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多次论及趺阳脉诊法,但现代中医界基本上抛掉了趺阳脉诊这一重要的切诊方法。为使趺阳脉诊法能重新运用于临床,大力倡导仲景之学,笔者就仲景跌阳脉法作一探析,以期能将其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于人类健康事业。  相似文献   

2.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浮、滑、数、伏、芤、涩、大、数、紧、微、弦、迟、沉等13种趺阳脉脉象,为使张仲景趺阳脉诊法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中医临床,就仲景趺阳脉诊法作一整理和分析,以期能探究其意义,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诊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继承了这一诊法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发扬,在其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次论及。趺阳脉与脾胃关系密切,无论是单一脉还是相兼脉在判断疾病病位、病机、治疗以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其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宋银枝 《光明中医》2010,25(11):1956-1958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趺阳脉诊是中医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趺阳脉的脉理渊源、诊脉部位、方法与原理以及趺阳脉诊与寸口、少阴脉诊关系等,阐述趺阳脉诊在辨病辨证、拟法遣方用药、预测病情、判断疾病预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通过趺阳脉诊的现代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趺阳脉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强调中医辨病识证四诊合参,临床脉诊应不拘泥寸口而应重视趺阳脉诊等诊法。  相似文献   

5.
白小林  孙月梅 《陕西中医》2011,32(10):1432-1434
<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关于消渴论述颇多。有些篇章明确记载了消渴病的脉证、治法与方药,也有些论述在原著中并未明确记载,但依据对脉证和病机的描述,可知其与消渴的特征甚为相符,故据其治疗消渴病,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1病因病机1.1胃肠燥热是消渴的病理基础《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2条说:"跌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若趺阳脉浮数,浮为胃气有余,数为胃热亢盛,胃热气盛则消谷善饥,渴  相似文献   

6.
论趺阳脉     
趺阳、趺阳脉最早出于《伤寒杂病论》。现行版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对趺阳脉的论述达29处之多(包括伤寒论条例辨脉、平脉篇)。对主病、主症、病机及治法方药有部分的阐述。晋王叔和《脉经》中亦有论及多处,下此以往少闻。仲景在原序中郑重指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夫欲死别生,实为难矣……。”对那些马虎草率诊视病人的不良医疗作风给予严厉的批评。可见古人对趺阳脉的切诊是重视的。古人切得趺阳脉时谓:“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而当治也”(注:木刻本濒湖脉学,辨生死脉诀歌注解文。)更加证实了趺阳脉的诊断实用价值。但后世对此  相似文献   

7.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郁滞,疏泄失常,致使胆汁外溢所致的以身、目、小便俱黄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分为阴黄、阳黄和急黄。《金匮要略》对黄疸的论述颇深,对后世中医黄疸的理论发展有深远意义,现浅析如下。1 首论因机,为后世黄疸分型奠定基础《金匮要略》认为,黄疸之病本乎先天禀赋不足,五脏内虚,加之外邪侵袭所致。故有“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而数,数即为热,热则消谷;紧即为寒,食则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之论。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非常重视脉诊,全书脉诊法以寸口诊法为主,兼论趺阳脉,还有少量关于少阴脉诊论述.通过对<伤寒论>中脉诊法的研究,发现其寸口诊法与<难经><脉经>等医籍中脉诊法均不同,<伤寒论>中的脉诊法自成体系,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①以阴阳为总纲;②以尺寸脉合诊判断病在何经;③多论脉象,少谈脉位;④多言"尺寸",少语"关"部.趺阳诊法与少阴诊法常常相提并论,可见张仲景对胃气、脉根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浮脉用法,约可概括为:用浮脉阐发病机、指导辨证,一脉主多病;以浮脉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金匮要略》全书共23篇,涉及浮脉的有15篇,其中浮脉单脉19条,兼脉29条,计48条。有浮脉见于寸口、趺阳或见于三部中某一部的。1以浮脉阐发病机...  相似文献   

10.
王叔和对趺阳脉的论述,继承于《伤寒杂病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在《脉经》中提到趺阳脉者有14处,与仲景所论趺阳脉相比,其脉名及主证相同者9种,新增者5种。对这些脉象和主症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云:“师日: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水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12.
一、趺阳脉诊是仲景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伤寒杂病论》可知,仲景对趺阳、人迎等脉诊相当重视。他在《伤寒论·序》中就曾对不重视趺阳、人迎脉诊的倾向进行了批评,谓:“……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趺阳脉者有28处,分别见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论·阳明病篇》及《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等11篇中。另从脉象种类也可看出,在仲景所述30种脉中,趺阳脉即占13种之多。仲景何以如此注意趺阳脉诊呢?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相似文献   

13.
麻子仁丸为《伤寒论》“脾约”证治的一张名方,倍受历代医家推崇。由于仲景于此以脉论机,以脉定证,每使后学对其主证、病机存有疑窦,以致影响该方的正确使用。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如次。 一、以脉论之,“小便数”非本方主证 仲景论中言脉,除阐明具体脉象外,往往还有通过论脉以释病机的临床意义,《伤寒论》249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即是其例。文中“趺阳脉”属足阳明胃经,能候胃气之盛衰;“胃气强”是指病机,提示胃热气盛:“小便数”从字面上  相似文献   

14.
《金匮·水气病篇》第八节原文:“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相似文献   

15.
学习《金匮》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匮》原文可分二类:一、是有规律有具体内容、具体治疗方法的精采文字,是要加以深刻研究的.二、是纯属理论性的文字,往往四字一句,有一定的框框,当然其中也有好的,但也有许多解释不通或不符实际的地方.譬如《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载:"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在同篇中又载:"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论注》的注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论注》(简称《论注》)为清初医家徐彬所撰著,对后世影响较大,是《金匮要略》注本中较好的一家。徐氏师从喻昌,尊崇仲景学说。《论注》引经析义,简要明确,密切结合临床,为后人学习《金匮》所必读。1 注释紧扣原文,医理昭然以先注释后论述的形式逐条对原文阐述,注、论、眉批三种方式相互完善,对照补充。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徐氏注“浮脉为阳,故三部皆浮为太阳证……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脉浮者在前,阳脉阳位,病在表。浮在关后,阳脉阴位,阴属里,病即在里矣”。进而又解释“此仲景欲  相似文献   

17.
小陷胸汤是《伤寒论》太阳病篇治疗小结胸病的一首方子,原文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结胸是与大结胸相对而言,部位仅在心下,而不是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的大结胸,亦非心下按之石硬而痛的大结胸,因此小结胸病的特点是:部位仅在心下,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按之并不石硬,脉象浮滑。脉浮为在上,滑则主痰。浮滑又主热盛,如《伤寒论》白虎汤证的脉浮滑,是表里俱热的表现可知;滑亦主热,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有:“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以浮脉主风,风  相似文献   

18.
冯东  刘浩 《新疆中医药》2003,21(3):F004-F004
关于心、肺系疾病的诊治论述很多 ,笔者有幸随马德孚教授临床侍诊 ,对于马老治疗心、肺系疾病偶有心得 ,兹述于下。1 《金匮要略》中气分证的病机及治则《金匮要略·水气病》第 30条云 :“寸口脉迟而涩 ,迟则为寒 ,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 ,微则为气 ,迟则为寒……阴阳相得 ,其气乃行 ,大气一转 ,其气乃散。”寸口脉迟而涩 ,趺阳脉微而迟 ,说明上中二焦阳气不足 ,气血俱虚 ,使外邪乘正气之虚而病在气分 ,形成虚劳、胸痹等病。这些都是阴阳相失所得。其治病原则使营卫之气畅通协调 ,大气得以转机 ,大气运行不息 ,外邪即可被祛除。此条也说…  相似文献   

19.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362条言:“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迟,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而《玉函经》及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均将“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另立一条,后世伤寒注家,亦多宗此而另列.而对此条文的认识,历代医家多局限于脉象,谓少阴即太谿脉也(肾属水,其脉在太谿),趺阳即冲阳脉(胃经属土,其脉在冲阳),“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为太谿脉小于趺阳脉.这种解释未可厚非,但笔者认为,若仅局限于脉象,则未免肤浅,当阐发  相似文献   

20.
寸口脉诊分候法与其他部位脉诊法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钰华 《光明中医》2000,15(2):45-47
脉诊部位因脉诊方法不同而异。如寸口诊脉法之三部分候是指寸、关、尺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而言;而《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述脉诊法则为遍诊法,有头、手、足三部,部又有天、地、人三候;而汉代张促景提出的三部脉法包括寸口(桡动脉)、人迎(颈动脉)、趺阳(足背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