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晔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5):284-285
对 1998年 6月~ 1999年 4月所施行新式剖宫产术与同期年龄、孕周、营养和手术指征相近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各 6 0例 ,观察并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短 (P <0 .0 1) ,术中失血量也较之为少 (P <0 .0 5 )。提示 ,新式剖宫产术在诸多方面优于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三种剖宫产术式的比较以了解更适用于临床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1998年 1月~1999年 12月 35 9例剖宫产产妇 ,按术式分成三组 :新式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对其手术时间 ,娩头困难、术后排气、切口感染、术后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术后感染、术后病率均显著低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式应用前景优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刘英福  黄雪文  陈葵 《海南医学》2003,14(12):72-73
目的 评价周式剖宫产的优点。安全性大 ,优越性强的手术方式。方法 分析 14 8例周式剖宫产术 ,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在手术时间 ,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出血量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等 ,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周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较 ,手术时间有明显差异 (P <0 .0 1) ,出血量减少 (P <0 .0 5 ) ,术后肛门排气早 (P <0 .0 5 ) ,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缩短 (P <0 .0 5 )。结论 周式剖宫产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 6 4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难易、术后排气时间等。结果 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缩短 ,分别为 (35 .2± 4.5 )min和 (5 0 .2± 8.4)min(P <0 .0 1) ,失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有明显差异。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排气快、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种剖宫产术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罗国群  霍金平 《广西医学》2003,25(10):1889-1891
目的 :对比分析三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 ,以便选择适当术式。方法 :将 391例足月妊娠 ,具有手术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三组 ,分别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及腹膜外剖宫手术 ,观察每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娩头难易、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尿、导尿管拔除后排尿情况、术后病部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相比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血尿等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式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二种剖宫产术式的疗效.方法对400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90例)及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10例).对手术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等对比观察.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Apgar评分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且疤痕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 46 8例有手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 ,即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组、缝合腹膜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盆腔B超检查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二种新式剖宫产术式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新式剖宫产二种术式比较 ,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手术总时间及盆腔B超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疼痛轻、排气快、术后病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优点。方法 分析 88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同期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难易、术后进展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 新式剖宫产较腹膜外部宫产从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平均缩短 10 .1min(P <0 .0 1) ,出血量平均减少 34ml(P <0 .0 5 ) ,且娩胎头容易 ;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缩短 12 .6min(P <0 .0 1) ,术后进展平均早 12 .8h(P <0 .0 1) ,术后排气平均早 15 .7h(P <0 .0 1)。对膀胱无干预 ,术后均无血尿及排尿困难发生。结论 新式剖宫产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优点。方法 :对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 ,新式剖宫产术组 14 8例 ,与同期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 14 8例进行多项指标对照。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药物镇痛与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药物镇痛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式剖宫产术3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 3 88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 ,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 ,观察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病率及伤口愈合等。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 ,术后疼痛轻 ,肛门排气快 ,术后病率低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康雪梅  吴裔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174-217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采用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308例为观察组,与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30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伤口愈合率。结果: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自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减少(P<0.05),排气时间早(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伤口愈合好,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 随机抽取同期 14 8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孕妇分为三组 ,分别采用新式、子宫下段及腹膜外三种方法进行剖宫产手术 ,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病率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新式剖宫产分别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相比 ,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术后使用镇痛药有差异 (p <0 .0 5 ) ,新生儿评分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 ,损伤小 ,术中出血少 ,术后疼痛轻 ,肠功能恢复快及术后粘连少 ,术后起床早 ,伤口愈合快 ,缩短拆线时间及住院天数 ,疤痕细小美观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式剖宫产3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468例有手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即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组、缝合腹膜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盆腔B超检查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二种新式剖宫产术式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式剖宫产二种术式比较,术中出血理、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总时  相似文献   

14.
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1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住院行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140例与同期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进行比较,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率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侧入式两指快速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胡超峰 《河北医学》2001,7(2):125-127
目的 :探讨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的术式。方法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 178例 ,传统横切口剖宫产 4 2例 ,直切口剖宫产 54例 ,新式剖宫产 68例 ,分别记录 4组病例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改良组与新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传统组和直切口组相比 ,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术中出血减少、术后病率降低 (P <0 .0 1)。结论 :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和组织损伤 ,缩短了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少 ,术后肠蠕动恢复快 ,术后病率低 ,手术瘢痕美观 ,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三种剖宫产术式母体近期恢复情况,为剖宫产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40例足月妊娠孕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下腹横切口顶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结果三种术式的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无明显临床意义。手术时间(33±10)min,(35±11)min、(32±9)min、术中出血量(230±70)ml,(245±50)ml,(225±55)ml、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无临床意义。结论三种剖宫产术式的近期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手术方式的选择视临床情况而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七重楼生化汤联合二次剖宫产术中子宫瘢痕切除对预防子宫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形成的作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行二次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孕妇15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行常规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治疗组a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瘢痕切除,治疗组b在治疗组a基础上加以三七重楼生化汤口服。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后一般情况。术后第42天、6个月、1年复查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别统计三组患者剖宫产术后发生PCSD的例数,以及子宫残余肌层厚度、憩室容积。术后1年对患者的月经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的平均每日宫底下降高度增加,而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收缩痛评分减低(P<0.05);治疗组b的平均每日宫底下降高度增加,而术后最高体温、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收缩痛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减低(P<0.05)。治疗组间比较,治疗组b患者的术后最高体温、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组a(P<0.05)。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术后发生PCSD例数分别为10例、4例、2例(P<0.05)。与对照组比较,两个治疗组术后第42天、6个月、1年测得的子宫残余肌层厚度、憩室容积均有好转(P<0.05);与治疗组a比较,治疗组b术后第42天憩室容积明显减小(P<0.05),术后1年子宫残余肌层厚度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术后1年发生AUB的例数分别为16例、7例、3例,经后点滴出血的例数分别为10例、3例、3例(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两个治疗组的经期天数、经后出血天数均减少(P<0.05);与治疗组a比较,治疗组b的经期天数明显减少(P<0.05),但经后出血天数未见明显减少(P>0.05)。[结论]三七重楼生化汤联合二次剖宫产术中子宫瘢痕切除能降低术后PCSD的发生率,并能减少AUB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的两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第二次剖宫产产生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分成传统手术组(A组)、新式手术组(B组),各45例,A组第1次手术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第1次手术术式为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二次手术盆腔粘连情况、切皮至胎头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出血量、伤口愈合效果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盆腔粘连明显较B组粘连轻(P<0.01)。A组在切皮至胎头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1)。A组伤口愈合效果与B组比较,A组伤口愈合效果差(P<0.05)。结论:首次选择新式剖宫产者,二次手术时盆腔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多,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情况,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选择合适的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