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LIPA喉罩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SLIPA喉罩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麻醉期的相关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移罩/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置入喉罩/插管、术后苏醒时、移开喉罩/拔管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较对照组稳定(P<0.05);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咽喉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罩用于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均经快速诱导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置入喉罩。记录两组不同时段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值及随访术后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0.98以上,诱导时胃膨胀程度相似,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无显著差异;在插管(罩)和拔管(罩)时,气管插管组的心率和血压显著升高,喉罩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喉罩通气可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可安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李光才  王勇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67-1069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SLMA)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18 ~60岁,体重45 ~70 kg,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upreme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两组麻醉诱导后置入SLMA或气管导管.S组置入喉罩后行FOB评分检查喉罩对位情况.记录喉罩和气管插管成功率;记录入室时(T0)、麻醉插管前即刻(T1)、麻醉插管后即刻(T2)、麻醉插管后3 min(T3)、麻醉苏醒拨管前即刻(T4)、麻醉苏醒拨管后即刻(T5)麻醉苏醒拨管后3 min (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合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观察插管(喉罩)时、拔管(喉罩)时、术后24h咽喉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插入气管导管(喉罩),但第一次插管成功率E组明显高于S组(P<0.05);与T0比较,S组T1、T2、T3时,E组T1、T2、T3、T4时的MAP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S组比较,E组T2、T4时的MAP,在T2、T4、T5时的HR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组在呛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但E组的套囊带血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Sureme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均可能保证有效通气和安全性,但Supreme喉罩在维持心血管反应、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及气道管理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中使用喉罩通气全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7月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7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2-46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两组均实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全麻;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或带喉罩时(T1)、拔管或拔喉罩(T2)这3个时间节点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观察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咳嗽、声音嘶哑、咽喉肿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2时,两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高于T0时,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Cor、NE、E水平均较T0升高,且对照组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中,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胆囊腹腔镜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01月-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麻醉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29例纳入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麻醉),余下29例纳入观察组(予以喉罩麻醉),统计并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术后睁眼及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55%比对照组72.41%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及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90%比对照组41.38%更低(P<0.05)。结论胆囊腹腔镜麻醉中采取喉罩麻醉比气管插管麻醉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迪斯(MEDIS)插管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5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MEDIS插管型喉罩组(M组)和UE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组(U组),每组各61例患者。观察并记录各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通气情况、苏醒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M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各时间点心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1 d咽喉痛率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U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使用MEDIS插管型喉罩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术后咽喉痛以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在高海拔地区老年人麻醉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腹部手术全麻患者50例,年龄60岁~78岁,随机均分为喉罩组(S组)及气管插管组(T组)。全麻诱导后插入Supreme喉罩/气管导管。记录一次插入成功率及所需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插入前(T2)、插入时(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4)及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术中指脉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eak);观察术中误吸、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呛咳及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低氧血症、咽喉疼痛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S组喉罩一次插入成功率较高(P〈0.05)、插入时问明显缩短(P〈0.01);T3、T5时SBP、DBP、HR波动明显小;拔除喉罩后低氧血症及咽喉痛发生率少(P〈0.01),且无呛咳病例。两组术中SpO2、PErCO2和Peak均在正常范围内,均无误吸发生。结论:Supreme喉罩操作简便易行,插入/拔除操作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不引起呛咳,术后不良反应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联合喉罩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联合喉罩组(R组,n=62)和常规插管全麻组(C组,n=62),比较两组术中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及麻醉效果,观察记录手术结束到拔喉罩(拔管)时间和患者清醒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气道峰压基本相似,R组在喉罩置入和拔除喉罩前后HR、MAP无显著变化;C组在T1、T2、T3、T4时的HR、MAP均有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在T1、T2、T3、T4时点,C组HR、MAP均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各时点Sp O2均无显著变化。C组手术结束到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长于R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联合喉罩麻醉能够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求,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三种非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学龄前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更适合学龄前儿童的麻醉方法。方法 75例腹股沟斜疝患儿,ASAⅠ~Ⅱ级,年龄3~6岁,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随机分为氯胺酮-丙泊酚全麻组(A组)、喉罩-七氟烷全麻组(B组)和面罩下静吸复合全麻组(C组)。记录麻醉期间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并记录置入喉罩或鼻咽通气道的时间和一次成功率,患儿清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的时间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例数。结果 A组患儿麻醉后各时点MAP、HR明显高于麻醉前及对应时点B、C两组患儿(P<0.05),置入、拔出喉罩或鼻咽通气道时B组患儿MAP、HR明显高于C组患儿(P<0.05),三组患儿麻醉后PETCO2均高于麻醉前,A组患儿一直维持相对较高水平,而B、C两组患儿逐渐降低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置入鼻咽通道的时间明显短于置入喉罩的时间(P<0.05),一次性置入鼻咽通道的成功率也明显高于一次性置入喉罩的成功率(P<0.05),B、C两组患儿清醒时间和出室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而B、C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A、B两组(P<0.05)。结论面罩下非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具有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麻醉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次腰麻复合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单次腰麻复合喉罩(A)组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B)组,观察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SpO2、PETC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HR、MAP的变化较B组小(P<0.05,P<0.01);两组的SpO2、PETC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A组无咽喉不适,B组咽喉不适6例;A组患者阿曲库铵,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恢复室停留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采用单次腰麻复合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都可安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在小儿脑立体定向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脑立体定向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观察组)和气管插管组(对照组)各30例。全身麻醉药物诱导完全起效后分别行喉罩和气管导管置入通气,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喉罩(气管插管)置入前、置入后、术后撤除喉罩(气管插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值,并对撤除喉罩(气管插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喉罩(气管插管)置入前的MAP、HR、SpO2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喉罩(气管插管)置入后、术后撤除喉罩(气管插管)时,观察组的MAP及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喉罩通气可安全应用于小儿脑立体定向术全身麻醉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喉麻管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双腔气管插管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60例择期行胸科手术并需要行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S)和对照组(D)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右美托咪定0.7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并在插管时用喉麻管将2%利多卡因1 mg/kg行声门上,声门下表面麻醉.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应用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10 min,并在插管时用喉麻管将2%利多卡因1 mg/kg行声门上,声门下表面麻醉.观察两组入室后(T0)、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 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诱导期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组在T 1、T 2、T 3和T 4的HR、SBP、DBP和MAP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0、T5时段血流动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2%利多卡因1 mg/kg喷喉表面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0.75μg/kg静脉泵注10 min能够降低双腔气管插管引发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马启刚  陈卓 《武警医学》2017,28(11):1104-1106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手术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全身麻醉3种不同方法置入效果。方法 将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使用喉罩全身麻醉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 例,分别采用常规法(A组)、逆转法(B组)、双手托下颌法(C组)。记录3组一次性就位成功率、置入时间、置入难易程度、术毕拔出喉罩表面是否有血迹、术后24 h咽痛等,同时对3种喉罩置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置入喉罩,C组一次性就位成功率为93%,高于A组(60%)和B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喉罩置入时间(40±4.5)s,与A组(61±8.7)s和B组(60±9.3)s相比较,时间明显缩短(P<0.01);C组喉罩置入难易程度评分(1.2±0.37),明显低于A组(1.8±0.70)和B组(1.7±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毕拔出喉罩表面血迹发生率(3%),低于A组(27%)和B组(20%)且术后咽喉痛发生率C组为6%,低于A组(23%)和B组(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手托下颌法置喉罩更加简便、有效,避免反复置入过程中引起意外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在临床麻醉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小儿麻醉中的使用方法及利弊。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20例),全麻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0ug/kg,丙泊酚1.0mg/kg,司可林1.0mg/kg,在药物完全起效后行LMA和TT置入。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LMA(TT)置入前、置入后以及术后拔除LMA(TT)后的MAP、HR、SpO2的数值,并对置入LMA和TT的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及LMA(TT)置入前的MAP、HR、SpO2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置入后和术后拔除LMA(TT)时LMA组的MAP、HR显著低于TT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装置使用简单、无创伤,对大多数成人和小儿都适用。若掌握好喉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应用视可尼喉镜(SOS)和插管型喉罩在预测困难气道插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心功能1~2级)随机分为两组:视可尼喉镜辅助插管组(A组)和插管型喉罩组(B组),每组30例。术前评估Mallampati分级≥Ⅲ级,全麻诱导后A组采用视可尼喉镜辅助气管插管;B组使用插管型喉罩,记录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时间点为入室时(T0)、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和术后第48 h,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插管时间为(34.7±9.4)s、插管次数为(1.1±0.3)次,均明显低于B组的(67.6±7.2)s和(1.5±0.4)次,A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3.3%高于B组的80.0%(P<0.05);B组术后发生咽痛、声音嘶哑者有4例,多于A组的1例(P<0.05);A组有2例患者经二次插管成功,B组有5例经二、三次插管成功,2例改换视可尼喉镜辅助插管成功,1例经纤支镜辅助完成插管。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可预测插管困难患者,视可尼辅助插管比插管型喉罩能更快速控制气道,减少插管次数,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而且插管后咽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插管型喉罩组,两组患者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比较在靶控输注相同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下,置入SLIPA喉罩和传统LMA喉罩所需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方法将40例择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成S组和L组;S组置入SLIPA,L组置入LMA。两组均采用Marsh药代动力学模型以4.0μg/ml的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丙泊酚5 min后,运用改良的Dixon’s上下序贯法,采用Minto药代动力学模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5 min后置入喉罩。采用probit法计算出S组和L组所需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剂量(ECe50)。结果 S组患者瑞芬太尼的ECe50为3.25 ng/ml(95%CI 2.86~3.43 ng/ml),L组患者瑞芬太尼的ECe50值为2.97 ng/ml(95%CI 2.82~3.22 ng/ml)。结论在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相同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下置入SLIPA喉罩和LMA喉罩,SLIPA喉罩所需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要高于传统LMA喉罩。  相似文献   

17.
刘瑶  贾洪峰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55-1456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麻醉诱导期间行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IS值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和丙泊酚组(P)各30例,分别观察两组在全麻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3min(T3),气管插管后5min(T4)的SDP、DBP、HR及BIS值的变化。结果:P组与E组在相同时点的BIS值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E组在T1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均可使患者达到合适气管插管的BIS值,但丙泊酚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依托咪酯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管型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60例,随机分为双管型喉罩组、气管插管组和面罩组各20例。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2.5~3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1~0.2mg/kg,长托宁0.1~0.2mg,地塞米松0.2mg/kg,瑞芬太尼2μg/kg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高频喷射呼吸机控制通气。比较3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O2)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管型喉罩组SBP、DBP、MAP和HR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HR显著低于面罩组(P<0.05);SO2水平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双管型喉罩组发生咽喉疼痛1例;气管插管组拔出气管导管时发生喉痉挛1例,咽喉疼痛15例;面罩组出现腹胀和托下颌时体动3例;3组均未发生反流和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双管型喉罩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和面罩。  相似文献   

19.
董兰  雷志礼  李萌  丁冠军 《武警医学》2011,22(11):948-951
目的探讨SLIPA^TM喉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及最佳置入麻醉深度。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6组,根据呼吸道管理方式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数值,依次分为:喉罩+BIS40组(A1)、喉罩+BIS50组(A2)、喉罩+BIS60组(A3)、气管插管+BIS40组(B1)、气管插管+BIS50组(B:)、气管插管+B1S60组(B3)。麻醉诱导时待麻醉深度(BIS)达到40、50、60时,分别置入SLIPA^TM喉罩或行气管内插管,并于入室、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T0、T1、T2、T3、T4)5个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监测血浆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TⅡ)。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n比较,A1、B1组患者MAP在T1时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除A1组外其余各组患者MAP、HR均于T2时开始升高(P〈0.05),且B3组患者MAP在T2、T1和T4时均明显高于A3组(P〈0.05)。(2)激素水平变化:与T1比较,A1、B2组患者E水平于T2时开始升高(P〈0.05),ATⅡ水平于T3时开始升高,B3组患者E和ATⅡ水平均于T2时开始升高(P〈0.05),并持续到T4时(P〈0.01)。B3组患者ATⅡ水平在T2、T3和T4时均明显高于A1组(P〈0.05)。结论与气管内插管相比,SLIPA^TM喉罩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小。BIS50是置入SLIPA^TM喉罩比较合适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20.
七氟醚与丙泊酚辅助镇静在纤支镜经口气管插管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咽喉部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下,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对纤维支气管镜(FOB)经口气管插管提供辅助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麻醉前访视怀疑有困难插管的拟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七氟醚组(n=30,S组)和丙泊酚组(n=30,P组).局麻后采用辅助镇静,待病人意识丧失后,行FOB操作.记录镇静诱导时间、肢体运动、舌后坠、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及插管呛咳情况;术后满意度调查采用VAS评分;监测心电图、动脉血压、SpO2.记录时间点:给药前基础值(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成功,操作期间未见明显并发症,无退出病例.S组镇静时间明显长于P组(P<0.05),而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两组基本相似(P>0.05),S组镇静诱导期出现肢体运动、插管呛咳的例数明显多于P组(P<0.05),而舌后坠则明显小于P组(P<0.05).术后满意度调查VAS评分,S组小于P组(P<0.05).在T1-3,S组HR高于P组(P<0.05);在T2,S组MAP高于P组(P<0.05).结论 两种辅助镇静方式皆可获满意安全的临床效果;丙泊酚提供更好更快的气管插管条件,患者满意度高,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七氟醚则可提供更为安全的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