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状况和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分离到的70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和中介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双纸片法做克林霉素诱导耐药(D试验),PCR检测细菌的ermA、ermB、ermC和msrA基因。结果70株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32株(45.7%)。基因型分别是ermA1株,ermC33株,msrAl8株,ermC+msrA5株,全部阴性的13株。结论我院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且存在多种基因型,应提高对诱导耐药葡萄球菌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及诱导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符合情况,分析耐药基因检出与生物耐药诱导的关系,并预测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从基因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KB纸片法检测本院2004~2005年分离的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榆测葡萄球菌MsrA、vgb、Sat4、ermA、ermB、ermC、mphA、MefA/E、ereA、ereB 10种耐药基因,并将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进行比较.将对红霉素表型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诱导,对比诱导前后药敏结果.结果 136株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的占80.88%,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43.38%,结果表明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检出MsrA、Sat4、ermA、ermB、ermC、mphA、ereB 7种耐药基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83.82%.其中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的阳性率最高,占检测基因的67.54%;其次为Sat4、MsrA、ereB、ermA、ermB、mphA,分别占50.00%、28.95%、22.81%、15.80%、9.65%、1.75%.MRSA、MRCNS、MSSA、MSCNS菌株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0.78%、73.08%、55.55%.11株对红霉素敏感而耐药基因阳性的菌株经红霉素诱导后有9株转为耐药,诱导阳性率为81.82%.结论 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在部分敏感株中检测出耐药基因,经诱导可产生耐药,提示菌株有潜在耐药性,需特别引起临床的重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同时开展表型及基因型检测,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溶血葡萄球菌庆大霉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溶血葡萄球菌庆大霉素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63株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和其他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和aac(6’).aph(2”)耐药基因。结果63株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74.6%,MIC50、MIC90分别为64和128μg/mL.庆大霉素不敏感的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的耐药率(85.7%和87.8%)远高于庆大霉素敏感的MRSH(0.0%和46.2%,P〈0.005)。1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溶血葡萄球菌扩增aac(6’)+aph(2”)基因均阴性,50株庆大霉素不敏感的溶血葡萄球菌(MIC为8~≥128μg/mL)均携带aac(6’)-aph(2”)基因,其中49株同时携带mecA基因。结论aac(6’)-aph(2”)基因是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与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是否一致。方法对临床分离得到的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同时,根据从检索到的耐药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该金黄色葡萄球茵对抗茵药物的耐药基因。结果菌株对抗茵药物呈多重耐药。对该研究中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0%以上。MRsA多重耐药菌株占64%以上。MRSA耐药表型检出率和耐药基因mecA的检出率基本一致。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aac6、nph3、ant4。结论携带mecA基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耐药袁型的检出率与采用PCR检测金昔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 icaA、aap 、atlE、sarA 基因与生物膜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78株,采用 PCR 法扩增 icaA、aap 、atlE、sarA 基因,组织细胞培养板黏附法检测生物膜表型,χ2检验分析上述基因与生物膜表型的关系,Wilcoxon 符号秩检验分别分析 icaA +菌及 icaA -菌在胰酶大豆肉汤(TSB)与TSB+3%氯化钠中生物膜表型光密度(OD)值的差异。结果78株表皮葡萄球菌 icaA、aap 、atlE、sarA 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4.4%(19/78)、79.5%(62/78)、73.8%(57/78)、82.1%(64/78)。产生物膜株阳性率为51.3%(40/78),其中高产生物膜16株,均携带 icaA 基因;弱产生物膜24株。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基因与生物膜表型之间有相关性,icaA 基因与高产生物膜表型有相关性。icaA +菌及 icaA -菌在 TSB 与TSB+3%氯化钠中生物膜 OD 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表型涉及多种因子参与,而 icaA 基因有助于高产生物膜表型形成。环境因素也可影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表型。 相似文献
14.
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监测和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索。方法:用VITEK-32、GPI、GPS-107进行菌种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188株葡萄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3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20株,检出率为88.2%。MRS对万古霉索、呋喃妥因100%敏感,对利福平敏感性高。结论:我院MRS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对MRS耐药性的监测,治疗由MRS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及基因型。方法对116株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进行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双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即D试验,以检测其耐药表型。应用PCR检测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菌素B(MLSB)耐药葡萄球菌的3种erm耐药基因,比较耐药表型同基因型的关系。结果D试验结果出现两类不同的诱导耐药阳性表型,分别为D表型和D 表型。克林霉素对8株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在靠近红霉素一侧变钝的截面平整而清晰,为D表型;其余32株钝形截面边缘到克林霉素纸片之间生长有细小菌落,为D 表型。PCR结果显示D表型的菌株含ermA基因,而D 表型主要含ermC或者同时含有ermA和ermC。两纸片距离10~15mm有利于预测菌株的基因型。结论D试验可有效检测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性,且可预测其诱导耐药的基因型。两类D试验阳性表型同基因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链阳菌素抗生素耐药葡萄球菌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分离株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及其相关耐药基因erm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NCCLS推荐的15pg/片红霉素和2μg/片克林霉素的纸片协同试验(D试验)对90株红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iMLS)耐药;PCR检测与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相关的ermA、ermC基因。结果90株红霉素耐药葡萄球菌中,56株克林霉素敏感或中敏者显示D试验阳性(iMLS型),占62.2%;另有22株克林霉素敏感者显示D试验阴性(MS型),占24.4%;12株克林霉素耐药者(cMLS型)亦显示D试验阴性,为13.4%。PCR结果显示56株iMLS型葡萄球菌均具有ermA或ermC基因,并以ermC基因为主,为91.1%(51/56)。12株cMLS型葡萄球菌中8株具有ermA或ermC基因。22株MS型均未检测到该2种基因。结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2.2%(56/90),其主要编码基因为ermC(91.1%,51/56)。临床分离株金葡菌0417的ermA基因序列与GenBank金葡菌M661的ermA序列完全一致,可能可作为D试验阳性的质控对照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其葡萄球菌盒染色体SCCmec的基因型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对SCCme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出的38株MRSA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和氯霉素较为敏感。SCCmec基因型以Ⅱ型最为常见,占86.84%;其次为Ⅲ型,占10.53%;未定型的占2.6%。结论大连地区分离出的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CCmec基因型以Ⅱ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Cmec基因型别及耐药特征.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RSA菌株的mecA基因并对其进行分型,应用E-test法测试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5种药物的MIC值.结果 62株MRSA的mecA基因全部阳性,SCCmecⅢ型60株,SCCmecⅣa型1株,还有1株用本实验方法未能分型.药敏试验显示所检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均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96.8%和82.3%.结论 该院以SCCmecⅢ型为主要流行类型,治疗MRSA仍首选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