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治烧伤感染,提高烧伤救治水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一直是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约占70%。许多烧伤中心的统计也都证实,因感染及其并发症所致死亡者占死亡原因的50%以上。因此,烧伤感染始终是烧伤界关注的热门课题。一、烧伤创面感染创面感染不仅导致全身病理生理变化,诱发高代谢反应与骨髓抑...  相似文献   

2.
烧伤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分析了95例烧伤患者创面和全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本组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92.2%。不同类型的创面和不同严重程度的烧伤都可发生创面MRSA感染,但全身性MRSA感染以严重烧伤多见。大多数MRSA对常用的第一、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仅对万古霉素敏感。全身性MRSA感染仍以万古霉素最为有效。溶葡萄球菌酶作为外用药能有效地控制烧伤创面MRSA感染。  相似文献   

3.
谢卫国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2):733-734
烧伤创面引起体液大量丢失、感染和一系列严重全身反应,是造成各种并发症和烧伤死亡的始动原因。因此创面修复是大面积烧伤治疗的根本问题。本文就大面积烧伤创面治疗的有关问题和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的全身及局部治疗措施在提高大面积烧伤病人治愈率的同时,是否对创面愈合速度也产生了影响.方法将197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657例,以1990年1月为界分为两组,对比分析全身创面综合治疗措施改进前后,创面侵袭性感染发生率、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速度的变化.1990年开始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的全身性治疗措施包括器官功能保护、合理营养支持、创面感染有效控制、生长激素应用等;创面方面包括尽早切痂植皮、胶原酶促进脱痂、促愈药物银锌霜和生长因子等积极干预手,段.结果1990年后创面侵袭性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植皮成活率显著提高;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和痊愈时间较前分别提前了20天和22天.结论全身和创面局部治疗手段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大面积烧伤病人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深度烧伤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身性感染或脓毒症(sepsis)是严重烧伤患者面临的最大威胁,因为大面积浓度烧伤,体表和体腔的天然屏障破坏,全身免疫功能失衡,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本身又成为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机体与微生物间的相对平衡失调,不仅对具有高度致病菌易感性增加,而且对致病力很弱的病原菌易感性亦增加.  相似文献   

6.
烧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其特点是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在烧伤早期,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他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导致全身生理和病理变化;创面发生水肿,免疫球蛋白减少,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创面处理不当,会在烧伤后很早发生创面感染、创面脓毒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7.
处理烧伤创面容易忽视全身情况,尤其是中等面积以上的烧伤。实验表明,不但创面局部可发生微循环的变化。30%背部烫伤也可使肠系膜血管的管径改变,小动脉内血流停滞,小静脉内白细胞贴壁、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红白细胞逸出管壁以及周围组织水肿,所以在急症处理烧伤创面时还应考虑全身状况。当然,全身状况还远不限于上述的循环变化。其次,  相似文献   

8.
烧伤后炎症反应的病因、分子机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烧伤后的炎症反应本质上是机体对烧伤所致组织损伤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助于清除创面坏死组织,限制组织损伤扩大和加速组织的修复。受伤部位因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出现明显的局部水肿;当烧伤面积≥30%TBSA时,还可引起全身性的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如发热、血中白细胞增多、肝脏合成急性期反应蛋白等。这时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可激活中性粒细胞(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若抗炎介质产生相对不足则可造成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引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死亡[1]。可见,严重烧伤是以全身性炎症反应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在宏观上仔…  相似文献   

9.
烧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其根本问题是创面问题。尽快重建和恢复皮肤屏障是烧伤治疗的最终目标,而创面深度是决定烧伤创面治疗措施、影响创面修复过程及结果的最主要因素。只有在准确判定烧伤创面深度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合理的治疗措施与方案,从而达到尽早修复创面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仍以烧伤创面外观、色泽、痛感、温度等作为依据,凭经验判断创面深度,缺乏客观性与一致性。有统计资料表明,凭经验判定烧伤创面深度的准确性仅为50%~70%[1]。所以,寻找一种精确、客观的创面深度评价方法是烧伤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激光多普勒技术被认为是其中最有前途、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烧伤后死亡率与受热力损伤皮肤的毒性生物效应无关,而与大面积开放创面所引起的代谢和细菌方面的后果、病人宿主抵抗力的降低和长期营养不良有关。这些异常促成由烧伤创面而来的致命性细菌感染期的出现,全身性抗生素和外用药治疗虽是重要的,但仅是迅速封闭创面的附加措施。对大面积皮肤烧伤较为合理的治疗是早期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并立即封闭创面。伴之以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和在临床封闭创面时作长期营养支持,可以作为常规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措施。而对面积更大的烧伤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体皮片,异体皮片会在  相似文献   

11.
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进展   总被引:56,自引:15,他引:56  
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在烧伤治疗的全过程。烧伤后病情变化复杂皆因烧伤创面所引起,并随创面修复而告终。如何正确处理创面,是烧伤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烧伤创面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与清洁创面、减少感染、尽早封闭创面,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与外形。一、深度烧伤与感染的关系目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仍是全身感染,细菌主要来源是创面,深度烧伤创面大量组织损毁、坏死,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对患者的威胁极大。有实验证明,烧伤6 h后创面上即可有大量的细菌繁殖,并开始侵入皮下组织;伤后8 h 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观察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无细胞真皮基质(ADM)覆盖烧伤后瘢痕切除后的创面,上覆自体刃厚皮片,并缝合打包固定,7天左右取包,无菌换药,14天创面愈合。结果应用以上方法治疗20例烧伤后瘢痕切除创面,半年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以上述方法治疗的烧伤后瘢痕切除创面,解决了患者增生部位的外观,同时解决了关节部位的功能受限问题,对瘢痕体质患者解决了取皮区瘢痕再次增生问题,手术安全,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3.
超过氧化物歧化酶对烧伤创面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谭谦,马文熙,陈怀仁,冷永成烧伤后出现真皮进行性缺血,使创面加深,从而影响创面的愈合,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伤后48h以内。自由基清除剂能否阻止烧伤创面真皮进行性缺血,尚存在争议[1,2]。我们仅就全身应用超...  相似文献   

14.
烧伤休克期通常指严重烧伤后48h内,由于热力所致全身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漏及烧伤创面水分蒸发,使体液丧失增加,所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极易发生休克的过程。此时,由于病人全身组织水肿,肌肉注射镇痛药效果不佳,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安全、有效,有利于病人平稳地度过休克期。严重烧休克期病人体表创面灼痛,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的应激反应,但有关严重烧伤休克期病人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观察芬太尼PCIA对严重烧伤休克期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并发深Ⅱ度烧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决糖尿病患者并发烧伤后创面难以愈合的问题。方法我们对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局部早期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微循环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与对照组磺胺嘧啶锌对照研究,全身治疗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系统治疗。观察第8、12、16、20天创面愈合率及各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应用烧伤膏组比磺胺嘧啶锌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16、20天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局部微循环,早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为创面生长创造一个生理性的修复环境。  相似文献   

16.
湿润烧伤膏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三年《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已有19个单位发表了近500例湿润烧伤膏的临床应用总结和多种实验研究,均发现湿润烧伤膏无抑菌作用,不足以防治烧伤创面的感染,延长了创面愈合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愈合后瘢痕增生严重,也有引发菌血症死亡病例的教训。湿润烧伤膏目前之所以为部分民众接受,除了浅度烧伤本身自愈能力,往往使群众难以辨别药物的真实效果,易受广告欺骗以外,其它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民众认识方面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对烧伤的认识存在以下三个误区。一、误认为烧伤只是一个皮肤局部的受损,因此烧伤治疗也就局限于局部创面的处理。实际烧伤存在着局部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两个方面,烧伤治疗的措施也  相似文献   

17.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烧伤治疗中影响全局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如何及早防治烧伤患者全身感染和MODS是治疗的关键之一。笔者单位采用大面积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有效地覆盖了创面,在减轻或阻止全身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湿润烧伤膏致全身重症多形性红斑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女,8岁。因双臀及双下肢火焰烧伤、全身红斑5 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烧伤后曾在当地应用青霉素全身抗感染治疗,创面涂以湿润烧伤膏。伤后第15天,面、颈、四肢突起散在红斑,有痒痛感,两日后全身均出现红斑,其中四肢红斑融合成片,因高热、部分皮损区糜烂而入院。查体:体温40℃,脉搏12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9 kPa(1 kPa =7.5 mmHg),意识清楚,急性面容,全身均有红斑,部分融合成片,面颈及四肢皮疹糜烂,有臭味,双臂及右下肢残留烧伤创面约5%TBSA,其上涂有湿润烧伤膏并附着大量颗粒状红色血痂。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9.
深Ⅱ°烧伤创面是烧伤学科比较难处理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疗法外用消炎药物治疗和手术削痂自体皮移植的方法,上述方法都很难做到,既能去除坏死组织又能不损伤正常组织.而磨痂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能兼顾上述两种可能,可较大限度的将烧伤坏死组织去除,保留了间生态组织和正常组织,促进了间生态组织的血液循环,而加速创面愈合,解决了创面处理的难题[1].近年来本院采用钢丝球磨痂术及磨削结合的方法,早期治疗42例深Ⅱ°烧伤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在烧伤、整形外科临床工作中,创面术中及术后出血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和缺乏有效预防手段的问题,而创面出血是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手术创面出血,一直是临床工作中较难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