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在Ⅵ型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8例Ⅵ型髁突骨折患者于伤后3~14 d内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分析MRI表现. 结果 在18例19侧Ⅵ型髁突骨折中有15侧发生关节盘移位,9侧关节囊撕裂,16侧关节盘后区组织撕裂(双板区),19侧关节腔内关节液改变. 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Ⅵ型髁突骨折引起的颞下颌关节损伤情况,是颞下颌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与评价手段,有利于指导临床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调位(牙合)垫改变开口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调位(牙合)垫对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开口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25例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戴用调位(牙合)垫前、后开口运动中髁状突、切点的运动轨迹.结果调位(牙合)垫改善开口型;水平面髁状突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由偏向运动较慢侧变为偏向较快侧;双侧髁状突的滑动协调性得到改善.结论调位(牙合)垫通过改善关节结构受力状态而影响髁状突运动;开口型受双侧髁状突协调性和开口初期矢量方向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髁状突是下颌骨结构比较薄弱的部位,其骨折发生率约占下颌骨骨折的1/3[1].髁状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后处理不当,可出现咬合关系异常、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甚至关节强直等.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2006年收治的256例髁状突骨折患者的资料,了解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正常青年人颞下颌关节张、闭口斜冠状位MR图像关节盘与髁突的位置关系.方法 对29例(58个颞下颌关节)正常青年人行MRI张、闭口斜冠状位PDWI扫描,选取闭口位通过髁突前斜面中心、张口位通过关节盘中带中心层面测量关节盘与髁突的位置.结果 58个关节中除去9个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关节及1例有运动伪影影响的2个关节,47个关节斜冠状位观察结果如下:(1)闭口位有30个(63.83%)、张口位有45个(95.74%)关节盘内缘超出髁突内缘,关节盘内缘与髁突内缘间距于张口位大于闭口位(P =0.00);张、闭口位各有3个(6.38%)关节盘外缘超出髁突外缘,关节盘外缘与髁突外缘间距无统计学差异(P =0.70).(2)关节盘内外缘间距于张口位大于闭口位(P =0.00);髁突内外缘间距张闭口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 正常青年人存在颞下颌关节盘内缘超出髁突内缘的现象,应避免误诊关节盘内侧移位.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X线检查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下颌关节是颌面部的稳定、灵活,且具有转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动关节。X 线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复习近期文献,概述如下。一、口腔X 线投照技术和有关问题(一)髁状突经咽侧位投照技术,此位置显示髁状突前后斜侧位影象,适用于颞颌关节器质性破坏、类风湿性关节炎、髁状突肿瘤、髁状突高位骨折的诊断。(二)曲面断层X 线摄影开闭口位投照技术,此位置系经过一次摄影,能在同一张X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开闭口运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1.0mm厚的闭口位、大开口位的颞下颌关节的薄层断面标本,在SGI工作站上对关节盘、髁突等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及相关测量。结果: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可显示闭口位、大开口位时颞下颌关节形态、位置变化及其三维解剖结构关系。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整体显示,并可绕任意轴进行旋转,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适时测量。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颞下颌关节运动解剖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核素骨显像诊断颞下颌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利用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和SPECT检查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6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接受X线片、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和SPECT检查.通过骨扫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选择23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选择保守治疗者43例,血池相和延迟相影像及SPECT两侧关节区影像对称.接受颞下颌关节重建术者23例,血池相和延迟相影像及SPECT影像两侧关节区影像不对称,患侧关节区放射性强度和髁状突放射性计数比值稍高于对侧;术中发现,髁状突表面软骨有破坏,术后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骨扫描可以作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早期器质性病变的检测手段,选择为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强直(Temporomandibular ankylosis,TMJA)是髁突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张口受限、咬合紊乱,如果发生在生长发育期,还可造成颌面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文献报道髁突骨折是造成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首要原因[1]。Nort  相似文献   

9.
骨软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好发部位是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发生在颞颌关节髁状突的罕见,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4岁。因面部畸形5年,下颌关节活动障碍1年而就诊。查体见左下颌向外膨隆,下颌关节过度运动。X线平片:左颞颌关节区似有团块影。X线体层摄影:左下颌骨髁状突后上方可见直径约1.5cm大小的类圆形骨性肿物,位于增大了的关节窝内,其密度不均匀,略呈菜花状,其皮质与髁状突连续(图1,2)。CT冠状面扫描:左下颌骨髁状突上方可见一不规则骨质密度隆起,边缘不规则,呈菜花状,为宽基底与髁状突相连续。关节窝明显扩大,形态不…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1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颌骨髁状突尤其髁状突颈部骨质脆弱 ,是骨折的好发部位。髁状突不同于下颌骨其他部位的骨骼 ,它构成颞颌关节 ,在下颌生长发育以及下颌的功能运动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髁状突骨折在临床治疗中有其特殊性。现将 1988~ 2 0 0 0年收治的 12 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 2例 ,女 18例 ;年龄 5~ 5 0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81例 ,打击伤 18例 ,跌伤 15例 ,挤压伤 6例。骨折分类 :根据髁状突骨折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 ,将髁状突骨折分为髁状突高位骨折 (也称髁头骨折或关节囊内骨折 )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保留髁突和颞下颌关节盘的术式对于治疗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内强直Ⅲ型的疗效.方法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内强直Ⅲ型8例,男4例,女4例;年龄7~22岁,平均13.6岁.病程1~12年,开口度2~10 mm.手术方法为去除外侧髁突骨折断面形成的骨痂,将髁突磨改成形,在内侧寻找分离出移位的关节盘,松解后将关节盘的外侧端缝合固定至外侧关节囊或软组织.结果 术后随访6~38个月,患者开口度平均30 mm,无关节疼痛及弹响症状,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采用保留髁突和关节盘的方法治疗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内强直Ⅲ型,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介绍了CT检查,尤其三维CT成像在颞下颌关节中的应用。 一、TMJCT检查及用途 80年代初CT开始用于TMJ病变的检查。常用位置有横断位、直接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主要观察①TMJ关节结节和关节窝形态、位置及骨质结构改变;②关节间隙周围的关系并进行关节间隙测量;③髁状突骨质形态、边缘、解剖结构和活动范围并进行髁状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诊断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颞下颌关节损伤患者于外伤后3~20天内行颞下颌关节MRI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闭口斜矢状位T1WI、PDWI、斜冠状位T1WI、T2WI,张口斜矢状位T1WI、PDWI。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分析MRI表现。结果:30例共60个颞下颌关节中发现18个髁状突骨折,9个骨损伤,29个关节盘移位,26个关节囊积液、积血。结论:MRI能很好的显示颞下颌关节的骨折、骨损伤以及关节盘与关节囊损伤情况,是颞下颌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与评价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颞下颌关节强直较少见 ,现将我院遇到的 2例报告如下。例 1 女 ,14岁 ,10年前左耳流脓 ,治疗后好转 ,尔后逐渐张口困难。查体 :下颌偏左 ,面部不对称 ,张口度 0 .5cm ,双侧髁突动度 (± ) ,听力正常。CT扫描示 :左侧下颌骨升支短粗 ,髁状突呈球状肥大 ,颞颌关节窝浅平 ,异常肥大的髁突与关节窝形成的关节间隙明显变窄 ,关节面增生硬化 ,且有骨小梁通过关节间隙 (图 1,2 )。CT诊断 :左颞下颌关节畸形并关节强直。手术行左颞颌关节成形术 ,术后 2 0d ,张口度 1.5~ 1.8cm。例 2 男 ,13岁 ,10年前下颌部外伤后面部出现进行性畸形 ,近 2年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盘前移位对兔颞下颌关节组织的影响。方法:对6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的右侧颞下颌关节分别切除盘前及内外侧韧带,然后将关节盘前拉,用丝线固定于颧弓部,造成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左侧颞下颌关节为非手术对照。术后4周处死动物,解剖显微镜下切除关节组织,常规处理,石蜡包埋,HE染色。结果:手术侧关节髁突表面纤维组织呈局灶性增厚,软骨细胞增生活跃,关节出现大量新生的软骨细胞,核大,深染或双核,双板区纤维组织排列紊乱,对照关节则无组织学异常表现,结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可造成兔颞下颌关节形态及组织学变化,其早期组织学特点为髁状突的进行性改建与关节盘及双板区的退行性改建并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并伴有不同程度颞下颌关节症状的青少年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拍摄CBCT,测量关节后、上、前间隙,并记录关节症状情况。结果患者正畸治疗后,颞下颌关节后、上间隙较治疗前增大(P<0.05);关节前间隙较治疗前减小(P<0.05);患者关节弹响、双侧髁突动度、开口型异常的发生情况均有所减少(P<0.05)。结论应用CBCT可确定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能够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常人和偏侧咀嚼者颞下颌关节核素骨显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放射性同位素骨三相显像技术对正常人及偏侧咀嚼者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的差异.材料和方法:正常男性志愿者15名和偏侧咀嚼者20名,接受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检查,以分析、比较不同咀嚼方式对颞下颌关节及骨的血流和骨代谢的影响.结果:正常人及偏侧咀嚼者两侧颞下颌关节形态对称,偏侧咀嚼者两侧髁状突运动不一致.正常人下颌骨不同部位的骨血流和骨代谢有特定差异.偏侧咀嚼者骨扫描示上述部位差异改变,非咀嚼侧关节区放射性强度稍高于咀嚼侧.结论:放射性同位素骨三相显像可以准确显示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8.
颞颌关节非骨性结构的病变及其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颌关节非骨性结构的病变及其影像表现100036北京空军总医院尹音(综述)刘宝林①(审校)颞下颌关节病;磁共振成像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82.6颞颌关节的组成包括了骨性成分——颞骨的下颌关节窝及下颌骨髁状突和非骨性成分——关节盘、关节囊及关节韧带。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口腔全景片X线机进行其他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口腔全景片AUTO - 2 -X线机 ,使头颅矢状面与定位器中心线呈 4 5°角 ,头颅矢状面与水平面垂直 ,摄张口位和闭口位。结果 颞颌关节、颞骨茎突、下颌骨髁状突、下颌支、下颌角显示清楚。结论 利用此机器的体层摄影 ,能清楚地显示颞颌关节、颞骨的关节窝、下颌骨髁状突、颞骨茎突、下颌角、部分下颌体、无其他骨头重叠影 ,属一机多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以尸体标本的微CT成像结果作为标准,探讨最适宜评价下颌骨髁状突骨皮质的颞下颌关节MR成像矢状位序列。方法将8例头部标本(平均年龄81岁)共16例颞下颌关节进行MR成像。两名观察者在所有MRI矢状位序列上测量了下颌骨髁状突前、上及后部的骨皮质厚度(客观分析),并且观察是否有骨皮质变薄、骨质侵蚀或骨表面不规则以及皮质下囊肿和髁状突前部骨赘形成(主观分析)。以微CT成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