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诊治右位主动脉弓伴左动脉韧带,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所致吞咽困难各2例,右位主动脉弓属食管后型,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分界处发出,经食管后向右斜行达右上肢压迫食管,2例行手术治疗,2例因症状轻微,未行手术,手术者近期吞咽困难完全缓解,结合文献对本症的发生及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动脉导管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胎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动脉导管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重点观察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与肺动脉动脉导管的连接形态、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与气管的位置关系。结果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动脉导管时,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均位于气管的右侧,呈反向的"V"型连接,即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仍呈"V"型连接,但位于气管的右侧。所有11胎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导管胎儿均不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未形成血管环。结论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导管的诊断切面为三血管气管切面,但不表现为右位主动脉弓并左位导管时特征性的"U"型连接,诊断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与气管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3.
右位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并高位食管癌1例国斌病人,女,5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隐痛1个月。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上消化道钡餐示钡剂通过主动脉弓受阻,该处食管狭窄,壁僵硬、粘膜皱壁紊乱、不规则破坏,5cm龛影周围有软组织块影;可见右位主动脉弓、降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右位主动脉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心脏中心2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右位主动脉弓行外科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10.96±12.08) 个月,体重(7.70±3.13) kg。法洛四联症14例,室间隔缺损9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肺动脉吊带1例;单纯双主动脉弓2例;均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其中13例合并血管环畸形,包括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畸形和双主动脉弓畸形。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在矫治心内畸形的同时,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移植,矫治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畸形,双主动脉弓主要是切断一侧非优势弓。 结果 围术期死亡3例,其中1例术后无法停体外循环死亡,1例未合并血管环的患儿术后7 d死亡,1例合并双主动脉弓患儿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死亡;1例放弃治疗。随访23例,随访时间3~17个月,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内畸形矫治满意,恢复良好,双侧上肢动脉波动良好。 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右位主动脉弓患者行外科矫治时应慎重,术前尽量完善相关检查,选择增强CT、磁共振成像检查,明确诊断,制定手术计划。一期同期矫治血管环畸形及其它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效果满意,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DSA技术评估主动脉形态及其分支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272例接受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DSA患者的DSA资料,评估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的发生率。结果 4272例患者中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正常3925例(3925/4272,91.88%),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347例(347/4272,8.12%)。变异类型:左颈总动脉(LCCA)与头臂干(BT)共干起自主动脉弓(175/4272,4.10%);左椎动脉(LVA)直接起自于主动脉弓LCCA与LSA之间(97/4272,2.27%);右颈总动脉(RCCA)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RSA)(35/4272,0.82%);RCCA、LCCA、LSA直接起自主动脉弓,迷走RSA起自降主动脉(10/4272,0.23%);RCCA、LSA直接起自主动脉弓,RSA与LCCA共干起自主动脉弓,RVA起自RCCA(4/4272,0.10%);右椎动脉双起源于RSA(4例/4272,0.10%);RVA起自右侧颈内动脉(4/4272,0.10%);弓上自右向左发出RCCA、LCCA、LSA、RSA,迷走RSA,LVA缺如,伴原始三叉动脉(4/4272,0.10%);镜像型右位主动脉弓(13/4272,0.30%);右位主动脉弓,LSA起自弓上Kommecell憩室(1/4272,0.02%)。结论通过DSA评估主动脉弓形态类型及分支的变异情况对介入诊断及治疗和某些胸部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主动脉,胸;解剖学变异  相似文献   

6.
锁骨下动静脉断裂行大隐静脉替代1例秦斌,姚震,涂仲凡,杨林病人男,35岁。吊车悬挂物撞击右前胸,并从3米高处跌下1小时,休克。急行气管插管,经胸骨正中切口加右锁骨下弧形切口开胸,沿主动脉弓上游离至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束带控制出血。术中发现,右肩胛骨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先天性血管环中完全性血管环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经超声产前检查结合产后影像学检查或者引产后病理确诊的完全性血管环胎儿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前超声的主要表现。结果本组中1例双主动脉弓构成完全性血管环,9例右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左锁骨下动脉构成完全性血管环,2例右位主动脉弓、左位动脉导管、迷走左无名动脉构成完全性血管环。结论临床产前诊断先天性完全性血管环最重要的切面为三血管气管,产前超声检查能较准确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常见的先天性完全性血管环,临床应用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8.
病儿 女,16岁。吞咽困难1个月,进行性加重。查体:无明显异常。食管吞钡检查示食管中段后壁外来压迫,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可能起自主动脉弓降部(图1);数字减影造影(DSA)示迷走头臂干起自主动脉弓降部(图2),术前诊断为迷走头臂干压迫食管。1998年10月先在颈丛麻醉下阻断右颈总动脉20分钟,病人无头晕、偏瘫、惊厥、昏迷等脑缺血表现,然后在全麻下右侧卧位经左第4肋间进胸,探查见降主动脉左后方发出迷走头臂干,绕过食管后方走向右侧,压迫食管。阻断该动脉后右桡动脉搏动消失,证实其为迷走头臂干。从食管后游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环的最佳解剖分型、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2014~2019年各类血管环手术治疗5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55.2%)、女26例(44.8%),中位年龄16.5(2~73)个月。对术前症状、影像学检查、血管环分类、手术方法、术后恢复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组患儿双主动脉弓畸形20例(34.5%),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或韧带22例(37.9%),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5例(25.9%),回旋主动脉伴颈位主动脉弓1例(1.7%)。中位呼吸机辅助时间6.0(0~648)h,中位住院时间14.5(7~104)d。全组共1例合并主动脉缩窄患儿围术期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儿出院后无症状生存,无再次手术,中位随访时间7.0(1~62)个月。结论对于原发病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或存在右位主动脉弓的患儿,需要术前完善CT或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血管环诊断。手术治疗血管环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症状,手术成功率高,再次手术干预率低,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右位主动脉弓、右位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kommerell's憩室是较为少见的畸形,发生主动脉夹层则更为罕见,文献中鲜有大宗病例报道。2014年本院收治1例在上述畸形基础上发展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右位主动脉弓伴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较为罕见。文献仅见散在个案报道,全部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腔内修复治疗未见报道。我院于2005年5月收治1例右位主动脉弓伴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腔内修复治疗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累及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夹层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5年5月因主动脉弓部夹层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病例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选择及理由,不同术式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病例92例,其中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36例,预开窗血管支架的TEVAR 2例,封闭左锁骨下动脉的TEVAR 31例,不开胸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TEVAR17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4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3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0例),开胸主动脉弓置换术6例。2例开胸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术后死亡,其余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夹层,开胸主动脉弓置换术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方式;TEVAR是的一种快速、有效、经济、术后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并可以通过开窗、分支血管旁路术等方式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我院采用辅助性右-左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并通过旁路人工血管,置刻度导管至左颈总动脉精确定位腔内修复(ednovascular repoia EVR)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和选择性脑灌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经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技术及其体外循环要点。 方法 经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和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持续选择性脑灌注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心血管疾病患者70 例。 结果 应用该技术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心血管疾病70 例中,脑部低流量灌注时间最长达81 分钟,平均28 .06 ±21 .07 分钟,术后患者6 小时内全部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 经腋动脉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在停循环期间持续选择性脑灌注方法对脑保护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静脉动脉化游离踇趾甲床移植二例徐雷,祝伟,孙天晔,糜菁熠,寿奎水1994年,我们应用静脉动脉化的趾甲床移植修复2例,获得成功。例1男性,18岁,因外伤致右中指指甲、甲床及甲根缺损,创面大小1.8cm×1.2cm,指骨外露,指腹完好,因拒绝外院“清创截...  相似文献   

16.
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灌注在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2.9-1993.7在深低温停循环连续上腔静脉逆行灌注下行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12例。病变侵及主动脉右弓,主动脉弓或弓降部。包括Bentall手术,高位右弓峡替换10例;主动脉升,弓,降部替换,头臂动脉移植1例;大动脉炎,升主动脉全长狭窄行长补片成形术1例。病人全部存活。DHCA逆行灌注时间27-81min,病人均于术后4小时内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测定入脑血和出脑血氧含量及乳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4岁,因骑自行车时不慎跌倒致右踝部扭伤,右踝肿痛、活动受限而来我院就诊。患者踝部肿胀、压痛明显、活动障碍,可扪及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活动正常,趾端血供好。侧位X线片显示:右胫骨远端骨骺骨折,骨块累及关节面,分离并旋转移位(图1)。诊断:右胫骨远端骨  相似文献   

18.
右位心、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罕见。我们采用Castor分支型支架对1例81岁女性患者实施主动脉腔内隔绝获得成功。与常规B型夹层的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比较, 术前应通过主动脉CTA、超声等明确右位心、主动脉及其分支、尤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解剖、夹层的破口位置及其比邻;通过术前影像学以及术中造影寻找出充分展现主动脉弓部形态及其分支的投射角, 并由熟练掌握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医师完成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不开胸"杂交"手术(不开胸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近中期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胸外科接受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毕即转入导管室行同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46~71岁。分析该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结果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4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3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0例。全部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术后7 d、3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复查CT,随访截至2015年9月,随访时间12~5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人工血管旁路通畅,血管支架无内漏。结论不开胸"杂交"手术可用于治疗难以耐受主动脉置换的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夹层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永存动脉干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外科治疗先天性永存动脉干6例。按VanPraagh分型,I型2例、II型4例。I型中伴主动脉弓中断1例,按Celoria等分类为A型。伴其它心内畸形3例。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1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处理主动脉弓中断。手术5例成功,随访7个月~4年8个月,疗效良好。1例术后肺动脉高压并发感染,自动出院后失访。作者主张永存动脉干一旦确诊宜早期手术。并对I型、II型的手术方法,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