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武陟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受益情况调查分析,掌握参合农民受益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以武陟县新农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获取农民受益情况,并结合新农合制度的变化,对受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住院受益率2006年-2009年逐年升高,2010年比2009年降低0.24%,住院实际补偿比维持在30%-40%之间.门诊补偿人次和受益率大幅度升高,2010年分别达到292059人次和112.35%,门诊实际补偿比由2006年的70.05%降低至2010年27.75%.随着补偿模式的改变、筹资标准和参合率的逐渐升高,受益面逐渐扩大,由于次均医疗费用的上涨,受益程度没有提高.结论:参合农民的住院和门诊受益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实际补偿比没有明显提高,补偿模式、筹资标准、参合率和次均医疗费用是受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浙江省2003-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对浙江省2003-2010年新农合相关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浙江省新农合农民参合率较高;基金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且使用率较高;住院补偿和门诊补偿的结报率和补偿率持续增高。结论: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较高,但需调整政策,优化筹资来源,提高筹资水平,增加农民参合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省贫困地区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完善云南省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建议,使贫困地区新农合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发展。方法:运用问卷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及小组座谈法,收集云南省永平、大关两县新农合参合、筹资和资金使用及参合农民受益等情况,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调查县农民参合率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参合得到保障,但仍存在因经济发展落后导致贫病恶性循环、门诊减免受益不均、贫困人群受益有限、住院补偿率低、受益面窄等问题。建议:加大门诊补偿,为贫困人群提供门诊保障,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住院补偿水平,建立、完善并落实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新农合接轨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安徽省2007~2008年新农合运行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农合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将2007~2008年运行数据进行汇总,对参合率、实际住院补偿比、基金使用率、住院率、次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全省参合率达到90.17%,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实际补偿比均上升,基金使用效率提高;但是,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呈过快上升趋势.结论: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提高,但是需要调整政策以及加强监管,控制住院率和住院费用的不合理上升.  相似文献   

5.
李超  侯准科  田庆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273-2275
[目的]掌握新农合住院补偿基金使用情况,探讨参合农民住院费用变化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新郑市、新密市、中牟县3个县作为样本县。对3个样本县2007~2008年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参合情况、农民受益情况、住院费用及费用补偿等情况。[结果]2008年3个新农合县参合率为98.98%,较2007年的97.72%增加了1.26%;住院总受益率从2007年的6.65%提高到2008年的7.03%;2008年3个县次均住院费用较2007年增加了29.11%,其中各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以乡镇卫生院增长最快,增长率达到45.51%。[结论]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在逐渐增强,参合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但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水平较低,次均住院费用增长过快,应采取措施,控制费用的过快增长,提高农民受益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农合筹资水平的不断增长,使得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逐渐提高,但同时参合农民的就医费用也呈现上升趋势,该文根据实际数据,对中国参合农民的住院补偿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新农合2004~2008年农民医疗负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筹资标准提高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变化情况,探索一些规律,为建立长效筹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内容与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信息报表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年度住院、门诊的受益率、次均费用、农民次均自付费用、实际补偿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新农合的开展参合农民住院、门诊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都逐年提高,但是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参合农民的住院和门诊的次均费用及农民次均自负费用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是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其费用增长幅度较大,农民就医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结论农民次均自负费用如果继续增长,将影响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并对新农合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取消县级医疗机构门诊现场减免;对县以上医疗机构建议实行同级监管,并加大监管力度,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和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保障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我省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低于全国平均和西部地区较多,建议适当提高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6—2008年甘肃省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门诊和住院补偿中农民的受益情况,为甘肃省新农合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分别选用门诊补偿的3项受益指标与住院补偿的4项受益指标,用TOPSIS法进行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农民3年来的受益情况。结果该县新农合住院补偿中农民受益情况逐年改善,以2008年为最佳。而门诊补偿中农民受益情况以2006年为最佳,2007年和2008年基本持平。结论该县应该尝试探索门诊统筹模式,改善门诊补偿的受益情况,让农民真正受益于新农合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农村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受益情况。方法:主要采用集中指数和五分位分组法评价参合农民住院受益的绝对公平程度。结果:不同经济水平村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42和0.094,不同经济水平参合农民补偿人次和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53和0.355。结论:新农合制度下陕西省参合农民住院受益存在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程度在按照家庭经济指标分组比较时更加明显,但总体而言,不公平程度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
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农民疾病负担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农合减轻农民疾病负担的程度,探讨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为相关部门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收集现有数据和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 结果 2006年度,昆明市参合率为90.96%,门诊减免受益率为24.36%,住院补偿受益率为4.65%,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实际补偿比均低于全省同期水平.参合后,家庭经济困难者的治疗方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近半教参合农民认为新农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痰病负担,但31.0%的家庭经济困难者认为该减轻程度很小(P<0.05). 结论 新农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痰病负担,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全面开展门诊减免,适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以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