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支镜后痰液标本的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对29例怀疑为肺癌患者的痰液标本行p53基因5-8号外显子突就检测。结果:8例患者有p53突变,突变率为27.6%,其中以6号外显子突变率最高(17.2%)。p53突变率明显高于相应细胞学阳性率(P<0.05)。结论:纤支镜后痰标本p53突变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肿瘤中p53、p73基因改变和异常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CR-SCP法、RT-CR法、REP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及12例淋巴瘤(MLs)标本中p53、p73基因改变及异常表达情况.结果:(1)26例ALL中仅有3例检测到p53基因点突变,12例MM标本中2例p53基因突变.未发现p73基因突变;(2)p73mRNA在淋巴组织肿瘤中总的阴性表达率为24%;(3)10例ALL和3例NHL在p73基因外显子1启动子区的CpG岛高甲基化,而正常对照组和12例MM标本均无甲基化存在;(4)对照组p53蛋白均为阴性.26例ALL中,p53蛋白阳性者20例;7例中高度恶性NHL中6例p53蛋白阳性.结论: p53基因在淋巴组织肿瘤中的突变率较低;MLs中p53蛋白表达和恶性程度、临床分期相关;p73mRNA在ALL/NHL中存在较高的阴性表达,,而在MM为阳性表达;p73基因转录失活与p73基因外显子1CpG岛高甲基化有关,不存在基因的突变和缺失;p73基因异常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中不是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p53基因突变对NSCLC发生、发展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5~8,并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产物突变情况,再与各生物参数进行相关研究。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28例(47%,28/60)p53基因突变。结论: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在NSCLC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血浆p53基因突变对NSCLC的治疗反应的判断以及远处转移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53和K-ras基因在良恶性胸水细胞中的突变情况。方法 研究组为34例伴有恶性胸水的肺癌患者,对照组为28例出现胸水的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炎性胸膜炎患者。常规抽水胸水,提取胸水细胞DNA,采用PCR-SSCP方法,分别对p53基因第7、8外显子和K-raS基因第1、2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研究组p53基因突变率为41.2%,而对照组只有7.1%,明显低于肺癌患者(P〈0.05);研究组K-ras基因突变率(32.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6%)(P〈0.05)。联合应用p53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可将胸水细胞中肺癌阳性检出率提高至61.8%。结论 p53和K-ras基因突变是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计数及其TP5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基因突变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尿液标本,采用CellSearch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TC数目;采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检测患者血、CTC和尿标本中TP53(p.R248Q、p.R273H、p.R175H)和PI3K(p.E545K、p.H1047R)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和Ki-67指数等)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29例患者,患者血、CTC和尿标本中共获得435个基因检测结果,其中发生基因突变的82个(18.9%)。5种基因位点的突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突变率最高的基因是TP53(p.R175H),有29个突变(6.7%);突变率最低的是PI3K(p.E545K),仅发生1个(0.2%)突变。CTC、血和尿标本间5种基因位点的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P=0.002),3类样本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都是TP53(p.R175H)。乳腺癌分子分型和Ki-67指数与CTC标本中TP53(p.R248Q)基因突变相关(P=0.003,P=0.028),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与CTC标本中TP53(p.R175H)基因突变有关(P=0.058)。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子分型和Ki-67指数与CTC中TP53(p.R248Q)基因突变相关,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与CTC中TP53(p.R175H)基因突变相关,提示CTC标本中TP53基因突变是早期乳腺癌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患者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研究N SCLC患者血浆p53基因突变对N SCLC发生、发展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应用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5~8,并用SSCP分析产物突变情况,再与各生物参数进行相关研究。结果10例健康人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60例N SCLC患者血浆中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测定的结果显示有28例出现突变,占47%(28/60)。p53基因突变率与术后肿瘤残留、对治疗的反应显著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无关(P>0.05)。结论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对N SCLC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预后评估都具有指导意义。PCR-SSCP分析简便、可靠,可作为检测大量标本的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p53基因突变对。NSCLC发生、发展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外显子5—8,并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产物突变情况,再与各生物参数进行相关研究。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28例(47%,28/60)p53基因突变。结论: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在NSCLC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血浆p53基因突变对NSCLC的治疗反应的判断以及远处转移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粪便脱落细胞中p53基因突变检测对大肠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PCR—SSCP分析技术进行粪便脱落细胞中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大肠癌早期筛选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对40例大肠癌患者留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术前保存的粪便。分别从肿瘤组织及粪便中提取DNA。应用基因扩增.单链多态性分析。溴乙锭(PCR—SSCP—EB)染色方法检测两种标本中p53基因扩增情况及第5、6、7、8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53基因特异性扩增产物及5,8外显子突变在肿瘤组织及粪便脱落细胞中广泛存在。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27例,粪便中24例,其p53突变检出的敏感性为60%,无粪便中检出突变而肿瘤组织未检出者,两种标本中突变检出部分符合率为100%。结论检测粪便脱落细胞中p53基因突变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小活检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采用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RMS)检测406例肺癌小活检标本中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在406例肺癌小活检标本中,检测到190例存在EGFR突变(占46.8%),其中80例为第19外显子框内多核苷酸缺失、88例为第21外显子L858R突变、4例为第21外显子L861Q突变、9例为第18外显子G719X突变、2例为第20外显子S768I突变、1例为第20外显子T790M突变;此外,发现6例存在双位点突变。肺腺癌EGFR突变率为55.5%(186/335),鳞状细胞癌突变率为5.8%(3/52),5例腺鳞癌中有1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其它类型肺癌均未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0/14)。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62.4%)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2.1%,P〈0.01),非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59.8%)明显高于吸烟患者(24.7%,P〈0.01)。结论 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非吸烟和肺腺癌患者;Scorpions ARMS是检测活检小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107例疑诊肺癌患者的纤支镜标本进行p53基因分析,分析结果与病理对照或随访以证实阳性的可信度。结果 43例病理诊断肺癌的患者中,25例p53基因发生突变,占58.2%。在64例疑诊肺癌但病理学阴性的患者中发生p53基因突变18例,无p53基因突变的46例,经过28个月的随访,p53基因突变组有8例诊断为肺癌,占44.4%,而无p53基因突变组仅有2例诊断为肺癌,占4.7%,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通过对患者纤支镜标本p53基因分析,能对高危人群及个体危险度进行较准确的估计,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p5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体检健康者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生物素一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方法(ABC—ELISA)测定血清中p53蛋白水平。结果手术组手术前血清中p53蛋白水平与手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有效组患者血清中p53蛋白水平均低于化疗前和化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中p53蛋白水平,对NSCLC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p16基因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外周血血浆p16基因的甲基化,并对1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样品进行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44.2%,高于癌旁组织的11.7%(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中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率为32.5%,对照组血浆未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P0.01);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与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浆样品与癌旁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样本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都为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因标记物与NSCLC预后的关系,在TNM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分子分期,提供有预见性、针对性的个性化量体裁衣式的治疗方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 online,查找与NSCLC预后有关的基因标记物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循证评价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结果 检索到原始文献83篇,相关参考文献266篇.在NSCLC中检测p53突变率为45%~75%.p53基因突变在Ⅰ~Ⅳ期NSCLC中现提示预后不良,尤其对Ⅰ期腺癌患者预后意义更强;K-ras在NSCLC中突变率 15%~50%.对于各期NSCLC中的腺癌,应用PCR方法 检测到K-ras突变,提示预后不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SCLC中表达率为66%~72%.VEGF是NSCLC的不良预后因素;Cyclin E在NSCLC中表达率为41%~53%.cyclin E高表达与NSCLC预后不良相关,尤其是Ⅰ~Ⅱ期肺腺癌更有意义;Survivin在NSCLC中表达率为40%~85%.Survivin在Ⅰ~ⅢA期NSCLC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且对鳞癌的预后意义更大.结论 将p53.K-ras.VEGF.Survivin.Cyclin E组成一个分子分期模型系统进行分子分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8个抑癌基因启动子C pG岛甲基化的联合检测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意义,以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无创检出率,提升治愈率。方法选取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设为肺癌组,选取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16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取3个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采取癌基因测序法检测8种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比较3个组研究对象的上述指标,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和3个组研究对象不同临床状态的相关性。结果肺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 PC )、钙粘蛋白13(CD H 13)、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DAPK)、人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RAS相关区域家族 F2(RASSF2)、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RAS相关区域家族1A (RASSF1A)和TMS1/ASC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抑癌基因8个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达到93.54%,特异性达到90.3%,敏感性明显高于所有单项检测和4个指标联合检测。结论 A PC、CD H 13等8个抑癌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的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癌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该8个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并有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靶点,从而提高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循环核酸p53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提取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循环核酸,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p53基因5-8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其突变情况。结果检出原发性肝癌患者p53基因突变率为40.3%,显著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的5%,二者存在显著差异(χ2=15.35,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是肝细胞癌的病因之一,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可以作为肝癌诊断一种辅助手段,为基因治疗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表达,分析p16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在术中提取新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冷冻保存,提取DNA后经重亚硫酸盐修饰,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中出现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11.48%(7/61)和1.64%(1/61)(P>0.05)。不同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吸烟指数间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p16基因甲基化。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免疫组化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FR表达,同时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研究EGFR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130例NSCLC中有38例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9.2%。EGFR阳性率为67.7%。EGFR表达与基因突变无关(P〉0.05),结论EGFR免疫组化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无关,不能作为筛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NSCLC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外周血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黏蛋白1(MUC1)mRNA、角蛋白19(CK19)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60例NSCLC病人(肺癌组)的外周血MUC1 mRNA、CK19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10例肺良性病变病人及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作对照。结果肺癌组外周血MUC1 mRNA阳性表达21例(35%),CK19 mRNA阳性表达18例(30%);对照组MUC1 mRNA和CK19 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7.292、5.921,P〈0.01、0.05)。结论MUC1、CK19基因均可作为RT—PCR法检测NSCLC病人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肺癌转移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53^PIN3基因多态性与贵州地区汉族乳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以PCR技术分析117例乳腺癌患者和123例健康对照个体外周血DNA053基因第3内含子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在117例乳腺癌患者和123例对照中,均未发现A'/A'基因型,由于A'/A'基因型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因此将A/A'、A'/A'两种基因型合并,与A/A基因型比较,乳腺癌组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A、A’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第3内含子基因多态性与贵州地区汉族妇女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