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肾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肾咳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单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8.0%,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肾咳症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糖尿病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以六味地黄丸联合麻仁润肠软胶囊治疗,治疗组以六味地黄丸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便秘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3.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青 《河南中医》2015,35(1):196-19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原发性干燥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六味地黄丸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山口服知柏地黄丸,3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六味地黄丸组和知柏地黄丸组患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六味地黄丸组有效率为83.87%,知柏地黄丸组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脉清眩合剂治疗颈性眩晕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银生  周艳华 《光明中医》2010,25(11):2016-2016
目的观察通脉清眩合剂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颈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颈部牵引、推拿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中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清眩合剂,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7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脉清眩合剂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刺络拔罐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刺络拔罐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眩晕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眩晕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类方对抗痨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两组(治疗组46 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按常规接受抗痨药治疗(SM、INH、RFP、PZA),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丸,疗程2个月.然后观察临床症状及周围血白细胞的改变,并进行对比观察,以观察六味地黄丸类方对抗痨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在减少抗痨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及其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类方能改善抗痨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外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温中针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益气温中法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及两组患者眩晕症状改善程度情况。结果:益气温中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眩晕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运用益气温中针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及其对患者糖脂代谢、骨钙素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其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观察两组的机体糖脂代谢、骨钙素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机体糖脂代谢指标、骨钙素指标均相近,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骨钙素水平为(10.31±1.32)ng/mL,优于对照组的(9.15±1.51)ng/mL,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六味地黄丸应用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可使患者机体糖脂代谢、骨钙素水平得到良好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隐匿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1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72例隐匿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人数均为36人。对照组接受补中益气丸治疗,实验组接受补中益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对照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6.7%;实验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两组患者的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隐匿性肾炎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合二陈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六味地黄丸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8例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出院天数也明显减少。结论:六味地黄丸合二陈汤加减治疗AECOP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干扰素导致的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干扰素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160例,随机分六味地黄丸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在应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仅使用干扰素,丙肝患者两组同时加服利巴韦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血小板(PLT)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疗程为4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丸可有效降低干扰素骨髓抑制及不良症状的发生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味地黄丸为预防干扰素副反应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AD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接受治疗的髓海不足、肾阴亏虚型轻、中度AD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AD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ADAS-cog及ADL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则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AD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智力情况和生活能力,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疼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科68例糖尿病疼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使用降糖药、神经营养药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疗组总显效率为41.18%,明显优于对照组17.6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67.65%,P0.01(P=0.00551)。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疼性周围神经病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症状,缓解了疼痛,解除了痛苦,缩短了治疗期,较大程度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世华 《中医临床研究》2014,(5):102-102,10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虚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牛膝、杜仲、续断、白芍、当归、元胡、甘草等)治疗;对照组予腰痛宁胶囊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肾虚型腰痛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口服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口服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服用达美康、卡博平(阿卡波糖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口服液,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7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71,P<0.05)。结论六味地黄口服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良好,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九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每日加六味地黄丸。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复发性口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西药抗生素、维生素B2、硫酸锌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治愈37例,显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中治愈29例,显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眩方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观察了150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组100例给予纯中药,以颈眩方为基础方根据中医辨证临床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西药乙酰胺吡酮片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然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47例,显效28例,好转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3例,好转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4.0%。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颈眩方辨证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