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36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SAP组与假手术组各12例,治疗组制成SAP模型后在腹腔注入异甘草酸镁,SAP组制成SAP模型后在腹腔注入等量0.9%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开腹仅将胰腺组织翻动后关腹,对比分析3组血清ALT、AST、ALB、TNF-α水平、12h内死亡率.结果 ALT、AST、TNF-α水平SAP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明显低于SAP组,ALB水平SAP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高于SA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h死亡率SAP组与治疗组相差无几(41.67% vs 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降低肝酶学,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兰玉  殷安康  郭明  董世童 《吉林医学》2014,(35):7830-7830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联合谷胱甘肽治疗脓毒血症合并肝功能损害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脓毒血症合并肝功能损害,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谷胱甘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对比两组TBIL、AST、AL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合并肝功能损害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明显,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他多辛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72例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用美他多辛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分别检测ALT、AST、GGT、TBIL等生化指标,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GGT、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他多辛和异甘草酸镁联用疗效优于单用美他多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把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治疗,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及TBIL水平降低更明显,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对比甘草酸二铵胶囊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甲亢性肝损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5例甲亢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使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42例加用甘草酸二胺胶囊,对照组43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BIL、ALP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甘草酸二铵胶囊能有效治疗甲亢性肝损伤,且疗效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蛋白(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54/60),高于对照组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Ⅳ-C、LN、HA、CRP、PCT、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AS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A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LT、TBIL、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在慢性肝炎的治疗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比较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在赣州市肿瘤医院接受TACE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予以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T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8.33%)高于对照组(48.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3.3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ST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磷脂酰胆碱和异甘草酸镁均能有效治疗TACE术后肝损伤,不良反应少,但多烯磷脂酰胆碱更能有效恢复肝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6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PA、GG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及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GGT明显降低(P0.05),AST降低也显著(P0.05),PA明显升高(P0.05),4周后ALT、AST、TBIL、和PA的复常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复方甘草酸苷比较,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对肝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与复方甘草酸苷比较,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可快速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林健梅  杨仁国  耿晓霞  江南 《四川医学》2012,33(12):2076-2078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以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100例,对照组以甘草酸二铵治疗药物性肝损害10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指标(P均<0.05),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综合性护肝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2例口服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对照组22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疗程均3个月。观察患者病毒量、血清病毒标志物、生化学指标(ALT、TB IL、ALB、PTA)及病死率的改变。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HBV-DN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观察组=5.012 8,t对照组=4.906 0,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2.339 7,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ALT、TB I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ALT=10.858 9,tTB IL=8.560 5,P<0.01),ALB、PTA显著升高(tALB=6.197 5,tPTA=24.671 1,P<0.01);观察组ALT、TB I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ALT=12.636 6,tTB IL=9.166 4,P<0.01),ALB、PTA显著升高(tALB=8.921 5,tPTA=27.766 6,P<0.01);且观察组ALT、TB IL明显低于对照组(tALT=2.461 2,tTB IL=2.335 7,P<0.05),ALB、PTA明显高于对照组(tALB=2.520 1,P<0.05;tPTA=3.101 2,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无显著差异(2χ=0.00,P>0.05),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χ=4.13,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2.
方祖毅  方文 《河北医学》2013,19(9):1284-1287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观察组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和阿德福韦酯胶囊,疗程12个月。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二者下降幅度相似(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和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和LN)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有效延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纤维化的进展,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胆汁酸对肝硬化病情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以5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89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情况,研究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各肝功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任意两组TBA、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ALT水平与c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组AST水平与B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TBIL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0.692、0.529,P〈0.05)。结论:血清TBA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继旺  袁永强  唐治贵 《海南医学》2014,(23):3489-349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转氨酶(ALT/AST)与胆碱脂酶(CHE)、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的关系,以评价各指标对HBV感染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5例HBV感染者血清ALT、AST、CHE、PA、ALB,根据ALT/AST水平分为ALT/AST正常组、ALT/AST轻度异常组、ALT/AST异常组,对各组之间CHE、ALB、PA进行差异比较,并对各组CHE、ALB、PA与AST/ALT之间做相关分析;根据CHE的水平分为CHE正常组、CHE轻度异常组、CHE异常组,对各组之间ALB、PA进行差异比较,并对各组ALB、PA与CHE之间做相关分析。结果以血清ALT/AST分组,血清CHE、ALB、PA结果ALT/AST正常组大于ALT/AST轻度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E:t=-3.536,P〈0.05;ALB:t=-4.343,P〈0.05;PA:t=-4.722,P〈0.01),血清PA结果ALT/AST轻度异常组大于ALT/AST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6,P〈0.05),而血清CHE、ALB结果ALT/AST轻度异常组与ALT/AST异常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E:t=-1.111,P〉0.05,ALB:t=-0.494,P〉0.05),血清ALT/AST与CHE、ALB、PA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0.373、-0.380、-0.442),三组内异常率PA〉CHE〉ALB;以血清CHE分组,血清ALB、PA结果 CHE正常组大于CHE轻度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40,P〈0.05;t=4.822,P〈0.05),CHE轻度异常组大于CHE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02,P〈0.05;t=4.941,P〉0.05),CHE与ALB、PA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0.825、0.753),三组内异常率为PA〉ALB。结论血清肝功能指标与肝损伤指标密切相关;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血清生化指标是PA〉CHE〉ALB;对HBV感染者,血清PA可能有早期诊断肝功能损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脓毒症患者126例分成死亡组(A组,n=35)和存活组(B组,n=9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主要肝功能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度(APACHE-Ⅲ评分)的关系。同时,根据APACHE-Ⅲ评分的三分位数分为Ⅰ组(n=16)、Ⅱ组(n=83)和Ⅲ组(n=27),分析比较不同分值组间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死亡组患者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死亡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而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②APACHE-Ⅲ评分Ⅲ组的TBIL、ALT、AST、TBA高于Ⅰ、Ⅱ组(P<0.01),而Ⅲ组的ALB、CHE低于Ⅰ、Ⅱ组(P<0.01)。③APACHE-Ⅲ评分与TBIL、ALT、AST、TBA呈正相关(P<0.01),与ALB、CH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ALB、TBIL、ALT、AST、CHE和TBA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丹参注射液对ICP患者IFN-γ、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以7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BIL、DBIL、ALT及AS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CGA、IFN-γ及TNF-α的变化,评价丹参注射液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ICP患者血清ALT、AST、TBIL、DBIL及CGA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快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观察组ICP患者血清IFN-γ、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作为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辅助用药,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维持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7.
邓巧娟  刘娜 《中外医疗》2014,(32):24-25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均有改善,治疗后ALT平均水平(50.12±14.45)U/L,AST平均水平(45.32±12.26)U/L,TBIL平均水平(21.48±5.74)umol/L,ALB平均水平(37.86±3.93)g/L,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均有改善,治疗后HA平均水平(15.48±3.46)ng/L,LN平均水平(56.92±14.05)ng/L,IV-C平均水平(83.56±27.38),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GP73及AFP在诊断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A组),乙肝肝硬化患者57例(B组),HCC患者41例(C组),分别检测GP73、AFP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B组GP73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FP及GP73较A、B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ALT、AST、CHE、ALB、TBIL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LP、ALT、AST、CHE、ALB、TBIL较A、B组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与AST、CHE呈相关(P〈0.05),GP73与ALT、AST、CHE、ALB呈相关(P〈0.05),与ALP、TBIL无相关性(P〉0.05).结论 GP73相对于AFP是反映HBV相关性肝病患者进展重要指标,并与肝损害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方法鼻饲流质,观察组43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球蛋白(GLO)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显著降低(P〈0.05),PA、ALB和GLO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PA、Hb和GLO均显著降低(P〈0.05),ALB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A、GL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B和Hb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5%(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维持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