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回访,了解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制定防护对策。结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尤其是低年资和工作人员为职业暴露高发人群。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与考核,不断提高其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减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探讨防护方法.方法 备足防护用具、规范操作、强化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取得临床配合、加强督查、制定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程序.结果 经过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锐器伤、烫伤发生率2009年分别下降了50%、30%,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能更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减轻职业损伤。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通过措施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增强了,减少了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采取主动、适当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
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及敷料、布类的制作等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医院职业暴露的高危险群体.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做好职业防护,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蒸 《安徽医学》2012,33(9):1243-1244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对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方法通过自行设计专家审查的问卷,对安庆市立医院及安庆市其他两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48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及自我防护措施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工作人员对职业危险因素如污染器械包括刺伤、接触传播风险全部认知率仅为75%,清洗介质、机器、心因因素等风险全部认知率均低于40%,利器伤后及时处理占68.75%,参加自我防护的培训仅占62.5%,定期接种疫苗还不足10%。结论去污区工作人员对职业危险因素认知度低,自我防护意识低,应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方面专业化知识培训,制定合理的防护对策,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和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医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调查,制订防范措施。结果本院消毒供应室90名工作人员中在3年时间内有66名发生过职业暴露,占73.3%,在职业暴露的工作人员中护士12名,工人20名,护生34名,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经追踪随访,均未发现有严重损害及感染性疾病。结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大,暴露率高,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标准防护措施,可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朱燕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606-4607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医疗物品消毒灭菌和配送中心,它担负着各种复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的工作。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若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医院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当,极易出现长期亚健康状况,甚至发生疾病。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多年的总结,充分了解各种危害因素,并采取了主动职业防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就防护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共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对职业防护采取培训教育措施,对防护措施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通过采取防护措施的安全培训干预后,护理人员在职业暴露发生率指标上得到显著降低,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主要来自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针对职业暴露风险采取相对应防护措施及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有助于降低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安全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随着职业暴露、防范工作的重视以及医院内预防感染管理的发展,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引起了广泛重视。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危害,更是防止医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如果每个人都能按要求做好自我保护,防患于未然,就能有效地避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职业防护措施。方法统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工、新轮入护士、护师和主管护师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职业暴露事件,评估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并对统计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事件主要有外伤、物理伤害、化学伤害和感染四种类型;各层次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职业防护知识和职业防护行为的认知测试得分从低到高排列均依次是护工、新轮入护士、护师、主管护师,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认知因素,故其职业防护措施也应针对这四方面。  相似文献   

11.
肖夕凤  龚秀萍 《中外医疗》2014,(20):139-141
目的探讨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进行有效干预,不断提高职业暴露防护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了解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采取的防护行为等,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对不规范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分析干预后效果。结果通过对该院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程序应用后,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下降,由应用前47.2%下降为应用后13.6%;防护知识知晓率从应用前28.05%提高为应用后94.35%;职业暴露发生后正确处理率从应用前的0%上升至应用后6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全院在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用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和减少不规范防护行为,明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12.
Exposure to blood borne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work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and natur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in health care workers. DESIGN: 332 report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were analysed and are presented. SETTING: A major teaching hospital. PARTICIPANTS: All staff at Royal Perth Hospital who reported an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or body fluids to th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Immunology between 1 January 1990 and 31 August 1991. OUTCOME MEASURES: The rate of reported occupational exposure according to staff category, nature of exposure, HIV status of source patient, activity at the time of exposure and compliance with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332 reports from 323 health care workers were received, giving an overall incidence of 6.1 per 100 full time equivalent (FTE) years. Nursing staff (9.4/100 FTE years) and medical staff (9.0/100 FTE years) reported exposure more frequently than housekeeping staff (2.5/100 FTE years) or paramedical staff (2.3/100 FTE years) (P < 0.001). The rate of exposure to HIV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was only 0.24/100 FTE years. Needlestick or other blood contaminated sharps injuries accounted for 83.4% (277/332) of reports and failure to observe universal precautions for 34.0% of reports. Insertion and operation of parenteral lines (24%) and performing operations (15.4%) were the activities most often associated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 No occupationally acquired infections were observed. Despite the immediate availability of zidovudine, acceptance by health care workers with high risk occupational exposure was low (18.8%). CONCLUSIONS: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is common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but most exposures confer a low risk of blood borne infec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an occupational exposure assessment program has many benefits, including optimal management of injuries and acquisition of data on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may protect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from false claims for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13.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谭庆兰 《当代医学》2010,16(30):13-14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方法对2009年3月~2009年11月我院的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伤害。结果护理职业暴露多为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方面的伤害,其中利器伤及紫外线暴露损伤发生较为常见。结论供应室护理人员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之中,应树立安全及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危险的发生,以尽量减少医院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及其防护情况,探讨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措施。方法:选择24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群分布、发生环节、暴露源以及暴露后处理情况等。结果: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人群以医生为主(70.83%),年龄<40岁、工龄<3年和≥ 9年以及初级职称血源性职业暴露较多,分别占79.17%、37.50%、33.33%、54.17%。暴露部位以手为主,占91.67%,左手暴露部位拇指和中指较多,右手主要为示指。血源性职业暴露最主要的方式为锐器伤,占91.67%,手术中分合、传递、操作器械和手术缝针是主要环节,分别占45.83%和37.50%。暴露源病原体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占83.33%。暴露后所有人员均立即作了局部处理,局部处理正确率为83.33%;暴露后18人(75.00%)接受预防用药处理,最主要的方式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其次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明确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主要环节和锐器物,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必要防护用品以及暴露后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伤害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6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暴露及原因、预防知识及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可能及已经面临的职业危害提出预防干预措施。结果 2012-01/2013-12月之间消毒供应中心共发生职业暴露2494例,其中包括利器损伤1017例,占40.78%;化学剂损伤599例,占24.01%;高温烫伤907例,占36.37%。其中主管护师13例,护师72例,护工262例,临时工175例,实习人员1972例;各个职位发生职业危害的频率分别为2.17例/(人·年)、3.60例/(人·年)、4.09例/(人·年)、5.83例/(人·年)、6.75例/(人·年)。消毒供应中心各职称人员职业暴露预防知识水平及防护知识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是多方面多因素的,医院方面应注重改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环境,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6.
蒋春涛  林霄  李懿 《重庆医学》2011,40(36):3668-3670
目的监测、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建立完整的监测报告系统,为制订职业暴露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1年7月83名职业暴露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3名职业暴露中,发生锐器伤53名,发生率为63.86%,血液和体液暴露30名,发生率为36.14%;他们均接受相应的干预措施,无1人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结论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高危职业风险,建立完整监测报告系统及暴露后实施干预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使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记录2010、2011两年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情况。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46例,其中医生14例,护士30例,护生2例。HBV31例为主要暴露源,锐器损伤38例为主要暴露方式,器械分类和手术缝合各10例为主要环节。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46例职业暴露无1例感染。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易发生职业暴露,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强化标准预防,做好医院感染环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自我保护意识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对职业暴露防护能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45名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个人情况、艾滋病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程度、针刺伤情况及对职业暴露态度、发生职业暴露的频率等.结果云南省省、县两级医务人员对HIV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2.68%,对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2.10%,自我保护意识也基本形成,但仍普遍存在以针刺伤或锐器伤为主要职业暴露问题.结论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尽可能地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方玉萍 《吉林医学》2011,(19):4055-405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对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有效地防护对策。结果:提高了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实施。结论:加强对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其自身防护意识,切实做到标准预防,才能减少危害,促进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刘益萍 《医学与社会》2011,24(12):57-59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手术室报告的职业暴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共报告职业暴露368例,其中护士180例(48.9%),医生116例(31.6%),工龄〈3年人员发生率最高(87.5%),主要为针刺或锐器割伤(82.1%),最常见的关联操作为手术缝合(22%)、清点和分类锐器(18.8%)及传递锐器(14.9%),暴露后局部处理正确率为42.8%,暴露源以感染HBV为主(53.1%)。结论:手术室医务人员易发生锐器伤,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工龄〈3年)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宣教,规范各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