ,伴贫血症状 2 5例。肌瘤平均直径 (5± 0 .5 )cm。对照组肌瘤大小 5~ 8cm ,肌瘤为单发 3 1例 ,多发 9例。有 2 3例月经改变 ;观察组手术时间 (12 0± 2 0 )min ,术中出血 (2 0 0± 5 0 )ml。对照组手术时间 (10 0± 2 0 )min ,术中出血 (15 0± 5 0 )ml,观察组术后平均 (1± 0 .5 )d体温恢复正常 ,对照组术后平均 (3± 1.5 )d体温恢复正常。观察组术后住院 (4± 1)d ,对照组术后住院 (6± 1.5 )d。肛门排气时间 :观察组 4~ 6h ,对照组 10~ 18h。结论 腹腔镜子宫鞘内切除具有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银  张勇 《医学综述》2012,18(11):1768-176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的技术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40 min,平均(68.41±38.20)min,术中出血量20~130 mL,平均(49.2±31.6)mL,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肌壁间肌瘤较浆膜下肌瘤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单个肌瘤直径>4 cm较<4 cm者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是子宫肌瘤理想的手术方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处理特点。方法:对196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缝合技术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单发肌瘤124例,多发69例,肌瘤合并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浆膜下肌瘤71例,肌壁间肌瘤73例,浆膜下与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52例,肌瘤数最多5个,肌瘤平均直径2.51cm;手术时间25~120分钟,平均64.60±37.14分钟;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74.10±41.89ml,子宫肌瘤直径>5cm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直径<5cm者,肌瘤数目和肌瘤类型对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子宫肌瘤大小是影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关键因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保留子宫,是一种有价值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子宫肌瘤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润萍  董俊英  李彩萍 《吉林医学》2010,31(13):1759-176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6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形成,定期随访观察月经量,B超检查监测肌瘤复发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83.7±29.5)min,与对照组(93.5±32.2)min相近;术中出血量(78.5±35.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0.3±50.5)ml;研究组术后无1例血肿形成,对照组有2例;两组随访1年,研究组月经量(50±20.8)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月经量平均(120±50.5)ml,肌瘤复发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18.2%。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较,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月经过多,延缓肌瘤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84年1月~1991年8月,7年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184例,占同期妇科住院总数3.1%,184例子宫肌瘤根据肌瘤生长部位、肌瘤大小、数目、患者有无并发症及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其中以腹膜内子宫全切术为多数,占65.76%,次全切占21.73%,其次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及经腹剖宫粘膜肌瘤切除术等5种术式。对浆膜下、壁间肌瘤类型,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者,肌瘤剔除术为首选术式。按肌瘤类型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冯春香  王岩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32-133,F0003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雏超声成像和三维能量多普勒对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和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对45倒二维超声疑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者进行检测,并对其血流频谱进行对照,分析两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瘤鉴定的可能性。结果38例子宫肌瘤患者清晰显示瘤体的血流灌注呈球体网架结构,与正常子宫肌层之间存在分界,而且瘤周血供较瘤中央丰富;7例子宫腺肌瘤患者显示瘤体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血供分布杂乱。结论少数病例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相似,确定团块边界是否清晰厦包块有无包绕的血流信号对鉴别病灶腺肌瘤和子宫肌瘤有重要价值,尤其是三雏能量多普勒检查,能显示子宫肌瘤表现的“立体网架样”或“抱球样”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瘤体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肌瘤直径大于5cm的大型内突壁间肌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121例因月经过多住院的大于5cm的内突壁间肌瘤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A组(n=36):采用宫腔电切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手术治疗,B组(n=85):采用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L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中19例需再次手术(设为A2组),再次手术顺利,未发生水中毒。17例一次性切除的病例中发生1例水中毒,1例出血超过500mL。B组13例子宫内膜切穿,术后发生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发生腹壁切口疝1例,发生皮下气肿6例,大面积皮下出血3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组与A组、A2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A组满意率为94.44%,11例获得正常分娩。B组满意率为75.29%,11例获得正常分娩。[结论]对于治疗大型内突壁间肌瘤,TCRM在出血、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较LM更有优势,对妊娠和分娩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燕   《中国医学工程》2008,16(1):52-5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hysteroscopic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一次性成功在宫腔镜下电切,无手术并发症,出血少。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可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BBT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9月~2009年9月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56例,采用BBT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种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5%、97.4%、78.3%;BBT方法有效率明显高于未使用BBT方法治疗子宫肌瘤(P〈0.05)。结论:BBT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子宫良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在B超监测下经宫腔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超监测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子宫肌瘤电切术267例,其中黏膜下肌瘤243例,壁间肌瘤内突大于50%有24例,术后月经量均明显改善,内突型壁间肌瘤患者残余肌瘤无增大;宫腔黏连分解术179例,1次完成133例,2次手术分粘46例,月经恢复率100%,有生育要求的67例中,术后妊娠46例,妊娠率68.7%(46/67);子宫纵隔切除术29例,手术均1次完成;475例手术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监测引导下实施宫腔镜手术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监护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安全保障,可作为宫腔镜手术的首选监护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36例,其中0型64例,Ⅰ型52例,Ⅱ型20例。比较3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宫腔镜电切术治疗0型黏膜下肌瘤各指标均明显优于Ⅰ型及Ⅱ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Ⅰ型术后满意率为94.2%,Ⅱ型术后满意率仅为40%;所有患者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对0型及Ⅰ型黏膜下肌瘤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8.
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56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冒福云 《重庆医学》2011,40(32):3278-327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期间应用TCRM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56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结果 56例均在宫腔镜下完成手术,未发生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手术并发症。病理检查均为良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部分月经量减少。结论 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的实用价值及子宫肌瘤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3月~2012年7月间,采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60例为观察组,另设同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50例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0.28%),术后发热1例(0.28%),肌瘤复发2例(0.56%),病人满意度99.34%;对照组,发生膀胱损伤1例(0.29%),阴道残端感染出血4例(1.14%),术后发热2例(0.57%),尿潴留2例(0.57%),病人满意度77.59%(P<0.01)。2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优势,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日常生活及性生活时间,性生活等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自然腔道施术,腹部及会阴部均无切口,保留了生育功能,为年轻爱美患者及不愿切除子宫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Ru486)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患者分两组。Ⅰ组31例服用Ru4863个月后实施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Ⅱ组36例直接行TCRM治疗。观察Ⅰ组Ru486治疗后不同时间肌瘤大小及血红蛋白变化;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子宫肌瘤大小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Ⅰ组治疗后1个月肌瘤较治疗前无明显缩小.治疗后两个月及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肌瘤明显缩小,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血红蛋白增高明显.P〈0.01;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子宫肌瘤大小与手术时间覆术中出血量均呈正相关。结论:Ru486作为TCRM术前的药物治疗可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相时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Ru486导致药物性闭经,有利于术前纠正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