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中药的毒性、“中草药肾病”的概念和中草药的剂量三个方面,与《药邪与中草药肾病的防治》一文商榷。认为所谓的“药邪”、“药毒”之过不在于药而在于人为因素,实为“人邪”、“医邪”;“中草药肾病”的概念有以偏概全之嫌;中草药应用剂量的确定,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注意临床实际疗效,摈弃以西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来研究中药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风药是指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风药具有疏散表邪的功效,但风药不等同于解表药,不仅仅用于治疗表证,对便秘之证亦有效。围绕便秘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从升清阳、通表里、化湿邪、发郁火、疏肝气等方面来阐述风药在便秘治疗中的运用特色。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20,(2):161-163
卢芳教授认为痹病多由外感风、寒、湿等邪气与内生之湿、痰、瘀邪相合痹阻经脉而致,治疗须以攻邪为要。在痹病诊治中,对于寒邪兼夹痰浊、血瘀等有形之邪形成的邪气积聚证,卢教授运用攻下法治疗,通过逐邪通络,引积聚从下而解。受《伤寒杂病论》启发,卢教授选用大黄、芒硝作为攻邪主药,常以多方合方,或以大黄、芒硝为主药自拟处方。  相似文献   

4.
穆杰  吴凯  邵兵华  肖鹏  李乔 《环球中医药》2023,(8):1614-1616
《伤寒论》中的“津液”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张仲景从广而论之以人体一切水液,即常人之水液、病者之水液及攻伐所出之人体水液。以次为据,参诸家之言而查《伤寒论》之说,张仲景之所谓“津液”又暗有“津液载邪”之论,观《伤寒论》常用的“汗”、“吐”、“下”、“利小便”攻伐之法的取效之论是以“津液”可“载邪”为据,所谓“津液”所载之邪不仅涉及无形之邪,亦涵盖有形之邪,构建了以“药”、“邪”、“津液”之间形成的“病不得药则无所愈,邪无所依则不能祛”的独特联系。张仲景于《伤寒论》所暗言“津液载邪”之说不仅提示病不得药则无所愈,邪无所依则不能祛,并且阐释了“微汗”以除风、寒、湿在表的潜在意义,故以此小议,以期有资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张从正《儒门事亲》与药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从正《儒门事亲》与药邪张光霁(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09)关键词张从正《儒门事亲》药邪张从正(约1150~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睢州考城人。张氏师承河间刘氏之学,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典籍,颇有研究。大定、明昌间(1190年...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中医“痹病”范畴,其发生、发展、转归与络病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微小血管新生的病理状态与络脉生理和络病病机特点,以络脉为其邪伏、邪发、邪伤及邪阻之所展开论述,可认为“络病”是其病理基础,络虚是其根本病机,风挟寒湿之邪内侵络脉为发病关键。基于“络病”理论和“风药”理论相关认识,从独活寄生汤为治风之剂视角认识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并提出病变早期络脉郁滞、风药先行,中期络脉瘀塞、健脾化瘀,晚期络脉空虚、风引入肾,探讨独活寄生汤在病变不同时期风药与他药的组方原理,丰富独活寄生汤的组方配伍理论,扩展独活寄生汤的临床指导意义,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风药的两种认识分析,认为风药是以辛散祛风解表达邪为主要功效的一类药物,能较好地指导临床;风药能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原因是重症肌无力为虚邪致病,其机理是托邪外出。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医药防治疫病理论依据,结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研究,探讨中医药对无症状感染者的认识及干预对策。作者从"伏气温病""邪毒微甚"以及"体病相关"几方面阐述无症状感染者的原因;其干预对策则从辨病辨证施治结合、扶正固本透邪外出、调整改善偏颇体质以及专病专药开发研究等方面予以研讨,希冀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扶正荡邪合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扶正荡邪合剂系由毒蛇等多种动物鲜药组成。我们从扶正、祛邪、增效、减毒四方面对该复方进行了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方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抑制 S_(?)、W_(256)等实验性肿瘤生长和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反应等怍用,为临床抗癌治疗提供了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蔡小荪教授辨治产后痹证的临床经验。认为产后痹证初起以血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日久肝肾亏虚,邪留经络;治疗以养血祛风、益气和营为主,主张用养血药、祛风药、温通药。  相似文献   

11.
对陈自明治疗妇人便秘遣方用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津血亏虚、邪壅肠道是引起妇人便秘的主要原因,在遣方用药上重视养血生津、祛风行气药的应用,善用润肠、调气药,反对滥用攻下药,并创制了独特的外部直肠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扶正透邪方提取物及其组分和含药血清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运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扶正透邪方提取物、提取物纯化组分(粗多糖、精多糖、皂苷、酚酸+香豆素、黄酮+蒽醌)及给予大鼠1/2等效剂量、等效剂量、2倍等效剂量、8倍等效剂量提取物灌胃后所得含药血清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扶正透邪方提取物、提取物纯化组分中的皂苷具有较好的体外杀菌作用,其余组分在此次实验所用浓度下没有抑菌作用;给予大鼠2倍等效剂量和8倍等效剂量扶正透邪方提取物灌胃后所得的含药血清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结论扶正透邪方提取物及其部分组分和含药血清具有体外抑菌作用,并能影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其干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可迅  杨进 《中医杂志》2012,53(5):440-442
从叶天士医案中筛选出应用炙甘草汤的医案82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叶天士应用炙甘草汤的规律为:①以“邪少虚多,阴虚为主”为用方要点;②以炙甘草、生地黄、麦冬、阿胶等药为基本组成,其余各药均可根据具体情况化裁使用;③君药炙甘草的用量宜轻.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水邪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根据水邪所在部位及其症状的不同而大致将其分为“湿邪、痰饮、水气”三种。此三者有着各自的特点,作者通过对三种水邪病因病机、症状表现以及治法方药的归纳,总结出其各自的辨证要点,以期为临床辨治水邪类病证提供相应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探讨陈士铎治疗中风学术思想以及用药规律;陈士铎所述真中风为外邪所侵,与内风无关,学术思想继承于金元以前,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类中风以正虚为本,或正虚邪中、或正虚痰饮为患、或正虚自病、或无风邪,误用风药,引邪入室。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五条:①外邪入里,正邪相争;②气血亏虚,虚处留邪;③阴阳亏损,元气脱散;④五脏乘侮,邪从内生;⑤误用风药,引邪入室。对于真中风治疗以解表散寒祛风、化痰燥湿利湿给邪出路以治本,苦寒泻火解毒,甘寒清热生津以治标;类中风以大补气血,平衡阴阳为主。治则可归纳为以下三条:①扶正、祛邪;②调达气血阴阳;③协调五脏。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具有明显的优势,且从痰论治本病具有鲜明的特色。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选用方药、体质特征及化痰药物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提出应将痰邪作为本病的研究专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可以痰邪为中心进行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在痰邪致病的作用机制方面应积极探索现代医学客观指征,以期丰富中医药辨治老年痴呆的内容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袁晓红 《国医论坛》2006,21(3):22-22
泻下药是指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通利大便,使体内的有形实邪从大便而除,因此临床常用来治疗宿食、瘀血、痰结、水饮等有形实邪而导致的病证.根据通腑逐邪的制方思路,此类药物多应用于清热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等多类方剂中,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介绍张伟教授从"久病入络"学说的角度论治间质性肺病的经验。慢病久病由气入血、由经入络,步步深入,以致瘀浊痰毒阻滞络脉,使病情长期不愈。张伟教授继承"久病入络"的理论,以"宿邪缓攻"为治疗原则,用辛味药宣通络脉,择虫类药剔邪搜络,应用于间质性肺病的治疗,不仅取得了卓越的疗效,而且在虫类药的运用炮制和膏方的应用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世人咸谓:子和学说以攻邪为主,善用汗、吐、下见长,而不知其临证慎药遣方,尤重用药失当而误病,提出“药邪致病”的理论,并积累了救治药误病症的丰富经验,于今临床不无启迪。一、倡论“药邪致病”说宋金以还,医界盲目滥用温热燥药治  相似文献   

20.
风药是具有辛散升浮之性的药物,其辛散透达之性,不仅驱散外在风邪,又可透散内邪,配伍用于虚实诸证,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涉及内外各科。文章主要对疏散外风之风药的作用机理从升发清阳、风能胜湿、调节肝气、活血止血、透达玄府、祛风散邪、引经报使、辛以润燥及现代药理研究九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