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与异丙酚的药效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挥发性麻醉药溶于20%脂肪乳后静脉注射,对猪和小鼠可产生确切的麻醉作用,提示脂肪乳作为挥发性麻醉药的静脉注射载体是有效的。但挥发性麻醉药在20%脂肪乳中溶解度较小,用药容量较大。孙海峰等报道异氟醚在30%脂肪乳中溶解度较大,腹腔注射后对大鼠可产生确切的麻醉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但静脉注射后麻醉作用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拟比较大鼠静脉注射30%脂肪乳乳化异氟醚与异丙酚的药效学,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静脉注射挥发性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恢复迅速、可控性强以及无需专门的麻醉挥发罐等优点,但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和循环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用脂肪乳将挥发性麻醉药乳化后静脉注射,不但麻醉效果确切,而且可避免静脉注射挥发性麻醉药导致的肺损伤和循环衰竭。但静脉注射乳化挥发性麻醉药是否发生溶血反应尚未定论,本研究拟探讨犬单次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是否发生溶血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麻醉方面 大量前瞻性研究集中观察选择哪一类麻醉药影响心脏手术后的效果。Tuman等认为麻醉药选择对冠心病或心脏瓣膜手术后效果几乎没有影响。以芬太尼、苏芬太尼、安定和氯胺酮以及氟烷为主要药物,或以安氟醚、异氟醚等为辅助药物等,均无明显差异。即使认为异氟醚有冠状血管扩张作用,但未发现有不良影响。有研究认为异氟醚对有窃血倾向解剖的病人,其心肌缺血发生率并未比其他麻醉药高。有报道360例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深低温对吸入麻醉药MAC、心脏麻醉指数和心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组。采用夹尾试验法测定常温下(38℃±0.5℃)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行体表降温后测定深低温下(23℃±0.5 ℃)的MAC。维持深低温增加吸入性麻醉药的浓度,同时用50Hz、25V电压胸外电击心脏。记录出现室颤或室性心律失常时的肺泡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结果:从38℃到23℃兔体温每降低1℃,MAC下降值为:氟烷5.1%、安氟醚3.6%、异氟醚4.4%、七氟醚4.3%;氟烷、安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心脏麻醉指数分别为4.4、3.18、6.25和4.6,异氟醚明显高于其它麻醉药;麻醉药浓度8MAC以内安氟醚和氟烷发生室颤的机率(100%)明显高于七氟醚和异氟醚(40%)。结论:异氟醚是深低温麻醉的最佳选择用药,而安氟醚则不宜用于低温麻醉。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合适的吸入麻醉药及其浓度,为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60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安氟醚组、怫氟醚组和地氟醚组。每个患者在清醒和挥发性麻醉药呼气末浓度分别为0.3、0.5、0.75、1.0和1.5MAC时记录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N13(颈髓)及N20(大脑皮层)。观察皮层电位N20、颈髓电位N13的潜伏期、波幅和中枢传导时间(CCT)的变化。结果 三种吸入麻醉药不改变皮层下电位N13的潜伏期和波幅(P>0.05)。而皮层电位N20的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CT)随安氟醚、异氟醚和地氟醚呼气末浓度的增加,逐渐延长,波幅则下降(P<0.05)。其中吸入安氟醚在呼出末浓度1.0MAC时有3例患者波形消失,在1.5MAC时共有6例患者波形消失,而异醚和地氟醚呼吸末浓度只在1.5MAC时有3个患者波形消失。结论(1)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对SSEP的皮层成分N20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对皮层下成分N13波影响轻微;(2)在三种吸入麻醉药中,安氟醚对皮层SSEP影响比异氟醚及地氟醚更大,而后者作用相似。术中SSEP监测时,安氟醚在呼气末浓度不大于0.75MAC时是合适的;异氟醚、地氟醚在呼气末浓度不大于1.0MAC时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可模拟缺血预处理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减轻再灌注期心肌功能抑制。以脂肪乳为载体静脉注射的乳化异氟醚可产生麻醉作用,但是否也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尚无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效应,本实验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测定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的有关指标,旨在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相似文献   

7.
麻醉废气吸附器清除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国产XF-9801型麻醉废气吸附器对氮氧化物、氟化物的吸附效果。方法 选择两个条件基本相同手术间,安氟醚或异氟醚/氧化亚氮静吸复合麻醉的全麻病人30例。在用国产XF-9801型麻醉废气吸附器的前、后,对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处氮氧化物及氟化物浓度进行监测。结果 与使用麻醉废气吸附器前相比,使用麻醉废气吸附器后麻醉机废气排出口处氮氧化物、氟化物明显降低(P〈0.01)。结论 使用挥发性麻醉药时采  相似文献   

8.
吸入性麻醉药具有与缺血预适应相仿的效应,使心肌梗死范围减小,产生直接的心脏保护作用,这种现象称之为“吸入性麻醉药预处理”。异氟醚和地氟醚是卤族氟类吸入麻醉药,在临床麻醉上广泛使用,特别是用于小儿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但异氟醚或地氟醚预处理对小儿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尚未定论,本研究拟观察吸入异氟醚或地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小儿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离体和在体模式下异氟醚经氧合器洗入及洗出过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中,可以通过挥发罐向氧合器给予挥发性麻醉药来调节麻醉深度、体循环阻力和减轻应激反应。本研究拟建立一种新的CPB中给予挥发性麻醉药的方法,即经麻醉机上的挥发罐向氧合器给予挥发性麻醉药;并在此基础上于离体模式和在体模式中,对异氟醚经氧合器的洗入和洗出过程以及动脉血中异氟醚分压与氧合器出口气中异氟醚分压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果蝇作为一种实验模型 ,已长期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领域。果蝇具有遗传背景清楚、染色体简单、繁殖快、且培养简便经济等特点 ,在吸入麻醉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比较了八种吸入麻醉药在果蝇与人及哺乳类动物之间麻醉效价的相关性 ,目的为判断果蝇能否在吸入麻醉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中作为一种理想的实验模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七氟醚敏感型、野生型和七氟醚耐药型三种品系的黑腹果蝇 ,雌雄兼备 ,日龄为 7日龄 ,由本研究室提供[1] 。二、吸入麻醉药安氟醚由ZENECA公司生产 ,批号G0 0 8C6 0 5 ;异…  相似文献   

11.
挥发性麻醉药异氟醚亦可以静脉方式给药,为异氟醚应用提供便利的给药方式,并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1].吸入异氟醚预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2,3],而静脉注射异氟醚预处理能否发挥器官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异氟醚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挥发性麻醉药,对于减轻心肌缺血、心肌顿抑和缩小梗死面积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30%脂肪乳剂对异氟醚血/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一定量的 30 %脂肪乳剂与血液混合后的异氟醚血 /气 (B/G)分配系数 ,观察血中含有不同浓度的 30 %脂肪乳剂后异氟醚B/G的变化。方法  (1)选择 18例接受择期心脏手术的病人 ,静脉诱导后采集桡动脉血 2 0ml,用微量加样器分别配成含 4 %、2 %、1%、0 5 %及 0 2 5 %(Vol/Vol% )的 30 %脂肪乳剂与血的混合液。 (2 )用注射器 注射器二次平衡法测定 37℃、一个大气压下含不同浓度脂肪乳剂血液的异氟醚B/G。结果 异氟醚对含 4 %、2 %、1%、0 5 %及 0 2 5 %(Vol/Vol% )的 30 %脂肪乳剂的B/G分别为 2 5 2± 0 0 8、2 0 6± 0 0 9、1 72± 0 14、1 5 8± 0 11和1 5 2± 0 0 9,同时测定的异氟醚B/G为 1 4 2± 0 0 8。结论 临床应用的 30 %脂肪乳剂使挥发性麻醉药的B/G增大  相似文献   

14.
打破传统的吸入给药途径,将吸入麻醉药乳化后静脉给予,国外尚无系统研究.而国内主要集中于对异氟烷脂肪乳剂的研究.现将吸入麻醉药经呼吸道给予的局限性,静脉应用吸入麻醉药可能具有的新特点,直接静脉注射液态吸入麻醉药的危害性及国内乳化异氟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吸入麻醉下内隐记忆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目的 研究相同MAC水平的吸入麻醉药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分析内隐记忆消失的界值。方法 54例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3组(每组18例),麻醉采用吸入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又依吸入麻醉浓度不同分成3个亚组(每组6例),吸入麻醉药呼末MAC值分别为0.4、0.5、0.6,监测患者入室后、麻醉后、切皮后、术中的双频谱指数(BIS),95%的谱边缘频率(SEF),调查患者术后8h  相似文献   

16.
国产和进口安氟醚的大鼠MAC和LD50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氟醚(Enflurane,C_3H_2ClF_(50))于1966年引入临床使用,1973年通过美国FDA评审,并很快成为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我国河北省药物研究所于1995年研制成功国产安氟醚并投入中试。虽然国产安氟醚现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但其哺乳动物麻醉效价(MAC)和半数致死量(LD_(50))尚未被测定。本研究的目的是取得其动物实验资料并对国产安氟醚的安全性进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七氟醚组(S组)及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30min后调整为1 L/min。手术开始前,调整吸入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为1.0 MAC。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缝皮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纯氧流量调整为5 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计时)及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吸入麻醉药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S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吸入麻醉药的总用量和单位时间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七氟醚用于小儿吸入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七氟醚较异氟醚、地氟醚等吸人麻醉药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效能强,适用于小儿患者的麻醉诱导。本文报道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使用国产七氟醚所观察的38例患儿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内Ca^2 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缺氧-复氧及1.5MAC地氧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后缺氧-复氧五组,用Fra-2标记细胞内Ca^2 ,荧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复氧20分钟时,其余四组细胞内Ca^2 均显著升高;而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缺氧-复氧组;三个吸入麻醉药组间无差异,复氧60分钟,缺氧-复氧组虽有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地氟醚,七氟醚烽异氟醚预处理组则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可明显减轻缺氧-复氧心肌引起的细胞内游离Ca^2 升高。  相似文献   

20.
门诊手术麻醉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门诊手术麻醉新进展。全麻用药中,吸入麻醉药如七氟醚、地氟醚,静脉麻醉药如异丙酚,镇静药如阿芬太尼、瑞芬太尼,肌松药如米库溴铵、雷帕库铵,这些药物增加了门诊手术麻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多种局部和区域阻滞麻醉可以增加门诊手术的灵活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