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掌握宝应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变化,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988-2015年宝应县血吸虫病监测数据,回顾性分析血吸虫病监测效果。 结果 宝应县自1987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来,累计调查钉螺面积21 269.95 hm2,均未查到活钉螺;开展人群血吸虫病查病163 196人次,血检阳性270人次,粪检阳性26人次,1997年以后未查出阳性病例;家畜查病2 180头次,均未查出血吸虫感染阳性家畜。 结论 宝应县连续28年未查到活钉螺和病畜,连续11年未查到血吸虫病病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稳固。  相似文献   

2.
2003~2007年肇庆市血吸虫病监测未查到钉螺和病人,疫情稳定。  相似文献   

3.
松江区属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地区,防治初期全区有血吸虫病人61356人,病牛1899头,钉螺面积1805.05hm^2。经过30多年的防治,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起转入巩固监测阶段,虽然钉螺时有发现,但至2005年已连续31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人,未查到阳性钉螺,连续27年未发现新感染病人和病畜。  相似文献   

4.
含山县原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从1956年起,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于1964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以后又坚持反复查灭钉螺和查治病人,自1976年以来,全县未查到钉螺和病人。1980年经省、地血吸虫病防治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考核,认为含山县血吸虫病流行环节已被切断,从1981年起,全县转入血虫病消灭后的监测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无为县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后疫情现状及流行因素,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无为县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表及有关螺情、病情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 结果  截至2013年底,全县现有晚期病人361人,未发现急性感染病人;全县尚有钉螺面积2213.67hm2,其中内陆23.82hm2,江滩1141.67hm2,洲滩1048.18hm2,分别占有螺面积的1.08%、51.57%和47.35%,连续两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钉螺面积有了明显下降;全县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共有存栏耕牛816头,未查到病牛;2008~2013年达到传播控制共有7个乡镇和30村。 结论  达到疫情控制后,无为县血吸虫病疫情出现明显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目前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后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苏州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有 6个县(市、区 )、1 39个乡 (镇 )、2 32 7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4.1 3亿 m2 ,历史累计病人1 0 3万 ,其中晚期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晚血”) 2 5463人。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 ,至 1 995年全市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转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1 995~ 1 99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方案1 .1 螺情监测 对 5年内查到钉螺的乡 (镇 ) ,在春季对 5年内有螺村进行普查 ,其余村查 1 /2的应查面积 ;对 5年以上未查到钉螺的乡 (镇 ) ,以村为单位查 1 /3的应查面积 ;对 2 0年未查到钉螺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2004~2015年南京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效果,为制订下一步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4~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4年以来,全市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钉螺面积由2004年的4 700.25hm2下降至2015年的    1 713.88hm2,降幅达63.54%。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显著,2009年至今,南京市均未查到阳性螺点。人群DDIA阳性率由2004年的4.04%降为2015年的0.88%,未发生急感病例。2008年以来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例(2012年除外)2006年以来未查到病畜。截至2015年,全市11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县中7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4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结论  通过实施钉螺控制和传染源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防控效果显著,顺利完成血吸虫病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2007年浙江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常山县开展血吸虫病监测。结果2007年未查出当地病人、病畜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村查出有螺面积1730m2,活螺平均密度0.04只/0.11m2,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监测点尚有残存钉螺.仍应加强监测点的螺情和传染源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奉化市位于浙东沿海,有9个乡镇65个村为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60万m2 ,有历史病人3 42 9人。1987年达到血吸虫病阻断传播标准。1990年、1995年曾两次查到遗漏螺点3个,面积14 90m2 ,现已连续8年未查到钉螺,其它绝大部分历史有螺区已无螺2 0年以上。毗邻县市无钉螺,接壤地区有大块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相隔。防治成果巩固,疫情稳定。现行的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复杂,投入大。而近年来实际投入减少,查漏、漏查现象较多,效益差。为了提高监测质量,节省投入,作者等进行了已无钉螺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监测方法探讨,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庄埠村防治血吸虫病过程中,进行纵向观察,探讨其反映传播流行情况及考核防治效果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1 试点基本情况 开化县星口乡庄埠村有6个生产队,总人口765人。原属血吸虫病流行区。1983年发现急性血吸虫病4例,经调查,有螺面积6570m~2,各队粪检阳性率分别为46.0%、34.9%、13.2%、0%、5.0%及2.5%,平均18.1%,表明该村血吸虫病正在传播流行。当年开始积极防治,1985—1987年连续3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及新病人;1987年未查到钉螺及粪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在嘉兴市开展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在2个县和嘉兴机场发现钉螺面积17 390 m2;钉螺最高密度64只/0.1 m2,解剖钉螺2 368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查到1例来自湖南省岳阳市外来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未发现本地感染者。嘉兴市仍存在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 2017-2019 年云南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疫情,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全省 18 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各设立 1 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以及流动人群、家畜和钉螺感染情况监测,在 13个监测点开展本地人群监测,在 7 个监测点开展野粪感染情况监测。 结果 2017-2019 年,云南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本地人群血检阳性率为 6. 40%,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 0. 92%。 血检阳性者粪检均未发现阳性。共调查家畜 6 070 头次,未发现病畜。 共检测 2 150 份野粪,未查到阳性。 监测钉螺面积 5 675. 58 hm2,查出有螺面积 199. 12 hm2,有螺框出现率为 0. 54% ~ 0. 73%,活螺平均密度为 0. 017 2~ 0. 031 3 只 / 0. 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结论 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未查到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有螺面积处于较低水平。 今后应重点加强输入性传染源的防控,建立更加敏感的监测体系,继续加强以传染源和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2006年浙江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常山县开展血吸虫病监测。结果2006年白石镇小白石村监测点未查出当地新感染的病人与家畜,但在常山县查出1例输入性急性病例。监测点查出有螺面积2260m2,活螺平均密度0.10只/0.11m2,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监测点存在残存钉螺,常山县查出输入性传染源,当地潜在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可能,必需加强当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浙江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06年浙江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在2005年监测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血吸虫病监测。结果病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但流动人口监测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螺情监测有螺面积2 260 m2,活螺平均密度0. 099 1只/0.1 m2,有螺框出现率0.690 3%,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监测点不仅有残存钉螺,而且存在输入性传染源,极易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必需加强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通江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在通江河道采用主河道深埋有螺土、混凝土护坡,支河道持续药物灭螺,人畜同步查治血吸虫病,开展健康教育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措施综合治理。以便民河句容段为实验区,监测人畜血吸虫病疫情、河道螺情、支河道药浸灭螺效果、人群接触疫水、水体感染性及野粪污染等。结果经8年监测,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病畜和急感病例;主河道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了90.73%、57.98%和94.04%,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支河道钉螺面积增加了53.14%,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75.85%、83.80%和100%;陈甸河与东山河上游药浸灭螺后已连续2年和4年未查到钉螺;河水感染性监测为阴性;野粪平均密度0.75份/50m^2,未发现血吸虫毛蚴。结论通江河道流域综合治理,控制了血吸虫病;混凝土护坡改变了河坡环境,有利于实施支流内陆灭螺,但仍存在钉螺的迁移和扩散。建议定期清除沉积土,加强螺(病)情监测,以巩固综合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16.
我县已基本控制了血吸虫病流行,粪检法已很难查出病人.为了查清遗留病人,采用环卵沉淀试验(CO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于1984年在两个乡进行了普查. 材料和方法 一、基本情况:均为生产水稻和蚕桑为主的平原水网地区,有24个村,37556人,原有钉螺面积169万m~2,11573个病人。1979年以来,已连续六年未查到钉螺。1980年粪检30429人,阳性9例;198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为血吸虫病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固定或流动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历史有螺环境、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应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开展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采用螺笼饲养法,观察输入性钉螺在秀洲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捕捉野外保虫宿主,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累计查螺面积540.14 hm2,查出有螺面积1.65 hm2,有螺环境以旱地为主,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未监测到外来钉螺输入。3年内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共开展血吸虫病查病7 668人·次,未查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3例。现场钉螺生存、繁殖模拟实验显示,输入性钉螺可以产卵与繁殖;野外保虫宿主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结论 嘉兴市秀洲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和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存在,应重点做好本地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与管理,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8.
奉化市位于浙东沿海。有9个乡镇65个村为血吸虫病历史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60万m^2,有历史病人3429人。1987年达到血吸虫病阻断传播标准。1990年、1995年曾两次杏到遗漏螺点3个,面积1490m^2,现已连续8年未查到钉螺.其它绝大部分历史有螺区已无螺20年以上。毗邻县市无钉螺,接壤地区有大块非血吸虫病流行区相隔。防治成果巩同.疫情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2012-2016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北川羌族自治县3个历史流行乡(镇),20个历史流行村的血吸虫病疫情情况。结果 2012-2016年北川羌族自治县居民监测共实际检查43 126人,查出循环抗原阳性664人,阳性率为1.54%,粪检756人,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2012-2016年耕牛监测实际查牛1 831头,血检均无阳性耕牛。螺情监测20个历史流行村260处螺点114.419万m~2历史螺面,抽样打框80 692框,2016年打框16 218框,有螺框879框,捕获钉螺6 888只,无阳性钉螺,查出有螺面1.997万m~2;调查周边毗邻环境共1 236.686万m~2,抽样打框69665框,未查到钉螺。结论 2012-2016年,北川羌族自治县已连续5年未发现本地新感染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畜;2012-2015年未查到钉螺,2016年查见钉螺,但未发现阳性钉螺。北川羌族自治县血吸虫病疫情较为稳定,应坚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为血吸虫病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固定或流动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历史有螺环境、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应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开展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采用螺笼饲养法,观察输入性钉螺在秀洲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捕捉野外保虫宿主,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累计查螺面积540.14 hm2,查出有螺面积1.65 hm2,有螺环境以旱地为主,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未监测到外来钉螺输入。3年内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共开展血吸虫病查病7 668人·次,未查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3例。现场钉螺生存、繁殖模拟实验显示,输入性钉螺可以产卵与繁殖;野外保虫宿主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结论 嘉兴市秀洲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和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存在,应重点做好本地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与管理,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