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珠海市城区两所小学的全部3275名1~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营养知识、运动情况、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等与儿童营养有关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2791份有效答卷中,小学生和其家长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但是不够全面和具体,其中选购食品观念错误率分别是45.9%和31.7%。小学生中有93.8%吃早餐,50.3%的小学生每天喝牛奶,但63.1%有吃零食的习惯;42.9%学生睡眠少于9个小时,58.9%不午睡;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现象普遍,13.2%小学生每日超过2小时,业余时间,平均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有37.97%,许多学生关心自己的体重问题。提示我们,从家长和学校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学生正确营养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减轻精神压力,注意始于青少年时期的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东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攀枝花市东区三所中小学校2970名学生2007年的健康体检资料,用Rohrer指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过度瘦弱率为1.0%,瘦弱率为11.4%,中等率为72.5%,肥胖率10.3%,过度肥胖率4.8%;营养中等率中学生(76.0%)高于小学生(70.6%);肥胖与过度肥胖率小学生(17.2%)高于中学生(11.3%)。过度肥胖率男生(5.8%)高于女生(3.9%)。结论攀枝花市东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均存在,尤以营养过剩突出,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加强学生及家长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纠正不良的营养态度和行为,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锦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健康干预对提高小学生家长、教师对行为问题的认识及态度转变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锦州市两所小学1200名学生、1000名学生家长和121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Rutter行为问题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小学生行为问题调查表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 (1)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1%~9.8%,男生为8.9%~12.5%,女生为3.7%~7.5%;(2)影响小学生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教育方式和父母关系;(3)通过健康干预,实验组的家长、教师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转变小学生的行为问题首先要提高成人对行为问题的认识,家庭和学校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2003年天津市区某小学学生饮食行为及营养发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调查目前小学生营养知识、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取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检查的方式调查了实验小学部分学生营养知识、营养发育状况及饮食行为。结果:多数学生及其家长掌握了一些营养知识,学生的营养发育状况有所改善;但在学生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偶尔不吃早餐(13.3%)、吃零食(36.7%)、挑食和偏食(50%)等;膳食调查表明学生的膳食在肉、奶类食品的摄入水平较高使得蛋白质与铁等营养状况较好,但仍存在钙、锌、VC、VA等营养素供给不足的问题。结论:目前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具有能够满足学生合理膳食的物质基础;家长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得到营养指导;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及其家长进一步开展营养知识的普及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营养与运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以两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五大城区30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用自编并经检验的老年人营养与运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与运动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①调查对象营养与运动知识平均得分80.3分,高、中、低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6.2%、13.8%、20.0%;态度平均得分80.8分,高、中、低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4.8%、27.9%、7.3%;行为平均得分73.9分,高、中、低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8.6%、57.2%、14.2%。②老年大学学员知识得分、态度得分皆高于社区老年人(P〈0.01)。结论成都市老年人营养与运动知识、态度情况尚可,行为完成较差。老年大学学员营养与运动知识、态度水平高于社区老年人,但两者行为表现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及营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天津市区178名10~11岁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习惯。结果:小学生中存在不良饮食习惯,2.77%的小学生不吃早餐,早餐食用4类食物者仅12.79%,营养素摄入存在一定问题;小学生吃零食现象普遍,但无性别差异。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55.14%的小学生知道膳食指南。结论:小学生中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为保证其健康,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通过了解高年级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1907名3-5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其营养知识得分≥80分者为740人,占38.80%,临床应用部分得分偏低,≥80分者仅471人,占24.70%;38.9%的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选择食物较单一,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结论:需采取多种方式对高年级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城区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构成及影响程度。方法 :对贵阳城区某学校407名学生采用身高体重测量法进行肥胖筛查。同时按1:1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随机抽取的23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与对照组(19名)进行家家庭基本情况、生活行为习惯及24小时膳食营养的问卷调查。结果: 按“学生健康监测”软件评价,得到肥胖检出率为9.82%,其中男学生10.47%,女学生9.26%,肥胖的高峰年龄是10-12岁,主要表现为轻度肥胖(57.5%),经对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家族遗传倾向、不好运动、特殊饮食习惯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家庭遗传、不好运动影响最大。结论:该校儿童少年肥胖检出率比较高,比10年前高出6.04个百分点;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家族遗传、营养摄入多而运动少、不良饮食习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海珠区随机抽取3所小学,对1100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并对调查对象发放有关肥胖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结果 本次调查肥胖检出率为5.82%,其中男生533人,肥胖检出率为6.57%;女生567人,肥胖检出率为5.11%,男女间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1岁组的肥胖检出率最高;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食速度OR=1.615,家长肥胖OR=1.808。结论 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进食速度、家长肥胖是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沈阳医学院学生钙营养知识和态度,为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校学生818名进行钙营养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该人群钙营养知识得分为(18.3±2.7)分,态度得分为(13.1±1.8)分。钙营养知识、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成绩越好。视光学专业得分较低。钙营养知识与态度间有高度正相关关系(r=0.2,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级、专业与钙营养知识有关。调查对象迫切希望了解钙与健康关系占78.1%,其次是想了解的占19.4%、不想了解的占0.6%、无所谓的占1.8%。目前获得相关钙营养知识的渠道以报刊杂志和课堂教学为主,分别占65.8%和62.0%;而希望的途径是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分别占61.1%和52.3%。结论:沈阳医学院学生钙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一般,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相关营养知识,为其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河池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制订营养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社区进行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共调查542户,1629人。依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统计局2002年组织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统一标准,用称重法获每家庭连续3d调味品消费量;24h回顾法获得每人各类食物进食量;测量身高、体重和测定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结果河池市居民每标准人日摄能量为10655.8kJ,达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s)的106.0%;蛋白质、脂肪日摄入量分别为87.0、97.8g,分别占日摄能量的13.9%和35.2%;视黄醇当量、核黄素和硫胺素日摄入量分别为849.3,ug、1.1mg、1.2mg,分别达RNIs的104.4%、77.6%和89.6%;钙、铁、钠日摄入量分别为454.1、26.1和5228.6mg,分别为适宜摄入标准(AI)的47.6%、142.6%和238.1%;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占50.9%;脂肪中动物性脂肪占58.4%;营养不良率为9.1%,贫血率为10.3%,肥胖率为2.9%,超重率为15.5%。结论 河池市居民日常膳食中能量、蛋白质摄入量,视黄醇、核黄素和硫胺素摄入量基本达标,但脂肪提供能量偏高,有明显的由低脂膳食向高脂膳食转变的趋势。且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率及贫血率。提示河池市居民面临营养不足和营养不平衡两个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李迎薇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237-237
目的:探索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以便为纠正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临湘市3所小学,1482人,以学校为单位随机分为学生干预组,家长干预组,学生、家长综合干预组,采用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出营养知识宣传板报,举办家长营养知识学习班等方法进行干预,分析不同干预方式对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结果:经过三种方式的营养干预后,虽然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及膳食行为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以综合干预效果最好,其次是学生干预。结论:家长的营养知识和态度对子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有明显影响,学生家长综合干预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行为的作用。[方法]在广州黄埔区整群随机抽取6所中学。使用自填式问卷对初中学生和家长(2851套)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家长态度与行为共4个条目的量化总分将家长参与程度分成5个等级,再评价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知-信-行的影响。[结果]2617套有效问卷中。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构成比分别为1.9%、4.9%、13.4%、33.4%和46.4%。学生感受到的家长吸烟许可率,Ⅰ级为5.9%,Ⅱ级为1.6%,Ⅲ级为1.1%,Ⅳ级为0.6%,Ⅴ级为0.7%。各组学生的吸烟与健康知识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学生吸烟相关的正、负性态度得分和态度总分都随着家长参与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初中生不规律吸烟率分别为21.6%、16.5%、15.4%、13.5%和14.1%,规律吸烟率分别为11.8%、8.7%、4.3%、3.9%和3.5%,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家长参与程度与学生吸烟行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Spearman,r=-0.042,P=0.031)。[结论]家长参与能够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在青少年控烟中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家长参与程度对预防和控制初中生吸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行为的作用。[方法]在广州黄埔区整群随机抽取6所中学。使用自填式问卷对初中学生和家长(2851套)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家长态度与行为共4个条目的量化总分将家长参与程度分成5个等级,再评价家长参与程度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知-信-行的影响。[结果]2617套有效问卷中。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构成比分别为1.9%、4.9%、13.4%、33.4%和46.4%。学生感受到的家长吸烟许可率,Ⅰ级为5.9%,Ⅱ级为1.6%,Ⅲ级为1.1%,Ⅳ级为0.6%,Ⅴ级为0.7%。各组学生的吸烟与健康知识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学生吸烟相关的正、负性态度得分和态度总分都随着家长参与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家长参与程度Ⅰ~Ⅴ级的初中生不规律吸烟率分别为21.6%、16.5%、15.4%、13.5%和14.1%,规律吸烟率分别为11.8%、8.7%、4.3%、3.9%和3.5%,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家长参与程度与学生吸烟行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Spearman,r=-0.042,P=0.031)。[结论]家长参与能够对初中生吸烟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在青少年控烟中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元谋水型高水氟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元谋农村高水氟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KAP),为后续的营养防氟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和参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92名的1—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方面,只有25.2%的小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及格;绝大多数小学生在营养态度上是积极的,91.7%的小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关心;行为层面,不吃早饭(60.6%)、不喝牛奶(65.5%)、喝生水(23.6%)等不良饮食行为的占比比较严重.结论当地小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甚理想,要充分利用当地小学生营养态度较为积极的有利条件,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正确饮食行为的宣传,为后续在当地开展的营养防氟工作提供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营养素的摄入量对其体格智力的发育至关重要。虽然近年来我国儿童少年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着许多营养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同时存在,在我国肥胖男孩占14%,女孩占12%;儿童营养性贫血、佝偻病的发病率达30%左右。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与人们缺乏营养知识,膳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不合理有关。小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家长来安排,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态度及行为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程度和行为差别。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7.97%的学生听说过意外伤害,70.91%和75.12%的学生在玩耍和运动时会想到有可能发生意外伤害,32.86%的学生认为骑自行车也有必要戴防护帽。不同年级学生比较发现,某些认知和行为随年龄增长反而变差,尤以高中学生为甚。有1/3的家长认为意外伤害是不能预知的,因此是无法预防的。分别有82.47%、63.28%、61.88%、12.34%的家长认为车祸、跌伤、烧伤和烫伤、自杀与他杀是中小学生常见的意外伤害。结论多数中小学生和家长对某些意外伤害认识不足,需要进行有关知识的普及和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939名小学生家长营养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调查长沙市小学生家长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长沙市四个城区的 939名小学生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 ,对营养知识的了解与其自身受教育程度有关 (r =0 .30 6 ,P <0 .0 1)。结论 :有必要在社区和学校进行营养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东营市市区中、小学生乙肝标记物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东营市2所中学和2所小学的3250名学生的血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在检测的同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 检测的3250名学生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2.55%,其中中学生的阳性率为3.48%,小学生为1,43%,中学生明显高于小学生。乙肝抗体阳性率为70.98%,其中中学生的阳性率为65.00%,小学生为78.23%,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阳性率为73.14%,其中小学生为81.63%,中学生的阳性率为66,12%,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结论 东营市市区中、小学生乙肝感染率比正常人群低,但中学生比小学生感染率偏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抗体产生率比小学生偏低,应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营养问题是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目前,我国有周乙多小学生其营养状况主要取决于小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我们于1998年3月~6月对南京市某小学的学生家长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营养教育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校如抽样原则,从该校1~6年级中各油职两个班的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共641人。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由各班主任负责通过学生交给家长,要求家长亲自填写,限时交回。13内容问卷内容包括:营养知识15题满分用分,营养态度和行为15题满分30分。共发出问卷64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