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肠途径治疗仪重要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及疗效.方法 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方法 进行治疗,两组所用灌肠中药相同.每日1次,连续14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1%和72.5%.结论 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途径治疗仪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途经治疗仪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所用灌肠中药相同。每日一次,连续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别为94.1%和72.5%。结论: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刚  何冰 《广西医学》2003,25(8):1391-1392
目的 :探讨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 :将 12 0例慢性非特异性盆腔炎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0例 ,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 ;对照组 6 0例 ,采用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达 81.6 7% ,总有效率 95 % ,复发率 12 .2 8% ;对照组显效率为 5 6 .6 7% ,总有效率为75 % ,复发率为 2 8.89%。两组相比 ,显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 .0 0 5 )。结论 :结肠途径治疗机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盆腔炎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 ,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肠法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药物肠道保留时间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可减少粪便对药液与肠黏膜的阻隔,使药液与肠黏膜充分接触,有利于保留灌肠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保留灌肠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经结肠途径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美林 《海南医学》2004,15(9):68-69
目的 探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结肠炎的可行性。方法 对 80例结肠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吸痰管代替肛管行保留灌肠方法 ,治疗组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洗出粪便 ,将药物缓慢注入结肠内。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 ,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 ,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可清洁肠道 ,使药物充分接触炎症部位 ,减少药物外溢 ,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给予自拟抗炎通管汤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对照组给予金鸡胶囊口服配合理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理疗是治疗输卵管阻寨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抗炎通管汤疗效优于金鸡胶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抗感染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口服康妇炎胶囊;观察组58例,在口服基础上配合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疗效差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灌肠治疗过程中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康妇炎胶囊采用口服配合保留灌肠的给药途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注射用血凝酶保留灌肠途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注射用血凝酶2 U+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保留灌肠,2次/d;对照组应用注射用血凝酶2 U+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2次/d.疗程均为3 d.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有效率为61.8%(21/3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9,P<0.05).结论 应用注射用血凝酶保留灌肠途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9.
江成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182-183
目的通过辨证分型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观察治疗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两组均辨证分型口服中药,同时,治疗组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西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较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联合西药保留灌肠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结肠清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结肠清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92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用自拟结肠清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2例用甲硝唑、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治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结肠清方保留灌肠疗效明显优于甲硝唑、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非透析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肾脏病4期(chronic k...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克"与153Sm-EDTMP(乙二铵四甲撑膦酸)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125例骨转移癌患者,单纯"云克"治疗25例,单纯153Sm-EDTMP治疗76例,"云克"与153Sm-EDTMP联合治疗24例。结果联合治疗组91.7%(22/24)的患者骨痛消失或缓解,显著高于单纯153Sm-EDTMP治疗组(71.1%,54/76,P<0.05);联合治疗组骨转移灶治疗总有效率41.7%(10/24)显著高于单纯153Sm-EDTMP治疗组(15.8%,P<0.01)和单纯"云克"治疗组(0/25,P<0.01);联合治疗组骨痛"闪烁"现象发生率29.2%(7/24)显著低于单纯153Sm-EDTMP治疗组(69.7%,P<0.001)。结论"云克"与153Sm-EDTMP联合治疗骨转移癌疗效明显优于两者单独治疗,并可减少单纯153Sm-EDTMP治疗引起的骨痛"闪烁"现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腹膜转运类型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 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58例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膜平衡 试验评价患者的腹膜转运功能并将其分为高平均转运+高转运组(A组,n=84)和低平均转运+低转运组(B组,n=74), 并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生物化学指标以及心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患 者腹膜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B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4 h透 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浓度的比值(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D/Pc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D/Pcr与 BMI,hs-CRP和心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分别r=0.179,0.373和0.426,均P<0.05);与ALB呈负相关(r=–0.393,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OR=1.178,P<0.05)、心血管并发症(OR=5.035,P<0.01)以及低血清ALB(OR=0.852, P<0.01)为患者腹膜高转运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ALB水平、BMI和心血管并发症与腹膜高转运相关, 可作为预估患者腹膜转运功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在治疗前期和后期分别加入血液灌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106例尿毒症病人随机分为A、B2组,各53例。A组为在透析治疗前2 h加入血液灌流,B组在透析治疗后2 h加入血液灌流。治疗后3个月,比较2组病人甲状旁腺素(PTH)、血尿素氮(BUN)、肝酐(Cr)及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睡眠、血压、食欲、皮肤瘙痒及肢体疼痛、麻木感、不宁腿综合征神经症状变化情况。结果:2组病人BUN、PTH、Cr和β2-MG的含量经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B组治疗后降低幅度大于A组(P<0.01)。治疗后2组睡眠障碍、高血压、皮肤瘙痒和趾端疼痛均有改善(P<0.05~P<0.01),食欲差在2组间均没有得到改善(P>0.05),而感觉障碍和麻木感仅在B组得到改善(P<0.01)。结论:治疗后期进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方式能显著提高尿毒症病人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清除效率,改善感觉障碍和麻木感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临床分析不同方式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对妊娠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A组、B组、C组,每组32例. A组采用子宫剔除术(TLM)、B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手术(UAM)、C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 临床比较3组患者手术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最终妊娠结果 . 结果 A组的治疗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与B、C两组比较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效果对比中A组有效率达到100%最高,B组有效率84.37%其次,C组有效率68.75%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疗效方式妊娠率比较:A组妊娠率为71.87%;B组妊娠率为46.78%;C组妊娠率21.88%. A组妊娠率最高,B组其次,C组最低,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子宫剔除术妊娠率较大,与子宫动脉栓塞手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临床效果较好,但是恢复时间较慢.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远期疗效。[方法]以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及中药结肠透析的40例为治疗组。[结果]经2年半随访,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15例患者的尿量增加,肌酐(Scr)、尿素氮(BUN)明显下降(P<0·05),有1例患者病情进展到尿毒症期而转入腹膜透析;对照组Scr,BUN明显上升,血浆白蛋白(AUB)下降,尿量减少,临床症状加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5例患者到了尿毒症期而改行血透治疗。[结论]:综合疗法治疗CRF在近期、远期都能取得疗效,是控制CRF早、中期病人向晚期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CRF患者用结肠透析机进行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BUN、Scr显著降低(P〈0.05)。结论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Itiswellknownthatthereisnoeffectivetherapeuticmethodtotreaturemiaexceptre placementtherapysuchashemodialysis,peri tonealdialysis,andrenaltransplantation.Wehaveobtainedasignificantclinicaleffectintreatinguremia,usingXinqingning(新清宁 ,XQN),apreparationof…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3种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68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46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12例)、人工肱骨头置换(10例)治疗。对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显著少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P值均<0.05),而术后功能锻炼开始天数显著长于人工肱骨头置换组(P<0.01);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功能锻炼开始天数均显著少于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P值均<0.01)。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头静脉损伤6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术后开始功能锻炼较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5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有2例出现畸形愈合,其中1例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人工肱骨头置换组1例由于术中操作不当导致腋动脉伴臂丛神经损伤,另有2例术中出现头静脉损伤。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术后疗效评定均为满意,仅三叶草钢板内固定组为不满意。结论三叶草钢板内固定应避免广泛软组织剥离,植骨可避免骨折复位的丢失;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软组织损伤少,结合有限切开螺钉固定重建肱骨头可避免畸形愈合;提高人工肱骨头置换技术可获得无痛关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物理康复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及超短波治疗;B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治疗;C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B组和C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A组的JOA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JOA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综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