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三峡库区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的监测,及早发现鼠疫疫情,及时采取防制对策。方法采用鼠夹法监测室内外鼠密度;采用鼠笼法捕活鼠采其血清检测F1抗体,梳检鼠体蚤查染蚤率情况。结果2005年共布鼠夹87327夹次,有效夹84146夹次,捕鼠1278只,鼠密度为1.52%,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67%,室外为1.41%;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4114只活鼠体上梳检鼠蚤,其中有326只鼠带蚤,共检鼠蚤853匹(蚤种类待鉴定),鼠体染蚤率7.92%,总蚤指数0.207。结论三峡库区重庆段尚未发现动物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查明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鼠疫宿主、媒介及鼠疫疫源地情况,为库区鼠疫预警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室内外鼠密度;用鼠笼捕鼠麻醉后梳检鼠体寄生蚤,查染蚤种类、染蚤率;对所捕获鼠分类鉴定,研究其种群、分布;通过对所捕活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鼠疫F1抗体和对不明原因自毙动物的主动搜索以及疫情监测等,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及疫情情况。结果共发现鼠形动物3目8科27种,其中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及四川短尾鼠句为优势种;鼠密度平均为1.57%,其中室内平均为1.64%,室外平均为1.51%;10340只活鼠血清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现鼠体寄生蚤6种,有印鼠客蚤、不等单蚤、缓慢细蚤、猫栉首蚤、偏远古蚤和特新蚤指名亚种,染蚤率为6.51%,总蚤指数为0.15;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未发现鼠间和人间疫情。结论三峡工程二期水位重庆库区尚未发现鼠疫,但库区广泛存在家鼠鼠疫菌重要储存宿主黄胸鼠及传播媒介印鼠客蚤,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库区,极有可能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库区存在发生鼠疫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3.
洮南市是历史鼠疫疫区,曾多次发生人间鼠疫、鼠间鼠疫。人间鼠疫共发病1022人,死亡859人,最后1例止于1954年;鼠间鼠疫止于1953年。经多年的综合防治,人间、动物间鼠疫再未发生。鼠疫是甲类传染病,其监测工作不可忽视。笔者现将1999-2007年监测结果汇报如下。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2年人群健康监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重庆库区人群健康有关指标,并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卫生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库区选择了7个区县14个沿江乡镇(办事处)设立监测点,按照统一方法进行人口资料、卫生资源、死因分析、法定传染病、地方病、病媒生物等进行同步监测.结果年均监测人口370 469人,年均出生率为8.31‰o,死亡率为5.66‰,婴儿死亡率11.90‰,人口自然增长年均率为2.67‰,人群期望寿命为74.89岁.居民死因前五位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系统、意外死亡和消化系统疾病.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447.64/10万~705.32/10万;地氟病仅见于奉节县,阳性率为33.50%;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年均为11.92%.健康人群出血热、钩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3%、28.33%、32.76%.鼠密度平均为4.84%,室内为4.60%,室外为4.99%.鼠肺出血热带毒率为1.12%,鼠肾钩体带菌率为0.31%.人房蚊密度为49.35只/间·人工小时,畜圈为143.81只/间·人工小时.结论三峡库区主要死因是循环系统、肿瘤,传染病不再是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历年的发病率比重庆市常规疫情高,地氟病仅见于奉节监测点,地甲病属中等偏低病区.每年有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散在发生. 相似文献
5.
6.
1997-2008年四川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四川省1997-2008年鼠疫监测结果,为进一步做好鼠防工作提供对策.方法 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1997-2008年鼠疫监测工作总结资料.结果 四川省疫源地面积从1997年的21 000 km2增加到2007-2008年的25 545 km2,染疫动物从1997年的2种增加到2007年的9种及蚤类3种,检出鼠疫杆菌144株,鼠疫F1抗体阳性211份.结论 鼠疫疫源面积逐渐扩大,染疫动物逐渐增加,提示应高度关注鼠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传染源及钉螺情况。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库区居民440人(其中外出打工返乡人员36人)及流动人口45人;在监测点调查耕牛并对全部耕牛进行间接血凝检测;在库区长江支流、两岸洲滩、沟渠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危险环境进行查螺;调查钉螺输入情况。结果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未发现钉螺孳生及输入。结论针对可能引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血吸虫病在库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大理州鼠疫疫源地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为鼠疫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云南省鼠疫监测方案》,2008-2010年大理州开展鼠疫宿主、媒介和病原学监测.结果 捕获的啮齿动物隶属2目3科7属15种.其中家鼠鼠疫疫区室内外均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野鼠鼠疫疫区室内以黄胸鼠、褐家鼠为优势种,室外以齐氏姬鼠、大绒鼠为优势种.啮齿动物检蚤隶属1目4科9属9种,其中黄胸鼠、褐家鼠体表均以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为主;齐氏姬鼠体表以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大绒鼠体表以方叶栉眼蚤为主,特新蚤指名亚种及棕形额蚤为次要染带蚤种.动物检菌17 649份,媒介检菌7549份,鼠血清检验7391份,均为阴性.结论 大理州家野鼠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和媒介种群、构成、密度和指数相对较稳定,疫情也相对稳定,但毗邻的丽江地区近几年连续发生鼠疫疫情,故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1995年前,多伦县历史上没有人间及动物鼠疫的记载,是锡盟境内唯一一块鼠疫自然疫源性不明的地区.1995-1997年由锡盟鼠疫防治站牵头,成立盟、县两级联合调查组,在全县境内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1996年7月首次在耗来沟乡查出达乌尔黄鼠阳性血清,1997年4月又在旧疫点处从黄鼠体外寄生蚤(阿巴盖新蚤)体内分离出鼠疫菌一株.根据自然地理景观,鼠疫菌生化性状、结合宿主和媒介蚤类的特点,认为该地区为察哈尔丘陵草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l].因此,1997年多伦县被国家确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县”,1999年又被自治区定为“一类监测县”.为全面掌握疫情动态,我县1999-2008年,根据《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独立开展鼠疫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及运行期间库区人群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04-2016年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传染病资料及人口资料,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传染病流行特征。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2004-2016年库区监测点累计报告传染病6 892例,年均发病率565.29/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215.88,P<0.001);传染病发病顺位蓄水期以肺结核、乙肝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居前三位,运行期以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居前三位;蓄水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运行期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1: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06,P<0.001),且35~<80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增大;报告传染病主要集中在0~<5岁和45~<60岁年龄组;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农民为主,丙类传染病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结合库区发病流行病学特点针对库区乙肝、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以及重点人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蚊类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电动捕蚊器捕捉蚊虫,进行蚊类种群鉴定及分类计数。结果三峡库区宜昌段建设初期,人房和畜圈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骚扰阿蚊、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交替出现,2005年及2007年后,人房和畜圈以骚扰阿蚊为主;人房成蚊密度低于畜圈;成蚊密度季节性消长呈双峰型,蚊密度高峰期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随着环境的改变,蚊密度和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提示要继续加强蚊类监测,为有效防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0年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区内退水后、蓄水前的蚊虫种类构成和密度情况,为蚊媒后续监测及蚊媒病的防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上、中、下游选择4个典型消落区作为监测点,于2010年分别在库区退水后和蓄水前进行蚊媒监测。每个监测点按10 m海拔高程差设置3个梯度,每个梯度每次设3盏诱蚊灯。结果 2010年消落区成蚊监测共布放90灯次,捕获蚊虫101只,其中三带喙库蚊22只,占捕获总数的21.78%;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各占16.83%;骚扰阿蚊占6.93%,其他蚊种占37.63%。结论 三峡水库消落区提供了蚊类孳生环境,蚊密度处于低水平,表现了低海拔向高海拔的递减趋势;消落区存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和疟疾传播媒介中华按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蚊媒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方法用夹夜法和人工小时法分别调查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及蚊种类构成,收集分析1997-2008年监测点蚊类监测数据。结果三峡库区蓄水前后人房蚊密度未发生明显变化(t=1.29,P0.05),但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t=5.01,P0.01),在蚊种构成上,人房和畜圈在蓄水前分别以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主,蓄水后分别以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为主。结论三峡库区宜昌段蓄水前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畜圈蚊密度明显升高,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三峡水库二期蓄水4年后库区人群健康状况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三峡库区人群健康临测系统"收集三峡库区人群死亡资料、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情况以及媒介生物监测资料等信息,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三峡库区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五种死因占总死亡例数的90.94%.与水库蓄水有关的介水传染病(甲型肝炎、痢疾和伤寒等)及与虫媒变化有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处于较低发病水平.2007年室内、户外鼠密度(3.11%和3.16%)均高于2006年,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黑线姬鼠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宿主动物,其构成比自2006年(8.16%)起持续增加.畜圈和人房蚊密度高于2006年,但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结论 三峡库区蓄水后生态环境的改变尚未对人群健康产生明显影响,应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峡水库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于2002年5-12月开展涪陵区库底卫生清理,范围为坝前135 m抵抗20 a一遇洪水回水线(又称二期迁移线)以下的库底.库底卫生清理对象分为一般性污染源(5 882座)和传染性污染源(68座).一般性污染源包括1 786座畜厩、2 316座粪池、233座化粪池、188座沼气池、202座公共厕所、1 157座普通坟墓;传染性污染源包括22家医疗卫生机构和18座医院垃圾、13座屠宰场、5座兽医站、4座牲畜交易所、6座传染病疫源地、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墓地.灭鼠与鼠密度监测的范围包括拆迁区、耕作区、人群居住地、仓库、码头、垃圾堆等场所共1 308.62×104m2.主要采用生石灰搅拌、净土回填、漂白粉消毒等方法.结果完成全部库底卫生清理对象的卫生清理工作.灭鼠前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3.97%和2.97%,灭鼠后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0.65%和0.33%,分别下降83.63%和88.89%.结论通过库底卫生清理,清除了移民区的传染性污染源和一般性污染源,减少了污染源对三峡水体的污染;通过灭鼠工作的开展,降低了鼠密度,控制了鼠介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1997-2008年三峡库区主要蚊媒传染病乙型脑炎(乙脑)和疟疾的流行特征及蚊媒生物的密度季节消长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997-2008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监测点乙脑、疟疾和蚊媒生物的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61/10万~1.76/10万,疟疾年均发病率为0.79/10万~0.19/10万.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均低于蓄水前密度,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房和畜圈蚊密度与月均气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1和0.355;乙脑和疟疾合计月发病例数与人房和畜圈月均成蚊密度分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和0.328.结论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及蚊类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