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络病理论"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及《类经》对足太阴罗络之血脉阐义,可知胸痹心痛的病位在于"络",因此提出从"脾之大络"方面治疗胸痹心痛的"以络治络"新思想,即:通过针刺脾之大络,激活络脉血循系统,从而来治疗络病之胸痹心痛。从脾之大络方面来治疗胸痹心痛,既符合叶天士"通补入络"思想,符合中医学"治病求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类经》对脾之大络的阐义,即:脾大络总统阴阳诸络,包罗诸络之血,是络脉之枢纽、络血之总闸,具有"变化莫测,混合阴阳"之功效。受西医"心脏—血液—脉管"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启发,提出构建"脾之大络—气血—络脉"的中医络血血循理论,从中医络血循环方面浅析了脾之大络对脾气散精、脾主升清的作用机制,这可能促进络脉学说向系统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发展,也可能有助于提高难治性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谈脾与脾病     
中医论脾,非单指脏器而言。诸如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四肢、肌肉等等,实包括消化、肌肉、血液和运动系统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内,因此说它既是一个实质脏器,又是一个功能概念。具体分述如下: 脾的实质《类证治裁》说:“脾象刀镰,与胃连膜”。《难经·四十二难》说:“脾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李梃说:“脾之有大络,其系自膈下正中,微著左胁于胃之上与胃包络相附,其胃之包,在脾之上,与胃相并,结络周迴,  相似文献   

4.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5.
第九节十五络脉络脉是经与经之间的联络线,起着纽带的作用,故又名为“别”,说明它是本经由此穴而别走邻经之意。经脉有此相互衔接连贯,使荣气循行于十二经脉之中,从手大阴肺经脉起,而终于足厥阴肝经脉,环转不息。其血气四布,经过孙络,散于皮肤,无处不通。十五络脉的命名,是以十二经脉与奇经的任督两脉,别出以联络他经之处的穴名的,加上脾之大络,合计十五络脉。但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胃又有一大络,名曰虚里,共计十六络;《难经》二十六难又是以脾之大络,与阴跷阳跷之络,称为十五络,其说不  相似文献   

6.
脾阴,相当于现代医学脾胃消化功能,包括胰。广义:指濡润肌体的一切脾液;狭义:指脾藏营,营与血同行脉中,包括脾气。《难经》曰:“脾之大络,其系自隔正中,微著左肋。”《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生气通天论》“脾气不濡”笔者以此论述了脾的生理功能及脾阴虚的病机。1 脾阴的生理功能运化濡养:历代儿科医家均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钱乙)。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营养物质,气血的来源在于脾,故脾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常易被饮食所伤,故有“脾常不…  相似文献   

7.
“宛陈则除之”一词,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这里的“宛”,通郁,积滞也;“陈”,久也;“宛陈则除之”,就是对于气血郁积,陈陈日久的病证,采用砭刺泻血,直清其源的治疗大法。正如《素问·针解篇》所指出的:“宛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也合“病在血,调之脉”之旨,使源流得清,邪无余蕴。至于放血泄邪的具体应用,《内经》有大量篇幅载及。如《灵枢·寿夭刚柔》篇云:“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素问·缪刺论》载有“凡刺之数……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外,《灵枢·终始篇》更进一步指出:“久病者,邪气入  相似文献   

8.
关于阴阳,《素问·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人之五脏,亦各有阴阳,脾属五脏之一,当有脾阴脾阳之分;其病理,当有脾阳虚与脾阴虚之分。临床脾阴虚证并不乏见,明·缪仲淳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清·唐容川于《血证论》云“脾润则长养脏腑”,明确提出“调理脾胃,须分阴阳”。历代医家对脾阳虚证论述较多,尤其是李东垣之《脾胃论》与《内外伤辨惑论》之后,对脾阳虚证的认识更日趋详备;而对脾阴虚证论述相对较少,至今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脾病虚证阴虚有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之五脏,皆有阴阳,脾病虚证,阴虚有之。然综观近代出版的各种中医书籍,对之论及甚少,包括中医院校的教材,亦未见记述,这是很不全面的,有必要为之辨析。1 脾阴虚证医著有载《灵枢·本神》曰:“脾藏营”。《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说明脾脏之阴精,乃是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脂膏之类,营系血之前身,其与气相对而言属阴,为脾脏功能的物质基础,故称脾阴。随着祖国医学脏象、阴阳学说理论的发展,诸医家对脾病阴虚的认识也逐渐丰富起来。其实,脾病有阴虚的内容,先贤早有记载,如汉·张仲景《伤寒论》中之脾约证,指…  相似文献   

10.
《内经》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胃之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脾与胃两者经络上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当脾经有伏火,胃经有积热时,火、热之邪  相似文献   

11.
“三部穴”最早可见于金·窦汉卿所撰《标幽赋》中:“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据元·王国端在《玉龙经》中解释为:“上中下三部,谓之三要:大包在腋下三寸,主脾之大络,一要也;天枢者脐旁二寸谓之关,二要也;地机者脾舍之郄,在膝下五寸,下部之总,三要也.”可知“三  相似文献   

12.
十五络脉在《难经》和《灵枢经》(以下简称《灵枢》中均有记载,但其组成却有不同。《灵枢》将任脉、督脉之络归属于十五络脉;《难经》将阴跷、阳跷之络归属于十五络脉,历代医家关于十五络理论的论述均遵循以上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毒损肺络与SA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医对毒与肺络的认识1 1 毒的涵义中医学中毒之广义指对生物体有危害的各种病邪及物质 ,如外界致病的邪气 ,像《素问·生气通天论》 :“虽有大风苛毒 ,弗之能害” ;或有这种性质的东西 ,即毒物。《素问·征四时论》 :“诊病不问其始 ,忧患饮食之失节 ,起居之过度 ,或伤于毒。”此外 ,亦指药物的偏性 ,或峻厉猛烈之性。如《素问·五常政大论》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素问·脏气法时论》 :“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1 2 肺络的涵义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络包含“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 ,狭…  相似文献   

14.
痹证之辨治,历代医家多宗《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之说,并有进一步阐发。主要以祛风、利湿、散寒、通络为大法。风多则引注,重在祛风;寒多则掣痛,重在温经散寒;湿多则重着,治当利湿。风寒湿邪客于人体,内传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故治需通络。如外邪直中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成热痹者,宜凉血活血治之。后世医家治痹之发展,如《景岳全书·风痹》重在峻补真阴;《医宗必读·痹》倡风痹治风先治血,痛痹参以补火之剂,着痹参以补脾补气之剂;而《类证治裁·痹证》“治法总以补助真元,宣通脉络,使气血流畅,则痹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通报》2013,(3):57-57
脾者,食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素问》)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灵枢》)唇,肝脾胃三经所主验,脏腑之寒热最便,不可不知。肝脉、督脉、冲脉、任脉皆络者也。(元珠)内因脾胃受邪,唇为之病。(《大全》)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肌气绝则脉不荣肌肉,故肌肉软而舌萎,人中满,唇反。唇反者肉先死也。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唇四面肿。(《灵枢》)  相似文献   

16.
解读《素问·缪刺论》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曾先后发表了“缪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1]和“缪刺法临证新探”[2]两篇文章,最近笔者又对《素问·缪刺论》(在本文中简称为《缪刺论》)进行了研究,现就其中几个问题求教于诸同行。1“络”字的理解“邪客于……之络”的“络”,《缪刺论》指为“大络”:“今邪客于皮毛……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黄帝内经太素》[3]注:“大络,十五络也。”但十五络脉有自己的循行、主病、络穴。《灵枢·经脉》中十五络脉的大部分主病与《缪刺论》中的病候不合,而《缪刺论》中病候又没有一条用络穴治疗。这是为什么?《缪刺论》最后一句对…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虚里不是心尖搏动处,而是胃之大络在体内的起点。胃之大络在体表的终点-“左乳下”才是真正的心尖搏动处。结合《内经》原文从4个方面进行论述:虚有空虚不实之意;里有处所、部位之意。虚里即体内胃部空虚无穴的部位。胃之大络在体内的起点虚设为“虚里”。“左乳下”是胃之大络在体表的终点。原文中的两个“其”字,通常多认为是指“虚里”而言,而文章认为两个“其”字都是指“左乳下”而言。长期以来,人们误将“虚里”当作“胃之大络”的代名词。把“虚里”解释成“胃之大络”。文章认为“虚里”是“点”概念,而“胃之大络”是“线”的概念,“虚里”并不是“胃之大络”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通报》2008,7(6):56-56
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素问》)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灵枢》)唇,肝脾胃三经所主验,脏府之寒热最便,不可不知。肝脉、督脉、冲脉、任脉皆络者也。(元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灵枢》的学习,对中医脏腑联系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浅述如下。《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属大肠……”《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入走肺,散之大肠……手阳明之正:……下走大肠,属于肺……”,由于脏腑在经络上的联系,它们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取类比象,由经络循行得知《灵枢》中的脏腑联系(以五脏之间联系为例):脾可济养心肺,肾可济养心肺肝,心可济养肺,肝可济养肺。脾异常亢盛可顺经络循行方向即″流向″耗伤心肺,肾异常亢盛可顺经…  相似文献   

20.
生痰之源非独脾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为生痰之源”,但凡学中医者莫不耳熟能详。脾主运化,脾气散精,脾能“灌溉四旁”,“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若是脾气虚弱,或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常,则会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生痰。《诸病源候论·虚劳痰饮候》指出:“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也。”这便是后世创“脾为生痰之源”的主要理论依据。《丹溪心法》云:“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汪昂曰:“治痰宜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张介宾亦云:“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张氏所谓的“中虚”主要是指中焦脾胃之气虚弱,升降失调。《读医随笔》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