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结合我科1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复习2003年至2008年国内COP文献,了解目前国内COP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现状.结果 显示COP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多见实变和磨玻璃样变,易误诊为肺炎;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段是肺活组织检查;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小气道、肺泡腔内息肉状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科1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复习2003年至2008年国内COP文献,了解目前国内COP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现状.结果 显示COP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多见实变和磨玻璃样变,易误诊为肺炎;目前主要的诊断手段是肺活组织检查;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小气道、肺泡腔内息肉状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提高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认识。方法回顾经肺活检病理证实的4例COP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COP的诊断、治疗和转归。结果 4例COP均为老年患者,亚急性发病,主要症状为气促和咳嗽。影像学示肺部病变形态多样,以大片实变影为主,伴支气管充气征和游走性特点。4例COP入院诊断均为"肺炎",抗生素治疗无效,经肺组织活检确诊为COP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其中1例复发后糖皮质激素治疗仍然有效。随访至今,预后良好。结论 COP的诊断是临床一影像一病理的综合分析过程。糖皮质激素是COP治疗的首选药物,应早期、足量、足疗程运用,以减少复发。大环内酯类也可尝试运用于COP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ⅡP)的亚型之一,临床较为少见,由于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COP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该患者入院后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培养未找到致病菌,临床症状与肺部体征及影像学严重程度不相符,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在排除各种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后,高度怀疑COP,给予激素治疗,病情得以控制.该病例提示我们临床有诸多用CAP不能解释的现象,我们需要多一些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提高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的认识和诊治能力,了解该疾病在国内外的一些诊治进展。方法 对2例经病理证实的CO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复习国内外文献,探讨CO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学改变等特点。结果 2例COP患者均为女 性,亚急性起病,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症状,入院均被误诊为CAP,一般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性,呈多肺叶实变影伴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影、条索状影,病变呈游走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COP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学诊断,激素是治疗COP的有效药物,大环内酯类和某些免疫抑制剂可能替代或辅助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5月收治的1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OP临床表现、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病理有相对特异性改变,COP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可明确诊断.结论 TBLB可获得满意的肺组织标本,可作为获取标本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临床放射学诊断上比较独特,易被误诊误治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通过症状、病史、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诊断和治疗的9例CO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级病例症状以咳嗽(66.7%)和胸闷(55.6%)多见;实验室检查示CRP(63.0±92.6)mg/L和ESR(35.5±...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目的 阐述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并发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及可能机制。方法 报道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并发机化性肺炎1例。并以“鹦鹉热衣原体”和“机化性肺炎”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psittacosis”或“Chlamydia psittaci”和“organizing pneumonia”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结果 该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并发机化性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持续高热,外院给予喹诺酮治疗后病情仍进展,行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测序检出鹦鹉热衣原体,并经冷冻肺活检病理示机化性肺炎,给予抗感染联合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胸部CT病灶较前明显吸收,患者最终好转出院。国内外有两篇报道,一篇文献报道1例严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可疑发展为机化性肺炎,另一篇报道从病理学角度证实了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后并发机化性肺炎。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在临床上易被漏诊,易发展为重症,可并发机化性肺炎,目前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考虑与宿主免疫力低下、特殊感染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4岁,于2016年3月21日以\"咳嗽、咳痰1月,加重伴喘息1周\"为主诉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量多,40~60 mL/d,未测体温,伴鼻塞流涕、鼻后滴漏感,活动量大时感喘息、气短,夜间可闻及干鸣音,乏力明显,无咯血,无夜间盗汗,无心悸、胸痛等.入院1周前因上述症状加重,喘息明显,遂于2016年3月19日来本院门诊就诊,行胸部平扫CT示右肺下肺背段见大片状高密度影,其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影,见图1(1)-(3).予左氧氟沙星静点1 d后,为进一步诊疗,于2016年3月21日收住本科室.既往体键,否认粉尘等职业暴露史,否认结缔组织病及特殊用药史,有青霉素过敏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003年8月~2006年1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6例COP患者的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结果6例COP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胸部CT可见磨玻璃影、实变影、弥漫性浸润影、空洞及胸腔渗出影;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肺功能呈限制性和弥散功能障碍;这些病例均经过肺穿刺活检或TBLB病理证实。其中5例患者在给予甲泼尼龙40mg治疗,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维持1年,控制良好。结论COP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类似细菌性肺炎,诊断比较困难,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正确诊断的关键,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特效。 相似文献
17.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指无明显致病-(感染)或其他临床伴随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所出现的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的一个亚型,主要侵犯肺泡腔、肺泡管、小气道以及肺间质。COP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病,缺乏特异性表现,影像学表现又类似肺炎、肿瘤等,故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对11例CO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特点以及治疗和转归等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COP的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611-612
<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1983年Davison等描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低,诊断复杂,确诊有一定难度,医生具备的诊断和治疗实践经验较少。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影像-病理的综合评估。随着高分辨肺部CT、肺功能、病理等检查手段的提高,目前该疾病已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通过1例病例诊治过程,分析了COP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体会,有利于其他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加深印象,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1临床资料患者,农民,男,49岁,2014年9月4日因"咳嗽咳痰1月余"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水平.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患者8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 8例机化性肺炎患者中,1例为药物引起,1例合并结缔组织病,其余6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均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6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男3例,女3例;年龄(58.5±4.2)岁.发热、咳嗽、胸闷和肺部湿啰音是主要临床表现.肺功能显示弥散性通气障碍6例,限制性通气障碍5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血白细胞(7.6±2.3)×109/L,C反应蛋白(42.3±15.2)mg/L.全部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均缓解,随访12个月,病情仍稳定.其中5例口服糖皮质激素12个月,1例口服糖皮质激素2个月后自行停药.结论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异性,确诊有赖病理学检查,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可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2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的诊治经过,并通过文献复习提高对AFOP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经病理证实的AFOP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例1,女性,22岁,发热、咳嗽、咳痰,随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实变影,抗细菌治疗无效,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符合AFOP,激素治疗后症状及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