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院各种物品的下收下送,清洗整理、包装、消毒、灭菌等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并根据物品特性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消毒灭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介入性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污染的机率也在加大,相应地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潜在危害也在增加。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后勤保证部门,是污染医疗器械和用品的集中场所.其主要工作包括对医疗用品进行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保存、发放等.供应室人员每天面临着多种职业性危害,为了有效减少和避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必须加强综合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3.
CSSD工作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若其自我防护的意识不强,医院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当,极易出现长期亚健康状况、甚至发生疾病。为进一步研究CSSD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SSD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的文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我院是南京江北地区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供应中心)是医院承担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物流中心,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某一工作环节稍有不慎将会对人员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从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生理等方面阐述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笔者所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风险现状,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47名.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意外伤害率最高的是锐器刺伤,发生率91.5%;其次是高温烫伤,发生率34.0%;化学伤害23.4%;职业疲劳14.9%;噪音伤害4.3%;紫外线伤害2.1%.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风险因素,应加强防范措施,降低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7.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等对人体的危害,分别提出防护措施。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减少和防止损伤的发生,促进工作人员健康。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通过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追踪评价项目中有关人员岗位培训数据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开展的现况,介绍了建立人员岗位培训实践基地和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岗位培训实践基地是加强宣传贯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医院消毒供应工作稳步向前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13.
在考察位于美国纽约和圣保罗两地的4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布局和工作流程、美国消毒供应中心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和2014年美国消毒供应学术年会所涉及的主要议题,阐述了我国与美国消毒供应中心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差异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舰船噪声岗位作业人员听力保护理论,为噪声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声学理论和声能量等效原理研究岗位噪声暴露量。结果导出了噪声暴露量解析式,发现降低环境噪声、选择隔声较好的护听器、坚持佩戴护听器、减少每天噪声暴露时间、完善噪声防护法规五项措施是控制噪声暴露量的技术途径。结论噪声暴露量解析式构成了噪声防护措施的完备集。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介绍消毒供应中心承接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对策。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分为长期定点存放和临时外送两部分,并将这两部分器械全面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规范了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放、发放、质量检测标准,构建了质量监控管理、质量追溯登记制度。结果:提升了洁净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确保外来器械的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承接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可充分利用中心供应室现代化清洗、消毒、灭菌资源,使护理工作更加专业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消除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现象的有效方法。方法:2010年1~12月,按照原方法与改进方法分为两组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消毒,统计湿包数。结果:改进控制方法后湿包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导致压力蒸汽灭菌后出现湿包的常见原因,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湿包现象的发生,避免二次污染,保证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在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宁海县第一医院采用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前后供应室物品,分析器械合格率、医院感染率和手术员衣物、手、其他物体合格率。结果:供应室实施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后,医院器械合格率由2012年的93.70%增加到2013年的99.97%,医院感染率由12.17%降低到6.52%,医用镊子、眼科剪、持针器、手术服等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室实施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手术器械和卫生物品的合格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对某橡胶轮胎公司新建半钢子午胎项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评价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从而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粉尘、噪声和有毒有害气体是橡胶轮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除3个噪声作业点超标外,其余所检项目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1].结论 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先进,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齐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力,能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