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0~1992年给106例晚期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其中有6人(9人次)出现带状疱疹样皮疹。现报道如下,旨在探讨其原因及防治.临床资料一般情况:6例均为男性,年龄43~72岁;发生1次者3人,发生2次者3人;6人均系第1次用药后即出现皮疹.用药情况:6人做肝动脉灌注化疗时均用上海信谊药厂生产的60%泛影葡腰注射液做肝动脉造影,然后注入阿霉素、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出现皮疹后,有3例改用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仍出现皮疹,但6例在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时停用泛影葡胺后,皮疹再未出现.皮疹情况:6例皮疹均发生在右侧,似带状疱疹样皮疹,在右腰背部沿十二肋骨下方簇状水疱样皮损呈带状分布,局部皮肤发红灼热,伴感觉过敏及疼痛,可见红  相似文献   

2.
邓尚富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4):F0004-F0004
病人,男,19岁。于2004年4月,在草地进行匍匐训练后,额及颜面部出现团块状红斑、丘疹,呈不规则形态,边界不清,局部融合成片状,触之质软,无压痛。全面部红肿明显,眼睑及颧骨部位肿胀尤甚。皮肤略干燥,无脱屑及瘙痒,躯干、四肢未见类似皮疹。未作任何检查,即诊断为“接触性皮炎”。给予抗过敏、消肿等对症治疗20余天后,颜面部水肿消退,皮疹颜色变淡,但消退较慢,压之质软。皮肤弹性尚可,无干燥。无新发皮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激光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4例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的皮疹特点、皮疹出现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并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及皮疹特点,设计治疗方案.结果 4例患者均无家族史,其鲜红斑痣出生即有,均为单侧分布.2例患者出生即有太田痣皮损,1例10岁左右出现太田痣皮损,1例患者出生即有部分太田痣皮损,另有部分皮损出现于青春期.2例患者太田痣皮损为双侧分布,2例为单侧分布.1例患者鲜红斑痣与太田痣的皮损无重叠,其余3例患者两种皮损部分重叠.皮疹出现时间与文献报道略有不同,但符合两种疾病各自的发病特点.结论 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两种疾病皮损分布特点及病变轻重以及有无重叠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病例 女性,黎巴嫩当地雇员,39岁,因反复间断皮疹及发热1月余,最高体温达40.2 ℃,尤以下午体温升高明显,发热常呈弛张热,骤升骤降,同时伴畏寒、寒战、乏力、全身关节酸痛等症状,热退后可活动自如.皮疹为一过性,高热时出现,热退后消失,常呈红斑样或橙红色斑丘疹,偶现多形性等皮疹.有轻微咳嗽,无咳痰,余无特殊不适.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较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为皮肤黏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即风团,常伴有明显的剧烈瘙痒和搔抓[1].高压氧治疗荨麻疹已被证明切实有效,但高压氧治疗后瘙痒、皮疹迅速消退的未见报道,笔者介绍1例. 病例资料:王某某,男,53岁,因脑外伤和多发性骨折入院.已行高压氧治疗35次,治疗压力0.2 MPa,吸氧60 min,每20 min间歇5 min吸舱内空气.2010年9月26日晚患者身体多处出现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当时未予抗过敏处理.27日继续接受高压氧治疗,出舱后患者诉瘙痒症状消失,查体发现皮疹基本消退.细询病史后,诊断为药物过敏,具体药物不详,似以静脉输液所用药物可能性较大.为防皮疹再发,停用静脉输注药物,予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炉甘石洗剂抗过敏.但27日夜间,患者再次出现全身性皮疹,瘙痒明显.28日行高压氧治疗后皮疹及瘙痒症状又迅速消失.临床停用所有口服药物后瘙痒、皮疹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6.
王永红 《人民军医》2011,(7):552-55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3岁.因头皮、腋窝及腹股沟红色斑丘疹2年就诊.患者1年前因银屑病外用某医院自制含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皮疹消失,但停药一段时间后皮疹再次出现,遂反复使用该药物1年,腋窝、腹股沟及其附近部位逐渐出现长条状皮肤凹陷.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头皮及四肢散在分布红色斑丘疹,有蜡滴、薄膜及点状出血现象,符...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脂膜炎又称Weber Christian病 ,较为罕见 ,合并结核病者尚未见报道 ,笔者遇到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女 ,2 1岁。受凉后反复发热 ,胸痛 10余天伴皮肤小结节样皮疹。体检 :T 3 8℃ ,四肢皮肤伸面皮疹大小不等 ( 3~10mm) ,呈淡红色及黑红色 ,压之退色 ,轻压痛 ,肝脾肿大。胸片示右上纵隔增宽呈波浪状 ,右肺门淋巴结肿大 (图 1)。皮疹活检诊断 :结节性脂膜炎。临床给予强的松治疗 6个月 ,皮疹逐渐消退 ,纵隔肺门淋巴结缩小不明显。因左胸痛 ,再次作胸片和CT检查发现左侧胸腔积液 ,右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仍肿大 (图 2 …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8岁,因咳嗽服用"阿莫西林"后出现皮疹,初始于颈部,为散在小丘疹,伴骚痒,到当地镇医院服用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后无好转,皮疹继续增大,扩散至全身,皮疹呈多形性,丘疹、斑丘疹、疱疹并融合成片,全身大片皮肤剥脱,破溃渗液,伴有鳞状脱屑及少许淡黄色渗液.尤以皱褶处为明显,双下肢为重,伴高热,无四肢抽搐及呕血黑便、少尿等不适.查体:体温39.8℃,脉搏139次/分,呼吸23次/分.  相似文献   

9.
黄东林 《民航医学》1998,8(2):24-24
1病例介绍 患,女.52岁,反复发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年,经用心律平、维拉帕米等药物均不能很好控制病情.而改用乙胺碘呋酮0.2g.3次/日。3天后,双手背出现密集出血性皮疹,针尖大小,不融合,高出皮面,奇痒,压之不退色:双小腿也有散在的出血性皮疹。无腹痛,双肾医及肝医无压痛及叩击痛,无关节痛。  相似文献   

10.
李娜  曾春燕 《西南军医》2017,(4):399-400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6岁.因四肢红斑结节伴溃疡反复发作20年,于2016年6月29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自述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前臂、手背散在疼痛性红斑丘疹硬节,部分皮疹破溃后自行愈合,留有少量疤痕和色素沉着,部分皮疹经久不愈,皮疹反复出现.于10年前双下肢开始出现同形皮疹,以大腿外侧和小腿后侧为多,局部出现溃疡经久不愈,夏季稍轻,冬季加重,近1年病情加重,红斑丘疹结节数量增多.1周前曾于院外检查免疫全套,抗ANA抗体(±),其余抗核抗体指标(-);血常规、肝肾功及血脂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11.
青霉素为窄谱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其过敏症状常表现为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临床此类报导较多,但其引起腰、腹部绞痛为主要症状的毒性反应之报导甚少,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为窄谱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其过敏症状常表现为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临床此类报导较多,但其引起腰、腹部绞痛为主要症状的毒性反应之报导甚少,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42岁 ,因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起疱疹 ,伴发热 2d入院。入院前 2d因关节痛自服“去痛片”2片 ,当天夜里即出现周身皮肤发痒 ,背部起少许皮疹 ,次日皮疹逐渐增多 ,波及全身 ,口腔粘膜亦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 ,面部皮肤呈片状水肿性红斑 ,颊粘膜之水疱破溃出血并形成溃疡 ,伴有发烧 ,体温最高达 39.5℃。查体 :T 39.0℃ ,P94次 /min ,血压 18/ 10kPa ,急性热病容 ,表情淡漠 ,精神萎靡 ,双颧可见片状水肿样红斑 ,其上并有少许水疱 ,双侧颊粘膜可见弥漫性出血 ,有 3处 0 .3~ 0 .5cm溃疡面 ,舌尖部有 1处黄豆大溃疡 ,除手足皮肤…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特别是血瘀型银屑病与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异常密切相关。为了给银屑病的中医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更好地指导辨证施治,我们测定了银屑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Apo)水平,并进行了对照研究。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银屑病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17~61岁,平均34.5岁。病程1个月~34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皮疹,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刮之易脱,AUSPITZ征阳性。血热型 12例:皮疹潮红,呈点滴状,鳞屑较多;血燥型9例:皮疹色淡,部分消退,病程较久;血瘀型13例:皮损肥厚,颜色暗红,经久不退…  相似文献   

15.
病例1~4 PET/CT显像结果见图1~4和表1.病例1 患儿男,8个月,1个多月前发现头颅3个包块,拒触碰.20余天前无诱因发热,伴全身散在皮疹,当地门诊予抗感染等处理,未见好转,皮疹逐渐增多、渐出现双眼肿胀,以右眼突出较明显.MRI、CT、骨髓穿刺及多项生化检查发现患者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头颅、眼眶、双侧领骨、皮肤、肝、脾等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人院体格检查:神智清,精神疲倦,皮肤苍白,肢端冰凉;头皮、躯干、腹股沟及肛周可见较多红色皮疹,略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头皮可触及2个2 cm ×2 cm及1个3cm×4 cm的包块,质软,有波动感,拒触碰;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处可扪及数颗绿豆至花生米样大小的淋巴结,质软,活动,表面光滑,无触痛;双眼睑浮肿,双眼结膜苍白,双侧眼球突出;左右齿龈可见2处1.5cm×2 cm的溃烂面;呼吸急促,双肺听诊正常;腹稍膨隆,肝右肋下未触及,脾位于左肋下6 cm,质中,边缘钝,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明显水肿.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  相似文献   

16.
张玲  杨慧  王蓉  易海  富艳红  苏毅 《西南军医》2011,13(4):761-761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发热、皮疹20余年,右足发黑1月"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0℃,脉搏78次/分,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压之褪色,右脚趾头发黑,伴疼痛,院外血管造影印象:右侧足背动脉远端及诸足趾动脉均闭塞,胫后动脉远端(足底段)节段闭塞,左侧胫后动脉内踝以下、足背动脉远端足底段闭塞,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相似文献   

17.
头孢噻肟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它的抗菌作用优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我院骨科使用此药期间,药疹是主要副作用之一。发生药疹时轻者四肢及躯干出现散在性不规则皮疹,重者出现发热、呼吸困难、面色潮红、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收集2年来应用头孢噻肟钠致药疹共发生1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2003年8月至1005年8月,应用头孢噻肟钠致药疹15例。其中13例只发生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性不规则皮疹、压之能褪色,2例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以上所有病例发生皮疹后立即停用头孢噻肟钠,换用其它抗生素,并用抗组织胺药物,如扑…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在儿童中常见流行,主要表现包括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  相似文献   

19.
杜予  何为明  王颖云 《人民军医》2013,(12):1414-1414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5岁。因右侧颈部皮疹伴瘙痒,时有针刺及烧灼样疼痛2天就诊。查体:右侧颈部可见红色簇状斑丘疹,部分皮疹融合,皮疹上可见水疱,疱液澄清、有触痛。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局部半导体激光照射等治疗。1周后水疱干涸、结痂、脱落,疼痛逐渐消失。据患者回忆,曾于此次发病前3次在同一部位罹患带状疱疹(每次发病间隔4~6年),均有神经痛和皮疹等典型表现,但疼痛与出现皮疹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且疼痛程度和皮疹体征逐渐减轻、恢复较快,无后遗神经痛。追问病史,否认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史。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AP)是一种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出血性疾病.临床常见的出血部位主要是皮肤及黏膜,同时也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功能改变.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成年患者相对少见.皮肤及黏膜下出血先于或同时与其他临床症状出现的紫癜型AP相对多见,临床医生容易诊断.累及消化系统的腹型过敏性紫癜(abdominal type allergic purpura,AAP)相对少见[1],往往呈急腹症表现,皮肤紫癜及皮疹不明显,又缺乏特异性检查,极易误诊[2].笔者分析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成人AAP患者的MSCT资料,旨在探讨CT检查在AAP诊断及治疗后复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