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IP方案(伊立替康65 mg/m2,静脉输注1 h,d1、d8;顺铂25 mg/m2静脉输注,d1、d2、d8、d9)进行治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总有效率(RR)为45.0%,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75.0%)、肌无力(70.0%)、恶心呕吐(55.0%)、贫血(52.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食管癌联合应用伊立替康与顺铂化疗的效果。方法挑选3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顺铂化疗,研究组给予伊立替康+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6.67%,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0%(3/15),对照组发生率为53.33%(8/15),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立替康与顺铂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且毒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加强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盐酸伊立替康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120例经病理确诊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放疗组(n=40)、顺铂组(n=40)、伊立替康组(n=40)。单纯放疗组只接受单纯放疗;顺铂组和伊立替康组在接受放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顺铂(25mg.m-2)和伊立替康(40mg.m-2),静脉滴注增敏化疗,每周1次,共5次。观察治疗结束后3个月宫颈消退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为57.5%,顺铂组为80.0%,伊立替康组为85.0%,顺铂组与伊立替康组和单纯放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铂组与伊立替康组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但均能耐受。结论小剂量伊立替康与放疗联合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但未发现其优于顺铂,其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增加,但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二线治疗复发或进展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予时辰化疗,伊立替康6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2∶00开始,至08∶00结束,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10∶00开始,至22∶00结束;对照组28例予常规化疗,每天10∶00先伊立替康,后顺铂静脉滴注(两药剂量同时辰化疗组),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时辰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34.4%(15/32),常规化疗组有效率为(CR+PR)为25%(6/2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及延迟性腹泻,时辰化疗组较常规化疗组低(P<0.05);两组疾病进展时间(TTP)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时辰化疗二线治疗复发或进展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常规化疗,不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开普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7岁(32~58岁),KPS评分>70。接受顺铂80mg/m2联合伊立替康60mg/m2,第l、8、15天静脉滴注,每4周重复。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PR4例,SD9例,PD2例,总有效率26.7%。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1年生存为率46.7%(7/15)。主要不良反应为延迟性腹泻和粒细胞减少。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别俊  李光明  文烂鼢  任大成 《西部医学》2008,20(6):1150-1152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辰组31例予时辰化疗,伊立替康60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于上午02:00开始,至08:00结束,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上午10:00开始,至下午22:00结束;对照组29例予常规化疗,每天上午10:00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两药剂量同时辰化疗组),化疗至少两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时辰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87.1%(27/31),常规化疗组有效率为(CR+PR)为65.5%(19/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及延迟性腹泻,时辰化疗组较常规化疗组低(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时辰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于常规化疗,毒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化疗方案:多西他赛35mg/m2,静脉滴注1h,d1,d8;伊立替康50mg/m2,静脉滴注30min,d1,d8。21d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三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全组病例45例,初次化疗29例,其中CR 1例(3.45%),PR 8例(27.59%),有效率31.04%;化疗暴露16例,其中CR 1例,PR 2例。中位进展期初次化疗患者为4个月,化疗暴露患者为3.6个月;中位生存期初次化疗患者为9个月,化疗暴露患者为11.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糖升高,无不良反应致死事件。结论:多西他赛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能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赵静 《中国伤残医学》2014,(12):112-113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5例复发性卵巢癌应用伊立替康200mg/m2静滴,第1天;顺铂25mg/m2静滴,第1~3天,21天为1周期,2~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15例均可评价疗效与毒副反应,获CR(2/15)、PR(4/15)、SD(8/15)PD(1/15)、(CR+PR)为40%,该组患者无过敏反应和极少肝肾功能损伤发生,主要表现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以伊立替康加顺铂的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唐华燕 《海南医学》2014,(13):1973-1974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与奥沙利铂用于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失败晚期结直肠癌挽救性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经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失败的69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伊立替康组35例患者给予伊立替康化疗,奥沙利铂组34例患者给予奥沙利铂化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伊立替康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平均生存期与奥沙利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立替康组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低于奥沙利铂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药物用于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失败晚期结直肠癌挽救性化疗的疗效相当,但伊立替康化疗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在使用时可根据患者情况互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钱鸣杰  眭振宇  唐文  王少峰 《重庆医学》2015,(22):3112-3114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卡培他滨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既往一线含草酸铂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8例既往一线含草酸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给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方案治疗,每21天1个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每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共完成化疗周期85个,中位周期数为3(2~7)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4例,总有效率38.9%(7/18),疾病稳定率77.8%(14/18)。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Ⅲ~Ⅳ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1.1%,血小板减少5.6%,腹泻5.6%。无因化疗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卡培他滨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方案对于一线含草酸铂方案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艾力)联合卡培他滨组成的二线化疗方案,治疗一线化疗失败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一线化疗失败后的患者24例,行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按照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24例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9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为29%,不良反应主要是胆碱能综合征、消化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的二线方案,不良反应能控制,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伊立替康200mg/m2,第1天给药,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30min或超过90min;顺铂40mg,静脉滴注,第1~3天。21d为一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23例均可评价疗效,CR2例(8.7%)、PR9例(39.1%)、SD7例(30.4%)、PD5例(21.7%),全组总有效(CR+PR)11例(47.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腹泻,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56.5%(13/2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3.0%(3/23);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6.9%(20/23),Ⅲ、Ⅳ度发生率为17.4%(4/23);腹泻发生率为52.2%(12/23),其中Ⅲ、Ⅳ度发生率21.7%(5/23),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复发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陈欣  顾康生  李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9):1496-1498
目的 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晚期胃癌的化疗至今国际上没有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4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胃癌患者,给予伊立替康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替吉奥方案化疗,每个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预计46个周期的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临床疗效采用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价,毒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映分度标准评定分级。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药物疗效分析应用χ2检验。 结果 24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病变稳定7例。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62.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转氨酶升高、迟发性腹泻等。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12.5%)、中性粒细胞减少(16.7%)、血小板减少(4.2%)、血红蛋白降低(4.2%)和迟发性腹泻(8.3%)。 结论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可有效提高近期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可耐受,给药方式亦比较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与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30例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的化疗方案,2组:28例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经治疗后,1组总有效率为66.7%,最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贫血、腹泻,机体可以耐受这些副反应。2组总有效率为64.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静脉炎,胃肠道反应、腹泻等。结论:两种联合化疗方案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1组毒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且住院时间短,可作为晚期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第1天,应用伊立替康150~180mg/m2静脉滴注,90min;氟尿嘧啶500mg静脉推注;亚叶酸钙500mg静脉滴注,2h;氟尿嘧啶1250~1500mg/m2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44h,每2周期重复,至少完成2周期。结果:全组共化疗73周期,20例化疗者,19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疾病稳定5例,进展7例。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预防、控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3周方案二线治疗复发、进展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治疗后复发、进展小细胞肺癌患者33例。均为一线EP或EC方案治疗失败且在3个月以上出现复发或进展患者。其中男27例,女6例;中位年龄54岁;局限期13例,广泛期20例;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PS)评分0~1占75.8%,PS评分2占24.2%。接受伊立替康联合顺铂3周方案化疗:伊立替康8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33例患者共接受103个治疗周期,中位数为3个周期。可评价病例数为33例,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394%、稳定(SD)333%、进展fPD)27.3%、有效率39.4%、疾病控制率7217%;中位进展生存4.5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骨髓抑制和迟发性腹泻为主要毒副反应,Ⅱ~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粒细胞减少333%,血小板减少6.1%,贫血91%,延迟性腹泻9.1%,恶心、呕吐6.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3周方案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ICF方案:CPT-11180mg/m^2静脉滴入90mindl;顺铂70mg/m^2静脉滴入d1;5-FU400mg/m^2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对照组25例采用CF方案:顺铂70mg/m^2静脉滴入d1;5-FU400mg/m^2持续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至少两个周期。结果所有病人均可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52%,中位生存期为10.25个月,一年生存率为44%;对照组有效率为24%,中位生存期为7.45个月,一年生存率为16%,以上两者在有效率,总生存及一年生存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腹泻、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经过相应处理后均能控制。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和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常青  王淑伟 《吉林医学》2011,(32):6822-6823
目的:通过伊立替康单药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寻找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53例一线治疗失败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两组,甲组用伊立替康单药化疗,乙组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结果:甲组CR 1例,PR 11例,总有效率44.4%;乙组CR 1例,PR 12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甲组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乏力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单药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卵巢癌疗效无显著差异,伊立替康单药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与顺铂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 2007-05-20-2009-05-20共入组进展期食管鳞癌患者46例,采用伊立替康75 mg/m2,持续静脉滴注90 min,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者方可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46例患者共完成188个化疗周期,在可评价疗效的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3例,进展11例,有效率为46.7%(21/45),疾病控制率为75.6%(34/45);1年生存率为20.0%(9/4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0个月[95%CI(3.9,6.1)],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95%CI(8.3,9.7)];化疗主要毒副作用为腹泻、脱发、恶心、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呕吐等.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食管鳞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好,可作为进展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CC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晚期 OCCA 患者30例均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生存率。结果30例中完成3个周期化疗者6例,完成4~5个周期化疗者5例,完成6个周期化疗者19例。Ⅲ期与Ⅳ期 OCCA 患者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型与混合型 OCCA 患者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型 OCCA 患者1 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型 OCCA 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大多数为Ⅰ~Ⅱ级,患者可耐受。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适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转移 OCCA 患者,对Ⅳ期、混合型 OCCA 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但本研究样本量小,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该方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