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为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进而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88株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甲氧西林及耐其它14种常用抗生素和产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7.6%;耐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最高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率为92.9%,最低的是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39.4%,说明产酶与耐药之间有一定关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提示这2种药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类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为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进而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不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甲氧西林及耐其它14种常用抗生素和产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7.6%;耐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多重耐性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最高的是耐甲氧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0~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58例患儿共检出病原菌63株,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分别占57.14%和42.86%,主要病原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产 ESBL 阴沟肠杆菌、产 ESBL 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较为普遍,产 ESBL 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耐甲氧西林的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0~5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产 ESBL 大肠埃希菌、产 ESBL 阴沟肠杆菌、产 ESBL 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对抗菌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病病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阳性球菌进行鉴定,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28例自身免疫病病人并发细菌感染186例,感染率为43.5%。共感染28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66.6%,其中医院内感染42.8%;共分离出病原菌2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6株,占30.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63.6%和70.0%。药敏试验显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利福平对MRSA和MRCNS的抗菌活性高,对其余多种抗生素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对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7.5%~88.9%及55.6%~62.5%,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等敏感性高。屎肠球菌仅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敏感,且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是自身免疫病病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药率高,细菌谱及耐药性监测对控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送检标本的葡萄球菌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同时做K-B法药敏试验.结果 280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0株,占62.5%,凝固酶阳性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60株,占3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0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80株,占66.7%,凝固酶阴性的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CNS)40株,占33.3%;280株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利福平耐药率为0%~17.0%,对其他12种抗生素耐药性试验都显示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MRSA和MRCNS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对葡萄球菌引发的感染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是治疗葡萄球菌感染最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和耐药特点。方珐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菌株;琼脂筛选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K-B法检测对氨苄青霉素等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990~1997年共分离出各种葡萄球菌133株,其中血浆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血浆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35株,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7株,占68.3%;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9株,占54.2%。133株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氨苄青毒素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对以上抗生素耐药率。结论兰州地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严重,防止其散发和流行十分必要。万古霉素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密切注意其对万古霉素等抗生素耐药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以外的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临床分离的193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判定依据NCCLS(2004版)。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逐年升高,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丁胺卡那、米诺环素以外,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等6种抗生素耐药率高达65%~92%。结论:连续监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并对我院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进行调查。方法 对262株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76株)进行多重PCR扩增,并与琼脂稀释法作比较。对我院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mecA基因阳性判断MRS,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6%,阴性预测值为1.0%,阳性预测值为99.0%;以mecA基因和femA基因阳性判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5%,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8.5%。我院葡萄球菌耐药率为78.6%,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为79.0%,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为78.0%。结论 多重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能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MRS,与femA基因联合检测能有效检测MRSA。MRS已成为日益严重的葡萄球菌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葡萄球菌的感染及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分离鉴定菌株及药敏实验。结果:327株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8%(42/3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7.2%(285/32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1%(3/4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占89.8%(256/285);MRS对头孢唑啉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MSS(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结论:MRS感染较为严重,需加强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耐万古霉素菌株的出现,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101株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细菌以血浆凝固酶做初步鉴定,然后以ATB微生物半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确定菌名,同时对分离菌株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01株葡萄球菌属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MRSA)9株,占17.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7株,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5株,占53.2%,并且出现多种药物的耐药,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高达94.3%,对红霉素的耐药达到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达到95.7%,对红霉素的耐药达到79.5%,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达到42.6%。结论由于葡萄球菌属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医院重要的致病菌,特别是MRSA和MRCNS不但引起医院的院内感染,而且还可以造成传播,致病性强,耐多种药物,为临床的治疗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加强MRSA和MRCNS的耐药监测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广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流行特点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广州地区7所医院就诊的4856例2d-14岁患儿分别进行多病原联合检测,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鼻咽拭子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静脉血液检查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CAP患儿主要以1岁以下的居多,且发病季节亦主要以秋冬为主;共培养分离1131株病原菌(23.29%),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3l株(55.79%),阳性菌500株(44.21%);检出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28.65%)、肺炎链球菌(25.29%)、大肠埃希氏菌(23.08%)、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l%);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达92.55%,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高达98.40%;1岁以上患儿除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均高于l岁以下,其余均显著低于1岁以下(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肺炎链球菌感染逐年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比较稳定,大肠埃希菌感染逐年增长。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等为广州地区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以下患儿中感染率高于l岁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年2月~2011年4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出现感染的患儿进行相关高危因素分析,并对感染致病菌进行细菌学分析。结果 细菌耐药性、胎儿周龄、出生体重以及侵袭性操作对患者感染呈明显的相关性(P〈O.05);患者原发病对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O.05);患者致病菌分析表明,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是格兰阴性菌中最容易发生感染的菌种,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最易发生感染的菌种;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菌种的各种耐药性有明显的差异性(P〈O.05)。结论 细菌耐药性、住院时间、体重、周龄、侵袭性操作作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因素;为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应当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患者的感染。对于感染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细菌学药敏实验,并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关健强  陈春明 《海南医学》2013,24(24):3659-3661
目的分析本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以上病原菌的感染特点。结果 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25例,阳性率为25.72%;肺炎衣原体感染114例,阳性率为23.4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为24.69%;腺病毒感染10例,阳性率为2.06%;甲型流感病毒感染7例,阳性率为1.44%;乙型流感病毒感染2例,阳性率为0.41%;1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例,阳性率为0.62%;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阳性率为0.21%;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3例,阳性率为6.79%。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和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儿科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菌主要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见于学龄儿童,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脑干胶质瘤致脑积水的发生率、治疗策略的选择、脑积水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总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47例不适宜手术切除的儿童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病例,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和预后等。结果10例患儿发生脑积水,年龄中位数为6.3岁(6.9±4.2岁);自肿瘤确诊至脑积水发生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其中位数为313个月[(165.0±12.1)d];自脑积水发生至患儿死亡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其中位数为86d[(159.1±10.8)d1;10例脑积水患儿中8例接受VP分流术,其中2例术后持续颅内高压而接受二次分流术;2例接受ETV.其中1例因ETV失败进而行VP分流;脑积水组患儿1年生存率为34%,无脑积水组患儿1年生存率为38%.两组患儿总的1年生存率为3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积水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10.6个月,无脑积水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8.7个月,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47例患儿平均总的存活时间为8.53个月,中位数为8.7个月。结论脑干胶质瘤致脑积水的形成与否对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它的形成并不代表肿瘤已步入进展末期;VP分流术应当作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感染的发生率,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2月13年间,本心脏中心植入起搏器和除颤仪出现的CIED感染病例。分析研究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特征,评估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植入CIED[永久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仪(ICD)]1817例(男:女=1.4:1),其中16例(男:女=3:1)发生CIED感染,发生率为0.9%。15例(占93.8%)确定为起搏器囊袋感染。68.8%检测到细菌,90.9%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是植入ICD/CRT—D(P=O.000)、合并糖尿病(P=O.009)和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P=O.000),其发生CIED感染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9.12、4.18和37.55。而起搏器更换未增加发生CIED感染的风险(P〉0.05)。男性CIED感染者的体质量指数,尤其是非糖尿病男性CIED感染者,显著低于非CIED感染男性(Jp〈0.05)。结论:本中心CIED感染率为0.9%,绝大多数表现为囊袋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茵感染为主。植入ICD/CRT.D、合并糖尿病和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是CIED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低体质量指数男性容易发生CIED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和采集2011年6~9月住院患者和送检菌株,分析主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调查对象为7281例,发生医院感染158例,感染发生率为2.17%,送检样本以G-菌感染为主,G+病原菌多药耐药率前2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G-病原菌多药耐药率前2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年龄、糖尿病、插管操作、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药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高龄、糖尿病、插管操作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风险高,强化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在无先天性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病史患儿中的临床表现。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IE伴或不伴CHD病史的小儿患者资料,并对临床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48例患者,其中31例(64.6%)患者伴CHD病史,17例(35.4%) 不伴CHD病史(包括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或既往体健者)。在31例伴CHD病史的患儿中,仅22.6%存在牙科疾病史或皮肤/软组织感染史,而45.5%不伴CHD病史的患儿存在牙科疾病史或皮肤/软组织感染史。在6例无CHD病史的IE患儿中,5例是因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所致,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者2例,白色念珠菌感染者2例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感染者1例;在11例既往健康病的患儿中,草绿色链球菌感染者3例,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例,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者2例,肠球菌感染者2例,类白喉感染者1例。在17例无CHD病史的患儿中,5例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个MRSA和3个MSSA)。IE从发病到诊断的平均间隔时间在CHD和既往体健患儿中分别为18天和31天。既往体健患儿的年龄相对偏大且往往需要外科手术去除感染病灶。结论 近1/3的IE发生在既往无CHD病史的患儿中。IE在既往健康患儿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既往皮肤感染或牙齿问题可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石艳  王西蓉  杨钊  苏先旭 《四川医学》2011,32(4):526-529
目的分析凉山地区小儿脓毒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培养分离出的385株阳性菌株的构成比及药敏状况。结果 385株中G+菌84.9%;G-菌15.1%。前6位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66.5%)、沙门菌(6.2%)、肠球菌属(5.2%)、非发酵菌属(4.2%)、大肠埃希菌(3.1%)、金黄色葡萄球菌(3.1%)。大多数G+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敏感。G-杆菌中沙门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敏感;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结论 CNS是本地区小儿脓毒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不同病原菌的药敏状况差异大。万古霉素、利福平、亚胺培南、氨曲南、3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及喹诺酮类目前仍为主要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儿中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流行率及临床特点,探讨CMV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80例儿科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样本采用巢式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法检测CMVDNA,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CMVIgM和IgG,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80例住院患儿中,CMV现症感染者占36.6%0。对不同年龄段CMV感染的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CMV感染率为60%,高度疑诊为先天性CMV感染。1~3月龄、4~6月龄、7~12月龄的CMV感染率分别为48.6%、60.0%和50.8%;1~2岁感染率为38.6%,2~3岁和3~10岁CMV感染率逐渐下降至19.3%和22.7%。在102例单纯CMV感染患儿中,除2例无症状CMV感染新生儿外,其他100例患儿均有CMV感染导致的器官损伤,表现为CMV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CMV感染性疾病是肺炎(35.3%)、支气管炎(33.3%)和肝炎(26.5%)。()~6月龄组患儿CMV肝炎的发病率为55%,显著高于各年龄组患儿总发病率(P〈0.05);新生儿的贫血发病率达50%,显著高于各年龄组患儿的总发病率(P〈0.05)。3~10岁年龄组患儿CMV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肺炎(52.6%)和支气管炎(57.9%),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CMV感染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特别是12月龄内的患儿中的流行率高,是该年龄段患儿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60%住院新生儿可能为先天性CMV感染,对新生儿应常规进行CMV感染的筛查。在住院患儿中CMV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呼吸道感染、肝炎、贫血、心肌炎、胃肠炎。0~6月龄患儿CMV感染最常见表现为肝炎,50%的CMV感染的新生儿有贫血表现。其他病原体与CMV的共感染可加重CMV导致的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检测,分析结果。结果:2 037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阳性率为29.5%(601/2 037),〈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2岁、〉2岁且≤3岁、〉3岁且≤5岁年龄组患儿中,感染率分别为21.55%(25/116)、18.51%(77/416)、32.79%(319/973)、35.32%(160/453)、30.61%(15/49)、16.67%(5/30);RV感染全年均可发生,高峰期在9~11月,检出率分别为34.29%、47.47%和39.67%。结论:武汉地区腹泻患儿RV感染普遍,以6个月~2岁年龄组最多,新生儿感染情况不容忽视,流行高峰期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RV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