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岗  张砚  张霖  李锋 《新疆医学》2012,42(11):112-113
鼻出血是儿童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单侧出血、亦可为双侧出血。大部分可由鼻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的发生,严重出血者可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受限。鼻腔出血可发生于鼻腔任何部位,但儿童及青少年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前部鼻中隔前下方区域,临床称为"利特氏区"最为多见,成年人及老年人鼻出血则以鼻腔后部常见。我科自2008年—2012年对231例因鼻病(急性鼻炎、鼻中隔粘膜糜烂、过敏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前部出血患儿,选择131例鼻出血患儿在出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在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马民洛阳医专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洛阳471003关键词鼻内窥镜;鼻出血;治疗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鼻腔前部的出血,一般部位明确,易于治疗。鼻腔后部或顶部的出血来势往往凶猛,由于部位深在、隐蔽或伴有中隔偏曲或局部有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3.
微波凝固组织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纯由鼻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鼻腔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出血。据文献报道鼻出血常见于鼻腔前部Little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老年人鼻出血则多发生在鼻腔的后部。据我科统计40~50岁鼻腔前部Little区及鼻中隔偏曲之嵴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的鼻内镜检查 鼻出血常见于鼻腔前部,该处的止血一般比较容易,亦可在直视下操作。鼻腔后部的出血,普通的鼻腔检查不易发现出血部位,且出血量比较多。多见于老年人,并常伴有高血压或血管硬化。鼻出血的治疗原则首先是尽快止血,继而最大可能地减轻患者痛苦,鼻内镜检查适合上述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鼻出血为临床多见的急症,可单纯由鼻病引起,也可因全身疾病所致,依出血部位不同分为鼻腔前部出血和鼻腔深部出血。鼻腔前部出血应用前鼻镜很容易发现,可直接治疗,疗效好。鼻腔深部出血部位深在,应用传统的治疗办法不易确定出血部位,疗  相似文献   

6.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40%~52%出血发生在鼻腔前部,而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部[1].顽固性鼻出血大多发生在鼻腔后部、顶部,出血量大,出血部位隐蔽,出血点较难寻找.传统的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法对顽固性鼻出血治疗较为盲目,患者痛苦大.我科近年来应用鼻内镜引导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鼻腔后部出血的治疗效果,减少鼻出血患者的痛苦.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于出血点处粘膜下注射消痔灵注射液,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患者109例,并与鼻腔填塞法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患者92例做对照.结果 一次注射成功率为77.98%,优于鼻后孔填塞法的61.96%(χ2=6.178,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注射消痔灵注射液治疗鼻腔后部出血,见效快、效果好、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孙磊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2):743-743
对33例鼻腔后部出血病例,分别采用鼻腔后部填塞法,上颌动脉栓塞法和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法止血,结果鼻腔后部填塞法22例均制止了出血,但患者痛苦较大,并发症多,上颌动脉栓塞法,5例有4例成功制止出血,1例2周后再次出血,改用鼻腔后部填塞,制止了出血;鼻内镜下微波热凝,6例有5例成功制止出血,1例改用鼻腔后部填塞,制止了出血,提示,鼻腔后部填塞法仍是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腔后部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4例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射频治疗。结果 44例中42例在鼻内窥镜下发现明确出血点,予以射频治疗,42例治愈。结论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腔后部出血,部位诊断准确,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致贫血.小儿及青少年鼻出血大多在鼻腔前部,治疗简便、快捷,而40岁以上的中年入或老年人鼻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部[1],部位隐匿,治疗较为困难.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止血迅速、准确,特别在治疗隐匿部位鼻出血患者,损伤和痛苦小,止血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王彭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24):16-17
1 烧灼止血法 (1)适应证:鼻腔前部点状出血,包括小血管破裂出血、毛细血管瘤出血。鼻腔后部及顶部的点状出血,如能在鼻内窥镜下找到出血点,也可进行电凝止血。出血部位不明确、范围广泛的弥漫性出血,不可应用此方法。 (2)止血方法 ①化学药剂烧灼法。常用30%~50%硝酸银溶液或50%三氯醋酸溶液烧灼出血处。对活动性出血点,可将  相似文献   

12.
于飞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24):20-20
1 内镜观察下止血法 严重鼻出血时应首选内镜下止血,可用鼻内窥镜或纤维鼻咽镜。病人半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略抬高。在内镜观察下用细吸引管清除鼻腔内血液,判断可能的出血部位。用数条浸有麻黄素(或肾上腺素)及地卡因的棉片压迫、麻醉鼻腔黏膜,重点为可能出血部位。3~5分钟后取出棉片,边取边观察,重点观察以下部位:①鼻中隔前部和中后部;②下鼻道外上壁;③中、下甲的后端和中鼻道;④上鼻道及嗅裂区;⑤后鼻孔和鼻咽区。根据需要选用30°、70°鼻内窥镜观察。如果压迫后出血已止,出血部位可表现为黏膜稍隆起,或呈“火山口”样突起,用吸引管触之可诱发出血,依此确认出血部位。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24例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42~60岁11例、61~90岁13例;血压(28~20)/16~12)kPa;鼻出血均在当日至3日内入院。出血部位:鼻中隔litte氏区12例,鼻中隔中部2例、后部2例,中甲前部2例,中申中部2例,后部及后端4例,左侧8例,右侧12例,双侧4例。入院诊断:高血压合并鼻出血。治疗:先清除鼻腔内填塞物,排净鼻腔内血凝块,查明原因和出血部位后立即进行止血治疗,鼻腔前部及中部出血者用凡上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对反复鼻出血及鼻腔后部、后鼻孔出血加用后鼻孔填塞(10例)。前鼻孔填塞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后鼻孔填塞2…  相似文献   

14.
发生于鼻腔后部的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有时难以奏效,自2000年3月以来,我科对6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出血部位电凝止血,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对于出血较剧烈,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中老年病人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后部的鼻一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动脉.出血量多少不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鼻出血患者51例.全部进行前后鼻孔填塞治疗,治疗效果理想,做好有效的护理及加强健康指导,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鼻道后部具有表浅、扩张及扭曲的静脉丛称为鼻后侧静脉曲张症.是中老年鼻腔后部出血最常见的部位。10年来,我们借助鼻内镜使用微波烧灼治疗该部位出血病人81例,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对鼻衄患者826例中60岁以上老年鼻衄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人鼻衄的特点是1鼻腔后部,无法明确出血部位及全身原因而致鼻衄者较多,2.有顽固性出血的倾向,3.老年人鼻衄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关。4.治疗多采取鼻前后孔填塞,动脉结扎。  相似文献   

18.
鼻腔后出血部位较隐蔽,常规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我院1997年7月~2001年10月对36例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施行了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止血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29例,女7例;年龄48~72岁,平均63岁。其中左侧出血24例,右侧8例,双侧4例。鼻中隔后部出血9例,Woodruff静脉丛出血21例,下鼻甲后端出血6例。并发高血压23例,心血管疾病3例。入院前均经过2次以上前后鼻孔填塞,1例已行颈外动脉结扎。1.2 治疗方法 使用WoIf0°及30°鼻内窥镜(德国生产)。EBH-Ⅳ型耳鼻喉科微波治疗仪(珠海市和佳公司生产)行鼻腔后部出血凝固治疗。患者取半坐位,撤除鼻腔填塞纱条,用吸引管清除鼻腔内积血,用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行出血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置入鼻内窥镜,从前向后边吸边观察出血部位。明确出血部位后,在抽吸出血的同时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前、后鼻孔填塞对于鼻腔后部的出血有时难以奏效。自2000年3月以来,我们对60例鼻腔后部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检查出血部位,双极电凝出血部位止血,疗效满意。1·对象与方法:60例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9~75岁,平均46岁;单侧出血56例,双侧4例;其中合并高血压39例。用混有盐酸肾  相似文献   

20.
对于老年人鼻出血,既往临床上多认为出血部位来源于鼻腔后部的鼻-鼻咽静脉丛,或鼻中隔后段以及鼻底部[1].而治疗时大多仅简单行前后鼻孔填塞,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现对我院收治的老年人隐蔽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