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麻醉下经口气管插管中,以Macintosh喉镜+纤支镜双人操作和单人纤支镜操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2010~2011年间连续收入的择期腹部手术的全麻成年患者4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双人操作Macintosh喉镜+纤支镜,B组单人纤支镜插管,每组200例。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插入喉镜,评出CormackLehane(C-L)分级。观察指标:(1)术前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张口度、甲颏间距,并评定Mallampati分级。(2)声门暴露时间、置管时间、暴露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满意度评分。(3)短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口齿损伤、气管导管染血、咽喉疼、声嘶。结果有392例(98%)进入统计。A组C-L分级Ⅲ和Ⅳ级分别有9例(4.6%)、4例(2.0%);B组8例(4.1%),4例(2.1%)。声门暴露及置管指标(时间、一次成功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插管满意度评分,A组也显著高于B组(P〈0.05);气管导管染血、咽喉疼及术后声嘶,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使用Macintosh喉镜辅助可显著提高麻醉状态下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的一次插管及置管成功率,并减少短期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产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减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插管。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拔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应用降压药情况,有无呛咳与屏气反应及气管插管后合并的咽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无显著差异。L组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及应用降压药的比例均低于C组,呛咳、屏气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但拔管后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高于C组。两组咽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术后1d咽部异物感及咽痛均明显好转。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可减轻气管导管拔除时的呛咳与屏气,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全麻气管插管时,导管气囊压力不当可致气管黏膜缺血损伤、术后声嘶、咽喉痛等并发症[1,2]。常用的套囊充气法有:手指捏感法、最小容积阻塞法和套囊充气测压仪(Cuff Pressure Gauge,CPG)充气法。手指捏感法盲目性很大,最小容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托下颌法辅助光棒气管插管作一初步评价。方法100名实施择期骨科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光棒下经口气管插管:A组托下颌法辅助组和B组常规光棒插管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后行插管操作。观察指标:(1)术前测量张口度(上下切牙间距)、甲颏间距,并评定Mallampati分级。(2)操作情况:置管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气管插管所致并发症:口齿损伤,咽喉疼痛等。(3)纤支镜通过鼻咽通路观察咽喉部组织对插管操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最终均获成功,三次以内尝试操作的总成功率均为100%。未见明显并发症。置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 P〈0.05);一次成功率A组高于B组( P〈0.05);纤支镜评分A组影响插管操作情况明显低于B组( P〈0.05)。结论托下颌法辅助光棒经口气管插管可显著的提高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接受全身麻醉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使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和GlideScope视频喉镜(GlideScope video laryngo scope,GSVL)经口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及其并发症。方法拟行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Ⅲ级,年龄23~70岁,随机分为FOB组和GSVL组,每组4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FOB或者GSVL实施经口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以及气管插管后1、2、3、5、10 min时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患者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GSVL组相比,FOB组患者气管插管1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FOB与GSVL均可减轻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与GSVL相比,FOB在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及减少其相关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喷雾气管导管在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喷雾气管导管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SL组)、喷雾气管导管组(S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记录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及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2 min(T4)、拔管后10 min(T5)的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心率(HR)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拔管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明显呛咳及拔管后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例数。结果三组患者SAP、DAP、HR及RPP在T1均明显低于T0(P<0.05),S组与C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较T0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SL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SL组拔管时呛咳、拔管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拔管后咽喉部异物感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各组间拔管后声音嘶哑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前经喷雾气管导管进行气道表面麻醉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控制心肌氧耗,气道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HC视频喉镜与普通一次性喉镜用于气管插管时的Cormack&Lehane分级,探讨其在处置困难气道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SAⅠ~Ⅱ级,需全麻气管插管患者4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HC视频喉镜(HC)组20例和普通一次性喉镜(P)组20例。全麻诱导后分别交替使用两种喉镜窥喉,并记录Cormack&Lehane分级,然后使用相应组别喉镜插管,记录插管时间与插管次数。结果与P组比较,HC组Cormack&Lehane分级1级和1级与2级相加病例明显增多,3级和4级明显减少(P<0.05),表明HC视频喉镜较普通一次性喉镜能更好显露声门。虽然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中P组有1例窥喉Cormack&Lehane分级4级,2次试插失败后改用HC视频喉镜,Cormack&Lehane分级改善至2级,一次插管成功。结论 HC视频喉镜在显露声门方面显著优于普通一次性喉镜,能够降低插管难度,不仅适用于常规气管插管,还可能有益于困难气道的处置,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复杂心脏手术后长期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ICU治疗对策。方法 对78例经口腔长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在ICU内呼吸机治疗的机械通气模式、小潮气量加PEEP治疗、镇静剂应用、ICU的常规监测、插管、套囊位置和气囊压力大小的选择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例因低心排、肾衰及多器官衰竭而死亡。73例顺利脱机,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口腔插管3~10d都是安全的。其中插管及套囊位置、套囊压力是长期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重要环节。小潮气量通气+PEEP+SIMV+压力支持可加强肺保护,有效预防肺不张和肺损伤。  相似文献   

9.
手术全麻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是常用的气道开放方式,但受插管是否顺利及插管时间长短的影响,患者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部异物感、声嘶、疼痛甚至不能正常发音等不适〔1,2〕,随着采用全麻方式进行麻醉的数量日益增多。我科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为主的综合措施对拔管后的患者进行气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分组将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住院施行手术,并接受全身静脉麻醉、气管插管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A组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0岁,气管插管时间6~7 h,全麻清醒24 h后即接受超声雾化吸…  相似文献   

10.
王光  熊敏才 《人民军医》1999,42(3):143-144
非仰卧位下接受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不常见。1994~1997年,我院共收治不能在仰卧位下接受全麻诱导气管插管13例,全部采用侧卧位进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8~47岁。ASA~级。均为腰背损伤,其中烧伤3例,火器伤4例,锐器伤6例。除3例烧伤为择期手术外,其余10例均在禁食仅4~6h行急诊手术。1.2 方法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依病情选左或右侧卧位,用小枕头使头部保持正位并妥善固定。建立静脉通道,接通血压、心率、SPO2监护装置。根据诱导插管方法分为两组。组为快速诱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罩用于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均经快速诱导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置入喉罩。记录两组不同时段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值及随访术后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0.98以上,诱导时胃膨胀程度相似,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无显著差异;在插管(罩)和拔管(罩)时,气管插管组的心率和血压显著升高,喉罩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喉罩通气可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可安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应用于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8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方法,B组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通气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24 h后的PaCO2、PaO2、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的护理次数、插管时间均明显比B组更多、更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6%(24/34),B组为20.6%(7/34),B组显著低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经鼻气管插管治疗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安全性更好,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PICU2011-03~2011-12收治的98例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98例患儿中6例意外拔管,4例脱管,1例误吸。经及时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气道管理常见困难,因材施教,灵活掌握指针,精心护理才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全麻术后气管插管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黄安宁  陈娜 《武警医学》2004,15(4):282-283
杓状软骨脱位是气管插管及留置过程中造成喉部损伤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发生于困难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也可发生于气管插管顺利的患者。我院2001年-2003年发生3例因气管插管引起右杓状软骨脱臼致声音嘶哑,经纤维喉镜证实并复位成功的病例。临床上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进胸胸科手术患者实行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80例左进胸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左侧双腔管支气管插管组(L组)和右侧双腔管支气管插管组(R组),每组40例。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左或右侧双腔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导管移位率、术后插管相关并发症及术中单双肺通气时的通气氧合情况的差异。结果 L组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R组,L组的导管移位率、术后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单双肺通气时的通气氧合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左侧双腔管支气管插管,可以获得同样的通气氧合效果,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更高,导管移位和术后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抑制气管插管术后咽部不适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妇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处理,观察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处理,比较两组术后咽部不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咽部不适及需雾化治疗的比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全麻所引起的术后咽部不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卡因气管黏膜表麻对全麻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1%丁卡因5 ml采用气管内喷入;对照组:无表面麻醉。诱导方法: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赛机宁0.3 mg/kg。观察指标: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 min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在不同时点与对照组比较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循环波动的保护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时丁卡因表麻可减轻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osight视频喉镜在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并施行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用Tosight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用Macintosh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无创血压(N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较高,声门暴露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均有NBP和HR变化,但对照组变化幅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插管中,Tosight视频喉镜能安全有效地暴露声门,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祥和  时长城 《人民军医》1998,41(5):270-271
麻醉中气管插管困难是一个十分危急的问题〔1〕。对此,我们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下进行插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8例,年龄36~62岁。颈部巨大肿块切除术5例,脊柱强直驼背矫治术3例,急诊剖腹探查术8例,口腔手术2例,均因口腔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困难而采用纤支镜引导插管。1.2 方法 (1)快速法:麻醉诱导后,1人用喉镜暴露会厌,另1人将套入气管导管的纤支管镜慢慢伸入,找到声门进入气管中段,气管导管顺着纤支镜慢慢插入,估计进入气管后拔出纤支镜;(2)盲探法:在辅助药的帮助下(如芬太尼-氟哌啶合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Ainraq喉镜与Macintosh喉镜在无肌松麻醉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时的优劣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头颈部手术患者5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使用Airtraq喉镜(A组)与Macintosh喉镜(M组),两组均采用丙泊酚2.5 mg/kg,瑞芬太尼1.5μg/kg静注,不使用肌松药,麻醉诱导注药2 min后行气管插管,根据气管插管条件评定标准,评价气管插管满意率,并观察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两组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A组气管插管满意率为96%,M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期间以及气管插管后3 min,M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大,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肌松麻醉诱导后,与Macintosh喉镜比较,Airtraq 喉镜声门显露清楚,气管插管满意率高,操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