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9~2013-06间我科收治的45例血管瘤患儿,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第1天用量为1mg /kg ,第2天用量为2 mg /kg,均分3次口服,如无异常按2 mg /( kg·d),继续治疗,门诊复诊,按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停药。结果:患儿治疗周期为2~6个月,平均2.6个月,治疗效果有效的患儿24例,显效18例,无效3例,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有效率为93.5%。45例患儿中,食欲下降3例,睡眠时心跳减慢1例,药物调整剂量后症状缓解,无其它并发症产生,均未中止治疗。结论: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作用显著,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增殖期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婴儿增殖期血管瘤21例,应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1.0-1.5mg/(kg·d),每天1次口服,至1周岁停药,随诊3个月-3年。结果 2例血管瘤完全消退,13例血管瘤颜色变浅、体积缩小,6例血管瘤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3例出现腹泻,没有病儿因为严重全身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计划。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增殖期血管瘤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于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住院的5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72个血管瘤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3个月的患儿剂量为1.5mg·kg-1·d-1,≥3个月的患儿剂量为2.0mg·kg-1·d-1,每天分两次服用。动态观察记录患儿血管瘤瘤体大小、颜色等变化及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随访6~12月,统计分析医疗数据,将照片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0个血管瘤(97.2%)在用药1周内出现瘤体颜色变浅、质地变软或缩小,患者持续用药时间为(5.65±1.41)个月。治疗期间有3例(5.4%)出现不需特殊处理的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停药后有4个(5.6%)出现复发;按Achauer等分级标准评价疗效Ⅰ级2个(2.8%),Ⅱ级16个(22.2%),Ⅲ级35个(48.6%),Ⅳ级19个(26.4%)。结论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有明显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但其使用剂量及停药时间尚无统一指南,且存在一定比例的治疗后复发,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44例血管瘤患儿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前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等检查进行评估。服药剂量为第1天1.0mg·kg^-1,第2天1.5mg·kg^-1,第3天2mg·kg^-1,分2次服用,每12h服药1次。住院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情况变化,无异常表现者住院1周出院,并每月复诊,治疗结束时逐渐减量至停药。对服药后1周、1个月和停药时疗效分别作评价。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3个月(9.2~20.3个月)。结果:所有患儿在口服普萘洛尔1周后血管瘤瘤体生长受到抑制,服药1个月和停药时95.5%(42/44)的患儿表现为瘤体缩小。4例伴发溃疡的血管瘤患儿在服药后1个月内溃疡均愈合。用药期间6.8%(3/44)患儿出现腹泻、食欲减退,22.7%(10/44)患儿停药后有复发倾向。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和用药方法.方法 64例血管瘤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前行相关检查排除服药禁忌证.服药方式分为3次/d及1次/d,住院用药期间给予24 h监测生命体征,住院观察3~5 d后出院,出院后1~2周返院复查,每2个月复查1次心脏彩超.结果 有效率达100%,疗效随萘洛尔用药时间增加而显著.普萘洛尔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效果优于草莓状血管瘤,对于血管畸形效果不满意.2 mg/(kg·d)分3次服药和1.5 mg/(kg·d)顿服,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剂量在2 mg/(kg·d)以下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血管瘤患儿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予普萘洛尔,第1d 0.5 mg·kg-1·d-1,第2d1 mg·kg-1·d-1,第3 d2 mg·kg-1·d-1,分3次口服,无异常情况继续用药2mg·kg-1·d-12周.对照组予泼尼松3mg·kg-·d-1,隔天早晨一次顿服,共服8周,第9周减量1/2,第10周每次服药10mg,第11周每次服药5mg,第12周停服完成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6%,对照组57.9%(P<0.05).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面部血管瘤效果比泼尼松显著,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婴幼儿面部血管瘤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型抗癫痫药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1991年国际抗癫痫协会制定的分类标准,且脑电图有明确的痫样放电波的癫痫患儿64例,从加药剂量到目标剂量缓慢加药,开始量为1mg/(kg·d),每周加量0.5—1mg/(kg·d),直到目标剂量(4—8)mg/(kg·d),此后维持此剂量,并酌情调整。连续服药1年以上,以癫痫发作减少次数作为评定疗效。结果癫痫缓解的有效率为79.7%,副作用包括厌食、嗜睡、少汗、感觉异常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结论托吡酯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的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为增生期血管瘤组(增生组),消退期血管瘤患儿60例作为消退期血管瘤组(消退组),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增生组给予普萘洛尔0.5~2.0 mg·kg...  相似文献   

9.
朱艳可  孙媛媛  缪克凡  周爱华  王凯  钱燕 《浙江医学》2019,41(7):676-679,682
目的探讨婴幼儿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适宜月龄。方法选取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每日1.5mg/kg,分2次口服)的39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按月龄分成两组,≤3月龄为A组(20例),>3月龄为B组(19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治疗效果、服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出生史、瘤体部位(其中1例患儿四肢血管瘤合并肝脏血管瘤)、瘤体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儿治愈率为72.2%,明显高于B组的35.3%(P<0.05);两组患儿有效率、服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1例患儿停药后复发,予外敷噻吗洛尔滴眼液2个月后消退;B组无复发病例。结论3月龄前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治愈率更高,近期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0.
陈敬  康怀英  王怀谷 《中华全科医学》2014,(11):1856-1857,1859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5月在蚌医一附院整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1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血管瘤患儿均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入院后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和三大常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血糖、生化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患儿病情并进行基础评估,同时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护理和服药方法指导,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口服普萘洛尔片时,按照第一天0.5 mg/kg,第二天0.75 mg/kg,第三天1 mg/kg,3 d后根据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情况渐加量至2 mg/kg。住院期间调整药物剂量至最适宜剂量。服药过程中监测患儿血管瘤的变化以及血压、心率和呼吸次数,并观察其精神状况、胃肠道症状等,出院时对患儿家长进行院外用药、病情观察及复诊指导。结果1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服药过程顺利,所有瘤体均可见不同程度缩小,色泽变浅,表面张力减小,其中1例患儿出现腹泻、1例患儿出现心率稍减慢但仍为窦性心律、2例患儿出现睡眠紊乱,均未予停药及特殊处理,自行好转,其余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并发症。结论 早期积极的护理干预是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核医学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0例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婴幼儿,由家长喂服普萘洛尔片1 ~2 rg/(kg·d),分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3小时内监测心率(HR),HR<80次/min立即停药,HR<60次/min立即抢救处理.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有无复发.结果 治疗半个月复查,好转52例,有效率为65.0%;3个月复查,治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5.0%,无效4例,无效率为5.0%;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水平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停药3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2.5%.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普萘洛尔治疗难治性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J  Qin G  Huang J  Li S  Zhao J  Xiang Y  Chen J  Zuo C  Yang S  Tna L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11):1102-1105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难治性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予68例通过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难治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尔治疗,1.0 ~2.0 mg/(kg·d),分2~3次喂服,每月复诊1次,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的变化等,并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口服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婴幼儿血管瘤(I H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0例I H患儿采用口服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前行相关检查排除服药禁忌证。分为低剂量组(1 mg ? kg -1? d-1,45例)及高剂量组(2 mg?kg -1?d-1,95例),服药方式为在心电监护下,分2~3次于喂奶后30 min服用。住院观察6~24 h后出院,出院后每月返院复查,每月复查1次心电图及血常规,必要时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普萘洛尔治疗草莓状IH效果优于扁平状IH ,深部IH疗效优于浅表IH ,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之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相对轻微。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I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徐蒙 《中华全科医学》2013,(2):222-223,333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拟手术治疗的增生期血管瘤患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前4周(10例)、3个月(10例)口服普萘洛尔1.0 mg/(kg.d)各10例;对照组为消退期血管瘤10例和增生期血管瘤10例,均不予用药。比较4组手术切除后瘤体标本,VEGF表达的异常。结果增生期用药组VEGF表达呈阴性或阳性表达,而增生期未用药组VEGF呈强阳性表达。4组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积分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024,P<0.05),普萘洛尔影响时间和血管瘤VEG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922,P<0.05)。结论应用普萘洛尔能明显下调增生期血管瘤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可促进血管瘤的消退,因此有望用于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在狼疮肾炎临床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狼疮肾炎患者62例,按照就诊序号单双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泼尼松起始给药剂量为0.8 mg/(kg·d),口服给药,4周后减少剂量,先以每2周5.0 mg递减至0.5 mg/(kg·d),然后以每2周2.5 mg递减至0.1 mg/(kg·d)维持;霉酚酸酯起始给药剂量为1.0~1.5 g/d,口服给药,24周后减少剂量,以0.5~0.75 g/d维持用药。共接受为期48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来氟米特治疗(来氟米特,前3 d给予50 mg,第4天起给予每天30 mg。共接受为期48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11例,良18例,差2例,疗效优良率为93.5%;对照组优4例,良20例,差7例,疗效优良率为77.4%。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14,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狼疮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来氟米特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肾功能指标,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前对98例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并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和血常规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均给予"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从0.5mg·kg-1·d-1逐渐增加至4.0 mg·kg-1·d-1,分3次口服,服药前和服药后1和2h监测心率,动态观察瘤体大小、质地、颜色等变化及患儿有无相关不良反应,每个月复诊,按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服药后,98例患儿瘤体均出现不同程度颜色变浅或质地变软,普茶洛尔剂量增至4.0 mg·kg-1·d-1后瘤体性质变化最快。疗效评价,Ⅳ级(优)84例(85.71%),Ⅲ级(好)2例(2.04%),Ⅱ级(中)4例(4.08%),Ⅰ级(差)8例(8.16%)。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优于深层血管瘤(P<0.05)。74例血管瘤患儿痊愈时间为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心率下降5例(5/98,5.10%),嗜睡3例(3/98,3.06%),腹泻7例(7/98,7.14%),食欲不振1例(1/98,1.02%),抽搐2例(2/98,2.04%),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停药后2个月复发4例,继续服药仍然有效。结论:"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疗效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80例患儿服用泼尼松,前1~8周按4mg/kg给药,第9周减量为2片,第10周为1片,均隔日早晨8~9时口服,1个疗程10周,分析其治疗效果、疗程次数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 皮质激素对增生期血管瘤治疗有效率为90%,92%的患儿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已提前进入消退期,没有发生严重的近、远期并发症。结论: 1~2个疗程的激素治疗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安全、有效,是值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后续处理.方法 对213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腹泻严重程度进行区分,记录相应处理和预后.结果 腹泻发生率为16.9%,其中轻中度13.2%,占腹泻发生率的91.6%;腹泻28例出现在服药后的前3 d(药量递增的3 d),8例发生在服药后的4~6 d;腹泻69.4%持续1~3 d可自行缓解,91.6%持续4~6 d缓解,极少严重腹泻者需对症处理后缓解或停药处理;0~3、>3~6、>6个月以上3阶段腹泻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多数腹泻较轻,可耐受继续用药,但严重的腹泻建议及时停药.  相似文献   

19.
王丽容 《中原医刊》2011,(12):88-89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172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治疗组86例患儿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0~30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1h内静脉滴注,3d为1个疗程,此后改为强的松1mg/(kg·d),口服,逐渐减药至停用。对照组86例给予地塞米松0.3~0.5mg/(kg·d),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病情明显改善后改用相同剂量的强的松口服,逐渐减量至停用。结果治疗组皮疹消退,腹痛消退,消化道症状完全消退,关节症状消退及肾损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0.05),紫癜复发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6.74%)(P〈0.01)。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是防止复发、减轻肾脏损害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8年3月~1993年8月共行尸体肾移植64例,其中4例(6.25%)术后发生糖尿病(空腹血糖>22.4mmol/L),皆需胰岛素治疗。4例患者移植前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术前均无血糖升高史。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三联疗法;术前1d至术后第2d,服用硫唑嘌呤3mg/(kg·d);环孢素在术后第3d开始服用10mg/(kg·d),递减1mg/(kg·d)至6mg/(kg·d)时重新服用硫唑嘌呤1.5~2mg/(kg·d);甲基强的松龙术中静点1000mg,术后1、2d分别静点500mg,从第3d起开始服用强的松200mg/d,每日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