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天津白楼社区老年人糖尿病人群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与慢性疾病高血压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可靠、科学的统计学指标。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地区随机抽取糖尿病患者848人,基本条件为年龄≥60岁,且常住本地≥5年,老年人,进行调查,详细调查病史并全面查体,测量体重指数等。结果该人群中男女性超重检出率分别为35.1%和41.9%;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1.1%和27.9%,女性高于男性(P〈0.05)。高血压总体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水平的增高而增加∽〈0.01)。结论小白楼地区老年糖尿病人群中BMI是高血压病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年延安市在岗人群血压值的变化规律和高血压患病现状,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主要调查身高、体重、血压等项目。结果延安市在岗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17.96%。其中男性标化率25.56%高于女性标化率9.29%(χ2=165.64,P〈0.001)。50岁以前血压平均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提高(男性为36.81%,女性为38.26%),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06,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2χ趋势=1296.24,P〈0.001);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5.62%),医生最低(7.91%);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31.91%显著高于体质指数正常者10.51%(χ2=175.19,P〈0.001)。结论延安市在岗人群血压值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的粗患病率接近全国15岁以上水平,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高血压易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高级知识分子;超重肥胖者。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3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现状及与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大姚县抽取2 479名≥35岁常住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大姚县农村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1%,其中男性为7.1%,女性为5.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随收入的增加而降低(P<0.01).女性的低体重率和中心性肥胖率比男性高(P<0.05);低体重率和中心性肥胖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1);中心性肥胖率随收入的增加而降低(P<0.01).糖尿病患病的危险性均随腰围和BMI指数的增加而增加(P<0.01),肥胖者和中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285倍和2.98倍.结论 应采取措施减少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生,从而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m)的发病情况,以及与其伴发的三高症(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相关性,认识其危害性。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1 080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少数民族人群,进行常规体检。结果被调查的少数民族人群Hum患病率为13.6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5.43%,女性患病率为10.2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经统计学分析患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Hum伴发三高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Hum患病与高血糖相关(P〈0.01),与高血压相关(P〈0.01),与高血脂相关(P〈0.05)。调查发现,Hum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呈上升趋势,但当年龄〉75岁时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人群服务模式,降低相关疾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不同类型肥胖分布特征.[方法]于2004年8月—2005年8月间,在延边地区图们市和安图县4个乡镇内采用单纯随机原则抽取30岁以上朝鲜族和汉族人群1786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臀围等体格指标.[结果]朝鲜族和汉族男性整体型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6.2%,24.1%,女性分别为27.1%,30.8%;男性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19.9%,24.7%,女性分别为26.3%,29.7%;汉族男性粗患病率高于朝鲜族男性,而汉族男女标准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朝鲜族男女.朝鲜族和汉族男性以腰围臀围比值(WHR)为诊断指标而诊断为向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5.4%,33.9%,女性分别为60.2%,52.4%;,男性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3.9%,31.6%,女性分别为53.4%,51.1%;朝鲜族女性粗患病率高于汉族女性,而朝鲜族男女标准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朝鲜族和汉族男性以腰围身高比值(WHtR)为诊断指标而诊断为向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49.5%,47.6%,女性分别为69.8%,60.9%;男性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48.8%,44.0%,女性分别为63.7%,60.3%;朝鲜族女性粗患病率高于汉族女性,而朝鲜族男女标准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结论]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的不同类型肥胖水平的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对广州市某农村602名≥15岁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为18.91%,其中男性为20.10%,女性为18.39%,男性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BMI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存在显著正相关.肥胖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但是女性血压与BMI的相关性高于男性,特别是在肥胖组(BMI≥25).在低体重组(BMI<18.5),血压与BMI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广州农村≥1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正相关,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对控制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疆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与肥胖关系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其与肥胖患病率的关系。方法:利用2007年10月~2010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冠心病、脑卒中的预防及综合诊治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新疆不同民族高血压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6.21%,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8.70%,女性为34.2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20.01,P〈0.01)。汉族高血压患病率为33.42%,维吾尔族为28.50%,哈萨克族为48.69%,哈萨克族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和汉族(X2=29.36,P〈0.01)。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标准化后为36.64%和26.07%,其中男性为40.81%和27.63%,女性为33.06%和24.82%,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150.12,P〈0.01)。汉族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6.66%、17.65%,维族患病率分别为34.99%、28.77%,哈族患病率分别为32.73%、34.52%。不同民族肥胖的患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35.41,P〈0.01)。随着BMI的增加,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R=0.13,P〈0.01)。性别及民族间BMI≥25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新疆高血压、肥胖患病率均高于国内外平均水平,均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且存在民族差异。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某医院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363名某医院职工进行脂肪肝患病率现状调查分析.结果 1363名调查对象中,脂肪肝患病率16.5%,其中男性患病率28.5%,女性患病率11.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均不同(P<0.05),不同部门男女职工脂肪肝的患病率不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脂肪肝组高于非脂肪肝组,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年龄、职业、BMI、WHR可作为脂肪肝组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湖南省江华县瑶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5岁以上瑶族调查对象共4156例,实际参与调查分析3250例。通过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生化检查,统计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2.5%,其中男性为36.5%,女性为29.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55岁后患病率接近或超过男性;肥胖、饮酒、吸烟、血脂异常、较多进食腌制食品等患病率较高(P〈0.05)。结论:湖南江华瑶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别、高龄、肥胖、饮酒、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为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进食较多腌制食品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农村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宁波市农村地区中老年农民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40名体检者肝脏彩超情况。结果共检出脂肪肝690例,脂肪肝患病率20.66%。男性患病率11.35%,女性患病率24.82%,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0.01)。女性60岁~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亚组(〈0.01),男性各年龄组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宁波市农村地区中老年女性农民中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该引起重视,加强对脂肪肝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云南省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不同肥胖指标的关系。  方法  采用重复横断面调查设计,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在富民县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2544名和2502名≥35岁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男性和女性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从32.8%、31.2%、33.9%上升到了44.1%、43.5%、44.6%(χ2 = 68.122,χ2 = 39.626,χ2 = 31.456,P < 0.001);2次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随文化程度和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 < 0.05);居民肥胖指标体重指数(BMI)从22.90 kg/m2上升到了23.62 kg/m2(t = ?7.326,P < 0.001),而腰围(WC)、腰臀比(WHR)、身体圆润指数(BRI)和人体肥胖指数(BAI)无明显变化趋势(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WC、WHR、BMI、BRI和BAI值的升高均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P < 0.001),其中,WHR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强度最高(男:OR = 7.446,女:OR = 2.223,P < 0.001);各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强度均是男性高于女性。ROC曲线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的WC、WHR、BMI、BRI和BAI值对高血压患病风险均有预测价值(P < 0.001)。  结论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指标WC、WHR、BMI、BRI和BAI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将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张掖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并探讨高血压危险因素。方法于2004—200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张掖地区〉35岁城乡常住居民1045人进行高血压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就其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49.80%和5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和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53.39%和5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与高血压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增长、有高血压病史、被动吸烟、BMI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常吃豆类的居民其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结论张掖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个人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调查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以提高儿童保健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盘龙区26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通过询问调查和医学体检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用《中国男性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mmHg)》和《中国女性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mmHg)》进行高血压状况评价,计算高血压患病率.结果 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9%,男生2.2%,女生1.6%.收缩期高血压2人,患病率0.8%,舒张期高血压3人,患病率1.2%.舒张压正常高值血压3人,占1.2%,严重高血压2人,占66.7%.7-17岁儿童青少年消瘦率2.1%,超重率11.7%,肥胖率10.0%.6-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率20.8%.结论 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状况不容忽视.学生高血压应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法抽取锡林浩特市18岁以上居民2411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在2411人中,测量血压异常率为32.7% (789/2411),高血压患病率为23.7%(572/241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1.5%,女性患病率为25.3%,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9,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x2=373.107,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体重指数(BMI)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BMI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23.362,P<0.01).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OR=1.086)、家族史(OR=3.930)、腰围(OR=1.597)、BMI(OR=1.653)、吸烟(OR=1.212)、饮酒(OR=1.204)因素相关(P<0.01),都为危险因素.结论 锡林浩特市高血压流行形势不容忽视,应继续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对有家族史、超重肥胖的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5.
西藏林芝地区藏族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藏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为防治高原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酸酶法对在某院体检的2867例藏族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30岁、31~40岁、41~50岁、≥51岁)、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结果2867例中高尿酸血症782例(27.3%);男性646(22.50%),女性136例(4.74%),男女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之比为4.7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χ2=85.5,P<0.01)。2867例血尿酸水平平均为(369.7±126.8)μmol/L,其中男性、女性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89.4±141.5)μmol/L和(316.7±89.5)μ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t=16.4,P<0.05)。结论林芝地区藏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了藏族群众的健康,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应针对藏族饮食和民族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以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就业流动人口主要慢性病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为就业流动人口慢性病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按行业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监测点(银川市兴庆区和中卫市中宁县)就业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610例就业流动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15.3%、4.1%、34.8%、31.3%和13.4%.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不同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回族(P<0.0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2.3%、83.3%、40.0%;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8.0%、100.0%、58.3%.结论 不同特征就业流动人口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有一定差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较低,有关部门应根据慢性病的患病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就业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和医疗保健,提高就业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海市铁山港渔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铁山港区渔区人群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4.3%,其中男性为16.0%,女性为12.4%(X2=6.54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力活动、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日均摄盐量、职业、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有关联(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文化程度是该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均〉1),而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较低(P〈0.01)。结论铁山港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虽属较低水平,但仍应注重加强在沿海地区渔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从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预防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8.
潘琼  游冰  何中初 《吉林医学》2012,33(4):780-782
目的:了解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和居民对高血压病的认知能力。方法:采取随机、整体抽样法在全区抽取6个居民小区选择本地居住时间≥5年且年龄25~75岁的居民4 953人,运用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将结果记录入档,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871例,患病率为17.58%,其中男544例,占受检男性患病率的21.21%,女327例,占受检女性患病率的13.69%,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高趋势;高血压知晓率为55.45%,40岁以下年龄人群高血压知晓率较低。本次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正常值知晓率只有34.67%,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高血压的危害认知甚少。结论:高血压严重影响本地区居民身体健康,要大力宣传高血压知识,加强社区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