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3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19例)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3例)的多层CT图像。图像分析包括肿瘤位置、形态、囊腔直径、囊壁、分隔、钙化、实性成份、胰腺萎缩、主胰管扩张、边界情况等。结果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与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囊腔直径大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囊腔直径大于2 cm多见于黏液性囊性肿瘤,与浆液性囊腺瘤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实性成分多见于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性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多层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骆洪浩  彭玉兰  赵海娜 《重庆医学》2015,(2):201-203,206
目的:探讨超声对胰腺囊腺瘤的诊断以及对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胰腺囊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记录肿瘤发生部位、测量大小、观察肿瘤的边界、形态,记录囊腔数(多囊型、少囊型)及有无钙化。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与浆液性囊腺瘤在发病年龄、性别、位置、大小、边界、形态、囊壁情况、囊壁结节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在有无临床症状、囊腔数、最大囊直径以及有无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囊腺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有临床症状、囊腔数小于6个、最大囊直径大于2cm、边缘钙化时倾向于黏液性囊腺瘤,当无临床症状、囊腔数大于或等于6个、最大囊直径小于2cm、中心钙化时倾向于浆液性囊腺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资料。方法将黏液性囊腺瘤28例列入黏液组,浆液性囊腺瘤22例列入浆液组,两组患者均进行MSCT扫描,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MSCT影像特征。结果黏液组与浆液组病灶位于胰体尾部分别27例(96.43%)、10例(45.45%),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组与浆液组病灶为圆形或卵圆形分别21例(75%)、10例(45.45%),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组与浆液组病灶最大囊腔直径〉2cm分别20例(71.43%)、9例(40.91%),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液性囊腺瘤与浆液性囊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具有差异性特征,对肿瘤部位、形态、大小的鉴别可帮助临床提高两种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胰腺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癌的肿瘤位置、分房、钙化情况及CT征象。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对黏液性囊腺瘤/癌诊断准确率为88.9%(32/36)。浆液性囊腺瘤有6例被误诊为黏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癌被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多集中在胰头颈部位,占75.0%(18/24);黏液性囊腺瘤/癌位置集中在胰体尾部,占66.7%(2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囊腺瘤分房情况、肿瘤钙化灶、囊壁特征、最大囊直径与黏液性囊腺瘤/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癌CT表现不同,可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上皮性囊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加以总结,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胰腺上皮源性囊性肿瘤少见.约占胰腺肿瘤的10%。恶性肿瘤中只有2%~4%为囊性。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其中1例为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6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3例)。除浆液性囊腺瘤外,其他均属于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结论:胰腺囊性肿瘤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需综合判断,除分析囊腔的大小、形态、囊壁及分隔等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资料。胰腺囊性肿瘤都具有其特征性的CT和MRI征象,可以对大部分肿瘤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CT诊断胰腺囊腺瘤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8月~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胰腺囊腺瘤48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30例,黏液性囊腺瘤18例,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常规与增强扫描。结果: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在病灶部位、形态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出现钙化情况在不同肿瘤患者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在囊壁厚薄和强化特征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囊腺瘤的最大囊腔直径明显少于黏液性囊腺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不同类型胰腺囊腺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癌的准确率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单盲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病例(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14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的CT图像,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特征、囊壁乳头及最大囊直径等CT征象,并做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癌的判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准确率为75.0%,粘液性囊腺瘤/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8.9%。3例浆液性囊腺瘤误诊为粘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癌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位于胰头颈部者占75.0%,粘液性囊腺瘤/癌位于胰体尾部者占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肿瘤钙化灶,尤其是中心钙化与浆液性囊腺瘤有相关性(P〈0.05)。最大囊直径大于2cm与粘液性囊腺瘤/癌有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瘤/癌的CT表现明显不同。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8.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pancreatic serous cystoadenomas,PSC)是胰腺最常见原发性囊性肿瘤之一,占胰腺所有囊性肿瘤10%-15%,占胰腺所有肿瘤1%~2%,几乎都是良性。临床上常需要与黏液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s)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s)及胰腺假性囊肿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与胰腺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与胰腺囊腺瘤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胰腺CT扫描且经过病理证实。其中胰腺导管腺癌12例、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20例。分析肿瘤位置、单(多)囊、最大囊直径、形态、囊内容物、囊壁特征、囊内分隔、胰管扩张、胰腺萎缩等影像学征象。结果:同时满足4项CT征象(包括形态不规则,囊肿多发,有壁结节,囊壁局部增厚)对于鉴别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和囊腺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8%)和特异度(74%)。其他CT表现如囊肿的位置、大小、分隔、胰腺萎缩、淋巴结肿大等对病灶的鉴别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项CT征象:形态不规则、囊肿多发、有壁结节、囊壁局部增厚对于鉴别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和囊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胰腺囊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单盲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上及部分病理证实的胰腺囊实性肿瘤病例的EUS影像,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特征、囊壁乳头及最大囊直径等EUS影像,并做出内镜超声的诊断。结果胰腺囊腺瘤的EUS诊断敏感性为100%,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EUS诊断准确率为72.2%,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癌的EUS诊断准确率为63.2%,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的EUS诊断准确率为66.7%。胰腺囊实性肿瘤的EUS诊断准确率59.7%。胰管扩张是易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胰腺囊实性病变的EUS表现有其特性,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EUS血流检查可提高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裴长志 《海南医学》2014,(3):355-357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行择期囊肿剔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患者33例及卵巢囊腺癌患者9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术前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 33例良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23例、黏液性10例,9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6例、黏液性3例,均以浆液性居多.CT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浆液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患者之间,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单房/多房)及投影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良、恶性卵巢囊腺瘤之间,CT值、瘤体直径、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实性/囊性、单房/多房、规则/不规则)及投影密度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特征各具代表性,亦存在一定的重合性,在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的基础上,对各CT指标进行综合性考察,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3胰腺囊性肿瘤共识解读 胰腺囊性肿瘤(PCNs)以胰管或腺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浆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实性假乳头状瘤等。近十几年来,随着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超声内镜(EUS)等诊断技术的进步,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胰腺囊性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约占全部胰腺肿瘤的2.2%~15.9%。胰腺囊性肿瘤根据其病变的病理性质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广义的囊性肿瘤主要包括四种类型: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SCN)、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SP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相似文献   

14.
胰腺囊性肿瘤的CT诊断(附八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CT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搜集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肿瘤,分析其CT表现。结果发现浆液性囊腺瘤由无数直径1~2mm的低密度小囊和稍高密度间隔组成;粘液性囊腺瘤为大单囊或被分隔为几个直径大于2cm的小囊,粘液性囊腺癌为大单囊或(和)数个小子囊组成,囊壁均匀或厚壁不均,可见乳头状结节突入腔内,其中脾转移2例,作者认为,浆液性囊腺瘤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术前  相似文献   

15.
李晋荣 《中原医刊》2007,34(2):17-1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超声检查5例,CT扫描7例,磁共振成像(MRI)扫描4例。结果 CT检查发现胰腺囊实性低密度占住性病变,造影增强后肿瘤包膜强化明显,动脉期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但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不强化。MRI在T1WI、T2WI上呈现混杂信号,实性成份在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造影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囊实性占位。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其影像特征并注意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粘液性囊腺瘤(癌)、浆液性囊腺瘤(癌)、胰腺癌囊变、胰腺假囊肿等进行鉴别。术前一般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诊断结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MRI诊断,研究组采用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观察不同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研究组脓肿检出率为18.18%、囊实性肿瘤检出率为25.00%、恶性肿瘤检出率为4.55%、浆液性囊腺瘤检出率为45.45%、实性假乳头状瘤检出率为6.82%。对照组脓肿检出率为15.91%、囊实性肿瘤检出率为25.00%、恶性肿瘤检出率为4.55%、浆液性囊腺瘤检出率为45.45%、实性假乳头状瘤检出率为9.09%。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或MRI诊断胰腺囊性病变,检出率均值得肯定。临床应通过对患者性别、肿瘤边界、钙化情况等的观察,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肿瘤44例。结果 (1)黏液性囊腺瘤(MCN)17例,位于胰腺体尾部11例,多表现为大囊性病灶,边界清楚,部分可见壁结节及分隔,平均直径约73.0mm,6例发生恶变;(2)浆液性囊腺瘤(SCN)11例,年龄在48~73岁,微囊型8例,其中5例表现为放射状排列间隔,寡囊型2例,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3)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8例,男性6例(75%),平均年龄55岁,分支胰管型5例,主胰管型3例,所有病灶均与胰管相通,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4)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8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岁,均为囊实性病变,其中5例病变有出血。结论本文通过分析胰腺囊性肿瘤CT和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要点,以提高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方案、病理结果以及随访情况。结果39例胰腺囊性肿瘤中,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10例(25.6%),黏液性囊腺瘤(MCN)7例(17.9%),浆液性囊腺瘤(SCN)12例(30.8%),实性假乳头状瘤6例(15.4%),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10.3%)。患者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CT和MRI对胰腺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39例中手术治疗30例,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1例,内镜下胰管支架内引流2例,保守治疗6例。胰腺囊性肿瘤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随访3~60个月,1例发生术后远处转移;保守治疗及内引流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肿瘤进展或症状反复。结论 CT及MRI是胰腺囊性肿瘤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胰腺囊性肿瘤总体预后好,主张积极手术,功能保留性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康文全  付剑云 《医学综述》2013,19(15):2757-2761
胰腺囊性病变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对其自然病史知之其少,大多无症状,多为其他原因影像检查时偶然发现。最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和实体假乳头状肿瘤。多种方法包括影像学、细胞学和囊液分析对诊断有帮助,但鉴别诊断具挑战性。不同类型的胰腺囊性病变处理显著不同。胰腺假性囊肿和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病变,无症状时无须切除。而黏液性囊性病变如黏液性囊腺瘤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则具恶性倾向,这些病例常有外科切除指征。  相似文献   

20.
胰腺囊性肿瘤主要分为3类: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neoplasm,MCN)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SCN多为良性,恶性罕见,多是微囊腺瘤,典型表现呈蜂巢样结构。MCN有明显的恶性倾向,诊断多为体积较大且有分隔的囊肿。IPMN的特点是囊肿与胰管相通,伴有胰管扩张。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是囊性肿瘤鉴别的主要依据,还应注意与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SPT)和假性囊肿相鉴别。除了已经获得的明确诊断、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SCN或较小的分支型IPMN之外,胰腺囊性肿瘤都应积极手术治疗。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多数可以获得长期存活以上肿瘤的。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所在部位、病理类型、与主胰管的关系、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