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江茵  李文  陈敏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15-1216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肺纤维化模型组(B组)、川芎嗪治疗组(C组)各24只,采用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博莱霉素造模,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表达变化。结果B组肺内有大量胶原沉积;C组胶原沉积明显轻于B组;A组胶原沉积不明显。免疫组化发现B组CTGF表达最强,C组较弱,A组微弱表达。结论川芎嗪可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胶原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TGF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杨颖溪  晏军  柴立民 《医学综述》2015,(6):1073-1075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西医对此病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一般。近年来,随着中医辨证辨病治疗对该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入,中医特色治疗针灸的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广泛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和控制该病上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在疗效评估标准及临床疗效试验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使标准更加客观,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3.
4.
川芎嗪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病理形态学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I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层粘连蛋白(LN)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川芎嗪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川芎嗪小剂量组(简称"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4组气管内注入博菜霉素A5造模.造模第2天大、中、小剂量组开始每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至28天,剂量分别为250mg/kg·d-1、150mg/kg·d-1、40mg/kg·d-1.第28天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ung肺组织Col-Ⅰ、Col-Ⅲ、LN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o1-Ⅰ、Col-Ⅲ及LN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各剂量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抑制肺纤维化大鼠Col-Ⅰ、Col-Ⅲ、LN的表达,较少细胞外基质积聚,可能是川芎嗪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为特征.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Hamman和Rich分别于1935年和1944年首先报道数例,均属急性型,进展较快,在6周至半年内死亡,故又名Hamman-Rich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病是间质性肺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年龄4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预后不良.绝大多数为慢性型,急性型罕见.本文重点概述慢性型特发性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肺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杰 《中国厂矿医学》2005,18(3):193-19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1种进行性发展、致死性、病因不明的纤维化肺疾病,其组织学变化即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具有暂时异型组织学变化,正常肺组织散布在间质纤维化、蜂窝肺、成纤维细胞灶之间,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气体交换下降。高分辨率CT(HRCT)可清楚的显示纤维化的线条、网纹、蜂窝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特发性间质肺炎(IIPs)共有7种不同疾病,其临床症状大致相似,但发展过程及对治疗的反应却明显不同。IPE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家族中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预后最差的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观察丹参川芎嗪合剂腹腔注射给药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BLM组,地塞米松(D)组,丹参川芎嗪合剂小剂量(S)组,合剂中剂量(M)组,合剂大剂量(L)组,每组15只,后五组按照BLM5mg/kg气管内给药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NS组气管内灌注同体积的NS。24小时后S组、M组、L组分别腹腔注射丹参川芎嗪合剂药物,NS组、BLM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NS.连续给药至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后各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取肺组织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情况并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 PCR)测定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血清用于肝、肾功能检测。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旰、肾功能测定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提示:NS组各时间点大鼠未发现肺泡间隔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纤维化的形成;BLM组第7天大鼠肺泡炎症改变明显,肺组织纤维化不明显,BLM组第14天、第28天大鼠肺泡结构破坏、间质增生,形成广泛纤维化,同时存在肺泡炎;D组有肺泡炎症改变,但是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BLM组轻,纤维化程度和肺泡结构破坏也较BLM组轻;S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与BLM组类似。M组、L组第7天大鼠肺组织改变与BLM组大致相同;M组、L组第14天肺泡炎程度明显低于BLM组。M组、L组第14天、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I、Ⅲ型胶原mRNA表达:以NS组为参考标准,BLM组mRNA表达明显增多,D组相对于BLM组表达明显减少:S组与BL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D组比较其表达增多;M组、L组明显低于BLM组,与S组比较表达也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合剂腹腔注射能够改善肺纤维化,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张纾难(中医肺脾科)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以肺泡结构内的细胞及结缔组织基质发生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后者更为多见。IPF亦称HammanRich综...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疾病,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以往的研究多认为其病因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和纤维化的过程有关[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芎辅助治疗慢性特发性肺纤维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009间共收治39例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用川芎,对两组分别进行临床观察并比较。结果川芎辅助治疗慢性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论目前常规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普遍存在疗效差或毒性大,辅用川芎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芎嗪防治肺纤维化大鼠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及川芎嗪组,共4组,每组10只。于给药28d后取肺组织,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SOD、GSH-Pxi、NOS活性和MDA水平。结果川芎嗪能提高肺纤维化大鼠体内的GSH-Px和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和iNOS活性。结论川芎嗪能调节肺纤维化大鼠体内自由基水平,减轻自由基对肺组织结构的氧化损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鞣花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所有受试对象从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临床表现改善、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方面的改善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鞣花酸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蓬程  池华玲  李秉忠 《海南医学》2014,(17):2547-2549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CT表现。方法选取96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均采用胸部常规CT扫描,病变区采用薄层CT扫描,进而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CT表现。结果96例患者的病灶部位均呈弥漫性分布,其中双肺密度大多不均,以双肺下野外周部为主,多发于肺下叶基底部,其中65例为双侧,31例为单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CT征象为: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60例,网状改变50例,磨玻璃样改变及密度影32例,小叶性肺气肿68例,其中46例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22例为全小叶型肺气肿,蜂窝状、囊状45例,胸膜下线38例,两肺下叶牵拉性支气管扩张30例,结节影18例。结论 CT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变情况,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IP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接受波尼松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HRCT)计分以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高分辨CT肺部扫描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不仅能有效控制IPF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降低了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早期理论认为慢性炎症是肺纤维化的基本病因,而随后的一系列理论则认为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其异常修复才是肺纤维化的病因,且与炎症无关。近年来,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基底膜完整性的破坏作为肺纤维化形成的"不可逆点",导致肺组织的纤维化。(2)在基底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再生失败会导致肺组织结构的破坏和病理性纤维化。(3)转化生长因子-β是纤维化的必要因素,但不足以导致永久性的纤维化。(4)持续的损伤/抗原/刺激是纤维化发展的必要条件。(5)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和骨髓干细胞是纤维化调节中重要的细胞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IPF患者32例,安静休息状态下进行肺功能试验(PFTs)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用HE染色法分析回收的BALF中细胞组分.将BALF中细胞各组分所占百分比与PFFs各项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与BALF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负性相关显著(r=-0.37,P<0.05);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与Eos%成反比(r=-0.47,P<0.01);V50%、V25%均与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负相关明显(r=-0.66,P<0.01及r=-0.45,P<0.01).结论:IPF肺功能降低与BALF中Neu和Eos有关.  相似文献   

17.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ur understanding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IPF is the most common of the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 It remains the most often diagnosed, accounting for 50% to 60% of all cases. I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worse prognosis than most of th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The number of deaths related to IPF is nearly 14 times greater than those from asbestosis, while a recent estimate has suggested preval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ranging from 14.0 to 42.7 cases per 100 000 population, depending on the criteria used for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模型小鼠的干预疗效及其对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博来霉素(BLM)组20只和SSd组20只。时照组给予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BLM组和SSd组予气管内分别注入BLM制备IPF模型;同时给予SSd组小鼠每日腹腔内注射SSd。在第14天和28天,每组分别处死小鼠10只,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TUNEL法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最后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easpasc-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LM组和Ssd组小鼠成功制得IPF模型,SSd组肺纤维化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减轻,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SSd能够部分抑制肺纤维化,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免于过度凋亡并参与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9.
肺纤维化(PF)是各种间质性肺疾病晚期的共同结局,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粉防己碱为汉防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在矽肺的治疗方面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且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本文通过复习文献,总结了粉防己碱抗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影响细胞凋亡、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并对近年来粉防己碱治疗特发性PF的临床报道进行介绍,为粉防己碱治疗特发性PF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从回顾性分析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临床表现、治疗、肺活检的病理类型等过程中,主要讨论机械通气在本病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受实验者为10例实施机械通气的肺纤维化患者和10例非机械通气的肺纤维化患者,均在同一时期符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制订的诊断标准。结果 1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多因呼吸衰竭而采用CPAP或Bi PAP正压通气治疗,可使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困难减轻。没有接受机械通气的10例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多无明显改善。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但对肺间质性疾病的生存或死亡无明显的影响。部分病人早期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机械通气氧疗,可能有望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