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肝硬化腹腔积液并发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影响疾病的预后。我院肝病科从1998年 1月至 2 0 0 3年 9月收治了肝硬化腹腔积液低钠血症 5 4例 ,现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4例患者中 ,男 5 1例 ,女 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1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根据血钠值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结果轻度低钠血症纠正率为100%,中度91.9%,重度21.9%。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纠正率与低钠血症程度有关,血钠值越低。其病死率越高,临床医师要重视低钠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肝硬化并低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低钠血症发生原因、诊断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主要诱因中,长期钠盐摄入量低25例(44.6%),利尿剂应用不合理19例(33.9%)。轻度低钠血症患者30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4例,肝性脑病2例,反复腹水0例;中度低钠血症患者19例中,并发肝肾综合征3例,肝性脑病6例,反复腹水1例;重度低钠血症患者7例,并发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7例,反复腹水5例。经积极治疗后,56例低钠血症患者纠正22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89.3%,病死率为1.8%。结论熟练掌握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的诱因,加强对患者血清电解质的检测,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积极补钠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沈俊松  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16-1217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进行分析,并依据血钠值分为轻度(135mmo1/L~130mmol/L);中度(121mmol/L~129mmol/L);重度(≤120mmol/L)低钠血症,分别比较其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51.9%(120/231);轻、中、重度低血钠症,其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20.45%(9/44)、42.11%(8/19)及5.27%(3/57)、9.09%(4/44)、42.11%(8/19),轻与重度低血钠症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轻与中度低血钠者无显著差异(P>0.05);轻、中、重度低血钠症病死率分别为8.77%(5/57)、25.00%(11/44)及68.42%(13/19),三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肝功能A级与肝功能C级的重度低血钠发生率比较P<0.01;肝功能B级与肝功能C级的重度低血钠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低钠血症时血钠越低其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且低钠血症程度越重对应的Child-Pugh分级也越差.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并低钠血症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研究乙肝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危害,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52例乙肝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轻、中、重度低钠血症合并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0、12.94%、47.22%。合并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0、23.53%、61.11%。合并顽固性腹水的发生率分别为9.68%、41.18%、77.78%。轻-中度、重度低钠血症的纠正率分别为42.50%、15.62%,病死率分别为1.66%、21.87%。结论 乙肝肝硬化腹水易合并低钠血症,血钠越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适当补钠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及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危害。方法收集了2000年4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47例,回顾分析该病与肝功能以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的关系及其转归。结果Child-Pugh改良分级法B级30例,病死率6.67%,C级17例,病死率14.89%;47例中,并发肝性脑病13例(27.66%),肝肾综合征9例(19.55%),顽固性腹水15例(31.91%)。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常见的并发症,低血钠程度与肝功能分级及病死率显著相关(P<0.05),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顽固性腹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熊良圣  祝金泉 《江西医药》2007,42(7):590-592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肝硬化腹水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南昌大学一附院消化科2005年间住院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百分比、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腹水治疗效果方面,低钠血症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死率上低钠血症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重度组与中度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钠血症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腹水治疗效果相关,尤其是重度低血钠,且其病死率与低钠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62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2.2%(62/147),随低钠血症的加重,疗效明显降低,病死率增高(P<0.01),低钠血症的程度与肝功能分级、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等显著相关(P<0.01)。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应高度重视。正确诊治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30例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总结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 :整理并分析住院患者 30例低钠血症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经输液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低钠血症在住院 30例中以心肺及消化道疾病居多占 83 33% ,临床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占 83 33% ,中重度低钠血症占 4 3 33%。临床治愈好转率 83 33% ,无效、病死率 13 33%。结论 :低钠血症病因多样 ,临床表现复杂 ,治疗及时妥当则预后好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低钠血症者临床较为常见 ,尤其是应用排钠利尿剂后。本院对 1990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进行正确合理治疗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肝硬化腹水 15 0例 ,其中合并低钠血症 84例 ( 5 6.0 % )。本组诊断均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证实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81例 ,酒精性肝硬化 2例 ,药源性肝硬化 1例 ;并发肝性脑病 3 3例 ,上消化道出血 15例 ,脾功能亢进 2 6例 ,肝肾综合征 2 2例 ,自发性腹膜炎 3 0例 ,急性低钠综合征 19例。1.2 低血钠与肝性脑病及肾功能的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补钠治疗与限钠治疗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补钠组和限钠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常规治疗,观察其腹水程度、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补钠组的腹水程度明显低于限钠组,补钠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补钠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易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其腹水程度往往较高,治疗效果较差,易导致预后不良,补钠治疗较限钠治疗有明显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晚期患者常伴有腹水和低钠血症,一直以来是临床上的治疗难点。托伐普坦(tolvaptan)作为一种选择性的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可升高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帮助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增强肾脏处理水的能力,改善肝硬化患者腹水,并纠正肝硬化低钠血症,进而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罗志刚  赖苇  虞弘  张虹雨  赵斌 《中国医药》2009,4(9):674-67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合理饮食对于腹水消退和减少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3)q至2006年7月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8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保肝、利尿剂、补充人体白蛋白等治疗。治疗组为正常饮食,低钠血症(血钠〈125mmol/L)时给予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为限钠饮食,不补充高渗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水消退、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28例(68.2%),对照组13例(3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P〈0.01);治疗组腹水消退时间平均为(9.4±2.7)d,对照组为(11.8±2.2)d;治疗组肾功能损害0例,对照组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钠血症0例,对照组1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正常饮食、必要时补充高渗氯化钠以及合理使用利尿剂,可减少低钠血症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有利于腹水的消退,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肝硬化患者的低钠血症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将患者分为低钠血症组、正常组,对其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对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低钠血症组与正常组的年龄≥60岁例数(56比37)、过度利尿例数(42比29)、恶心呕吐例数(17比9)、低钠饮食例数(34比21)、过度限水例数(38比24)、过量排腹水例数(33比24)、胃肠道炎症例数(21比13)、腹腔感染例数(26比16)、大剂量应用泻药例数(19比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过度利尿、恶心呕吐、低钠饮食、过度限水、过量排腹水、胃肠道炎症、腹腔感染、大剂量应用泻药等.结论 肝硬化患者容易并发低钠血症,护理人员应针对肝硬化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纠正血钠水平,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叶献词  束庆文 《安徽医药》2012,16(4):494-496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判定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病例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重要生化指标、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SBP患者有较高死亡率,死亡组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血肌酐值(Scr)明显高于存活组;腹水白蛋白值、血钠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合并并发症多于存活组。结论 Child-Pugh评分、腹水中性粒细胞(PMN)数目、腹水白蛋白值、低血钠水平、血Scr值及合并并发症等因素均影响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转归,临床医师可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程四八 《安徽医药》2006,10(4):285-286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和死亡原因,有助于提高肝硬化的预防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期间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前腹水、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肝肾综合征出现率分别为95.2%(40/42)、97.6%(41/42)、95.2%(40/42)、88.1%(37/42)、54.8%(23/42)、26.2%(11/42)、21.4%(9/42);低钠低氯血症、低钙、低钾发生率分别为40.5%(17/42)、47.6%(20/42)、38.1%(16/42);脾功能亢进占71.4%(30/42),胆囊壁水肿、毛糙占59.5%(25/42),胆囊结石占35.7%(15/42);EKG以Q-T间期延长多见。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多,平均病程3年左右。预防和处理好肝硬化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是降低肝硬化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清钠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血钠水平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高钠血症组和低钠血症组的死亡例数,分别与正常血钠组相比较,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高钠血症组中,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低钠血症组和正常血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钠血症组死亡率和正常血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钠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肺心病住院病例并低钠血症组(血钠〈135mmol/L)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低钠血症组(血钠≥135mmol/L),分析肺心病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低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低钠血症组病死率为21.7%%,与血钠正常组(6.7%)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钠血症是肺心病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储建坤  刘荣欣  张征  杨涛  陈慧巧 《河北医药》2011,33(10):1451-1452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测定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并统计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可以降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Arginine vasopressin, also known as antidiuretic hormone, is a neuropeptide that functions in the maintenance of body water homeostasis.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vasopressin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multiple diseases, including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IADH) secretion, and the hyponatremia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cirrhosis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Vasopressin receptor antagonists are novel agents that block the physiologic actions of vasopressin. Lixivaptan is a vasopressin receptor antagonist with high V2 receptor affinity and is now undergoing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s. Studies so far have demonstrated that lixivaptan is efficacious in the correction of hyponatremia in SIADH, heart failure and liver cirrhosis with ascites, and few adverse effects have been noted. Thus, lixivaptan remain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modal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diseases and prevention of the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hyponatr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