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很高。我院1994~1995年,采用随机抽样,按统一方案,观察151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50例。均按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诊断[1]。患者均处于颈动脉系统脑使死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症状,CT扫描可见梗死灶。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发病和开始给药时间以及既往的病史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1.2给药方法治疗组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加血塞通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是当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云南产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年轻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是年轻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脑动脉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动静脉畸形是导致年轻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特病因.本文将作者近年收集的年轻人患该病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近来,我们用藻酸双酯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并与用复方丹参静滴治疗病情相近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所讨论的病例是以1978年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技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作诊断标准的。藻酸双酯钠组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6岁,平均64岁,病程自发病至开始治疗间隔时间5小时至10天不等(有32 相似文献
6.
我院干诊神经科病房收精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其中脑血栓112例(93.3%)、脑栓塞2例(16%)。TIA6例(5%)。现就该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文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998,(4)
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临床分析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110041)王文英我院干诊神经科病房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其中脑血栓112例(93.3%)、脑栓塞2例(1.6%)。TIA6例(5%)。现就该组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自然状况... 相似文献
8.
黄金忠杨志龙蒋颖盛世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7):31-32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经检查均存在脑供血动脉狭窄,给予介入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血管狭窄程度<20%48例(80.00%),20%≤血管狭窄程度<40%12例(20.00%)。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的Vs、V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介入方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可明显改善脑血管病变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报道脑多肽治疗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结果:基本治愈37例,显效4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表明脑多肽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史秀珍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1):12-13
报告9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组),与同期单用脉能液静滴治疗的89例(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P〈0.05),差异有显著性。中西医组重型患者总有效率为83.6%;对照组重型患者总有效率为48.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33例颈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而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内发生声音嘶哑1例,伤口血肿2例,喉头水肿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6~48个月,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脑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在术后随访中均未出现脑卒中。4例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手术后2例颈动脉血流再通。术后均行颈动脉CT动脉造影检查,31例证实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预防脑梗死,改善脑供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史秀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6,(1)
报告9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组),与同期单用脉通液静滴治疗的89例(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P<0.05),差异有显著性。中西医组重型患者总有效率为83.6%;对照组重型患者总有效率为48.3%,P<0.0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韩峭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6):37-37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疾病,早期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但往往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使治疗不理想。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32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我院门诊 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变化 ,以探求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 5 7例 ,腔隙性脑梗塞 2 0例 ,TIA为 2 1例。男 5 8例 ,女 4 0例 ,年龄 30~ 84岁 ,平均年龄 6 1 6岁。全部病例均头颅CT检查确诊 ,并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对照组为厦门地区职工健康体检人员 30 0例 ,并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有关影响结果的疾病的健康者。其中男 16 4… 相似文献
16.
17.
我院2005-02/2005-12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133例,对照组176例,采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生产的LIANG切变率可调的微机化毛细管式——100型血液粘度计流变学检查仪对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比粘度、全血高切比粘度、低高切比值、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8项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262例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148例,占56.49%,好转90例,占34.35,未愈4例,占1.53%,死亡20例,占7.63%。死亡原因主要为合并冠心病、心衰、糖尿病等。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加强功能锻练有利于病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1、血管扩张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不完全性脑梗塞用血管扩张剂疗效较好,脑水肿出现之前及脑水肿消退之后用血管扩张药较为合适.如有脑水肿(表现嗜睡、头痛、甚至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症状)则不宦用血管扩张药,此时以应用脱水剂为好.在血压较低的情况下也不宜用血管扩张药,因为此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