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性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感觉神经性耳聋 ,对此病的原因仍无确切的认识。本文就3例流行性腮腺炎致突发性聋作以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例 1,女 ,11岁。发热、腮腺区肿痛 ,伴双下肢瘙痒、皮疹。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过敏性紫癜。发病10天后突然出现右耳闷塞感、耳鸣、听力下降 ,时有跑步时摔倒 ,无头痛、头晕。诊断为 :突发性聋 (右耳 )。例 2 ,男 ,10岁。发热、腮腺区肿痛伴头痛、眩晕、视物双影。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膜炎。三天后出现左耳鸣、听力下降。诊断为 :突发性聋 (左耳 )。例 3,女 ,11岁。发热、腮腺区肿痛 ,七天后出…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聋或暴聋系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 ,常为中度或重度 ,多为单侧。笔者 2 0年来收治突发性聋5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突发性聋共 5 3例 ,大多为省直机关干部、职工 ,部分为群众及外地患者。其中男 2 7例 ,女 2 6例 ;30岁以下 10例 ,31~ 5 0岁 2 3例 ,5 1岁以上 2 0例。以中老年为多见。2 诊断2 .1 症状 :患者原来听觉正常 ,多无先兆。2 .1.1 耳聋 :耳聋常为首发症状 ,可发生于睡眠之中或感冒、过劳、情绪激动之后 ,通常无明显自觉病因。听力减退可于瞬息之间 ,几小时至几天内突然发生。轻者在相邻的 3个频率内…  相似文献   

3.
<正> 西比灵是一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钙离子拮抗剂,临床研究证明西比灵在缓解眩晕及其它有关症状中有效且病人的耐受良好。但口服西比灵后引起突发性耳聋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女性,42岁,因经常头晕去县医院就诊,门诊未给予明确诊断,建议服用西比灵10毫克,每日一次。病人第一次服用后6小时出现视物旋转,高频耳鸣,左耳听力明显下降。病人再次去县医院就诊,纯音测听示:左耳感音性耳聋(听力下降40—60dB),给予对症处理,三天后病人眩晕明显好转,但仍有耳鸣,左耳听力未恢复。病人第二次服用西比灵4小时后再次出现眩晕,经对症处理后2天后眩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凯时及葛根素等治疗突发性耳聋 ,就其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从而选择凯时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 (总有效率95 .8 % )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 :43例均为单耳发病 ,男28例 ,女15例 ,年龄24~70岁 ,病程1~10天 ,左耳20例 ,右耳23例。按纯音测听检查0 .5 ,1 ,2KHZ平均听阈级 (26~40dB)为轻度聋 ;(41~55dB)为中度聋 ;(56~70dB)为中重度聋 ;(71~90dB)为重度聋 ;>90dB为极度聋。43例患者按就诊单、双日期分成两组 ,凯时组24例 ,轻度聋1例、中度聋6例…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又称为突聋或暴聋)是正常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一种病因不明的,起病急,听觉障碍为主的感音性聋。为了能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我院2008-03—10~2009—03—10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32例的患者做的综合性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或暴聋,是指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听力在瞬间或数小时或数天内突然下降的感应神经性耳聋,耳聋程度不一,重者全聋。发病多为单侧,双侧耳聋的发病率为4%~17%。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感,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病因未明,通常在患者毫  相似文献   

7.
易长龙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88-188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突然的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疾病对内耳或听觉通路的损伤机制也各不相同.治疗上当然也有所不同。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年来7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情况,希望可以指导临床决策,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个体化的达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成像技术,探讨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皮层优势半球的变化及可能存在的功能重组.方法 选取苇度单侧长期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21例(13例左耳聋,8例右耳聋),采用Sparse设计进行正弦调幅音(AM)任务下的fMRI数据采集,实验刺激为500 Hz的载波频率,8 Hz的AM,耳聋患者健耳呈现.采用1.5 T超导型MRI成像系统,采集脑部的BOLD-fMRI数据后,通过SPM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 单侧长期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健耳给声,双侧听觉皮层均有激活,但仍为对侧半球优势.结论 听觉中枢具有可塑性,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皮层存在着结构重组.  相似文献   

9.
CT和多种MRI成像方法在突发性耳聋中的选择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突发性耳聋最新的诊断标准是2005年济南全国耳科会议修订的,即: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的,听力至少在2个相连频率下降20 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耳聋[1].突发性耳聋,其实质是感音神经性聋,从发病部位上,病变可以位于Corti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其中毛细胞病变引起者称感音性聋(耳蜗性聋),如药物中毒性聋及病毒感染者即属于此类,病变位于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者称神经性聋(蜗后性聋),听神经瘤所致耳聋属此类,病变发生于大脑皮层听中枢者称中枢性聋.故致突发性聋的部位在内耳、内听道及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近几年呈现发病逐年增多的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为单耳发病,且发病急骤,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最低点,甚至全聋,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耳鸣及眩晕症状。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确,故而在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很多,但疗效不一,有的患者治疗效果极差,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2006—2010年我科采用灯盏花素联合高压氧治疗124例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文献[1]标准,经过纯音测听、声导抗及常规检查确诊,并行颞骨CT或头颅磁共振成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耳蜗性聋,又称特发性聋,为耳科常见急诊。我科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突发性耳聋与发病时间关系密切,即发病时间短,就诊时间早,治疗效果越好,现将1996年以来60例(对照组30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突发性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影响。方法以60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脂异常标准分为高脂血症组(突发性耳聋伴高脂血症)、非高脂血症组(突发性耳聋不伴高脂血症),每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观察各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Vs)、舒张期流速(Vd)、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之间差异。结果高脂血症组、非高脂血症组、对照组患者的TCD异常率分别是93.33%、66.67%、0%。高脂血症组患者出现异常TCD的比例明显增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脂血症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Vs、Vd较非高脂血症组、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突发性聋伴高脂血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在衣不解带地照顾生病家人一周后,41岁的谢女士突然感觉左耳像被"堵"上了一样听不见了——毫无预兆,突发性耳聋就这么"任性"地出现了。突发性耳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不分男女老少。不过整体来说,它最常发生在中年人群,40~55岁占据了该病患者的半壁江山。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多在晚间或晨起时发病,数小时后发觉突然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一种原因不明起病急骤,以听觉障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目前临床治疗原则就是改善内耳血循环,纠正代谢紊乱,恢复听觉细胞的功能,但疗效不佳。随着医学的发展,高压氧疗法在某些疾病治疗过程中已成了不可缺少的因素。我院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共收13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现对临床资料完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多见于中年人,以单侧发病居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每年约5/10万至20/10万[1]。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突发性耳聋即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3 d以内出现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至少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突发性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病例92例,将其分成双耳耳聋组和单耳耳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双耳耳聋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所占比例较单耳耳聋组高(P<0.05),单耳耳聋组治疗有效率较双耳耳聋组高(P<0.05)。结论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发病原因存在差异,从而患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不同,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应用甲强龙治疗的12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甲强龙应用途径分为全身用药组及耳后注射组,对比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耳后注射组总体有效率63.24%,全身用药组总体有效率4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耳后注射组能明显提高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总体有效率,而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及全聋型组均无差别。结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特别是低频下降型总体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如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听力突然下降,常伴随耳鸣、眩晕、头晕等症状[1,2]。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科室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等,对加入的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该方法对患者的恢复取得  相似文献   

19.
隋军 《云南医药》1990,11(3):153-156
突发性耳聋为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聋,病因不明,新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认为,生理功能改变和多种疾病可能诱发本病。由于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很多,故对远期疗效及预后尚难以估计,现对我科1983年以来收住院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患者中的130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赵晓光  平杰  贾恒川 《河北医药》2012,34(8):1230-1232
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fineural hearing loss, SSHL)是常见耳科急症之一,简称突聋或暴聋[1].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听力瞬间或几小时内突然下降,可伴有耳鸣、眩晕、除第Ⅶ对脑神经症状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血流迟缓、劳累、情绪激动、气压变化及变态反应有关.自Dekleyn于1994年首次报道此病以来,关于病因及治疗的争议就没有停息[2].由于对发病机制认识不一致,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本文就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