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它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减少左心室射血阻力,从而减少心室做功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是治疗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球囊反搏留置导管抗凝冲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小芩 《华夏医学》2008,21(2):340-341
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ll pumping,IABP)是一种按反搏动原理设计的对衰竭的左心室提供辅助的机械装置,反搏是心室舒张期转换主动脉血流的过程,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增加,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射血阻力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下降。国内徐忠恒等  相似文献   

3.
李丹 《当代医学》2010,16(14):71-72
冠心病是目前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氧供与氧需失去平衡,IABP能有效地增加心肌血供,减少耗氧量,使冠心病患者受益。我科使用主动脉反搏气囊术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LABP)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对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将一定容积的球囊放置于主动脉部位,球囊导管与体外压力泵相连,内部填充氦气,使球囊充盈与排空限定在特定的时限,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改善心肌供血。应用IABP支持治疗可增加冠脉血流速度,降低左心室的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对于抢救心肌梗死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泵衰竭以及心脏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有着重要意义。但IABP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栓塞、动脉内膜剥脱、主动脉穿通、气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肌后负荷下降,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以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1].我科CCU病房自2008年-2009年应用IABP治疗患者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性辅助循环方法.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脉血流灌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降低主动脉收缩压,减轻左心室射血阻抗增加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增加静脉回心血量,从而使心排血量增加达到治疗目的.目的 讨论体外反搏护理.方法 配合体外反搏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体外反搏配合度,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约为7%~10%,多发生在心肌梗死面积超过40%的患者,其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再灌注治疗AMI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治疗机理为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心脏收缩前放气,由此产生双重血流动力学效应,使心肌供血供氧增加,心肌耗氧量下降,同时增加冠状动脉血灌注以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据文献报道,在使用IABP术中,约20%的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并发症,如出血、栓塞、感染及球囊破裂等,影响治疗,细致的护理可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以作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是一种以左心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循环装置.1958年Harken首次提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概念,1967年Kantrowitz首次在临床应用并获得成功[1].它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盈,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从而降低氧耗,增加心排量,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救治重症心脏病患者的"必备武器",同时心脏手术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也为重症患者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2].但IABP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不可忽视,Cohen等[3]分析1119例患者应用1174次IABP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11%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栓塞、肢体缺血、全身感染及球囊破裂等.因此,IABP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有效的措施之一。其作用原理是:将附有可充气的气囊导管插至胸主动脉,用患者心电图的QRS波触发反搏,使气囊在收缩期排气,以降低主动脉的收缩压和心脏的后负荷,舒张期气囊充气使主动脉舒张压明显提高,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提高心肌供氧和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减少心肌坏死面积和改善心功能。IABP术最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伴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扩张术的术前准备。1996~1997年,我们对6例患者施行了I…  相似文献   

11.
暴发型心肌炎是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导致心脏活动、心脏泵血供血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起病急、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如果患者能够度过急性期,恢复相当快。传统的治疗缺乏这个桥梁的过渡,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近年来治疗暴发型心肌炎最有前景的手段之一,ECMO是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血供,心肌可获得充分休息,能量储备增加[1]。单独使用ECMO时虽可以使心脏得到休息,但同时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灌注不足,不利于心肌的氧供;而单独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时,虽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氧供,但它增加的心输出量有限,不能维持全身器官的灌注[2]。我院ICU对1例暴发型心肌炎出现心脏泵血供血极其异常时,及时采用ECMO联合IABP,护理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术作为衰竭心脏最为安全有效的机械循环辅助装置[1],提高了急性心脏循环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尤其在改善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挽救濒死心肌和降低并发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4例床旁IABP术,介绍其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72岁,其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工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例,经床旁超声心动日或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证实存在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状态或心源性休克,且对扩容升压反应不良。所有患者均无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股…  相似文献   

13.
张艳春  黄金波  杨旭 《吉林医学》2008,29(23):2280-2281
主动脉球瞧反搏(IABP):是指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装有气囊的导管,使气囊部分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和。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的远端连接反搏仪。当心脏舒张期气艇冲气,收缩期气囊排气(球囊内气体为CO2和氦气),从而起到辅助心脏克服暂时的困难,使被抑制或缺血的心肌重新恢复功能,其工作原理将动脉收缩压力波的相应延迟到舒张期,从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普遍应用,其临床实践证明在改善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它可有效恢复梗死性心肌早期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减低心肌氧耗,使左室的每博排出量和射血分数增高。其原理为在心肌舒张期球囊充气,在心肌收缩前放气,降低主动脉压力,心脏后负荷下降,改善心肌供氧达到辅助心脏泵血的功能。2008年5月至20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及左心室后负荷与单纯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右侧下肢股动脉穿刺留置动脉鞘及IABP导管外接驱动泵,双侧上臂动脉穿刺,留置动脉鞘,分别送7F猪尾巴导管至左心室和升主动脉分别连接血泵的入口和出口,右侧股静脉穿刺留置静脉鞘,送swan-gans导管至肺动脉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IABP治疗后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与IABP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血泵联合IABP治疗与单纯IABP治疗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有进一步改善,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IABP治疗前平均肺动脉压(mPAP)=(36.60±1.67)mmHg;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WCW)=(20.20±1.30)mmHg;心排指数(CI)=1.66±0.11;主动脉内平均动脉压(mAP)=(57.60±3.65)mmHg;IABP治疗后mPAP=(31.4±2.07)mmHg;PWCW=(16.00±1.87)mmHg;CI=1.98±0.08;mAP=(64.60±3.05)mmHg;血泵联合IABP治疗后mPAP=(26.20±1.30)mmHg;PWCW=(11.60±1.52)mmHg;CI=2.32±0.08;mAP=(68.20±2.77)mmHg。结论在降低左心室后负荷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左心室容量负荷,更有利于降低心肌梗死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提高左心室心排指数.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IABP)是一种通过主动脉内球囊与心动周期同步地充放气,以增加心肌氧供,减少心肌氧耗的治疗方法.据国外近20年的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15%,国内约为6%~20%.国外报道在溶栓前时代其死亡率在90%以上,IABP联合血管重建治疗可使其死亡率降至50%~74%[1-2].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心脏冠脉搭桥手术后低心排十分有效的机械辅助治疗手段。56例接受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有2例出现严重低心排。经应用IABP治疗后,低血压情况迅速纠正,尿量增多,一般情况好转,痊愈出院。证实IABP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排量、扶助心脏渡过低排期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主动脉气囊反搏术(IABP)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30例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年龄63.5岁)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15例行股动脉IABP支持,对照组15例未行股动脉IABP支持,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评价PCI术后7 d存活心肌面积,应用多巴酚丁胺后梗塞区运动异常的节段的积分减少≥1,梗塞区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减少(IWMSI)>0.22作为存活心肌的诊断标准。对30例AMI患者采用Wagner心电图记分法,进行QRS记分判定心肌梗塞面积。 结果:15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存活心肌面积及QRS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ABP组LVEF于(67±26)d有明显改善。 结论: 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和降低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从而提高了AMI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IABP就是把一个细长形的气囊经股动脉置入降主动脉内,气囊通过一根导管与体外的气泵相连接。心脏舒张时,气泵将20~40ml气体快速打入气囊内,使其扩张,结果使主动脉近端舒张期压力增高。于是冠状动脉的灌注压也相应增高,由此可增加冠状动脉的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和非心脏原因的急重症抢救中的辅助循环方式。其工作原理是主动脉球囊导管插入胸主动脉内,导管顶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球囊由体外触发信号周期地与驱动装置连接,使主动脉内球囊充气和放气,通过舒张期主动脉压升高,降低左心室阻抗,减少心脏耗氧和作功,达到辅助循环的效果[1]。IABP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取决于患者的情况、适应症、反搏的持续时间等,应用IABP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对疾病相关的知识缺乏认识,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